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第361章 乘风而起

第361章 乘风而起

“山越竟能攻下阳羡?”

此时的孙权异常清醒,敏锐的就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江东大姓和山越的矛盾由来已久,在这个问题上来说孙权虽然是个外来户但也是仔细研究过的。

对山越来说,躲入山里可以保证基本的自给自足,但也有不少东西是山中无法产出的,最重要的便是盐。

山越之民聚居于丹阳新都会稽三地,而相邻的地方便有江东设立的两大海盐场,一为海昌,一为吴县。

两地效仿曹操的屯田之法,以屯民产盐获利于江东。

可以说这两个从大姓口中夺食下来的盐场就是江淮孙氏在江东站站稳脚跟的明证,由不得孙权不上心。

两个盐场当中,海昌最早设立,但因为地处偏远且易守难攻,存在感较为薄弱。

吴县盐场则不同,处震泽之畔,条件得天独厚,一年所获之盐乃是海昌十倍之逾。

近两年虽战事频频,但孙权也在有条不紊的规划,打算在震泽之畔开设第三处盐场,可见获利之丰。

从吴县盐场至建业,只有一条夹在震泽和长江之间的路连通两地,即出吴县过南沙、毗陵、神亭至句容,然后至建业。

为了避免这条脆弱的路线被山越袭扰,孙权特意在在南面设阳羡、永平二县以作防护。

结果如今阳羡陷落,若是连毗陵也失守的话,吴县这个大盐场恐怕便少不了一番掳掠,不知多少心血都要付诸东流。

一时间孙权反倒是有点后悔了,若是有吕蒙的水师,自可在这条路线北面的江水上巡逻,何以至此?

但后悔的想法也就出现了一瞬,很快就被孙权给压了下去。

相较于长江以南尽归于孙,一地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父兄皆有英名,他也不愿落于人后。

孙权暗自下定决心:

建业,能守住,盐场,也必不为山越所乘。

吴县盐场的产出,不仅足够山越挥霍,更足够让山越将盐走至交州换取铁器,那才是真麻烦。

孙权并不避人,脸上的神色变化陆议尽收眼底。

故而此刻恰到好处道:

“余倒是以为,这荆州水师不足为惧也。”

于是孙权换上了一副饶有兴趣的神色。

孙氏和陆氏的世仇,孙权心知肚明。

但手下无良才可用,是更直观问题。

眼看着陆逊井井条条的阐述对战局的看法,并做出相应的分析。

孙权面色不变,但心底反倒是恍然间想起来了鲁肃。

彼时袁曹相争引天下侧目,时局纷乱如浊流,鲁肃却能一口断定曹操必胜,并劝说抢先出手。

孙权依计出兵,灭黄祖夺江夏,然后便是袁氏败亡,曹操东下,鲁肃献策联刘,公瑾点燃了赤壁漫天大火……

但事态是如何一步步成了如今这个样子?

孙权面无表情,一声沉沉的叹息被掩盖在心底。

不过抛开这些理不清的旧事之后,孙权反倒是想起来了曹操。

官渡时,曹丞相所遇到的困局也是如他眼下一般吗?

而彼时在江东,能一口断定官渡袁绍必败的子敬,不知道又会如何断定于眼前之局?

不过正所谓有人欢喜便有人愁。

载满了士卒的小船离开武安县朝着北面开拔,这支人马会先乘船至合浦,然后兵分两路,分别经由苍梧和郁林入荆南。 高处的士徽注视着这一切,恨不得引吭高歌一番。

他是士燮的三儿子,虽然久在交州的关系皮肤略微黝黑,但谈吐间还是有一股浓浓的汉家士子风。

贪婪的再看了两眼行军,此时回首大笑道:

“鲁先生真乃大才也!”

甘宁在一旁哈哈大笑,鲁肃也回了一个得体的笑容。

鲁肃对士徽可以说是相当了解,毕竟江东对于交州的想法,明眼人都看得清楚。

步骘的介入只不过是最显眼的一次罢了,在步骘之前和之后,江东派出的使者就没断过。

或直接对士燮允诺,或拉拢士燮亲族,或尝试与其他高层勾连,努力经营想要进入交州,只不过都被士燮连消带打化解掉了。

公瑾逝后,鲁肃的工作中也包含对交州的攻略,士燮一家的资料可以说是如数家珍。

故而那天甘宁将士徽领回来着实是吓了鲁肃一跳,但随即就反应过来江东对士燮一家熟悉,但士燮一家多半对江东是两眼一抹黑,除了使者外更是没互相亲眼见过。

甘宁此举的用意倒也简单:计划有变。

走牂牁道路途遥远,老夫人未必吃得消舟马劳顿。

去苍梧郡联系吴巨,是否吃个闭门羹不说,寄人篱下终归不美。

既然撞上了这士燮亲子,甘宁觉得不妨耍上一耍,借势归益州。

而鲁肃曾遍揽情报知晓的更加清楚。

这士徽非长子,但却是最为聪慧的一个。

士燮本人师从名家刘陶,也称得上家学渊源。

天下大乱后,中原士人纷纷南下避难,避难交州者便有数百,皆受到了士燮极高的礼遇。

这些人补足了交州的文治,也让士燮的亲子们并没有将眼界局限在交州,士徽便是如此。

只不过以往受限于交州贫瘠,素有野心的士徽只能看着北方干瞪眼。

但士徽从未想过,人生的转折点来的如此之快。

只不过一次闲时出游,这相貌威武的甘议当街盛赞他有贵人之相,开心之下多说了几句更觉其谈吐不凡。

欣喜之下士徽便欲请这甘议为门客,结果被婉拒。

“在吾同乡处,吾不敢称才也。”

敢情还是买一送一!士徽更为兴奋,当即便要拜访。

而这甘议说的果然没错,那鲁蒙神采奕奕,举止有潇洒之态,谈吐透儒雅之风,和教他读书的那些完全不同!

只是让士徽略为不喜的是,这鲁蒙开场便是一句:

“公子将死也,竟不自知?”

但随后这鲁蒙便将江东之乱娓娓道来,对孙曹联合如数家珍,对天下大势推论让士徽大开眼界。

对于交州的存身之道,这鲁蒙更是信手拈来便是上中下三策,让每日苦思这个问题的士徽更加惊喜。

年轻的士徽哪见过这般阵仗?几乎立时便认定:

本公子乘风而起之日,来也!

肯定不可能进宫的,只不过作为新人,此时线一多写起来就很吃力。

今天定早点更新。

(本章完)

225.第225章 太上皇第22章 嘎嘎乱杀第606章 惊起西窗眠不得第45章 八百敢从第536章 北宋与政治正确386.第385章 中原板荡191.第191章 万王之王第762章 称兄道弟第787章 岭北转折203.第203章 天外之敌第490章 勒名悠悠众口第426章 朕跟武侯熟得很第505章 余寿十七368.第367章 铁索连舟206.第206章 同病相怜193.第193章 科举第94章 财货政策353.第352章 请屈身忍辱第31章 科技进步点第610章 好男儿不豁达第796章 你每自做第40章 荆襄隐事142.第142章 星坠五丈原305.第305章 我四弟天下无敌第92章 立马勒铭第528章 两科三舍治太和251.第251章 再灭一国第558章 贼在御座第62章 武圣归途第26章 想当先锋 先学骂人第54章 甘露殿看客第444章 照本宣科第613章 吾有百言成一愿第603章 耶律约翰第440章 不及格好过交白卷137.第137章 涿州第594章 退而不休215.第215章 朕不服350.一日请假条323.第323章 查无此人刘仁愿第52章 江陵之谋第741章 赤脚前行115.第115章 二凤第399章 先察使390.第389章 医科教条第441章 秀下限的皇帝第436章 不给的你不许争185.第185章 九品中正第526章 志在安民第473章 庆胜小宴326.第326章 新手村群岛第57章 建安二十三年237.第237章 北伐第512章 进击的车神第28章 荣耀,属于人民第419章 升级咯第509章 版本迭代240.第240章 十军而围第571章 流水怒涛146.第146章 卧龙张议潮第98章 全军覆没150.第150章 汉儿尽作胡儿语357.第356章 还定三秦第813章 秦汉七玺356.第355章 击砲第711章 国祚第二第580章 残火复明158.第158章 孔明孔明,你在看吗第603章 耶律约翰396.第395章 宋之弱谁之祸第104章 国宝与国史第654章 洪武大典第504章 鲜花着锦道第724章 生不逢时第457章 八百不同十万同353.第352章 请屈身忍辱320.第320章 公理之城第10章 三姓家奴第643章 理学兴衰第739章 合上的棺材板第640章 有羡慕但不多第57章 建安二十三年329.第329章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没停过357.第356章 还定三秦第625章 寇从何处至193.第193章 科举247.第247章 晋龙游浅水第507章 什么叫兄友弟恭第85章 玄德念陆逊199.第199章 科学之王第61章 二千斤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第411章 何故骗我?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271.第271章 新的时代第627章 先帝显灵第56章 三国混学第668章 曹副丞相风评被害第692章 要讲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