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当日悔和戎

第641章 当日悔和戎

【而这股蕴意变法的理学力量中,朱熹是学术领袖,还有个当朝政治领袖赵汝愚。

结果赵汝愚和韩侂胄在斗争中失败,连带着理学士大夫集体扑街,被韩侂胄整出来个“庆元党禁”。

韩侂胄胜利之后为了寻求北伐支持,也逐渐放宽了党禁。

但韩侂胄本人又是个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最终开禧北伐变泰和南征,导致身首分离,又遭权力更迭,紧接着就是蒙古人崛起,金宣宗发疯南征,基本就没个太平时节了,理宗时期总算安定了一点,理学才又有了一点抬头的趋势。

一直到了元代,理学当中的君臣大义被蒙古人特意凸显出来而淡化其他,使得理学从整体性走向片面性。

不过这又说得远了,理宗更为人所知的反而是他的身后事:

宋理宗死后二十一年,杨琏真伽在蒙元宰相支持下,大窃宋陵珍宝无数。

杨琏真伽出身喇嘛教,将宋理宗遗颅制成饮酒法器把玩携带。

一直到百年后,洪武大帝命徐达北伐,将元大都捅了对穿,这个法器又成了战利品。

洪武帝与学士论宋元之变时感叹,说南宋皇帝跟你蒙古人又没什么深仇大恨,宋理宗被如此对待不免太过残酷。

最终洪武帝郑重将其颅骨葬回原本陵墓并修缮了南宋六陵,后来还下令让曾因避祸蒙元而改姓黄的赵氏族人恢复旧姓。

徐达这次北伐当中,李文忠俘获元昭宗独生子以及妃子诸王,这些均被老朱送到他参与过崖山海战的外祖父坟前献俘,并撰文悼念,追思参军抗敌的外祖父,表述自己功绩,最终献“惟我外祖英灵不昧,尚飨!”

可以说真正实现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后来大明三才子之一的徐渭游览宋六陵,他当时所处的时代是带明倭患最为严重的时候,忧国忧民的他想到南宋的屈辱经历,提笔激愤写下:

“白骨夜半语,诸臣地下逢。如闻穆陵道,当日悔和戎。”

由此倒是可见,明朝普通人对带宋的看法,跟咱们如今大差不差。】

〖唉,也不知道陆游有没有子孙等到了老朱北定中原的这一天。

理宗你说他算什么英君吧,那肯定不算,但也跟昏聩之主不太沾边,硬要说的话我觉得算是个正常人。

兄dei,对皇帝来说正常人已经是个很高的评价了。

对的,主要理宗还是骤然即位的,本来就是个宗室子弟过了十七年,结果被史弥远推上皇位后又被压制了九年,没变态已经超越了起码八成皇帝了。

话说老朱既然对宋朝这态度,为啥也还认蒙古正统。

明承了元朝的半拉子理学呗,按朱熹这厮的话,蒙元得天下再正不过了,丈育UP真文盲是吧,都不说一下朱熹危害。

你可拉倒吧,没听到理学逐渐片面化?朱熹本人非常强调华夷之辨的,连北朝都不认,你怎么觉得他可能会认蒙古?

总的来说老朱是个合格的政治家,不适合用这种非黑即白的说法来评价,另外私以为这也是老朱一朝学术的缺憾,没能在学术上给蒙元正统性来个定性,使得终明一朝朝野对此一直都有争议。

张飞:这洪武帝真是个好英雄!不过按这意思,我华夏倭患竟持续数百年?

李世民:朕唯有一言,大唐海师已入倭国矣。〗

“让宗?槐宗?”

品味了一下,朱元璋不由得感觉额头血管暴跳:

“这屏风莫不是妖人作弄于咱!”

那让宗的短短一字可能蕴含了无尽的血雨腥风就不说了,这槐宗又是个什么意思?当他没读过经典吗?

故而明天子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那些街头变戏法的妖人,若是不得赏钱要么粗言秽语要么作弄百姓,端得可恶!

明皇后不得不起身安抚:

“既都说了是原庙号,那便说明皆是遭了事而被变更,且原本的那神宗思宗也不似伪的。”

她是比较相信这光幕所言皆为真的,毕竟这坤宁宫乃是重重禁地,若是有什么妖道之类有手段至此并弄此景象,总该是有所谋求吧,何至于一个时辰都不现身?

而且这屏风光幕当中,所说所讲所示景象,有常人熟知的,但更多还是令人闻所未闻的,单单拎出来一个便足以取个荣华富贵了,而且她闲时所看的杂本当中,也不乏仙人透露仙机的,因此她倒有所猜测:

“或许这些都是那少年郎起的诨……”“咱知道了!”

明天子猛然转身,恍然大悟:

“定是那蒙元后人又入中原,不忿咱灭了他祖爷爷,故而易庙号想来羞辱咱大明!”

这个说法……嗯……马皇后蹙眉想了一下:

“那后世还称洪武帝?”

朱元璋一脸的无需大惊小怪:

“那让宗槐宗原本庙号此人不也知晓?指不得便是这少年郎感咱功绩,故而不称那被易之号。”

马皇后想了一下,侧头:

“八八?”

“嗯?”

朱元璋回头,一脸的“有啥事儿”?

明皇后心里大笑,不过脸上还是一副稳重的表情交代道:

“那自需要好好记念,如若这些皆为真的话。”

“那是自然,咱都记心里,而且还有妹子亲笔所记,咱回头对纸看看就能回想起来。”

朱元璋很是自信,少时他可不是不够聪慧,而是因为无书可读罢了。

重新回头之后,明天子眉头就舒展了不少。

理学之易他是知道的,但没想过南宋当初离变法就差一步。

那若是真的变法有所成效,又能如何?

仰头想了一下,朱元璋心里再摇头:变法就算再成,难道还能凭空变出马来?

南宋没马,就算变出一朵花儿也顶多再多挨上数年罢了。

不过他也又想起来了那令他心潮澎湃的异族战场,若是那理学能制出来那大铳,指不定……

而随后听着看着少年郎郑重的称他“洪武大帝”,说着他的功绩,这种感觉也分外奇妙。

从马皇后视角看过去,夫君此时嘴角不自觉的扬起,眼角的皱纹都挤出来不少。

甚至还听他在那儿自言自语:“竟能称大明三才子?这徐渭同名者不知凡几,也不知身在何处。”

不过这个笑容在看到那些又飘出来的字时就再难保持。

对他洪武缺憾之类暂且不说,那两个名字……

那个名为张飞的所言,让他浑身舒坦。

但另一个嘛……

朱元璋语气带着显而易见的疑惑:

“唐太宗啥时候征过倭?”

以及……“这倭寇竟还真能成咱大明的祸患?”

还有……“这屏风上能写字乎?”

琢磨了一下,洪武帝回头:

“妹子,这笔借咱用用。”

第657章 盛唐利刃第8章 曹氏传统第790章 刘半仙233.第233章 苏定方223.第223章 瓮中之鳖第814章 盛唐标准第521章 请客吃饭第87章 县内二十三事第711章 国祚第二第776章 当唐高祖第782章 渐行渐远第24章 高铁在手 汉室我有130.第130章 独眼龙李二凤235.第235章 偃月刀第411章 何故骗我?第675章 太平方是读书时第429章 这都是一派胡言!159.第159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第749章 天下将定第622章 人君仁君380.第379章 是岁大疫341.第341章 中道崩殂鸿门宴169.第169章 六位帝皇完109.第109章 上架感谢第675章 太平方是读书时155.第155章 一骑当千第510章 生辰饮毒酒第565章 饮酒而亡第605章 十世明君第37章 声名绝代无第84章 士元第659章 咱大明国祚几何第57章 建安二十三年第480章 小年第74章 朽木第587章 五七对开第51章 朝菌与蟪蛄(端午节快乐)357.第356章 还定三秦289.第289章 假途灭虢裴行俭355.第354章 准备砲击第68章 苍梧之谋第671章 募粮征丁第469章 铁骑第615章 君不见霍骠骑第437章 又是玄武门第733章 奇葩聚合特性358.第357章 江东弟子多才俊第27章 带兵愈多 实力愈弱?第28章 荣耀,属于人民177.第177章 旧人224.第224章 两死之道323.第323章 查无此人刘仁愿第402章 君不见,汉终军第612章 也就还行187.第187章 魏晋风流第62章 武圣归途第35章 正旦(续)第473章 庆胜小宴267.第267章 阎行第734章 大元的棺材板143.第143章 悠悠苍天第4章 大舅哥357.第356章 还定三秦148.第148章 万里征人尽汉歌第800章 吾亦欲除吏第105章 玄德第103章 白罴通好第506章 终须一试136.第136章 断头将军303.第303章 一不做二不休369.第368章 唤我征东将军第411章 何故骗我?379.第378章 推动历史的隐形巨手124.第124章 子午谷奇谋第792章 真收那两百金第654章 洪武大典第28章 荣耀,属于人民第461章 教育兴社稷176.第176章 巨弩强劲第677章 最简单的打法第11章 老曹家血脉有问题啊227.第227章 香积寺第521章 请客吃饭第653章 最终解释权归大萌所有368.第367章 铁索连舟第733章 奇葩聚合特性237.第237章 北伐第682章 临河叫骂第812章 实非帝才第400章 论败家没输过第689章 恢弘雅量365.第364章 一路向北第672章 稚童耍大刀第76章 凛凛人如在第783章 创业黄金期369.第368章 唤我征东将军311.第311章 贞观第一大喷子132.第132章 破灭的三兴之火第789章 志异与克己第622章 人君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