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治燕十论

辰凌带着人马,护送珠宝和黄金,大小数十车辆,运往辽东襄平城,这笔财富,就是他作为一国储君,翻盘的筹码,没有燕国宝藏,要开展任何发展,都是空言,至少需要十年的缓慢恢复,但有了这笔资金,投入经济、科技中,很快就能见到成效。

珠宝黄金还没有运到襄平城,辰凌就已经在车上盘算好它们的支出项目,拿出五分之一储备粮草,民以食为天,粮食储备非常关键,特别是复国之初,整个燕境耕地都受到影响,民耕几乎荒废,即使开春后,部分地区开始耕种,但是收成要等到秋季,而且东北地区一年一熟,不像秦岭淮水以南,一年两熟,多储备粮草,保证百姓稳定,不至于饥荒导致民变。

五分之一用于城建和基础设施,燕京城建设、重新修复易水长城,还有边关的一些防御工事,做好坚守的准备,避免邻邦和东胡的外侵,加高加固城池,各地关卡重新修筑等等。

五分之一用于投入科技研制、钢铁冶炼方面,提高冶铁技术,打造优质兵器装甲,加强对于蒸汽机的研究实验,同时网络人才,修建‘燕京学院’和‘奇士府’等,在各地增设学堂,普及小学教育,选拔人才为国家所用。

第四方面是国防军队,逐步提高将士们的待遇,更换老旧装备,招兵买马,扩大实力,训练出精兵、强兵、虎狼之师,有了强大军事力量,才有能力在战国大争之世自保!

最后的五分之一,用在经济四上,建国有企业、主抓燕国的经济命脉,比如纺织业、盐业、钢铁业、军工业等等,牢牢把握在国家手中,发展工商业,与列国进行经济往来。

只要把这五大块抓好,给燕国三年的休养生息的机会,逐步进行改革变法,以辰凌现代的思想,运筹帷幄,总体布局把关,定能使燕国的综合国力一定会上升一个台阶!

辰凌回到襄平后,立即封锁消息,把宝藏财富运入国库,重兵把守,不能有丝毫疏忽。

接下来的几日,燕国朝政平稳,为除夕年关做准备,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燕国百姓都知道齐军撤退了,又听说燕国储君年轻有为,安置难民,体恤百姓,都走出街道,欢呼庆祝,等除夕这一日到来,家家打扫院子,挂起红灯笼,粘贴剪纸,不过没还有贴门神、对联的风俗,那是后来追加的。

辰凌在护卫的保护下,带着群臣行走在大街,与民同欢,发放米粥,破例宰杀不少牲畜,让难民和百姓在除夕节日,都有肉吃,改善一下生活,举国同庆。

“储君万岁……!”人们的呼声犹如海啸,一片片传开,整个襄平城都被欢呼声掩盖住。

燕国子民为储君和大臣的车辆闪开一条道来,夹道欢呼,气氛热烈,跟随着储君的车辆一起涌动,人山人海。

辰凌站在六尺青铜盖顶的辕车上,朝着街道两旁的人们挥手,那些饱经风霜和战乱之苦的百姓、难民们,他们此刻浑身褴褛,脸色冻得发紫,但是精神,并没有怨天悲地,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在欢祝燕国的复辟。

这就是朴实的百姓,只要没有战争,只要能温饱肚子,满脸都是感激,其实百姓要求也不高,只不过封建统治者,两千多年来,对百姓都视如草芥,根本不去关心他们的贫困与死活!

辰凌心中悯然,看着那些朴实的面孔,心中暗想:我辰凌要广开民智,让我们炎黄子孙,人人如龙,有尊严、有素养地活着,而不是愚弄百姓,用儒家的封建愚忠、中庸为官之道的封建迂腐思想,把华夏人那股热血和刚正抹杀!

事实上,战国时期,百姓民风朴实,都充满了爱憎分明,见义勇为等善良性格,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是秦国消灭六国,成为第一个中央集权高度集中的封建王朝帝国,焚书坑儒,控制民风思想,随后进入汉朝,汉武帝又独尊儒术,控制其它家思想,推行愚民政策,使百姓成为被统治的玩\/偶,没有了自己的思维。

汉朝以后,三国南北朝,隋唐宋明等等,都是这种封建愚民策略,这样一来,国家表面得到暂时的稳固,但是这种封建思想却阻碍中华子孙,开创进取,创新求异的思维,固步自封,傲慢自大,书生误国,到满清时期都已经到骨髓了,还一副‘我为天朝’姿态,都是百姓的思想被禁锢到了一定的极端程度!

辰凌要做的,是打开百姓封建愚昧的枷锁,让这个民族自强不息,君子如龙,有荣辱感、奋发图强,有强烈地团结精神,而不是明哲保身,自扫门前雪,冷漠旁观等等,甚至到了一个老人摔倒都没人敢去搀扶的地步!

当辰凌从街道回来,颇有感慨,察觉自己逐渐融入到储君的身份中来,担负着振兴燕国,甚至一统九州,塑造华夏辉煌的责任。

就在当日下午,苏秦手捧《治燕十论》进宫了。

辰凌立即召见苏秦,在御书房君臣对坐,听取这些日子来,苏秦与丞相府士子们参照列国变法,结合燕国本土,而拟定的燕国变法大纲:

其一《土地论》,立定废除老燕的井田制度,鼓励开阡陌,扩耕田,宣布土地归国家所有,耕者有其田,实行家庭承包制,耕地不得私下买卖,避免过度集中到少数贵族手里。

其二《赋税论》,抛弃贡物无定数的旧税制,使农按田亩、工按作坊、商按交易纳税之新法,如此富国亦富。

其三《爵位论》,废除世袭制,百姓可通过考取功名、任官等途径,或者农人力耕致富并多缴粮税者,可获国家爵位,但爵位并无法律和阶级特权,只是不同爵位,会获得国家不同的俸禄。

其四《军功论》,凡战阵斩首者,以斩获首级数目赐爵,使国人皆以从军杀敌为荣耀,同时任何兵种,都可以有立功的机会,举国皆兵,士卒奋勇,伤残无忧,男儿建功立业成荣耀!

其五《律法\/论》,按照储君提议,将不同领域都要详细起草律法,比如《刑法》《诉讼法》《民法》《工商法》等等,这些方面都是大致寥寥几句,需要法家人物具体撰写拟定,目前燕国尚无法家士子,还无法展开细节。

其六《郡县论》,将燕国旧世族的自治封地一律取缔,设郡县两级官府,直辖于丞相国府之下,使全国治权一统,如臂使指,这是储君强调的,不能让贵族割地为王了。

其七《度量衡论》,将燕国所行之长度、重量、容器一体统一,由朝廷国府制作标准校正,杜绝商贾与奸恶吏员对庶民的盘剥,重新铸燕币,稳定物价。

其八《官制论》,限定各级官府官吏定员与治权,将军队、行政、司法三个大部门分开,杜绝政出私门,以及三职于一身,很容易拥兵自重,脱离王室管理。

其九《民俗论》,强制取缔燕国境内,一些山野之民的愚蛮风习,譬如寒食、举家同\/眠、妻妾人殉等等。

其十《科考论》,普及孩童教育,选拔人才,进入学府学习,设立各个学科,这将是战国第一个实行科考选拔人才的诸侯国!

辰凌一口气听完大纲,微微点头,开口道:“不错,跟寡人料想的差不多,接下来,就是完善细节,拟定具体条令,一些实施的步骤了,这才是重中之重,很多诸侯国的变法,都夭折在变法过程中,眼下燕国缺少人才,不宜马上推出,寡人要先登基大典,继承王位,引蛇出洞,消灭旧贵,扫除障碍,才能真正开展……”

第187章 秦魏铁骑大战第480章 溪水交战第1019章 班师回朝第769章 惨烈一战第198章 母子谈心第592章 水攻之计第43章 引敌入瓮第272章 雪夜伤别离第662章 斩首示众第298章 不堪回首明月中第956章 火烧魏营第239章 大义灭亲第31章 再擒敌帅第310章 难忘今宵第660章 仙体如此美第484章 麻烦上身第60章 舌战群雄第5章 弱男救美第172章 下战书第637章 后宫佳丽的愁思第749章 行动反常必有妖第369章 吐露情愫第439章 就差他了第339章 最煎熬的一战第972章 秋考第276章 血洗要塞第535章 宫廷发难第794章 布赵局第695章 师姐来了第867章 国运衰竭第514章 布下眼线第304章 天地玄纵第380章 整治部下第34章 踏上征程第369章 吐露情愫第500章 背后迷雾第362章 剑手云集第591章 事了拂衣去第600章 澹台清儿第67章 立威第1005章 韩降第586章 惊心动魄第1章 初回战场第386章 坚守底线第147章 少姬痴缠第884章 流言蜚语第601章 圣女有请第12章 形势危急第267章 小萝莉的心思第990章 血染江滩第16章 泄密657 今晚无第652章 党派内斗第865章 苏秦返燕第325章 战国时代来临第181章 杀神遇战神第97章 才女吹箫第699章 重围第953章 立国华夏第232章 火烧栎阳禁宫第985章 魏亡第415章 野火晚宴第964章 连环用计第625章 腐化滋生第772章 赢妃的渴求第739章 劝齐称帝第753章 火牛阵第315章 燕国秘藏第786章 其乐融融第708章 金蝉脱壳第855章 势如破竹第419章 激烈的五强赛第858章 来势汹汹第326章 时局动荡第991章 定中原第185章 为天下求一第831章 晋级的契机第408章 会盟之日第928章 与楚才女同浴第826章 表白第44章 反袭杀第898章 大反攻第76章 人心难足第649章 燕廷风雨来第619章 惊人身份第478章 遇刺第456章 兵围辽源邑第875章 瓜分齐土第462章 拉拢匈奴第600章 澹台清儿第403章 陪才女泛舟第989章 夹攻战策第485章 以进为进第328章 妖冶撩人的芈王妃第781章 灭胡之患第97章 才女吹箫第582章 火攻破敌第78章 合作第790章 诞下王子第635章 一柱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