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登澳

bookmark

从私塾到书院,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或者说要足够富有,才能简单。

因为这不像别的书院,那些学子有钱去做束脩,卫所的旗军大多没有这样的条件,而由陈沐自己去办学,又耗资颇巨。

但必须要办。

办书院这个点子来源于理学诸多学派都有自己的书院,但陈沐想办的却不是那种教授理学的书院,而是卫所原有军学的魔改版。

香山军校,教授儒学、数术、天时地利、海上事宜与军事训练,再有部分专学工匠技法。

就规划在这片土地上,尽管如今山上只有几处破木屋,甚至陈沐的设想中短时间也只能让一半的卫所孩子读书,但香山是他们的摇篮、南海是他们的操场、福船是他们的教具。

陈沐会越来越强,香山军校,也会越来越强,并终有一日在这个时代迸发出属于他们的光耀。

凤凰山南港口,正对着遥遥隔海相望的濠镜澳,周行在这登上福船,随香山千户所五艘快船、三十艘小船驶向对岸。

为这次登澳,两个副千户、七个百户、将近七百旗军出动,他们要面临的可能是束手就擒的夷商,也可能是一场相对老安山更大的治安战,为数四百有余的水手或者说海盗。

因为那是濠镜,大明的化外之地。

天空飞过来自印度洋的巨大白头军舰鸟,潮湿的海风扑面而来,空气中似乎都带着浓重水汽,让人身上发粘。

立在福船舰首,陈沐扶着发熕炮向远方眺望,尽管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坐海船,但船体的颠簸仍旧让他感到有些不适。旗军作为水手的技艺还是差了不少,一艘福船在他们手上仅能展现出六成战力,不论操帆、操舵还是操炮。

与之相对的,那些小船在旗军手中却能发挥出最大的战力,桨船才是过去作为疍民的旗军老本行,就像白元洁的蛮獠营一样,他们在船上长大,是最适合的水手。

只是需要时间。

但陈沐最缺的就是时间。

远处的濠镜一眼望去郁郁葱葱,没有洁白的沙,浅水的碎石滩涂有长长的渡口栈桥,李旦在一旁解释道:“这是与香山相通的渡口,港口在另一边。”

这不是陈沐想象中无尽繁华模样,大队旗军踏过栈桥吱吱作响,似乎每一步都让桥上的尘土抖落进海里,但其实这绝无可能,因为栈桥底部早已被一片绿色覆盖、腐朽。

滩涂的尽头,沿勉强踏平的黄土路向不高的山岭望去,缓坡山道两旁密林生出许多枝杈,山道用濠镜澳盛产的花岗石铺就,大块条石直铺至远处关口。

那是大明守澳官在濠镜设下的闸关,既然已经管不住外人登岛,就只能管着明朝百姓不从这里上岸登岛。

陈沐看不清闸关有没有军兵守备,但这其实也并不重要,因为守澳官知道周行和陈沐要来,早就等候在关闸之前了。

守澳官有三人,分别是提调、备倭、巡辑,都隶属于广东巡海道副使。

海道副使这个官位有时以专员充任,有时以布政司员吏兼任,在一省海事上有很大权力,不过现在正是广东海道的空窗期,因为这些年里,海道副使是由布政使亲自兼任的,一个提到明朝与葡萄牙人绕不过去的名字——汪柏。

正是因为葡人贿赂汪柏,才得到在濠镜澳晾晒货物的权力,接着便得寸进尺地建筑屋舍,逐渐演变成吴桂芳口中‘据澳为家二十载’。

几年前曾经发生过番夷欲攻打广州府的事,在那之后吴桂芳上书朝廷大力整饬濠镜,这才有了陈沐这个在平定李亚元战事中凭三份首功一份奇功升迁至香山的千户。

拿着兵部侍郎与辖制两广总督的命令,哪怕汪柏是布政使,也还管不到他陈军爷。

七个百户所旗军整军待动,陈沐没有迎着三个守澳官走过去,示手对周行道:“周兄,请。”

等周行走出几步,他才转头对李旦问道:“准备好了?”

李旦笑着点头,眯起狭长的眼睛看向几个守澳官,抿抿稍显干涩的嘴唇,这才对陈沐道:“义父放心,等过了关闸孩儿就去寻华宇,佛朗机人在濠镜有个议事广场,一个时辰后义父在那接应,不必动大军就能把夷商擒下!”

“万事小心。”

陈沐叮嘱李旦一句,随后再度抬头望向不远处的山峰炮台,面露不喜,这才迈步向前走去。

随着他迈步,身后几个百户各自挥动令旗,七百旗军开始收整检查身上甲胄、手中兵器,各队有鸟铳手身旁的旗军打火镰燃火把,鸟铳手装药塞弹。

至于陈沐身后的二十家兵就更简单了,携带关铳的他们只需要装好弹药,随后五人跟在陈沐左右,余下则位于队前。

长久的操练让这些不曾参与战事的旗军憋足了一股劲,战力上的强弱姑且不说,至少整顿军备的他们在气势上不弱于明朝任何一支军队。

等候在关闸前的并非只有三名守澳官,在他们身边,还有几个夷人,有人穿教士袍戴十字架、也有人在光亮的板甲外穿着红色披肩。

不论他们衣着打扮是什么,见到陈沐身后明军做出检查军械的动作,都露出惊骇紧张的神情,不论是身穿板甲的老年武士还是老年修士,都握住腰间剑柄,提防地看向迈步走来的陈沐,并对守澳官大喊大叫起来。

这种不安感太强烈了,明明守澳官身边带的十来个随从都穿着布衣服拿着杆竹矛,弱不禁风地站在那,为什么从对岸坐船过来的明军各个壮得像牛犊子,队列站得比葡国军人还要整齐,没有那些可笑的被称作火铳的东西,反而净是铁矛头、大多数还穿了铁甲!

还有那些人手里是什么,火绳枪!

明国还有不会炸的火绳枪?

“义父,那个大喊大叫的大胡子说,说好的只是来巡视澳门,他们为什么向鸟铳里装药。”

李旦带着玩世不恭的笑,逐字逐句向陈沐翻译着对面几个佛朗机人的话,尤其着重介绍中间穿板甲的老武士,道:“穿铁甲的是佛朗机人在濠镜的名人,叫裴雷若,年轻时是佛朗机人在满刺加总督弟弟的水手,在沿海杀人,朝廷屯门海战打的就是他们,兵败后别人都被杀了,他在福州坐了几年牢,在濠镜呆了十几年。”

“嘘!”

陈沐带着笑意对几个佛朗机人竖起食指在嘴边,随后歪头道:“让他们别怕,杀他们几个人用不着这么多兵。”

这时候,三名守澳官里穿着最像备倭把总的中年男人终于鼓起勇气上前拱手问道:“阁下带兵登澳,敢问是?”

陈沐抱拳,微微扬起下巴。

“香山千户,陈沐。”

第五十三章 变化第一百一十五章 旨意第三十七章 银山第三百一十二章 麻烦第三百九十三章 烟草大亨第二十章 趁虚第一百四十四章 钱法第二十章 让路第九十二章 高楼第三百二十二章 报应第五十章 引商第七章 战船第十七章 标准第六十二章 他们第二百八十八章 倒退第十七章 胭脂第二百九十七章 哭树第三百一十一章 万寿第一百三十九章 开蒙第二百八十五章 猜想第一百九十二章 车城第一百九十章 团结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解第七十七章 年贡第六十章 邻居第十六章 钦天第五十八章 下限第四百五十四章 东洋逻辑第六章 酒馆第六十四章 通缉第一百七十六章 沧桑第二百零九章 邀请第六十五章 选择第一百一十章 同行第二十九章 大佛第一百零三章 食谱第六十九章 都司第七十五章 不缺第三十三章 集散第一百一十六章 到头第三百六十四章 军民第三十一章 都掌第三十五章 消失第五十五章 两市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下第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轻车第三十四章 干净第一百八十五章 两次第四百二十六章 税卡第六十五章 墨县第四十一章 小鱼儿第三百一十七章 山倒第八十九章 造访第一百零五章 逐北第二十四章 望京第一百六十一章 坚韧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日第一百五十三章 硝石第七十四章 重赏第四百九十四章 复仇第二十八章 赔偿第三百六十五章 铁马第四百二十章 小道第四百四十三章 寂寞第六十七章 枯骨第七十一章 天荒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海口第二百三十八章 进取第一百五十七章 信任第三十二章 督军第三百五十三章 差不多第三百零八章 义军第二百一十八章 明械第四百七十章 人才济济第五十章 海难第一百一十二章 豆子第四百零四章 计算第七十五章 大王第三百三十五章 斩棘第十章 得罪第一百四十八章 辟邪第六十四章 海波第五十四章 火箭第一百九十四章 联军第八十五章 检视第三百九十九章 都有第二百九十一章 新派第一百一十六章 上路第二百七十七章 联盟第一百五十五章 归心第四百六十章 雄心第八十五章 龟岛第二十一章 联姻第一百四十一章 策反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赋第三百六十一章 留京第一百零九章 内阁第八十二章 科学第三百一十五章 杀戮第十五章 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