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车营

铺天盖地的马蹄声跟在地平线远方黑线之后,明军先头部队已抵达老哈母林河畔。

老哈母林是明代才有的称呼,过去从秦至元代被称作乌候秦水、老河、土河,涂河或深河,在喜峰口、青山口北二百里。

名称的变化昭示着生活在这片河岸的人是谁,这个名字来自蒙古语老哈木伦的音译,‘老哈’在契丹语中是铁的意思。

跨过这条河,意味着明军离大宁城只有一百二十里。

大宁城,曾是明初塞王宁王的王城,也是大宁都司的中枢。其掌控下的这片土地为半干旱气候,宜农宜牧。

其西面是七老图山,东面为努鲁虎儿山,西辽河南源老哈河从西、南两面流过,北控辽河上游,东控大凌河流域,西与宣府相连,南靠燕山长城。

不论汉人移民北上还是草原民族南下,这都是必经之地。

过去大宁城北方是兀良哈三卫的牧场,而现在……这里属于占领泰宁卫的喀尔喀部。

四月二十七日夜,戚继光所部风尘仆仆的前军重车营已赶至老哈母林南岸,即在山间林中砍木修桥,用了三日在河上赶工搭起四道可容两架战车并行的桥梁,随后依托河岸大营驻守,等待后方运送粮草的车骑。

老哈母林是一条漫长的河流,南北纵贯数百里,在大宁城南方转向西面,戚继光的部队此时就刚刚越过这条河。

理论上来说,他们沿着河流南岸一路走下去也可以抵达大宁城,那个兵家必正之地,但实际上做不到。

河流南岸的山脉阻隔了车营,也让明军不必担忧来自侧翼的袭击。

出关口北行二百里并非埋头赶路,他们一路攻略,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游牧部落经过与女真、汉儿长久融合,形成半农半牧的独特习俗,他们既有马场用来放牧、也有村舍用来居住,更有田地用来耕种。

通常人们会认为越接近边境的两族百姓越善于战斗,但事实上在口外居住的部落和口内居住的卫军一样不善于也不乐于战斗。

因为每当他们种出些什么、养出些什么,明军就扫荡过来,与明军为敌对他们长久生计并无好处,他们是生存在夹缝中的人。

因此不过几场战斗,当那些生活在山地、平原与草原的诸多部落认识到明军此次出塞的规模远超过去数百骑后便纷纷投降,倒向明军。

戚继光本人与两个营的部队都还在后面,蓟镇总理派出参将吴惟忠返回边关一来为调拨军械、顺道稍熄怒火保持理智,二来,则是为向朝廷奏请调拨卫军出关。

他不愿将精锐兵力浪费在维持占领区治安这种事情上。

戚家军在塞外一路狂飙的先锋军将官名叫胡大受,自义乌追随戚继光至今已近二十年,从矿工到遵化左营游击,目不识丁,却能背诵《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全篇,是半辈子与刀兵相处、摸爬滚打的粗人。

不过现在他是参将了,率一营车骑驻防老哈母林南岸,待到五月二日清晨,洒出去的斥候便从桥上奔回,报来大股敌军出现在北岸四十里外的消息。

让他皱了眉头。

皱眉的原因是他们驻营的位置对防守有利,两翼皆有山林,回首是来时路、前望是一条河,蒙古兵要想打过来,就得从他们架起的桥上过,这本是件好事。

可他们不是来跟蒙古人以河为界的。

坏就坏在这个地方不利于进攻,他甚至不需要看战地舆图,只是登上营寨望楼上抬手便比划着自言自语:“虏骑若在北岸与我对峙,后边楼大有来了我们也过不去,必须抢先渡河在对岸草原上扎下车城,与敌野战。”

说罢,他揉了揉自己的脸,两手插在抱肚腰带上喃喃:“朝廷给了咱这个卖命的参将,就是做这事情的。”

他的拳头锤了锤望楼木栏,蹬蹬地走下望楼,对跟在左右的传令兵道:“擂鼓聚兵,吹天鹅音,一冲留守、三冲渡河。”

车营的编制五级,每营四冲、每冲二衡、每衡四乘、每乘四车,合计一百二十八架战车,战车分轻重,轻车为十名士兵的偏箱车、重车为二十名士兵使用装有两架佛朗机的战车。

胡大受所率兵力装备三冲重车、一冲轻车三千一百一十九名车兵,除此之外还有一部步兵中营。

戚继光的步兵中营以十二人一队,分火器手队与杀手队,火器手一名队长、十名鸟铳手、一名火手;杀手队同样有队长火手各一名,圆牌、狼筅、长枪、镗把、大棒各两名。

其中鸟铳手兼长刀、镗把手兼火箭、长枪大棒兼弓箭,唯有背铜锅的火手用的是铁尖扁担防身。

步营三队为一旗、三旗为一局、局有百总;四局为一司、司设把总;两司一部,部设千总;三部一中营,营有一名将官、一名中军,共员额两千六百九十九。

不过实际胡大受的兵力超过六千,因为步兵中营有北将,他们都带着家丁。

此外此次出塞,皇帝的雄心壮志下朝廷不吝辎重,所有步兵都是骑马步兵。

正常的编制还应当有一个同样编制的骑兵中营与辎重营,车、骑、步、辎四营协同作战才是真正的车营,攻守兼备。

但眼下战线拉得很长,马营弹压各归附部落不及抽调、辎重营在后方转运粮草回来不及。

敌军已打上门来,胡大受可不想因自己的原因让大军在老哈母林河畔被堵着不能前进,当即指派两冲重车、一冲轻车与步兵营渡河。

并命斥候告诉后方正在赶来的参将楼大有前锋遇敌的消息。

向部下各级军官下发命令后,经短暂牵马拔营列阵,步兵为马上鞍、车兵牵马上车辕。诸军清点人数准备妥当,变令炮在桥头炸响,营旗立起八面,即为分兵八路上四桥之意。

车正上车、步兵上马,羯鼓点起,各桥前兵马以二路队齐齐过桥。

先过桥的是北将孙守廉率诸部家丁,各骑铠甲明亮俱持长兵缓踏而过,在河对岸野草疯长的旷野中拉开阵势,接应远方回还充任斥候探马的家丁。

随后大军才开始通过。

桥梁虽容两车并行,但戚家军对行军有严格规定,四桥上左侧先过皆为战车一对,右道皆以骑马步兵一旗相从;其后左道骑马步兵一旗经过,右道则换战车一对,如此交替上桥。

至对岸,战马居中,车兵相连下起车城,以铁勾索相连防备冲突,将四桥北侧围得水泄不通,车上大铳狼机统统对外,这才开出两条口子供步兵外出设下车上所载拒马、蒺藜,埋设地雷布置虎蹲炮位。

待辕门扎好,戚氏先锋大纛高高立在车营正中,远处零散的蒙古游骑也渐渐近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吹灰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压第十八章 界碑第四十九章 魔鬼第五十二章 丝绸第三百零二章 剧本第一百七十三章 飞鱼第三百四十八章 头衔第七十三章 惶恐第七十四章 聚兵第四百二十二章 方丈第四百四十九章 余光第一百二十二章 盐第四十三章 异途第一百九十八章 稳当第九章 控制第一百一十四章 谗言第九十三章 回信第三百七十八章 送牛第二百四十一章 开阜第七十三章 美食第一百七十六章 内海第九十三章 回信第二百九十三章 幕宾第一百四十三章 吐蕃第四十章 落空第二百五十五章 山倒第九十章 商量第四十二章 泛海遭风第九十三章 病态第八十章 夜袭第五十八章 援军第二百六十章 神兵第六章 何方第六章 贸易第三十二章 督军第三十一章 穗枪第一百七十九章 米饭第二百四十四章 挣扎第一百九十四章 联军第八十九章 将门第四十九章 座次第九十二章 产业第二百三十三章 研究第三章 行刑第二百八十一章 分歧第七章 一骑第一百一十一章 硫磺味第二百二十九章 英使第四百零二章 帮助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会第一百零五章 箭车第二百四十四章 挣扎第一百零八章 石矛第三百四十章 博弈第七十五章 不缺第二章 蠢贼第八十二章 仰光第三百九十九章 都有第一百零七章 五街第七十八章 搭救第六十七章 有珠第二百五十三章 巨铳第七十七章 年贡第三百三十八章 改名第二百四十七章 化妆第三百零五章 与世长存第九十四章 赌博第一百零二章 奏疏第七十一章 截击第二百一十八章 明械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传第二十二章 老幺第三百五十九章 草原第七十六章 五岛第二百三十二章 奉天第三百零一章 天壤之别第二百二十四章 莫敌第一百八十一章 奥斯曼第二百九十二章 野性第六十九章 旅途第三百七十八章 送牛第十五章 愚蠢第一百七十三章 迷茫第二百一十二章 高人第六十章 弹劾第六十七章 有珠第二百四十九章 防备第三百六十章 模拟第二百零五章 消失第四百三十六章 国丈第一百九十一章 最高第四十八章 夹击第三十五章 混血第十五章 愚蠢第一百五十九章 光头第一百零九章 长城第五十九章 梦熊第二百六十六章 秩序第二百五十一章 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