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天策府宝

将军府众人目光下移,最先看到的便是被列在最前一封淡黄帛书。

刘备辨认了一下字迹,干脆直接读了出来:

“门下:立展之事,志甚可嘉,卿等所奏,朕已悉闻……馆藏稀缺,故予书撰,摹兰亭序……主者施行。贞观六年元月三日。”

诏书的内容相当简单,后边还附有一大串的人名以及其身居职位,还有“诏书如右请奉诏付外施行,谨言”以及“制可”言语,而且玺印等一概不缺。

而至此,众人便也都明白过来,对后世所询之事,这李世民竟然干脆与其臣子制了一道诏命。

诏命之外,便是一帖字迹遒美健秀的《兰亭集序》,而最终的落款也是大大方方的李世民三字。

刘备目光继续下移,看到的便是那争先恐后的后世评论之言:

〖这是圣旨?不是,那个奉天承运开头的呢?不行还有结尾的钦此呢?

不懂酱香科技,不过这个自己在家里搞的话,就算不喝是不是也能擦拭伤口用来杀菌消毒?

是的,而且要牢记只有白酒有消毒效果,古代那种低度数发酵酒要是涂抹伤口的话,只能说嫌自己死的不够快了。

汴梁殿中,赵匡胤与刘翰的眼睛同时亮了起来。

此前听闻昭陵没被盗尚且舒了一口气,结果没想到墓没被盗,但结果墓门被偷了!

李世民顿感五味杂陈,情不自禁扭头看了眼地图,后世所说的美洲并未在其上描绘出来,于是最终也只能郁郁将这口气憋到了心中。

二凤输在没真迹传世,流传的唯二书法作品里,温泉铭和晋祠铭都是刻在碑上的,温泉铭的拓本还被盗到国外去了。

还能怎么感想,李二昭陵的六骏石刻都有两个被偷到美洲去了,剩下四个也被打碎装箱差点被偷了,真要知道怕不是恨的牙都要咬碎了,一辈子没受过这种委屈。

这等事情莫不是因为伤口有菌有毒?

可是伤口怎么会生地蕈呢?而且全然看不到?赵匡胤想不明白。

但同样也更知晓这种方法的不靠谱,他见过太多稳定伤情看似无碍的袍泽,从骤然发热到不治而亡不过半日。

沉浸感拉满了属于是,另外话说,要是有真迹传世,二凤和王羲之谁的真迹更宝贵一点?

单论书法肯定是王羲之无疑,《快雪时晴帖》了解一下,王羲之唯一传世真迹。

为了庆祝这件事儿,马殷特意铸了天策府宝这种钱币,有金银铜三种质地,算是古代某种意义上的纪念币。

甘露殿中,李世民胸膛急促起伏了两下,但在长孙皇后的抢先宽慰下,最终只是重重哼了一声,从牙缝挤出一句:

“蛮夷之辈,当真可恨!恨不能亲点兵马挫其骨!”

不过这个古法蒸馏酒……是不是就是白酒?

补充一个,这东西在唐朝应该是称制书诏书或者敕旨,当时还不流行圣旨这个说法。圣旨这个称呼要到两宋了,而且当时分的比较清,皇帝的叫圣旨,皇后的叫教旨,太子的叫令旨。

【众所周知,天策最早仅仅作星宿名,但二凤嘉天策上将之后,这个名号就有了特殊的意味,往后历代也都有将天策上将作为荣誉号追封的传统。

除此之外这封唐初诏令还挺合规的,要说唯一bug就应该是还有杜如晦的名字,这位按理来说贞观四年就嘎了,要是按照这落款的贞观六年,早凉的透透的了才对。

〖怎么全是古法,我要求给我来点干净又卫生的科技与狠活。

还能怎么说,勿忘历史,吾辈自强。〗

刘翰第一时间便将注意力放到了那杀菌消毒四个字之上,直觉上认为这可能就是后世对金疮治法的独有见解。

不过在古代的话白酒虽然更泛用一点,但古代论给伤口消毒,更物美价廉的方法还是刀子烧红闻肉香,毕竟粮食贵啊……〗

不得不说这个风格确实还挺像诸葛丞相的,赞一个。

有问题便找医官,赵匡胤侧过脸去便看到刘翰那兴奋与困惑交织的面庞,眼见年轻医官面带希冀看向他,赵匡胤于是也只能胡乱打包票:

“此事易耳,等稍后询诸葛武侯便是,武侯定然知晓!”

透净如此,倒是好看,长孙皇后心里赞叹一下,旋即抬头看那文字: 【这个玻璃瓶闻莽我嗅了嗅,多半应该是蒸馏酒,怕不是又是古法手工酿造。

然后UP主发现赞助咱们视频的好像不止一位大佬,比如这个古法蒸馏酒附赠的有个纸条,落款是诸葛亮,上面很简单写了个“展馆之事,君宜尽从己意”。

长孙皇后在夫君的手背上轻拍以示安慰,李世民扯了扯嘴角,朝着光幕努努嘴道:“且看,且看。”

对的,所以现在也有说法,说圣旨的开头不是骈文,应该按照“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来断句,而且也有不少时候不写诏曰写制曰。

唐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木匠马殷趁势而起占据湖南八州称楚王开南楚国,特请灭唐的朱温效法唐初,封他天策上将开天策府。

不过这个古法酿造蒸馏酒应该就无福消受了,等展馆开了吧,咱们说不定还能搞个古代饮食专区,到时候大伙凭点赞记录免费畅饮各种古法饮料好吧?】

在他的诏令之后展示的是一个透明玻璃瓶,内里的液体也一副澄澈透明的样子。

唉,二凤要是知道不知该作何感想。

赵匡胤虽不懂那么多,但作为在军中真的呆了半辈子的宿将,伤兵见过的简直不要太多,对后世所说的物美价廉的烧刀子之法也是熟悉的很。

暂且安抚了刘翰之后,赵匡胤也终于看到了自己此前所奉予的鎏金钱,光幕介绍也相当言简意赅。

他猜得出来,这陵门被盗之事多半是与那倭寇侵夏同一时期发生,内外交困之下方至如此窘迫,再看那最终简单的八字,也只能叹息一声:

“吾辈夏民……殊为不易也。”

奉天承运那个开头要到明朝了,得要朱八八自称奉天承运皇帝开始,圣旨开头才有影视剧熟知的那八个字。

肯定还是有点区别的,白酒是蒸馏酒但也重视发酵,懂不懂什么叫酱香科技啊.jpg。

虽然还没开始修建昭陵,但李世民循着自己的想法琢磨一下,便顺理成章想到了当初征战天下时死于战阵的数匹良驹,想来定是建陵时念旧,故而刻来作了镇墓兽之用。

同时在政策上比较少有的以商立国,轻徭薄赋并鼓励百姓种茶植桑栽棉,在缺铜的情况下,内部设市严格限制只能铁钱铅钱交易,极其快速的收拢了四方之财,维持了湖南地区相当一段时间的繁荣。

天策府宝这种钱币,铜质鎏金者极为稀少,更多的还是收藏意义,顺带让人记得五代十国当中这个少有的能玩的转经济的一方霸主。】

第84章 士元359.第358章 突入江东第447章 兄友弟恭与父慈子孝第463章 身在曹营第73章 国亡而身死379.第378章 推动历史的隐形巨手第513章 驴车天子第98章 全军覆没364.第363章 两州四地皆死战第407章 乱世呵第608章 主战不绝对126.第126章 街亭马谡174.第174章 身经百战第90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第502章 新长安第669章 邺城茶话会第659章 咱大明国祚几何395.第394章 最丰富的家底第678章 乱臣贼子187.第187章 魏晋风流277.第277章 王玄策第449章 父慈子孝第719章 征伐之终242.第242章 老将犹勇第599章 没头脑和不高兴第60章 威震华夏 炎汉当兴151.第151章 户口本写谁名?第811章 利剑与剑鞘与剑台第398章 两大一小同生死第516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第619章 经典换经典第607章 不尽长江滚滚流373.第372章 公开的秘密第430章 生物学奇迹238.第238章 巨舟横江第628章 关云长单刀劈关平第53章 100010000巨贾糜子仲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第477章 载岁祭年第817章 汝乃诸葛军师之弟第476章 打西边来了个太阳第522章 义务教育第402章 君不见,汉终军第62章 武圣归途第442章 众爱卿为何发绿?307.第307章 大汉金票第510章 生辰饮毒酒216.第216章 郁标川神将第541章 与关张功烈相仿佛234.第234章 五丈原营326.第326章 新手村群岛第663章 欲图东进当北上第724章 生不逢时第688章 恰逢好时179.第179章 三尺之剑第577章 家与天下197.第197章 满城尽带黄金甲139.第139章 诸葛村夫第487章 莫笑农家腊酒浑第638章 知易行难第735章 必去其疾第744章 略懂一二第725章 非常人非常事第753章 情同兄弟290.第290章 来将可留姓名第715章 洪武欠佳317.第317章 鬼子拜寿312.第312章 朕没生气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没停过218.第218章 怛罗斯之战167.第167章 太阳之子孙仲谋第407章 乱世呵第701章 蒙古的民主第525章 改弦易撤264.第264章 迟来的战后215.第215章 朕不服第477章 载岁祭年第741章 赤脚前行第460章 这孩子是懂巧变的第808章 人情窠臼第746章 嚯,废纸269.第269章 吐蕃之祖253.第253章 奔袭转战六千里第43章 单刀对喷第536章 北宋与政治正确378.第377章 人生赢家刘胜385.第384章 逾时代之见第754章 看得见摸得着第580章 残火复明326.第326章 新手村群岛第710章 越果决则越宜第669章 邺城茶话会第765章 欺君之罪258.第258章 大唐国师李靖第499章 煤炭抗寒第747章 三文钱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第685章 最后悔的事第96章 水军陆战251.第251章 再灭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