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民心即天心

燕国第二轮变法又将开始了,这次变法是在三年前的新法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与加强,涉及的方面更广,推行更深入,在许多细节上下功夫,尤其是变法三年中,出现的一些小问题,进行调整和改革。

由于有三年的改革成就,使得百姓们富足起来,得到实惠,故此对这次变革深信不疑,阻力小了很多。

许多百姓一大早就来到各城门张贴皇榜的地方,认真听着朝廷政务院的官吏、侍郎们,逐条宣讲改革条文。

燕京日报、国府公报、各学院报刊等都在印刷最新的条文,让燕京城内的国人、士子、寒士百姓们,都能第一时间得知。

与此同时,派往各郡县的使者,携带官府公文和令箭,送往地方,同步变革。

政治方面,在政务院丞相署的机构下,继续设立了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实行三省制,分解丞相权力,以免政务院权力过大。

尚书省长官设令、左右仆射,下设诸曹尚书,分领具体行政事务。

中书省,掌出纳帝命,起草诏书、政令,接受尚书奏事等机要大事,长官中书监、令。

门下省,置侍中、黄门侍郎各四人,主要职责在皇帝身边服侍、保卫、顾问应对,拾遗补缺,检举非法等。

通常政务大权,由丞相提出,经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有相互否决权,彼此制约、监督,防止一门做大,位高权重,架空君王。

同时设立内阁,选举二十四位重臣入阁,但凡国家社稷大事,将有君王与内阁商议决定,实现投票,如果内阁三分之二反对一事,可使君王重新拟定提出,不可一意孤行。

这样一来,有些限制皇权的无限扩大,达到一种偏激机制,当局者迷,许多时候君王一时脑热,如果没有一个机构或会议限制,很容易造成天下动乱,辰凌倒是不担心自己会昏庸、刚愎自用,但是却不得不为后代子孙考虑,那些自幼长于皇宫的皇子皇孙,是否能做到英明断事,不被宦官和外戚把持呢?

只有从自身做起,削弱个人的无限度崇拜,让制度和律法有效地运转,以辰凌做例子,使这种模式长久执行下去,才能最深刻地教育封建大臣、后代子孙。

内阁二十位重臣,五年一改选,有退休者、离职者、罢免者,自然不能再用,同时还有备选八人,都是朝廷各部门的一二把手。

此条令一出,让不少大臣们跌破眼睛,不断夸赞燕王的魄力和谦逊,都觉得朝廷这样的行政管理,有利于社稷安稳,群策群力,不出现过度集权,一人独断天下事的草率。

在经济方面,轻赋税,采取三十取一,而且不受实物租,而是钱币,如此促进耕农们,将多余的粮食和实物,兑换成钱币,加强货币的流通,对市场经济有好处。

燕境铸造三等货币,一等币为黄金,二等币为白银、银元宝,三等币为铜币五铢钱,国家设立中央铸币机构,有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造,雕工印刻都很精致,重如其文,钱币质量很高,便于流通,不易模仿,即使费时模仿出来,重量加工时也和面值相等了,没有必要。

对外诸侯和番邦贸易,一律使用黄金、白银等流通货币等,实现金银本位制,发现定数铜币,如此一来,稳定金融行市,不会造成通货膨胀或赤字紧缩等。

官营企业方面,盐铁专营,并加速促进冶铁业、纺织业、漆器业、陶瓷业、造纸业等发展,对六国和番邦贸易额顺差翻倍。

耕作方面,推出各种犁铧、铁锄、镰刀等工具,要求地方兴修水利、连接驰道、灌溉技术、肥料技术等,都有涉及;各郡还设立粮库、粮仓,每年大批收购百姓手中的多余存粮,等出现天灾减产时,再以平价出售,稳定粮食物价,避开粮荒,和富商囤积作乱。

文化教育方面,从京城,到地方,建立小学、中学和大学,实现八年义务教育,人才使用,从学府内莘莘学子中,进行选拔和科考,取代中原六国的察觉推荐制度,流于形式。

推行燕体隶书,简化字体,便于书写和记忆,提高辨认度和阅读性。

………

法令涉及了十二个大方面,每个方面又分很多小项,一共三百余多法令,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要关注下来,民众只关注与自己身份地位相关联的法令,各行有各规,不是每条令都与每个人相关的。

深秋天气虽冷,但是燕国上下,一片激情暖流在人们心中涌动,都在翘首企盼着第二轮变法,能带来更多的好处和实惠,使燕国崛起、腾飞!

泱泱燕国,王于兴师,修我戈矛,共赴国难!

辰凌站在燕京城背面的八达岭山塬上,观望着燕山的山脉,莽莽苍苍的高山密林,峻拔陡峭,气势雄浑,顿感胸襟开阔。

山岭南面,就是一马平川,燕京所在的平原腹地。

这燕山正好起到屏蔽草原的天然壁垒屏障,否则草原的东胡、匈奴,早就攻入了中原,肆意破坏了。

“君上,按照阴阳堪舆之术来说,此地乃兴燕圣地,龙脉所在!”身边一位身穿玄衫的年轻男子,正是邹衍,侃侃说道。

“哦,何以见得?”

“君上请看,巍巍燕山,乃天赐王座,蟠龙之地,滔滔永定河,龙行于前,被山带河,南面而坐,正成王天下之大气象也,按五德说推演,周为火德,燕以海蓝为色,是为水德,水能灭火,正应以法治国大出于天下,而燕京在处在聚合王气质形胜要地,风水相宜,龙蛇起陆,日后燕国必有大兴征兆!”邹衍神采飞扬,为燕王讲解阴阳五行学说。

辰凌一转身,目光盯着他,微笑着问:“阴阳五行,真的能助寡人一统天下吗?”

邹衍楞了一下,旋即答道:“天道使然,民心所向,便可成功!”

辰凌忍不住大笑道:“哈哈,民心即天心吗?只要庶民信之就行了,寡人只信自己!”

邹衍拱手道:“与民同心,燕国何愁不兴?”

辰凌微微点头,半晌说道:“邹卿,百姓是深受舆论导向,寡人希望借助你五行学说,为燕国造势,周为火德,燕为水德,让燕国百姓能众志成城,凝聚一种国家的意志,为朝廷所用——”

第186章 全线反攻第897章 设计引赵军第730章 截亲第630章 敲山震虎第123章 谁比谁狠第479章 舌战女刺客第22章 冲突第170章 合纵大军第964章 连环用计第4章 古辰心法诀义第255章 临危受命第713章 北上燕第933章 凤舞门的决策第229章 飞夺风陵渡第78章 合作第678章 拒婚第786章 其乐融融第903章 邯郸城破第642章 纨绔子弟第770章 视察海军第383章 念君别第848章 乱世规则第933章 凤舞门的决策第733章 出访燕京城第65章 怡儿的取舍第259章 既来之则安之第331章 一蓑烟雨任平生第103章 意犹未尽第362章 剑手云集第999章 秦燕生死战(中)第458章 燕王问话第782章 密访故友第76章 人心难足第856章 兵临商丘第597章 慕名而去第973章 威逼大梁城第730章 截亲第411章 划分势力范围第214章 杀伐战场第957章 民心乱第262章 密谋第283章 英雄救美第72章 人美如玉剑如虹第123章 谁比谁狠第603章 论天下时局第937章 事关重大第515章 人不如旧第934章 六大圣地刺杀团第581章 战术活用第337章 激斗中悟剑第549章 大军压境第173章 用计第963章 白起回归第798章 雷厉风行第979章 入瓮第630章 敲山震虎第509章 百口难辨第723章 相认洛才女第817章 现身一见第487章 府内侍女初长成第963章 白起回归第592章 水攻之计第913章 防秦使命第403章 陪才女泛舟第491章 玄之又玄第804章 朝如青丝暮成雪第611章 玄女施计第470章 白日也可旖旎第380章 整治部下第221章 东胡联盟第913章 防秦使命第647章 大朝会第703章 体恤部将第711章 重磅消息第598章 棚户灾区第452章 御驾亲征第944章 围杀刺客第713章 北上燕第744章 退守即墨第580章 消灭卫军主力第512章 陪寝第124章 辰府出事第521章 误会了第383章 念君别第644章 只穿哪一件第186章 全线反攻第502章 不一样的风景第116章 御前比剑第452章 御驾亲征第569章 鏖战之前第296章 了解局势第77章 商业品牌第201章 百废待兴第989章 夹攻战策第514章 布下眼线第741章 帝号风波第315章 燕国秘藏第174章 暗局第376章 玉人含春第262章 密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