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愤青

辰凌带着剧辛、乐毅、苏秦、苏代、淳于臻、郭隗六人,来到内殿,也顾不上接风洗尘,安排酒宴之类,直接切入正题,让苏秦把‘治燕十论’逐条解说给乐毅,总框架、细节款项、推行的手法、步骤等等,全部细致解说一遍。

中间乐毅、剧辛、苏代三人不断提问,与苏秦相互印证交流,足足两个时辰过去,全部探讨一遍,对于变法的内容,都有了深入理解。

此时夜幕来临,满天星斗,春暖风柔,殿内数顶立柱青灯全部点燃,晚膳菜饭被安排在内殿中央,简单用膳过后,再次讨论起来。

辰凌问向乐毅道:“乐卿,你对这套变法内容,有何感觉,比之以往它国的变法认为如何?”

乐毅精神一振,知道这是燕王要考究他一番,在场苏秦、苏代、淳于臻等人都仔细盯着他,因为燕王对他太过礼敬,让诸人心中都有不服,此时要看他说出一番什么话来,能否折服大家,展现出真才实学?

乐毅沉稳道:“治国之道,强国为本,然王道、仁政、道家无为,尽皆虚幻之说,与强国之道冰炭不能同器,更不符合战国时局,燕国有此治国十论,可谓新花奇葩,在西秦花开中衰之后,将在列国间绽放新的光彩。”

“纵观春秋时期,郑国子产的田制新政、齐国管仲的经济统制、越国文仲聚集国力的新政、鲁国宣公的初税亩新政、晋国的赐田减税、秦国简公的初租禾等,新政都围绕田制与税制之变化发生,然皆为粗浅,无一巩固,反倒被新政激起的巨浪吞没。”

“进入战国后,各国但有血性者,皆有争心,先后寻求强国之路,先后有魏楚齐韩秦赵六国变法,除了秦国的变法有了根本成效,其它五国,变法皆不彻底,法令又不稳定,比如李悝助魏文侯变法,以废除井田、奖励农耕、兴旺田业为主,疏忽了军制、吏制、爵制、国制、民制之全面变法。”

“齐国、韩国则更是粗浅的整军治吏之变法,没有深彻的再造翻新;楚国之变法,因吴起惨死而中途夭折,对旧世族只有些须触动,更休提深彻二字;韩国只治朝纲官吏,却不从根本上进行变革,流于表面;赵国开始推行‘胡服骑射’只是强军伍,却不能改变民生和官职根本,在形式不在根基。”

“如果燕国能把这次变法推行彻底,日后争天下者,唯有秦与燕,有资格问鼎天下,争夺江山,其余五国,皆会从内到外,败亡下去……”

乐毅说的热血激昂,把胸中积累的学问见识,便汹涌澎湃的迸发出来,没有丝毫停滞的呼啸奔泻,燃烧着自己激情,听得众人大呼痛快,颇为受教。

辰凌听得不断点头,对于乐毅才学,逐步认可赞许,又问道:“目前燕国老宗族,反对变法,皆搬出儒家古制,尚古贤,尊孔圣,复周礼,乐卿对这有何看法?”

乐毅评判道:“儒家政学立场,是复古倒退,儒家的政学哲术,是极端保守,所谓政学立场的倒退,是指儒家站在古老文明的立场,看春秋战国的变革潮流,主张社会形态应该回归周文明,回归井田制时代;所谓极端保守,就是总把尧舜禹远古时代的部族民智未化的粗劣传承,当成上古大贤大圣之人,如此类推,岂非以前原始人,民智未开,人人都是无所欲的圣贤君子?”

“哈哈哈——!”众人听到这,都忍不住痛快叫好。

这些人中,除了郭隗算是半个大儒,其余者,皆是纵横家、名家、法家、兵家研习者,对于儒家满口大义、道貌岸然、整日反古、不思创新进取、自诩正统,很是反感厌恶。

郭隗干咳一下,止住众人笑意。

乐毅趁机又道:“其实,儒家就是缺少与时俱进的一种精神,崇虚礼,不务实,看不到社会文明在进步,要在强国争霸中,儒家是最不适用的,但若有朝一日,燕国击败六国,代周而立,实现‘大一统’的目标后,儒家还是要提到一定高度,可以使百姓知法又知礼,先礼后法,这样天下才能平稳、温和,不能光用刑罚,但是绝不能让儒家驾驭诸子百家,否则中原国人,将失去血性与争力,日后必亡于番邦蛮夷之手,人无刚性,便没有生机与活力。”

辰凌闻言一震,想到后来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以说那是中国文明史上一大悲剧,最大的荒唐;这一政策对后世的最大影响,就是遮绝了中国文明原生态的健康发展之路,走向了单一动力的自我枯竭,只留下了保守之道。

坦率地说,汉武帝对战国与秦帝国时代的人民精神的强大与成熟,是深怀忌惮的,深感要使这样的人民驯服,必须采用长期的阴柔教化。于是,自告奋勇来教化人民的儒家,与汉武帝的选择一拍即合,才有了漫长而遥遥无期的文明衰变之路。

为了自己的长期统治,而使整个华夏民族的人性变得扭曲,是得还是失?

这个问题,让辰凌陷入了沉思,更对乐毅的目光和远见,感到一种深深的佩服。

因为后世自汉以后,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社会文明虽然随着历史潮流在前进,但是人们被朝廷提倡的片面儒家思想禁锢,对于儒家以外的自然科技、地理天文学、物理化学、机械加工等等,竟然统统视为淫工巧技,不值一提!

原来就腐朽到一定程度的王朝,无药可救了,还自诩天朝大国,固步自封,闭关锁国,中国近代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向落后,如果不是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开了国门,这些儒生不知还要祸害国人思想到多么发指离谱的地步。

外国列强无耻行径固然可恨,但国人自己用腐朽的思想来麻痹自己,未尝不是一种可悲可恨的事!

乐毅静静的看着专注沉思的燕王,看到了一种远远超越于年龄和阅历之上的成熟与博大,燕王的年纪,比他似乎还小着几岁,但仿佛生来就是做国君的,处变不惊,慧眼辨才,沉静深远。

对于寻常人而言,拥有其中任何一种品质都能成为人杰了,而燕王他,却如此出色的溶这些品质于一身,真正是令人叹服。

乐毅甚至感觉,与这个年轻的国君在一起,就象与山岳为伍,磅礴大气,令人胆气顿生,不知不觉,心中汹涌澎湃,热血翻腾,眼眶竟有些湿润了。,清爽,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第891章 长平之战(上)第892章 长平之战(中)第1001章 追击血战第829章 话不投机第882章 谋赵之计第290章 同化匈奴的意义第61章 语出惊人第1019章 班师回朝第966章 如意算盘要落空第240章 峡谷血战第48章 赶至大梁第520章 甘茂离秦第493章 指点剑术第364章 一剑封血第771章 壁垒攻坚战第997章 考验第993章 白起斗廉颇(中)第248章 濒临绝境第848章 乱世规则第799章 借机反制第651章 雷霆打黑行动第298章 不堪回首明月中第546章 猛将如此炼就第368章 都骑卫统领第759章 视察基地第115章 逢泽夜宴第561章 兵插卫境第420章 热血一战第17章 擒贼先擒王第670章 人近而情怯第87章 筑基药液第201章 百废待兴第71章 相言甚欢第826章 表白第435章 回燕布局第6章 淡淡情愫第612章 一夜难忘第626章 朝纲的危机第704章 兄弟谈心第562章 暗中较劲第442章 招贤院会士子第276章 血洗要塞第891章 长平之战(上)第149章 辰府别院第122章 十大修炼圣地第987章 边戍之战第550章 雄关漫漫坚如铁第392章 应景赛诗文第395章 前三甲第430章 蛇蝎妇人第202章 秘藏之说第319章 求贤令第125章 香魂玉损第9章 血的战场第520章 甘茂离秦第773章 - 水到渠成花解雨第957章 民心乱第322章 大国吞小国第408章 会盟之日第738章 兰公主之夜第353章 故友叙旧第206章 巡视军营第20章 秦军溃败第966章 如意算盘要落空第418章 战意昂扬第463章 草原最美女子第954章 渡河攻魏第348章 夜宴各怀心机第60章 舌战群雄第823章 非烟的柔情第421章 两虎争雄第270章 秦国质子第658章 倔强的小王妃第490章 为谁而活第599章 战国第一红颜第852章 偷袭未成第988章 攻破楚关第140章 范睢出场第61章 语出惊人第485章 以进为进第438章 剧辛大夫第202章 秘藏之说第631章 与苏秦倾谈第551章 勘察敌营第57章 落红岂是无情物第99章 魏体七言诗第723章 相认洛才女第258章 立秦储第604章 寒山夜宿佳人伴第283章 英雄救美第191章 明哲保身第877章 沙丘之变(上)第311章 早朝议政第29章 丛林伏击第629章 燕王手段第231章 奔袭栎阳第20章 秦军溃败第969章 后宫赏菊第468章 强化国防第192章 秘密赴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