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过分

停靠在淮安府船煤所的蒸汽铁甲船隶属于福建都指挥使司,如今使用这条船北上的是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呼良朋。

这几年呼良朋一直在福建,督过去往日本的船队、运送过南北的京运,又在西南镇压一次叛乱、一次兵变,立下了不少战功,既有功勋又熟悉海事,履历也很漂亮,如今在福建都指挥使司操练各地海上舰队。

他很久以前就认识叶向高的父亲叶朝荣,那还是陈沐任南洋卫指挥使押运火炮去北方给戚继光送的时候了,叶老爷子当年进京赶考坐的就是他们南洋卫的炮车。

那年进京,呼良朋跟叶朝荣聊了一路,把老爷子乐的直后悔自家闺女已经出阁,结下个忘年之交。

那还是隆庆元年,叶朝荣进太学读书,后来考了两年都没中,心灰意冷做个县官,一直到万历四年才时来运转……不是终于考上了进士,是朝廷出缺,调他去江州府做别驾,也就是通判,主管赋税征收等事务。

这是个肥差,但当年上司找他索贿,老举人一辈子考科举,普遍来说,圣贤书也不是读多了就能学以致用,寒窗苦读十年做了官贪污的也不少,但叶朝荣是寒窗苦读三十年。

就算一丑人整天给自个儿洗脑说我最帅,洗三十年也觉得自己帅了。

所以叶朝荣一不给行贿、二不给办事,被穿了好长时间小鞋儿,吃苦受累的工作没少做,本分事更是精益求精,可一到考成就是个中等,既不让他升官、也不让他降职,就在别驾这个位子上耗着,要他眼看着同事全升官,自己耗到死。

直至大前年,那上司贪污事发,一下引发江西宦海地震,受牵连者甚多,一时间下狱的下狱、发配的发配、处死的处死。

该走的人都走完了,朝廷才发现哟,这还有个年年考评中等的老爷子,出淤泥而不染——去年广西养利州出缺,一下升去养利州任知州去了。

当官是有身份限制的天花板的,很多时候一没祖上积荫、二不长袖善舞,没到拼能力的时候这人上不去了。

啥时代都有学历歧视。

比方说都是进士,一甲的进士直接入翰林院,就是帝国内阁、六部尚书的心血储备队伍里。

二甲的进士除了人中翘楚能经过进士内部遴选考中庶吉士,还有机会进翰林院;其他人基本上就是从六部京官的主事依照成绩往下排。

三甲里最有能耐的那拨人能试试运气留做京官里不是那么有权势的部门,绝大多数还是只能往外挑,最后运气与能耐都泼天的,能以总督、南京的尚书卸任告老,一般人里头的人杰,早在知府这一步就停下了。

举人呢,最近的例子是海瑞,不入流教谕做了知县,给道君皇帝写信几乎指着鼻子训‘嘉靖嘉靖家家洁净’还能把命留住,巡抚应天流放徐阶俩儿子,他的宦途突破层层阻隔,几乎比三甲进士当首辅还难。

至于说普通的举人?能在知县这个位置告老就已经是许多人的梦想了,尤其对上了岁数的老举人来说,同等学历同等能力,肯定是年轻后辈更招待见,也更容易抓住机会。

叶朝荣却当了知州。

叶朝荣早年到江西仕官,叶向高在老家读书,呼良朋便时常照顾帮衬,尤其到叶向高中举,他把跟着父亲去江州府的弟弟叶向亮接回来,自个儿当家了,就连婚事都是呼大熊帮着张罗。

这是善缘。

想当年呼大熊就是陈沐麾下一小把总,叶朝荣则是个科场三十年不顺的老举人,大熊是在职的军官、叶朝荣也是有功名的老长辈,身份算不得天差地别,也因此才有一见如故。

这一次,呼良朋知道叶向高要进京赶考,正好他要押送物资进京,就顺带着让叶向高当了一次蒸汽船上的乘客。

“你回来的还挺早,还以为要让船队多等你两日呢,咱启程的早。”

船甲板上,呼良朋的体态因常年习武,尽管很久没亲自上阵厮杀,倒没有太大变化,只是比原先熊一般魁梧的身子又大了一圈,也不座椅子,就那么穿着铠甲盘腿在光亮的甲板上盘腿坐着,手上还托着只长杆烟斗。

他手上的烟草不是从亚洲来的,陈沐明令禁止亚洲诸多公司商船经营范围就是火地岛以东,西洋军府管辖最边缘以西,所有船舰没有船牌不能航往亚洲西海岸,尤其不能带烟草回来。

这烟草是从吕宋来的。

驻守广东海防的娄奇迈每隔俩仨月就让人从濠镜给福建水师提督黄德祥、练兵的呼良朋等人送些吕宋贩来最好的烟草。

这些年下来,呼良朋几乎是眼看着叶向高从曾经什么都不懂的小孩成长到如今的举人老爷,俩人关系亲近的不得了,对他的年龄来说生孩子晚,是个男孩;叶向高则生孩子早,是个女孩,因此两家人的小孩年龄相仿。

他们甚至约定下一门娃娃亲,已经当上亲家了。

呼良朋拍拍身旁,让随从端来矮案与瓜果,问道:“祭拜完了?”

“是,祭拜完了,了却一桩心愿。”

叶向高说着走了过来,他借着船舰在淮安府船煤所停靠的机会,专门去祭拜一趟吴承恩。

不过有个很有意思的事,当今之世,知道《西游记》的人不少,看过的人要少一些,而知道这书是吴承恩所著之人是少之又少。

“兄长,回船时在岸边遇见了淮安教授,带着十余童子书生踏青讲述蒸汽船诸事,我听老先生讲的很认真,便攀谈几句,得知他想带童子们登船看看,不知兄长可否应允?”

“登船?”

呼良朋摇了摇头,跟着叶向高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见岸边一名老者携十数童子引颈眺望,听叶向高在旁边道:“老先生讲的很认真,但这些东西他没见过也不懂,全凭旁人言语讲述……”

“不能上船,陛下已向各地蒸汽船将官下令,不准闲杂人等登船,家眷亲属如需乘船也只能在甲板上,所以就算是你,想下甲板去都不行。”

呼良朋说着揉了把脸,又有些于心不忍地朝岸边看了看,道:“不过他们都是陛下万历新建小学的学子,呼某不让他们上船,我下船去给他们上一课总不过分吧?”

第二百一十六章 铁厂第二百二十九章 英使第三十三章 贵族第一章 丁家庄第十九章 傻瓜第三十一章 电报第二百六十七章 伟大第二百七十章 力量第二百零二章 车阵第三百三十七章 报复第一百九十六章 绸袍第三十五章 总旗第三百零七章 夸夸第四十七章 动静第二十四章 药筒第三十章 国名第二百二十一章 水门第十五章 学校第三百二十七章 骡马第一百一十五章 起航第八十九章 造访第一百七十七章 国宝第十章 学习第二百三十章 度量第五十二章 尚方第四百九十七章 动静第九十六章 买卖第二百六十七章 请降第二百二十九章 渡鸦第六十八章 单骑第六十六章 东王第三百三十九章 喜讯第一百八十八章 憨愚第一百零一章 二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送牛第一章 播州第三十五章 要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喜讯第九十章 医服第一百零二章 重创第三百六十二章 沥青第八十二章 李氏第四十一章 小鱼儿第二百一十七章 受惊第七十五章 借刀第四百八十七章 天坑第二十七章 谭帅第一百九十五章 寒冷第二百八十章 吸纳第三百二十二章 报应第一百二十六章 元军第一百六十三章 变革第三百一十七章 起兵第一百零五章 逐北第四十六章 手本第三百一十章 迁徙第二百零九章 邀请第三十九章 利马第三百一十五章 探险家第四十八章 攻山第十章 得罪第一百六十九章 揭竿第三百四十章 夺城第五十章 引商第十五章 愚蠢第三十五章 消失第一百一十四章 改土第一百一十五章 飞鲨第十七章 胭脂第十四章 高低第三百七十五章 义乌第三百九十二章 牧河第一百一十九章 甲衣第四百四十七章 登陆第一百一十二章 本分第一百四十七章 便宜第一百四十章 国界第一百八十六章 乱第八十二章 李氏第二十五章 互利第四百四十九章 余光第三百二十八章 有缘第七十五章 大王第一百五十一章 复国第四十一章 中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稳当第三十章 留下第六十八章 过分第十一章 买卖第四十一章 地盘第五十一章 文化第二十四章 药筒第三章 应龙第二百六十五章 东洋第七十五章 分赃第六章 大米第七章 一骑第五十九章 北朝第三十五章 汽轮第三百三十八章 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