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朝中阻碍势力

剧辛要亲自回赵,秘密找乐毅,一起到燕,主持变法,让辰凌欣喜万分,担心节外生枝,叮嘱道:“寡人会人跟你悄悄回赵,最好神不知鬼不觉把他带出,以免被赵人盯住不放人。”

听了燕王之言,剧辛苦笑万分,摇头道:“大王,您把我等当人杰,可是在赵国,人才济济,文臣武将多不胜数,赵王天生勇猛,智慧过人,自诩一人,就能顶得过谋士将帅多人,谁又真正看得起我等这出身卑微,中道没落的寒士呢?”

辰凌想一想也是,他如此看重乐毅,完全是因为对方在历史上的地位,史书记载的,就连鬼神之智的诸葛亮,在为出山之间,常自比管仲乐毅,可知乐毅的才学与能力。

不过他如此看重,赵人和天下人却不这么想,未免过于担心了。

辰凌微微一笑道:“那好,这件事就交给剧大夫去办理,快去快回,有任何要求尽管提出,到时寡人亲自出城迎接。”

剧辛闻言感动,长袖一揖到地,拜别燕王,分别时竟有些涕零,被君王如此仁礼之心而深深打动,如同后世赵云回公孙瓒身旁,辞别刘备时的情景,好在他不日就要归来。

接下来,四人围绕十论,又仔细研究一番,眼看四月春耕就要来临,甚至在赵国、齐国甚至已经开始农耕了,所以变法不能再拖延了,即将推出,所幸燕地苦寒之地,三月底才春暖花开,比赵魏韩齐要晚了半个多月。

逐条增减之后,确定先后推出的顺序,《官制论》《土地论》《赋税论》率先推出,都是变法的前提和基础,先要确定机制和官员,然后由人开始执行,这几项完成,后面就好推行了,因此集中精力先拿下这三项变法内容。

由苏秦牵头,苏代配合,撰写变法总纲和朝廷檄文,明日起,还要找一批中庶子、少庶子的文吏抄写变法内容,时机一到,快马发放各地,开始实行。

当晚四人在宫内用膳,君臣同席对饮,讨论一下午,丝毫不觉劳累,反而畅快淋漓,尤其是剧辛、苏代,压抑心中许久的抱负,怀才不遇的心情,都彻底爆发出来,热血激昂,斗志勃发,雄心满满,要为燕国尽力。

月如钩,夜未央,朱阁红影,宫殿残缺,燕昭王喝完酒,独自一人,对月长叹,燕国崛起之路,就要开始了,他‘大一统’的目标,也要起步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宏大的目标,都要一步步殷实地迈过去。

翌日剧辛在燕国侍卫的陪同下火速离开了,辰凌则恢复燕王身份,重临早朝。

文武百官,只是一种称谓,此时的燕国,根本没有那么多官员了,几十位老公卿权贵,几十位二三十岁被提拔上来的文武新秀,聚集大殿内,统一的深衣裾袍官服,按文武之别,垂手立于大殿两侧,官爵高者在前,低爵者位于后。

众臣朝拜过燕王后,开始汇报这三日的发生国内外大事。

由于昨日军机大臣们刚与燕王开完会,因此大事都事前明了,只是一些小事,如开春祭祀活动,手工商有囤货抬价嫌疑,难民们如何编册安置等问题,辰凌逐一发出决断,颁发王令实施。

在堂上,有老宗族的一位上大夫,六旬年纪,在燕地素有贤明,被推举朝廷为官,内乱之后,与朝廷奔散了,这些日子刚回到临时都城,恢复官爵,他拱手道:“大王,眼看农耕之期不足半月,耕作和田税、租赁、种苗是否按往年执行?”

辰凌平淡道:“上大夫刚回来不久,可能还不知数月前,寡人已在大殿与众卿商讨了变法之事,今年土地耕田法,马上就要重新颁布,目前丞相府与九卿官署正在起草文案,最后定稿,颁布燕地各处,很快上大夫就知道了。”

这上大夫老迈一些,却中气挺足,饱读诗书周礼,以老儒自居,名鲍叔远,他似乎也听到了消息,继续道:“老臣听到有关变法之声,奈何不详知,但老臣以为,燕国六百年不倒,比中原诸侯都要渊源,就是尊周礼的结果,上古礼制不可废,因此这变法,实不合适。”

他这一说完,从群臣中也走出几位臣子,都同时道:“臣也以为,不应变法,废了祖礼。”

“圣人不易民而教,智者不变法而治。”

“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利不百,不变法,臣以为变法会导致燕国不稳,实不该在燕国动乱时期,搞变法,乱人心,当遵从周礼,循燕国之故……”

辰凌扫了一眼,发现这些基本都是出自燕地一些老氏族,旧贵族中的世袭制官员,文无治才,武无军功,肯了祖辈上百年世袭的老本,出来反对变法,因为一旦变革,像秦国那样,不可避免要触动他们的利益,甚至有全族衰落的下场。

他冷冷一笑:“不要你以为,他以为了,燕国内乱,齐军入侵之时,怎么不站出来杀敌抵抗,怎么不出来救济百姓,现在燕国沦落成七国之末,马上到亡国的边缘了,你们还在这自以为呢!学习上古周礼治国,那就睁大眼睛,看看夏商何在?看大周何在?难道也要燕国像它们一样,苟延残喘,等着灭亡吗?”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法?时代是向前发展,现在历史潮流是大争之世,燕国若不强大起来,很快就要被七国吞灭,正所谓‘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顺应潮流,变法图强,这个道理你们这些夫子都不懂吗?苏丞相,你来给它们讲讲。”

辰凌古文学的不多,平时懒得看儒家那些之乎者也,因此说多了怕漏嘴,把自己懂得有限古词一口气堆出来,先压压气场,然后点了苏秦出来论辩。

苏秦乃纵横大家,可就不一样,知道燕王要他反驳这些土夫子,微笑着走出,开口道:“‘治世不一道,变国不必法古’‘反骨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周室东迁以来,礼崩乐坏,天下纷扰,王室衰落,列国崛起。惟其时机,推行变法亦成众家争胜之势……”

这时那些跳出来反对变法的人,也都引经据点,用上古圣人之礼,孔子之语与苏秦辩论。

“以法治国,不如尊从上礼,以德治国,子曰:德者,政之魂魄也。对庶民如同亲生骨肉,对邻邦如同兄弟手足,对罪犯如同亲朋友人,如此则四海宾服,天下化一也……”

苏秦不等士大夫说完,截住道:“孔圣人时候,乃是春秋时期,诸国格局、情势、朝政、风俗、经济与今皆不相同,数百年下来,沧海桑田变化,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诸侯僭越,瓦釜雷鸣,物是非人,圣人教化万民的仁义理智信,固然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圣人对朝政的观点看法,却是针对当时时政,没有一劳永逸、千古不变的法子,何况百家争鸣,圣人无数,你当孔夫子为圣,我奉鬼谷子为圣,哪个圣人言语如何,是否符合当时朝政,是否能促进本国的富强?后人不应顽固不化、拘泥不改,而是要懂得变通,因时利弊,否则祸国殃民,徒使圣人之说蒙羞!故而当前燕国,要想富强,称霸诸侯,唯有变法一路……”

————

ps:今天有事,晚一更,明日三更。,清爽,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第617章 远客来访第739章 劝齐称帝第661章 射在不言中第41章 敌我悬殊第944章 围杀刺客第385章 投怀送抱第102章 阴阳天文学第917章 白府落难第683章 论战墨家钜子第151章 百兵之王第316章 凤舞门来人第120章 部署棋子第766章 引胡决战(中)第731章 捍卫贞洁第387章 赛诗会来临第369章 吐露情愫第85章 谋划深远第215章 血战函谷关第678章 拒婚第1010章 秦之毁灭(中)第238章 秦军失国门第1章 初回战场第378章 抗命之徒第253章 大雪无痕第237章 破城在即第765章 引胡决战(上)第75章 咄咄逼人第515章 人不如旧第656章 革除阻碍第721章 焦点第42章 美人入浴第586章 惊心动魄第216章 秦国第一勇士第949章 一夜夫妻百夜恩第223章 半步武圣第445章 愤青第200章 运筹帷幄第470章 白日也可旖旎第871章 算计楚军第41章 敌我悬殊第592章 水攻之计第673章 身子不方便第822章 渴望一见第100章 文攻第160章 剑女养成计划671 今晚无第484章 麻烦上身第398章 诗会席散第484章 麻烦上身第112章 疯狂抢购第781章 灭胡之患第565章 粮草供给的学问第136章 救人危难第72章 人美如玉剑如虹第911章 四国伐燕第305章 欢喜冤家第878章 沙丘之变(中)第770章 弃守防线第376章 玉人含春第790章 诞下王子第808章 危险重重第1010章 秦之毁灭(中)第316章 凤舞门来人第151章 百兵之王第828章 凤舞仙子第898章 大反攻第239章 大义灭亲第816章 擒拿叛徒第851章 咸阳对策第327章 一曲七雄始战歌第618章 绝世兄妹第980章 扣押楚王第812章 临危施令第320章 惊动列国第910章 准备大撤离第948章 祭奠谢幕第1018章 阳谋平乱第174章 暗局第746章 田单登场第784章 兄弟谈齐第543章 屈原随军第1007章 亡楚第374章 恩怨情未了第552章 暗计第738章 兰公主之夜第351章 替人垂泪到天明第218章 环首刀出炉第863章 夜袭楚营第768章 凯旋归来第342章 伤痕累累第558章 英雄迟暮第438章 剧辛大夫第313章 墨仙子第459章 以退为进第641章 风波又起第980章 扣押楚王第822章 渴望一见第777章 不安因素第361章 挑唆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