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何以当归

长安的甘露殿和汴梁的广政殿内也皆尽失语。

不过贞观君臣如今皆知倭侵之罪,更见得地球天宫之貌。

故而多有慨叹此物不知造价如何,国与国相争不知是何等之景。

秦琼与尉迟敬德更是相顾慨叹:

我等斗将于后世有何用哉?

赵宋诸人则是惊叹了一下之后,便被赵普引导着去思虑海商之事了。

“后辈说此物如此郑重,其多半在后世也非寻常之物,多半乃是采天外之物,合诸国之力,时日良久之下方有此‘小男孩’。”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蒙元入中国,我宋修学之精要恐怕几经戕害,就如那理学,就如那算学……”

故而最终赵匡胤也是叹了口气,将注意力从那大蘑菇上移开来,努力去思考在一统中原之前,先如何在海上令商路皆听宋令。

毕竟吧,无论是看那韩世忠以水军决黄天荡之功,还是后世谈两宋成就时也总会强调航海发展,以及此前有所叹息的明朝禁海之政,都可以看出这近在华夏国门之前的海洋一直都是被忽视的重要疆土。

既如此,他宋承盛唐,补上如此短板亦责无旁贷。

【“小男孩”和“胖子”的爆炸直接毁灭了倭国的神国思想。

但是在这种思潮上生根发芽的军国主义,却并未随着军国主义的垮台而消失。

四千万遇难者的鲜血至今还在地下流淌,倭国供奉战犯的神社至今依旧灯火长明。

时至今日,倭国在华夏所留下的伤痕依旧还没消弭。

倭国自己,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对这场侵略抛开过往不谈了。

十九世纪末,倭国无端挑起甲午海战,并最终夺取了夷洲岛。

对这种侵略行为,倭国民间“个个兴高彩烈,人心欢腾”。

就此,夷洲岛被倭国殖民统治了五十年。】

模糊间就连朱元璋也感觉得到,光幕中这个少年郎声音似乎一时间悠远了许多,话语里似乎满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但即使是这样,四千万人这个数字也一时间让他的呼吸几近停滞。

不需要方才算那金银时的数字来佐证,因为他还清楚记得另一事。

洪武三年曾谕旨,要求有司核实民数,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

ωwш• тTk án• c o 十年来经查不休,虽然还未完全结束,但户部那里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范围:

如今大明国约有户千万,有口六千余万。

而这倭国竟能损四千余万华夏子民?几与此时大明国相当?

第一时间心中冒出的想法便是难以置信,但回想起此前见那番国列舰百炮齐鸣的场面,以及后世话语虽平淡,但其中所蕴之意味重逾千斤,完全不似也没必要作伪。

而作如此滔天之祸的祸首,竟还被倭国供奉享受血食?

“好好好……这倭国,咱记住了!”

“咱子孙,也必不能忘!”

“哪怕是倾三世之力,也必将……”

话还没说完,咬牙切齿的明天子便看到屏风上的画面内容又是一变。

那些浮现出来的黑白画面以及文字归于黑暗,随后画面缓缓亮起,一问一答的声音也传入他的耳朵。

【那你们现在学的中国的历史,大概学了哪些?】

问话的声音敦厚,而最终画面完全亮起,映入其中的是一个笑容还带着羞涩的少女。

即便妆容衣着与此明时完全迥异,但朱元璋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

“这女娃……多半是咱淮西华夏子孙!”

他流落淮西数年,对南方汉人的长相再熟悉不过了。

而旋即也对这个问题满是好奇:

“中国历史……后世史书是咋夸咱的?” 而在朱元璋身后,马皇后侧过头去不忍看,她蕙质兰心,已经有了模糊猜测。

朱元璋期待的注视,最终得到的是无言的沉默,这也让他的眉头再次皱起来:

“嗯……看来咱这千年青史也不好学……”

【我学倭国历史。】

明天子险些栽倒,但还是稳了稳心神:

“知彼知己方能……”

但画面中的内容再次将他所想击的粉碎,画面略微拉远,一个年长女性的声音也插了进来:

【她历史有点弱…因为她现在喜欢倭国的那些…

哦…噢!所以你们如果不想学这个中国的历史,可以选修倭国的历史?】

少女素净的面庞上双眼眨了眨,一副认真思索的样子道:

【如果你觉得学分够的话】

答案不言而喻。

于是朱元璋忽地暴怒,一脚将旁的花瓶踹翻:

“说汉言却又鄙华夏青史,安能如此!”

“安敢如此?!”

“不识列祖列宗,唯学侵夏倭寇,岂为汉儿言?”

“这倭寇狼子野心,真敢以倭篡华?”

对明天子而言,方才观光幕被后世被桓侯被宋太祖敬称“洪武帝”,因驱寇复华所建立起来的骄傲,被这简单的一幕又重新砸了个支离破碎。

按理来说他早应该对这一切习惯了才对。

起兵以来所见的对蒙元卑躬屈膝者,何止千万?但这不过后世一女童,她本应该读着洪武帝驱除胡蒙的故事长大才对,本应该记得这少年郎所说的四千万之血仇才对,但……

画面重新暗了下去。

【夷洲的问题比较复杂,不仅仅牵涉到倭国的问题,具体等以后说到郑成功大概能详细回顾一番。

话题还是说回倭国,实际上从甲午海战往前逆推,会发现小男孩和胖子的降临,是倭国几百年来的自主选择。

甲午海战四十年前,倭人学者佐藤信渊著《宇内混同秘策》,相当具体的提出了“大地最初成立之国,世界万国之根本”,并认为“世界悉为郡县,万国君长皆为臣仆”,并提出了“占领辽东,后下江南,方可灭中国”的路线。

时间再往回倒推一百年,德川幕府时代舞台大戏《国姓爷合战》风靡倭国,内容是倭国武士在华夏横扫千军开进大明京师,要在这里建立属于倭国的国家。

时间再往前倒推一百年,丰臣秀吉喊出了尽征大明四百州,迁都北平吞印度的口号。

再往前推一百年,倭国仅在福建就造下十数万杀孽,单单兴化府之陷就死17进士53举人356个秀才以及两万余百姓。

也不知道老朱泉下知道这些的时候,会不会后悔把倭国定为不征之国的决定?

不过多半是不怎么在意的,毕竟从洪武三年到洪武十四年,大明入倭被杀的使节都不止一两波了。

老朱口号喊的震天响但最终也不见有啥天子之怒,难怪小日子野心疯涨按捺不住。】

随着这少年郎的一条条历数,明天子的怒气也肉眼可见的节节攀升。

但随着最后一话落地,这些怒气反倒不知向哪儿撒了。

脸色涨的通红,但气势却肉眼可见的委顿了不少,跳脚辩解道:

“咱那不还是因残元还未灭除!”

“且牢记元军覆溺之患!”

第685章 最后悔的事128.第128章 二伐三伐第587章 五七对开362.第361章 乘风而起374.第373章 简雍上京记第740章 宽仁仁慈第496章 吃饭自由313.第313章 破百济者好皇孙也110.第110章 千古一相第789章 志异与克己第4章 大舅哥365.第364章 一路向北第611章 国体不足惜第406章 夜复长安第402章 君不见,汉终军第542章 燕人归金373.第372章 公开的秘密第601章 损天下肥私己第508章 烛影,斧声181.第181章 豪强大姓第656章 大猪蹄子锦衣卫381.第380章 腌入味儿的汉长安第52章 江陵之谋第511章 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第613章 吾有百言成一愿167.第167章 太阳之子孙仲谋第400章 论败家没输过第31章 科技进步点第492章 灯火神龙249.第249章 大唐军神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尽安第25章 暮虎老狼306.第306章 说好两枪第495章 从太一到上元180.第180章 献俘(感谢萌萌射八荒的盟主)116.第116章 志若鸿鹄第402章 君不见,汉终军第757章 谈判第490章 勒名悠悠众口第6章 新礼物第483章 撑船打铁磨豆腐267.第267章 阎行第445章 稳健的李隆基第99章 隔岸观火第662章 他说的好有道理第36章 驱傩196.第196章 我花开后百花杀第686章 就当我信了吧273.第273章 钉马掌177.第177章 旧人第761章 操之过急第99章 隔岸观火第442章 众爱卿为何发绿?第704章 得罪完了388.第387章 经学枷锁249.第249章 大唐军神第649章 神国终结242.第242章 老将犹勇第641章 当日悔和戎第667章 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333.第333章 西极道九千九百里第674章 妙才何时归360.第359章 银铃响,锦帆扬110.第110章 千古一相第69章 良才论金第468章 劫营灭胆,精骑诛心268.第268章 插足雍凉第516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第451章 交子割韭菜311.第311章 贞观第一大喷子第516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第19章 汉中328.第328章 华夏后花园第20章 功名传万世370.第369章 幽并争锋170.第170章 天皇大帝142.第142章 星坠五丈原第796章 你每自做215.第215章 朕不服359.第358章 突入江东第25章 暮虎老狼第430章 生物学奇迹第673章 计将安出第561章 野蛮其体魄376.第375章 唐史殊途318.第318章 灭倭第412章 遂君平生愿第665章 两难无所选第454章 请鲁子敬题字第665章 两难无所选359.第358章 突入江东第613章 吾有百言成一愿182.第182章 小猪陛下221.第221章 忠良饲狼第48章 白罴陶俑348.第348章 益州尽平第80章 无愧丞相第557章 南归犹念黄龙府303.第303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08章 一年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