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第193章 科举

第193章 科举

李世民很想说点什么,比如疑惑的问一下何为“禁婚家”。

比如还在心底打算今晚去观音婢处,假装无意问一下为何要从民间选妃。

对于光幕所说的士族不想娶皇家公主,李世民很想嗤之以鼻:

不想娶?汝等这些损国肥家的世家蠹虫也配?

平阳昭公主之威他李世民犹记。

应晋阳起兵,拢关中豪杰,司竹起娘子军。

渭河北会师,姐弟破长安,镇关中定天下。

戎马倥偬,生荣死哀。

因此听到后世称苇泽关为娘子关,李世民打心眼里为自己的姐姐高兴。

只是……

妹妹永嘉公主,私通。

不知道是自己哪个女儿的太平公主,谋反!?!

以及后面目不暇接的几位公主,头一次,李世民心中的恐惧压倒了好奇。

他不想了解!

但随后李世民就感觉这光幕好似如一柄千钧巨锤,朝着他的脑袋狠狠砸了下来:

长孙皇后,贞观十年,病亡!

李世民霎时间感觉头昏目眩,耳中似有千人嚎杂,有哭有笑,恍然间似乎都能听到自己胞兄胞弟那快意解气的声音。

他情不自禁站起来往前走了两步,但马上便意识到光幕不过是宣告了这个消息,他的观音婢并不在其中。

心神稍微一松之后一股前所未有的虚弱感掳掠了他的身体。

于是群臣便看到他们的陛下,大唐这年仅三十的烈日,前所未有的黯淡了下来。

这具年轻而饱含活力的躯体,踉跄着后退,直到扶住了椅子。

眼眶发红的长孙无忌扶了上去。

“陛下……”

“大家……”

声音嘈杂,但却让李世民莫名的心安,也让他身体重新恢复了力气。

“朕要去见皇后……”

李世民迫不及待,但很快醒悟过来光幕还在此,于是捂着脑袋改了命令:

“速宣长孙皇后来甘露殿。”

即使执拗如魏征此时也没有跳出来说于礼不和,因为知道没有用。

龙有逆鳞,触之必怒,而长孙皇后,绝对算得上陛下的逆鳞之一。

被长孙无忌扶着虚弱的躺在榻上,李世民闭着眼睛被长孙无忌按摩头部。

尴尬的静谧中最终还是李世民主动开口道:

“贞观二十年,皇子阋祸,后宫篡权,真乃一事无成也。”

苦笑一下,杜如晦劝道:

“陛下何必自苦?那太玄盛世,那后世纪念,那后世之尊号又能如何作假?”

这劝解倒也有点道理,李世民头疼缓解少许,干脆看着甘露殿的穹顶道:

“那武才人入的乃是朕的宫闱,如此总没错。”

“这…”房玄龄斟酌了一下小心道:“既然能入宫,可见其名其貌其才皆一时之良选。”

“以其尤胜吕后之手段,即便陛下视而不见,亦有能入宫之手段。”

李世民刚想反驳,但想起来这唐朝的公主便一时语塞。

即便不以才人之名入宫,择一行事肆无忌惮之公主,说不定亦能觅得良机。

另一边长孙无忌已杀气腾腾道:

“请大家下令,臣必掘地三尺寻此妖妇处死,消弭祸患!”

“不可!”魏征跳了出来:“如此岂非以莫须有之名戮民?此非仁君所为!”

群臣吵吵嚷嚷让李世民生厌,于是干脆再闭上眼睛。

而很快殿内便又静了下来,一双柔弱无骨稍显冰凉的手复上了他的额头,随即娴熟的捏拿了起来,那股疼痛也开始慢慢消弭。

“观音婢…”

李世民抓过这双手覆到眼睑上,随即豆大的泪珠在眼角簌簌落了下来。

……

成都府衙内的众人看着唐朝公主事迹,目瞪口呆。

庞统咽了口口水道:

“这盛唐的此时此刻……”

孔明接口道:

“恰如我汉的彼时彼刻。”

刘备不由得叹服:

“竟能如此相像?”

两位军师一起摇头惊叹:

“竟能如此相像!”

一时间厅内的众人都有点难以接受。

说好的惩前毖后呢?说好的前车之覆后车之师呢?

宦官当权,外戚干政。 后宫摄政,公主造反。

非得全部复刻一遍是吧?

你这唐朝学我大汉优点就算了,怎么还能全盘给模仿过去的?

张飞小声逼逼赖赖:

“咱大汉可比那大唐差远了。”

“高后可没称帝,而且鄂邑长公主那只是参与,可比不得这太平公主把持朝政还想夺位的。”

刘备第一时间递上死亡凝视:

“三弟,那都江堰还缺……”

“俺不说就是了。”张飞赶忙住嘴。

孔明则是想起来了一个颇为现实的问题有点忧虑:

“光幕此前曾说,这李世民与那曹贼一般都有头风病。”

“这如今骤然听闻如此消息,恐……”

头风病…应该不会致人死亡吧?孔明也不太敢确定。

张飞也有点想幸灾乐祸:

“说不定那唐皇正与武后如胶似漆呢……”

孔明摇头道:

“此前光幕中唐皇曾有言语,西域未收,可见其时之早。”

庞统眼睛一亮,随即拍腿大憾:

“恨不能亲眼一观那唐皇看到如此消息之景!!”

……

甘露殿中。

长孙皇后正端坐榻上,一边给枕在她膝上的李世民按摩脑袋,一边凝神听着杜如晦的说明。

杜如晦言语简练精准,寥寥数语便让长孙皇后对如今情况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也让长孙皇后解开了心中的一个疑惑:为何此前大家偶尔会兴奋异常,但问起来却又不说。

如果不是深信其秉性,长孙皇后差点都以为李世民偷偷服用了五石散。

如今知晓其忧虑之后,长孙皇后倒是笑眯眯对着膝上的李世民道:

“既能承陛下贞观之盛世,想来这武才人亦是巾帼豪杰,恰巧妾身身边缺一位机灵可儿之人。”

这便是要李世民提前将那武才人召入宫了。

李世民有点犹疑,长孙皇后巧笑道:

“如今召见,如何处置尽在陛下一念之间,大唐的千古一帝李世民陛下有何好惧?”

李世民腾的坐起来,这个称号此前还是喜欢的,但不知怎地被自己皇后大声念出来却有了一种羞耻之感。

于是只得连忙喊道:“那依观音婢便是。”

恰巧此时光幕继续徐徐滚动,李世民忙讨饶道:

“先看光幕。”

【五姓七望是唐初的说法,借着贞观的兴盛,以及如魏征、房玄龄、李𪟝等勋贵罔顾二凤警告争相与山东士族通婚。

士族大姓也迅速恢复元气,到高宗时五姓七望已经变成了七姓十家,当时寒门宰相李义府与山东士族攀婚遭拒,于是上告高宗。

高宗于是下令禁止七姓十家互相通婚,也就是俗称的禁婚家的由来。

一纸禁令反而抬高了山东士族身价,七姓十家以称禁婚家为荣,而且禁令也没什么用,偷偷结婚就是了。

文宗时皇帝亲自向宰相郑覃求婚,希望太子能娶郑覃孙女,郑覃不允并将孙女嫁给仅为九品官的崔皋。

唐文宗“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的感叹由此成了禁婚家的金字招牌,山东士族声威益重。

而李世民修《氏族志》的作用背后有个很无奈的事实:唐朝的科举相较南北朝和隋朝确实是进步,但对唐朝来说作用不大。

太宗贞观二十年,二凤巡查并州,遣派大理寺卿等二十二人巡查四方,但巡查使们很快发现并州的吏治异常败坏,二凤震怒,随即处死或免官者达近千人,这仅是并州一地。

而翻开史册,贞观二十年科举取士四人,次年七人,合计起来仅有并州官职空缺的百分之一。

根据目前搜集到的资料看,唐朝科举始于622年,终于904年,282年间科举开科273次,合计取士8455人,平均每年不过23人。

那么是大唐的官员人数很少吗?显然不是的,同样以早期举例:

高宗显庆二年,入流为官有一千四百人,同年科举取士仅二十二人,而显庆二年的官职空缺有多少?将近五百之数。

事实上唐朝时入仕之路五花八门,制举、恩荫、察举、辟举、冬荐、捉钱,军功,这些都是入仕途径。

其中制举、察举、辟举、冬荐四项虽然最终测试形式不同,但起点是一样的:需要当地官员推荐才能获得资格。

恩荫制度虽然历朝都有所改动,但从未废除,而唐朝是恩荫最盛的朝代,唐的绝大部分官员都是来自于此。

捉钱则是一种变相卖官制度,有捉钱令史、胥士、品子等,这个职位约等于用朝廷的钱放高利贷,每年需要给朝廷缴纳一定的钱财,到了一定年限之后就可以授官。

因为手段太多,所以导致唐朝根本不差科举的仨瓜俩枣,实际上高宗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冗官问题。

依然还是显庆二年,空缺官职不足五百,入仕合计一千四百人,而吏部等待考试入流的恩荫、军功等子弟还有七千余人,整个唐朝冗官最严重时吏部有七万余人等待考核,最久者可能要等十年。

而在恩荫、流外入流(外包转正)的这个过程中,才是《氏族志》发挥作用的地方,根据姓氏等级限制死了五姓七望荫补弟子的为官上限。

而被限制的士族们也很快发现了他们的新去处:科举才是最好的摇篮。】

写着写着给忘了时间。

(本章完)

207.第207章 南下第561章 野蛮其体魄247.第247章 晋龙游浅水第664章 不差钱的辛宪英第589章 去病弃疾第689章 恢弘雅量361.第360章 萝卜开会第439章 齐齐整整一家人第36章 驱傩第660章 蜀中不忘靖海事第448章 彗星扫出来的皇帝第779章 雄猜好杀第451章 交子割韭菜第689章 恢弘雅量140.第140章 脸探草丛323.第323章 查无此人刘仁愿第519章 龙韬豹略309.第309章 伯约独秀362.第361章 乘风而起261.第261章 李二三状态147.第147章 归义军339.第339章 义不容辞第765章 欺君之罪第606章 惊起西窗眠不得第586章 北定中原193.第193章 科举369.第368章 唤我征东将军第614章 伴生之患130.第130章 独眼龙李二凤第412章 遂君平生愿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第782章 渐行渐远第568章 御批敕牒第510章 生辰饮毒酒第565章 饮酒而亡第715章 洪武欠佳第27章 带兵愈多 实力愈弱?287.第287章 大非川131.第131章 贞观上将262.第262章 糖葫芦第397章 好日子还在后头呢384.第383章 威恩大行鲁子敬第780章 从铁券到铁榜第63章 三国与认知失调第675章 太平方是读书时第609章 开禧乱局167.第167章 太阳之子孙仲谋279.第279章 苏定方:有演员第700章 大争之势第443章 又见玄武门第707章 见血对拼第42章 杀人诛心第33章 雷绪来投第63章 三国与认知失调156.第156章 忠诚的成都第791章 病死善终第444章 照本宣科353.第352章 请屈身忍辱第778章 上行下效第542章 燕人归金第32章 工巧部第681章 终入颍川112.第112章 南中半策281.第281章 千里奔袭第404章 炉渣的另一种用法第720章 相似三君第619章 经典换经典第814章 盛唐标准第755章 大汉万年第690章 二凤勿念第737章 俺也姓赵第557章 南归犹念黄龙府第746章 嚯,废纸第442章 众爱卿为何发绿?第467章 平地好作归魂乡350.一日请假条第653章 最终解释权归大萌所有368.第367章 铁索连舟第702章 争利之世329.第329章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第700章 大争之势第5章 孙权曹豹第736章 皇权不下省第559章 天日昭昭335.第335章 贼军技穷,优势在我第623章 提兵百万红海上第592章 大炮开兮第598章 不如走于胡第761章 操之过急第406章 夜复长安第542章 燕人归金146.第146章 卧龙张议潮第735章 必去其疾357.第356章 还定三秦339.第339章 义不容辞第620章 超高情商式震撼第682章 临河叫骂第659章 咱大明国祚几何第43章 单刀对喷第545章 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