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俺也姓赵

大明皇帝的感叹相当直白。

朱标哑然,旋即反倒是有些好奇:

“爹爹,那独眼石人当真无甚奇处?”

听大哥这么问,朱棣朱桢也一起抬头满眼好奇的看着老爹,就连朱橚也放下书本一副倾听的样子。

独眼石人挑动黄河之事乃是至正十一年,而年龄最大的朱标出生时都已经是至正十五年了,而且石人是在颍河挖出,离这应天府远得很,自然无缘见到。

而且也是今日光幕说起来,几兄弟也才忽然想起来:

这挑动黄河的石人,后来似乎也未见其记载。

“你想它有甚奇处?”

朱元璋说起来这个多少就有点不屑:

“见过那石人的都说其五官四体皆备,独缺一眼,不过是合了谣谶罢了,事起之后这石人便下落不明,多半是被弃了,若其能有这光幕百一神奇,怎会遗失?”

“不过这光幕既然能垂青于咱,这岂不是正说明咱才乃是应天承运之人?”

说着说着朱元璋便难免有点沾沾自喜起来,但很快就被朱标无情戳破:

“可爹你也说了,这屏风居于娘的坤宁宫才有了神异,此前在这华盖殿放了多久了都殊无异处。”

“可见这光幕啊,垂青的是娘,说不得是后世子孙不忍见娘遭祸呢。”

朱元璋胡须登时就有了抖动的趋势:

“那…夫妻本是一体,垂青皇后与垂青咱和大明有何区别。”

最终还是马皇后略感好笑的过来平息了父子之间言语上的小争执,大明天子这才捡起此前的话继续说石人:

“而且早年时,那石人所风传的说法也繁多,还有人声称石人上刻有石人一眼天下四反。”

“但这些都还不如这后辈看的明白,装神弄鬼的石人能有什么神异?掀翻天下的非是谣谶,乃是民怨也。”

“那脱脱是个愿想办法的,但元吏……呵。”

朱元璋脸上的鄙夷之色很是明显:

“元廷所给食钱,行省一分胥吏一扣,民夫所得不足十之一二,如何不怨?”

“而这些民夫被强征修河之前,也无不早早就困于苛税,怎能不由怨生怒?”

“标儿需引以为警。”

说到这里朱标也肃然拱手:

“儿省的。”

【元朝治下的民族比较多,而且本身蒙古权贵的信仰就比较驳杂,故而元朝对宗教基本不管,这就导致民间宗教繁多,老百姓信啥的都有,不过这些宗教按咱们现在的法规来看的话,基本都算是邪教没跑。

但遇上元末这个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时代,这些乱七八糟的教派也开始卷了起来,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韩山童。

韩山童家里世代信仰白莲教,这是南宋时佛教净土宗的一个分支,宗旨相当简单:只要不喝酒不吃葱姜蒜,只要能念佛就能往生西天极乐。

除此之外,娶妻生子吃肉打架之类的,白莲教一概不限制,这种接地气的宗教很很受老百姓喜欢,毕竟信教门槛又不高,万一将来真能往生极乐呢?

不过到了元末,志在搞事儿的韩山童就觉得白莲教这种有点躺的教义就不太够了,于是他综合了当时市面上林林总总的教派,整出来了新花样:

韩山童开始只吃菜不吃肉,同时向追随的百姓宣扬弥勒即将临凡救世,而他自己就是孔雀明王转世。

在饮食上严苛的管制是学自摩尼教。

弥勒下凡的说法是采用当时民间的弥勒信仰的教义,现代有学者推测这个信仰的源头可能是将弥勒转世和耶哥诞生融合,属于是中西合璧的新型信仰。

孔雀明王转世说法采用于当时蒙古权贵信仰的喇嘛教,孔雀明王是喇嘛教当中的五大明王之一。

韩山童整出来这种缝合怪的用意也不用多说,一切都是为了搞事儿。

毕竟元末乱七八糟的教派虽然多,但归根结底来说,组织架构完善且钟情于造反的,也就白莲教、摩尼教、弥勒信仰。

尤其是摩尼教可以称得上赫赫有名,其造反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高宗时期,第一个称帝的女性陈硕真起义时就是借用早期摩尼教聚众,失败后留下了天子基和万年楼,这俩东西又被后来同为摩尼教的方腊利用起义,而摩尼教在元末时另一个名字比较广为人知,即明尊教,或者说明教。

因为韩山童这个教义的倾向性太明显了一点,很快就因而获罪谪徙永年白鹿庄,在这里他结识了同样认为大元药丸且还有钱的刘福通。

后来韩山童和刘福通还都被征进了民夫队伍,于是造反这件事儿几乎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了。

石人出世之后,造反队伍当中有个叫盛文郁的读书人跟韩山童说,你那什么弥勒转世孔雀明王身份暂时往后稍稍,宋徽宗八世孙这个身份更适合你。

韩山童自己都没想到,活了大半辈子,今日才知道俺姓赵啊。

甭管真不真,但从这儿开始起义军正式打出了“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的口号,披上了一层复活大宋王朝的法统外衣。

这个盛文郁给韩山童找宋徽宗八世孙出身的用意其实也不难猜,宋徽宗被金国俘虏九年后死在北地,就突出一个死无对证。

但宋徽宗的名号也显然没啥威慑力,当地县令闻听造反,当场调集人马一个冲锋就送韩山童去见宋徽宗了。

刘福通带着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拼死杀了出来跑到了安徽阜阳,到这里之后他们的造反事业反倒开始转运,招兵买马都相当顺利,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当时天下借着韩山童他们“红巾军”的名义造反的实在是太多了。

徐州的芝麻李、彭大,安徽凤阳的郭子兴,南阳的王权,襄阳的孟海马,打的基本上全是红巾军的旗号。

不过这其中最嚣张的还要数湖北的徐寿辉,直接就在弥勒信仰的支持下称帝了。

如果说明教的造反是先搞架构后上市,那弥勒信仰的造反一直都是意图一步到位,最典型的就是跟徐寿辉一起造反的彭莹玉。

红巾军起义的十五年前,彭莹玉就在袁州跟一个叫周子旺的人起义造反,周子旺在彭莹玉的劝说下也是直接称帝国号为周,但这次造反很快就被扑灭,周子旺死了但彭莹玉跑得快,十五年后这位又拉着徐寿辉来了一次剧情复刻属于是,可能彭莹玉的爱好就是看别人当皇帝吧。

但是咱们也都记得,修河之前脱脱是拍着胸脯保证过没人会造反的。

如今红巾义军遍及天下,脱脱这个末元宰相也开始步上自己的末路。】

263.第263章 凿空西域299.第299章 天策上将不发威?第507章 什么叫兄友弟恭363.第362章 荆南变第750章 别来无恙第636章 后胡复来第735章 必去其疾第723章 儿也一样169.第169章 六位帝皇完第52章 江陵之谋第418章 居长安绝不易394.第393章 天命370.第369章 幽并争锋374.第373章 简雍上京记145.第145章 魏延之死第798章 孤家寡人198.第198章 世家跪族377.第376章 算学治国第797章 司马懿全责第107章 立学之约365.第364章 一路向北第437章 又是玄武门295.第295章 刘巴的天分174.第174章 身经百战第779章 雄猜好杀第400章 论败家没输过第781章 近水楼台先得月272.第272章 以德服人332.第332章 慷慨的逾制132.第132章 破灭的三兴之火234.第234章 五丈原营第35章 正旦(续)第721章 知命非命第770章 画眉224.第224章 两死之道第505章 余寿十七第535章 狄青与大宋梦372.第371章 士别一日,魂断江陵第729章 延祐复科第607章 不尽长江滚滚流第684章 丞相,时代变了第471章 那就谋反210.第210章 终相见第789章 志异与克己321.第321章 唐失朝鲜第816章 赏雪饮酒真定梨第666章 大父贾太中第494章 千年大假史第517章 但无能第499章 煤炭抗寒第2章 江淮与江东392.第391章 人类根深蒂固之疾第20章 功名传万世333.第333章 西极道九千九百里235.第235章 偃月刀第563章 歌未竟第661章 螳臂当车与唇亡齿寒212.第212章 一岁除第728章 富饶西方第657章 盛唐利刃第723章 儿也一样226.第226章 四万义军第648章 夏民灿灿第89章 其才非凡第400章 论败家没输过353.第352章 请屈身忍辱第674章 妙才何时归第18章 云妹218.第218章 怛罗斯之战第26章 想当先锋 先学骂人122.第122章 大陈设第565章 饮酒而亡239.第239章 密信第529章 西市更有性价比160.第160章 痛击我的队友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第742章 不好意思放错了第674章 妙才何时归第578章 佳婿贤媳第81章 病从口入259.第259章 大唐军制第658章 投龙玉璧第734章 大元的棺材板385.第384章 逾时代之见第49章 农家少闲月第800章 吾亦欲除吏第710章 越果决则越宜第532章 破贼367.第366章 鼠辈何足道哉第519章 龙韬豹略第1章 我二弟天下无敌第727章 马可波罗354.第353章 拔营五丈原第806章 畅所欲言第481章 甜品战争232.第232章 二凤和丈育第5章 孙权曹豹第738章 可惜少个凤367.第366章 鼠辈何足道哉277.第277章 王玄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