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 君临天下

燕王回王都之后,短暂的休息,乐毅、范睢等军机大臣们可就忙碌起来,因为不久之后,燕王也就是华夏王,要颁布新典,各种条文、律法、典则、称谓等,都要确定下来,还有实施方略等。

另一件大事,就是清除燕老氏族的势力,对那些燕山军区、城门禁军中反扑的将领,以某犯罪诛杀。

有廉颇十万大军震慑,有燕王的坐镇,无人敢再有异心,那些老氏族的族长、激进反叛派、顽固派的牵头人,都列出了名单,予以逮捕、抄家,三族之内,全部获罪!

一轮的清洗,襄安君、姬长顺等乱臣贼子之首,皆逃一死,不论谁求情,辰凌都执意斩杀,除掉后患,铁血手段,让朝中大臣们都认识到了君王的逆鳞,不容触犯。

数日之内,足足斩杀了近千人,燕老氏族遭受了严重打击,再也成不了阻碍力量了。

在此期间,秦国的亡国君臣被押解到燕京,宣太后执意要见燕王一面,否则要立刻咬舌自尽,辰凌犹豫一下,便点头答应了,因为大局已定,他不担心再见那个妖后了。

一处偏殿之内,宣太后风尘仆仆,但仍掩不住那傲人的身躯,以及娇艳的姿色。

宣太后芈缳以及三十五六的年龄,但保养极好,从背后瞅其体形,仍像是二十出头的风华绝代,但胸前那和腿部,那成熟的韵味,别有一番吸引力。

“我是叫你魏丑夫呢,还是燕王,或是外甥!”宣太后看到辰凌后,眼神掠过一丝怨气。

“太后对我有怨念?”

“当然,你灭我秦国为其一恨,欺我感情为其二恨,违反伦理为其三恨,如果让世人知道,堂堂燕王,曾跟他外公的女人睡过,这种宫廷秘闻,天下人是否还当你是明君?”

辰凌从容自若,淡淡一笑:“你是在威胁我吗?”

“不,要跟你做个条件?”宣太后摇头说道。

“保你和嬴稷不死?”辰凌问。

宣太后启齿一笑:“没有条件,我和稷儿也不会死,因为你不是在盛京做了一套六国行宫,专门关押六国的亡国之君吗,这样凸显出你的仁义之命,我们活着,你的威名和贤名,都会倍增!”

辰凌嘴角挂着笑意,心中却不会掉以轻心,这妇人精明如蛇,手段也狠辣,跟她聊天,不亚于阵前对谋计!

“你要做什么交易?”

“很简单,只要你除掉一个人,我就会为你保守秘密,甚至如果你要寻找乱辈分的刺激,可以随时把我接出来,哀家继续让你爽上天!”

辰凌直接忽略掉了后面的话,只考虑前一句,起疑道:“除掉谁?”

“秦开!”宣太后咬牙切齿道:“此人身为统帅,率军攻入河西,纵容骑兵四处烧杀抢夺,使老秦一族十里无人烟,村郭掏空,见人就杀,简直没有人性,有负燕国仁义之师的威名,此人不杀,西秦之地,将不会安生,对燕国的统治,也非常不利。”

辰凌陷入了沉思,其实秦开所作所为,他早已知晓了,既不赞同,也不反对,因为他也知道,灭秦非常困难,即便二十五万的主力军在河东战场被围歼,但是剩余十几万正规军,十多座城邑,百万人口聚集在咸阳-泾河-洛水一带,一旦充分调动起来,燕国除非征兵五六十万以上,否则难以吞并下来。

结果就是因为秦开的掏空策略,以骑兵四处冲杀,把外围的村落打掉,使秦城郭都成了孤立城,没有支援,没有补给,没有兵源,最后被大军逐一消灭,在战略上,是没有错的,历史书金灭北宋,蒙古灭西夏、金,清兵五次入关等,都是这种打法。

秦开利用了东胡人,做了这件事,辰凌知道后,并没有追究,毕竟天下未定,秦开军功最大,决不能动他,甚至还有封了兵马大元帅,以安军心,这种大封赏,其实也是封给天下人看的,让世人知道,燕王赏罚有度,办事英明。

“不行,他为寡人统一六国,北逐东胡,立下汗马功劳,寡人不能负他!”辰凌说道。

宣太后咯咯轻笑道:“飞鸟尽,良弓藏,秦开正因为军功太大,功高震主,你真的对他毫无防备?这样一个大将军,在乱世是人杰,在盛世,那就是祸根,天下安定了,要这些厉害的武将有什么用,一旦造反,你能镇压得住吗?”

辰凌很清楚对方在循循善诱,说的也不无道理,历史上,很多的开国皇帝,在天下平定之后,对那些立下赫赫战功的武将,露出屠刀,一个个斩杀灭尽,断了后患。

好在他是穿越者,有历史典故做镜子,能有借鉴,他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敷衍道:“我考虑一下吧,不过,我们之间的事,的确有误会,当初我是中了你的药,才被动苟合,我劝你还是收口如瓶,在你儿子面前,多少保留一些做母亲的尊严!”

辰凌说完之后,再不理会她,让人把阶下囚的宣太后带走了。

………

七日后,各项实施方略准备妥当,辰凌在王宫召开了大型朝会,一身凌厉的气势,高高在上,正襟危坐,俯视下方的文武大臣,等所有臣子下跪高呼万岁之后,他的神色仍不动如山,让人看不清君王的想法。

“君上万岁万万岁!”

“都平身吧——”辰凌身上多出一股皇者气势,威严肃穆,继续朗声道:“六国既灭,天下初定,需要公布统一的典章制度,统一的货币、度衡量等,下面,就由乐丞相,来公布!”

乐毅站出来,神色严谨,手中带着一个卷轴,那是诏书,郎朗念道:“君上即为,采六国礼仪之善,济济依古,璨璨更新,以成典则。国曰华夏,称呼为朕;君号皇帝,帝印玉玺;国色蔚蓝,国水易河;所至曰幸,所进曰御;皇帝冠曰通天冠高九寸,臣民称皇帝为陛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统一货币,外儒内法,兴建官学,普及教育,惠及民生……”

等乐毅读完之后,群臣赞同,齐声喊着‘陛下万岁万万岁’。

接下来,论功行赏,大封功臣,并且宣布全国分三十六郡,郡下有州,州下有县,类似与今天的省市县三级制度,层层管辖,集权流向中央,再往下,乡亭里基层民治系统,上下畅通。

朝官除了九卿之外,还设了三省六部,中书、门下、秘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废除了丞相一职,如此就削弱了丞相权力膨胀的隐患,多设宰相,便于相互制衡,不使一家独大。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部门,不过前期华夏改制的时候,都曾颁布过,就是增添人员和职责而已。

这时有一位御史谏官站出来,是个儒家大夫,拱手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卿家说来!”

“我燕军平定六国,乃仁义之师,可秦开将军在河西之战,纵容部下,烧杀抢夺,犯下罪行累累,请陛下明察,对秦将军依国法处罪!”

辰凌皱了一下眉头,见附和的人越来越多,多是一些儒士文官,他心中一动,不知这是否天下安定之后,文官在崛起,有意联合要排挤、打压武官势力,来提升他们在朝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朝政虚虚实实,党派诸多,不可能上下完全一心,作为君王,需要审时度势,懂得判断,并且深知平衡之术,有阴就有阳,阴阳鱼图,就是大道之理,君王若不懂分化、调和,任何一方独大,都会对皇权造成威胁,架空皇帝。

“朕会派刑部、御史台,彻查此事!”辰凌发话了,心中却有意保一次秦开。

等真正的调查开始,秦开推脱责任,说是两名胡人将领,在草原上养成的心性不改,执行任务时,罔顾军令,擅自对秦的村庄进行烧毁,不过对付破敌的初衷是好的,辰凌趁机下诏,降秦开一职,罚一年俸禄,并斩掉了两位胡将,安抚秦川的百姓,逐渐平息了这件麻烦事。

一个月后,文武百官从各地赶回燕京,参加了华夏皇帝的即位盛典。

文武大臣们,全都穿着新朝服,依着博士们制定的大典新朝仪,天亮时分,在大殿外马车队伍列班等候,由低级到高级官职,从外向里排开,殿门外,整肃的大内侍卫列队护驾。

“皇帝起驾——”几名传官接连高呼,迭次向外荡开。

辰凌头戴通天冠,身穿特定的龙袍,腰系长剑,稳健步登帝座,六名侍女高举车盖一般的伞盖在车上架起,状若天神,气势不凡。

“皇帝即位,百官奉贺!”

天子雅乐响起,百官轮番上前扑拜于地朝贺,呼声如山,等分班次朝拜过后,开始出宫,巡视京城,并到城外祭天。

燕京城的百姓普天同庆,全都歇业了,参与其中,数十万人,跟随皇帝和百官队伍移动,声势浩荡,气氛亢奋,深入民心,都为这样一个乱世中诞出的英主,感到庆幸和拥赞。

华夏国立,这一年,是公元前300年的事。

………

天下安定,四海生平,转瞬之间,大一统的华夏国已经运转了十二年过去,到了公元前288年。

朝廷通过以法家治国,以儒家治世,以墨家思想发展物理科技,梳理百家思想,形成主流的意识形态,并通过科举选贤任能,以学校培养高材生,使得九州人才济济,摆脱落后腐朽的传统封建的思想。

十二年过去,华夏国力昌盛,繁荣空前,开创了一个盛世,辰凌曾向朝鲜半岛、草原、西域、岭南用兵,开疆拓土,使戎狄臣服,番邦归附成为一代天可汗!

这一年,辰凌南巡,来到河东郡,当年自己初次来到古代的地方,不由一笑,任谁能想得到,当初一个意外的穿越,竟然使自己叱咤风云,挥鞭断流,功劳政绩,留传万世?

人生的机遇,有很多的不同,改变时空,这是最奇妙的一件事,不受历史的束缚,就能开创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历史!

“清儿,等我,百年之后,我们再相聚!”

辰凌轻轻一叹,即便拥有了天下,横扫了战国,心中还有一个小遗憾,那就是离开他的澹台清儿,不知百年后还能否相见?

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血染江山的画,怎及你眉间,一点朱砂。

纵揽社稷,君临天下,始终不过,一场繁华。

人间尘缘尽,再踏仙路时,携手并肩,看天地浩大!

(本书完!)

——————

ps:洋洋洒洒二百十四万字,耗时三年,终于大结局了!

心中有些激动,有些善感,此刻的心情,肯定和三年前截然不同,那时候我还是单身,现在已经是一个父亲,这部书,与我经历了订婚、结婚、生孩、读研等等三年许多大事件,值得怀念啊!

下一部历史新书暂定为盛唐背景,半武侠半历史,不过可能几个月后再连载了,我要好好休息一下了,身体太累了。到时候再相聚吧,朋友们!

龙竹谢谢你们这些年不离不弃的支持了。

(就写这么多吧,回头找时间写个后记之类的,谈谈心情和新书。),那时候我还是单身,现在已经是一个父亲,这部书,与我经历了订婚、结婚、生孩、读研等等三年许多大事件,值得怀念啊!

下一部历史新书暂定为盛唐背景,半武侠半历史,不过可能几个月后再连载了,我要好好休息一下了,身体太累了。到时候再相聚吧,朋友们!

龙竹谢谢你们这些年不离不弃的支持了。

(就写这么多吧,回头找时间写个后记之类的,谈谈心情和新书。)

本书完结,看看其他书:
第620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第49章 侯门似海第708章 金蝉脱壳第685章 一波三折第362章 剑手云集第788章 谈齐困局第187章 秦魏铁骑大战第443章 如此荒谬第439章 就差他了第736章 宫内行刺第863章 夜袭楚营第740章 布六国局第152章 辰家军第369章 吐露情愫第932章 策划行刺大计第470章 白日也可旖旎第320章 惊动列国第934章 六大圣地刺杀团第960章 游说楚怀王第756章 岩儿湿了第856章 兵临商丘第511章 姊妹花第345章 步步惊心第45章 剑斩武师第751章 受益最多者第547章 实战的差距第428章 旖旎晚会第177章 制作爆破武器第35章 河谷恶斗第292章 对酒当欢第696章 终尝所愿第605章 真容相对第494章 冤家宜解不宜结392 此章有误第412章 七雄定盟约第328章 妖冶撩人的芈王妃第721章 焦点第763章 板甲骑兵的雄威第212章 苏秦归燕第179章 连环用计第162章 各自谋划第91章 晋级武师第308章 颠覆士农工商第322章 大国吞小国第986章 伐楚第756章 岩儿湿了第285章 一箭三雕第221章 东胡联盟第1002章 遭遇战第708章 金蝉脱壳第52章 权力漩涡第383章 念君别第613章 功夫难入髓第734章 洛才女的粉丝第944章 围杀刺客第445章 愤青第582章 火攻破敌第1015章 引蛇出洞第119章 报复开始第718章 外交之策第810章 欲壑难填第861章 大战初起第15章 深入虎穴第469章 诸侯滕嫁第258章 立秦储第941章 母女情深第959章 出使第273章 娘子要三次第618章 绝世兄妹第115章 逢泽夜宴第815章 劫后余生第854章 宋王偃之死第975章 王朝走向没落第515章 人不如旧第390章 赋诗第950章 留宿双栖第706章 破城前夕第349章 卿本佳人第405章 多情自古伤离别第589章 追杀不止第614章 梅亭赏雪第4章 古辰心法诀义第131章 未战先谋第350章 一箭双珠第281章 草原同行第621章 易髓之道第654章 血书上谏第563章 深入军心第426章 派遣出使燕第603章 论天下时局第701章 意外升级第945章 半圣陨落第846章 出征伐宋第404章 刺道盟杀手令第280章 游说赵王第371章 驭人之道第818章 小团聚第391章 才子佳人第154章 月下对酌第547章 实战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