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没错,我真的谋反了(感谢roadwin大

出于内心深处的抗拒,李世民并不是很愿意去细究皇后称帝的种种事情。

虽然杜如晦和房玄龄那边都有文字抄录,想要找出来单独整理也并不困难吧。

但只要想想这武则天从自己的才人到儿子的皇后再到武周的皇帝这中间的身份转变,再加上中间夹杂着的太子与亲臣谋反这些事情,李世民脑袋就有点胀痛之感。

放过自己,这是李家二郎对自己做出的决定。

即便是偶尔想起来此事,李世民也是多拿汉光武帝过来参考,觉得多半是子孙中出了一个具有前汉遗风似刘秀的人物,振臂一呼光复大唐。

结果万万没想到啊,连李姓都差点被夺了。

本以为这所谓的太玄百年盛世是犹如初唐征战四夷一般四平八稳。

没成想竟是如此惊险?

摇摇头,李世民怔怔跌坐在床榻上出神。

这时旁边伸过来一只手掌,李世民顿时有点感动:还是皇后好啊。

只是握在手里方才感觉到手感完全不同,一抬头迎上的是孙思邈嫌弃的表情:

“陛下,清热丸。”

“哦哦,好。”

在长孙皇后忍俊不禁的表情下以水送服。

苦丸入口后,李世民心思也沉静了几分,于是便对那群和尚愈发不爽起来。

“坐而谈空之辈,投其所好捏造如此佛经,倒也称得上般配。”

虽然口上这么说,但同时李世民脑袋中也不自觉想了一下,便道:

“克明,有空将此事改头换面,讲与那倭僧听。”

杜如晦嘴角抽了抽,陛下这一边大骂,一边又令他去小心教弄那倭僧作此行径以入倭国,倒也是……实在。

这般谋划也根本不需要多太说,他自是明白,而且转瞬间也都想出来了好几个方法。

比如他记得前隋和南北朝时,供迎高僧佛骨风行至今。

如今关中和洛阳寺庙并不少,合该挑几个高僧佛骨东渡以教化蛮荒之地,想来法师们应该没有什么意见,而且会欢迎得很。

如今杜如晦和李世民等人也逐渐明白过来,大唐需要不要这寺庙还是两说,但这寺庙是绝对需要大唐的。

不过末了瞧着那天子求赐姓的几行字,李世民犹不解气依然愤愤骂了两句:

“宗戚、四夷、沙门、道士,嘿,汝般倒都是热心肠。”

这次长孙皇后的双手伸了过来将李世民手掌包裹住,笑道:

“如此鬼蜮计俩夺国,自是比不得大家马背征战天下之堂正。”

“也难怪后世亦言这武周归唐乃是水到渠成之事。”

被皇后安慰了一番,大唐皇帝这才叹道:

“是极……虽有此乱,然而亦有忠良之士扶正朝纲”。

“只是不知这狄仁杰……可是太原人士?”

狄姓并不多见,李渊在隋朝任晋阳留守时,李世民也多次跟随老爹去太原出征,对那边风土人情也并不陌生,只是模糊记得太原有一脉狄姓。

这一刻李世民倒是真的挺好奇这狄仁杰有何大才了。

【大唐贞观八年,这一年的二凤磨刀霍霍准备朝着一直在努力作死的吐谷浑下手了。

而与此同时,对于内政的治理也没落下,这一年李哥为了广察民意整顿吏治,一口气派出了十三位黜陟大使巡查全国。

黜就是贬黜,陟便是升迁,李世民亲设的黜陟大使算是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制度更往前推进了一步。

因为此前的隋唐仅有御史兼任的察院监察,仅有奏报之能,职权狭窄。

黜陟大使位高权重,有临时决断权,能够对地方官员进行升迁、罢官、入狱、处死等一系列权利。这一职位在唐朝中后期也变得愈发完备,职权被再拆开细分,并经过了名称的演化,如巡察使、按察使、采访处置使、观察使等等。

多个监察部门彼此交叉监督,也避免了中央陷入信息盲区,算是比较良好的决策。】

长孙皇后一回头便看到李世民已经迫不及待昂起了头,但脸上还偏偏一副浑不在意的模样,好像在说这不过是稀松平常之事罢了。

本还想夸赞一下的皇后顿时笑了出来,干脆拆台道:

“此乃是三年后大家所设立之职,何故自得邪?”

李世民不以为然:

“若按其所说,我唐征吐谷浑还要再待四年呢。”

“但如今战端已启,至多八月,药师必执缚伏允于殿下。”

言辞凿凿,李世民如今对五雷署所出之物声威再清楚不过,因此信心满满。

对他来说,如今最大的乐趣之一便是能够借用光幕,与那后世史书所记的李世民比上一个高低。

要灭国更速,治民更富,开疆更广,臣妾之属更多。

他也很好奇,自己这艘贞观之船的远航极限是哪里?

【扯得远了,但总之设黜陟大使这项举措被很好的传了下来。

等到李治当了皇帝,阎立本也因为凌烟阁画画的功绩入了高宗法眼,被授黜陟使之职出京巡查。

阎立本任的是河南道黜陟使,巡查到了太原后,光凭狄仁杰的外貌就下了一个顶级评价:

足下可谓海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

评价颇高,随后更是直接授了狄仁杰并州都督府法曹之职。

这个职位便是狄仁杰起飞的开始,也是后世对他的固定印象所在:善断案。

狄仁杰在并州都督府干的有声有色,并很快靠着阎立本的推荐和过硬的政绩直接升迁大理寺丞。

到任后仅仅用了一年就将大理寺积压的一万七千件疑难杂案全部处置完毕,无一冤假错案,可见其能力。

而到了长安之后,狄仁杰身上的“反骨”也露了出来。

仪凤年间时李治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与此相反的是皇后武则天健康的不行。

二圣临朝的弊端也已经开始显现,毕竟想也知道,李治这个“圣”一去,剩下的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的武则天谁人能制?

щщщ★ тt kдn★ ℃O

而且当时长孙无忌坟头的大槐树都老粗了,没有了共同敌人的皇家夫妻也就开始了二圣内部的权利斗争。

因此对当时长安的官员来说,都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选边站这个难题。

狄仁杰是哪边的?对李治来说毫无疑问是皇后那边的。

事情也很简单,处理完大理寺积压案件之后,闲不下来的狄仁杰开始了秉公直言弹劾罪臣。

这段时间狄哥先后弹劾了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司农卿兼领将作韦机、左司郎中王本立,这些基本都是李治的心腹,而且在跟武后的斗争中都有带头冲锋。

而且在外人看来,狄仁杰和武则天祖籍都是并州,妥妥的同乡,你说你不是武后的人谁信啊?

其实这事儿狄哥也委屈,真不是不想站陛下那边,而是陛下您怎么净宠信歪瓜裂枣啊?

不过李治也没给狄仁杰表忠心的机会,没过几年就噶了,就此武则天正式上位开始了太后临朝称制。

对狄仁杰来说最显著的改变就是官运开始亨通了,先后转任宁州刺史、文昌右丞、豫州刺史,每地皆有贤名。

毕竟武则天真正的嫡系在地方上经常不是连推千余座宗祠,就是大手一挥株连数千人。

相比较下狄仁杰是能放就放能宽大就宽大,两相对比下就仿佛跟圣人似的,多少跟大周女帝有点格格不入,因此最终被武家人捏了个谋反的罪名扔进大牢也就毫不奇怪。

为了避免被屈打成招冤死在狱中,老狄很是配合:

没错,我是真的谋反了。】

327.第327章 某不具名的完颜氏154.第154章 单刀邀约张翼德第792章 真收那两百金390.第389章 医科教条238.第238章 巨舟横江220.第220章 御驾亲征第579章 三军始动第490章 勒名悠悠众口第681章 终入颍川第601章 损天下肥私己369.第368章 唤我征东将军第20章 功名传万世第655章 Judy自是读朱标219.第219章 哭错坟第749章 天下将定第473章 庆胜小宴第103章 白罴通好第638章 知易行难第561章 野蛮其体魄第727章 马可波罗第583章 生死茫茫第481章 甜品战争第654章 洪武大典第41章 江东旧梦386.第385章 中原板荡第89章 其才非凡第580章 残火复明第727章 马可波罗第566章 制诏287.第287章 大非川第32章 工巧部第31章 科技进步点216.第216章 郁标川神将第594章 退而不休295.第295章 刘巴的天分第35章 正旦(续)191.第191章 万王之王第450章 玄宗青春限定版第582章 中流砥柱177.第177章 旧人388.第387章 经学枷锁第780章 从铁券到铁榜第399章 先察使第657章 盛唐利刃第670章 合斩虎魇第437章 又是玄武门第766章 听墙角第30章 二哥/弟成神了!【改封面了】第702章 争利之世214.第214章 你又是谁的义父第425章 与鲁子敬同观第537章 满川龙虎举254.第254章 味同嚼蜡的军神第556章 十二金牌断壮志227.第227章 香积寺200.第200章 东风快递第632章 摇摇摆摆第53章 100010000巨贾糜子仲334.第334章 排队枪毙第635章 百里油菜花第589章 去病弃疾第710章 越果决则越宜第641章 当日悔和戎第650章 最好的事第682章 临河叫骂第415章 风云起第611章 国体不足惜349.第349章 两三人垂泪,十里孤坟186.第186章 洛水放屁第809章 翦胜野闻第742章 不好意思放错了365.第364章 一路向北396.第395章 宋之弱谁之祸第67章 江陵倒贴三百金第4章 大舅哥154.第154章 单刀邀约张翼德第795章 林贤案第697章 我可以解释第494章 千年大假史263.第263章 凿空西域第548章 三呼渡河遗恨270.第270章 侯君集没有休息日第400章 论败家没输过第817章 汝乃诸葛军师之弟337.第337章 奔赴求战386.第385章 中原板荡第616章 治大不敬之罪第502章 新长安第462章 相见不如不见第11章 老曹家血脉有问题啊第710章 越果决则越宜第445章 稳健的李隆基第429章 这都是一派胡言!255.第255章 留在人间345.第345章 马良241.第241章 携民渡江第510章 生辰饮毒酒第562章 脱胡归汉291.第291章 得道之军第494章 千年大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