第9章 战略投送

因为没有足够的相关情报,所以陆少丰来到海军总参谋部之后,并没有立即确定相关的作战计划。当时,最需要搞清楚的就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损失到底有多大,以及有没有能力再次出港执行作战任务。

十月二十三日,海军情报局获得了第一份重要情报。

当地时间二十二日上午十一点半,美国太平洋舰队在航行了上万公里之后,终于回到了珍珠港。仅仅三个小时之后,即帝国时间二十三日上午八点半,相关的重要情报就送到了陈锦宽的面前。

返回珍珠港的战列舰只有六艘,分别是“内华达”号、“宾夕法尼亚”号、“密西西比”号、“爱达荷”号、“加利福尼亚”号与“科罗拉多”号,而且这六艘战列舰都有不同程度的严重损伤。根据海军情报局的初步分析,六艘战列舰各需要三到八个月的时间才能彻底修复,而且这还得看美国的船厂有没有足够的工人,以及足够的备件。

因为没有更多的情报,所以暂时无法确认另外两艘战列舰已经在“关岛海战”中战沉,还是去了美国本土西海岸的船厂,没有进入珍珠港。另外,美国战舰的具体维修时间也无法确定,毕竟海军情报局只能根据谍报人员的报告来分析美国战舰的受损情况,在拿到照片,或者更准确的情报前,难以做出准确判断。

七日后,第二份情报送到。

经过简单的伤损处理之后,“加利福尼亚”号与“科罗拉多”号离开了珍珠港,在二艘轻巡洋舰与四艘驱逐舰的护送下前往美国西海岸。几个小时之后,“内华达”号与“宾夕法尼亚”号也在巡洋舰与驱逐舰的护送下离开了珍珠港,踏上返回美国东海岸的航线。

根据这份情报,海军情报局初步判定,没有返回珍珠港的“新墨西哥”号与“马里兰”号已经在“关岛海战”中战沉。当然。仍然需要更多的情报才能最后确定这两艘战舰是否已经战沉。如果这两艘战舰只受了轻微损伤,很有可能现行返回了美国西海岸,或者东海岸的船厂。

另外。根据美国战舰维修工作地安排情况,海军也能初步断定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大型战舰修理能力。很显然,当时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船厂只能同时维修四艘战舰,不然不会让相对较老旧地两艘战列舰返回东海岸进行维修。

这些情报看上去与战斗无关,实际上却直接决定了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战斗力。

战舰在战斗受损,返厂维修的时候,基本上等于“战沉”。如果每次维修都需要返回美国本土东海岸地区。其往返一趟需要至少三个月的时间。因此,其维修工作所需时间就多出了三个月,战舰执行战斗任务的时间就少了三个月。以帝国海军战舰受损的“频率”计算,美国战舰返回东海岸维修之后,其战舰的平均利用率仅仅只有帝国海军地三分之二。因此,美国海军要想与帝国海军保持同等的战斗力,就必须多建造一半的主力舰。

由此可见。修船能力直接决定了海军地战斗力。

当然。很多情报都证明。美国正在全力提高太平洋地区地船舶修理。甚至建造能力。当时。珍珠港已经有两座大型船坞可以为主力舰提供服务。另外。旧金山与圣迭戈也各有一座大型船坞。美国还在扩建旧金山与圣迭戈地修船能力。并且打算在洛杉矶、西雅图与阿斯托里亚各建造一座能够维修主力舰地船厂。

等这些扩建与兴建船厂在两到三年内陆续投入使用之后。美国在太平洋上至少有十二座可以维修主力舰地大型船坞。以及四座用于建造主力舰地大型船台。当然。很多配套地基础与工业设施也在兴建之中。

十一月十三日。海军司令部获得了第三份重要情报。

“内华达”号与“宾夕法尼亚”号到达了巴拿马运河。只是暂时没能通过运河。因为被帝国守军炸毁地船闸还没有完全修复。无法让这些“庞然大物”通过。

在此之前。海军情报局已经收到消息。“加利福尼亚”号与“科罗拉多”号已经分别到达了圣迭戈与旧金山港。并且在到达当日就被送进了船坞。

由此,海军情报局做出最终推断,“新墨西哥”号与“马里兰”号战沉。

其实海军情报局的推断并不完全准确。

到次年年初,海军情报局做了修正,在“关岛海战”中战沉的不是“马里兰”号。而是“西弗吉尼亚”号。当时。被部署到太平洋舰队地是“西弗吉尼亚”号,而“马里兰”号一直在大西洋舰队服役。

战时辨别战舰的具体身份。特别是同一级战舰的具体身份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战争时期,战舰不会涂舷号,而同级别战舰的外形相差并不是很大,各国海军为了麻痹敌人,做到保密,往往在电报与文件中不会直接使用代号,而不会用其真实名称。因此,搞清敌人战舰的具体身份,是对情报机构地重大考验。

到此,才基本上搞清楚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具体情况。

显然,四艘在太平洋这边维修的战列舰需要至少三个月的时间才能修复。那两艘返回东海岸的战列舰恐怕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能重新形成战斗力。除掉两艘战沉的战列舰,在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服役之前,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已经没有可以使用的战列舰了。

另外,因为巴拿马运河暂时无法通航,美国海军难以立即从大西洋舰队调遣战舰加强太平洋舰队。

像是吃了定心丸一样,海军总参谋部的高级参谋都显得振奋了许多。

实际上,帝国海军第一舰队的情况根本就好不到哪里去。

除掉战沉地三艘战列舰(“台湾岛”号最后没能回到那霸)之外,帝国海军在太平洋上也只剩下了六艘残破地战列舰,而且都需要二到三个月的时间才能修复。也就是说,在第一批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服役之前,帝国海军只有两艘战列舰可用,那就是从南大西洋返回地“东海”号与“南海”号。

正是如此,为“南海”号制订的改进计划不得不推迟。

除了两艘战列舰之外,“果敢”号能在十一月十日之前恢复战斗力。只是,按照海军司令部的计划,“果敢”号将被派往第四舰队,今后其主要任务除了对付英国那两艘战列巡洋舰之外,将主要用来破坏北大西洋的海上航线。

显然,帝国海军的主力舰数量仍然不足以支撑一场大规模的登陆作战行动。

在制订相关的作战计划时,这个问题变得极为突出。

即便有足够的登陆兵力,在没有足够舰队火力的支持下,登陆作战仍然很难获得决定性的胜利。

另外,在陆战队发动进攻之前,美国为了获得喘息机会,必然大举加强关岛的防御。

情报也证实了这一点,十一月十五日,一支由近三十艘大型船舶组成的船队到达了阿普拉海军基地。

这支船队不但送来了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三个满员师(总兵力近八万),还送来了上百门重型岸防炮,以及近十五万吨的弹药物资。

二十二日,第二支规模更大的,由近五十艘船舶组成的船队赶到。

虽然这次送来的陆战队只有二个师,而且还包括了一支人数大概五千的工程部队。但是船队为关岛守军送来了至少三十五万吨弹药物资。据可靠情报,其中至少有八十门十四英寸口径的重型岸防炮!

毫无疑问,这两次快速海运集中体现出了美国的海运能力与强大战争潜力。

不说别的,日本恐怕半年也准备不出这么多的战争物资与重型火炮吧。

在惊讶之余,帝国海军总参谋部,以及前来协助制订作战计划的陆战队军官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虽然美国海军没有在“关岛海战”中占到便宜,但是用其强大的海运能力,以及战争潜力部分挽回了海战失利的损失,并且让帝国首次感受到了强大对手带来的巨大挑战。在此情况下,攻打关岛就不再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了。

就连陆少丰都感到头痛,那么多重型岸防炮,没有五到六艘战列舰根本就打不下来!

怎么办?

不打关岛肯定不行。等到美国海军缓过气来,关岛不仅将成为帝国海军的眼中钉、肉中刺,而且还将成为帝国海军南下攻打澳洲大陆的绊脚石。如果再在关岛海域打一场海战,恐怕笑到最后的就不是帝国海军了。

问题是,要打的话,怎么打?

五个陆战师,超过十万的防御部队,其中留在关岛的不会少于五万人。

另外,美军不是日军,美军绝不缺乏重武器。

如果舰队不能提供持续有力的炮火支援,即便陆战队冲上了海滩,最后也会被敌人赶下大海。

一时之间,攻打关岛成为了当时最为棘手,也最为重要的问题。

第46章 顶级战俘第4章 躲避风头第24章 拨云见日第35章 忙中出错第11章 老将交锋第26章 各就各位第5章 守株待兔第15章 绕道而行第5章 战争预言第41章 头阵落败第27章 主动迎战第68章 疑惑不解第9章 完美计划第9章 破交战果第15章 谨慎为先第38章 全速出击第22章 海陆对轰第13章 神奇战舰第24章 一半一半第53章 惨遭重击第14章 致命误判第14章 局势渐明第45章 战舰代沟第27章 民主政治第16章 根本差别第5章 复合炮弹第23章 恶意中伤第23章 全身而退第23章 满载而归第3章 军事技术第44章 支柱崩溃第20章 联名推荐第49章 狐狸转身第35章 重点技术第27章 民主政治第10章 代参谋长第34章 以命相搏第32章 丧钟齐鸣第14章 野心膨胀第11章 最后考核第22章 正式宣战第18章 战斗到底第43章 见好就收第5章 守株待兔第13章 焦急等待第10章 公费旅行第57章 求胜心切第36章 爱狠情仇第5章 复合炮弹第26章 江南之行第9章 战略投送第4章 躲避风头第20章 关键技术第13章 火中取栗第27章 第一印象第40章 无路可退第10章 战术优势第35章 诱敌出战第13章 败将言勇第1章 全面进攻第40章 半斤八两第40章 和平条约第1章 翘首以待第34章 咎由自取第25章 全面进攻第20章 炮击乐章第30章 一反常态第14章 决死胆量第18章 一炮斩首第42章 对外新政第41章 全新霸权第3章 声东击西第4章 小拿破伦第12章 腹背受敌第57章 全速追击第6章 前期准备第23章 有始有终第8章 海军癌症第34章 评估报告第1章 欲盖弥彰第25章 战术意图第20章 单向屠杀第57章 凯旋而归第62章 承前启后第43章 打打跑跑第42章 紧急驰援第21章 关门打狗第26章 蹲点守候第15章 制信息权第12章 终有收获第30章 实力为证第30章 战略影响第50章 紧急维修第21章 绝杀敌酋第1章 欲盖弥彰第43章 猜疑连连第44章 冒牌主力第8章 心情可好第7章 将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