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瓦剌

天山北麓美丽的草原,生活在这里的部落自称卫拉特,首领是和硕部的哈尼诺汗。

近年来草原上各部蜂起,皆称汗争长互相残杀,即使大汗也不能保命,一生颠沛流离,牧无定所。

一个小部落可能今天属于这个联盟,明天就被兼并到别的部落,更有可能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如果依照大明朝粗犷的归类法,那么和硕部的哈尼诺汗,他就是瓦剌。

鞑靼是元朝北逃的中央军残余势力,他们在元初的组成部分为永谢布蒙古人,其实就是元朝遗老遗少、腐化弱小的纨绔子弟、还有不知情追随皇帝向北逃亡的北京老百姓。

瓦剌则是元朝设立在西北的边防游牧民军人,也就是卫拉特蒙古人,他们最早是林中百姓,成吉思汗都管不着他们,蒙古西征更看不见他们,因为他们是最边缘的人物,一直到元代中期,所有部落都要站队,才能看见他们的身影。

因为他们处于窝阔台、察合台、金帐汗国及元朝的边缘,当忽必烈与西北宗王作战,他们竞相择人归附,时而依附元朝、时而与元朝为敌,身陷战乱之地,一直有仗打,便保持着高昂的战斗力。

但这其实只是理论上的推演,实际上大明朝对塞北的了解并没有这么精细,什么永谢布什么卫拉特的,东边是鞑靼、西边的是瓦剌,就这样。

到后来蒙古人也没这么泾渭分明,也先太师是瓦剌人,并不妨碍他的主力军是鞑靼。

不过也先太师死后,瓦剌群龙无首,陷入长久内部战乱之中,内外交困之下,经济大幅度下降、军事能力自然也不可避免地持续下降,且时值东部蒙古崛起,瓦剌的历史掀开一页,那一页满满写的都是两个大字——挨揍。

因为东蒙古有了一个屯田板升三百里、用上了铁锅的部落,从此蒙古进入了属于俺答的时代。

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俺答汗击败瓦剌八千辉特部。

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俺答汗从孙库图克图彻辰洪台吉在额尔齐斯河击败瓦剌土尔扈特部,杀土尔扈特首领。

库图克图彻辰洪台吉于明穆宗五年受皇帝亲封正二品龙虎将军,赏赐玉鞭。

至万历二年,俺答的从太孙额勒哲依勒都齐,再度重创瓦剌的绰罗斯部。

除俺答之外,瓦剌在世间还有另一个强敌,漠北驻牧的喀尔喀诸部也不断向漠西和硕部进攻,他们快要支撑不住了。

可突然有一天,就是万历十年的秋天,和硕部收到消息,喀尔喀诸部集结数以万计的部众,毫无疑问是要发动战争。

和硕部整军待战整整一个秋天,准备打响一场关系到部落生死存亡的大战,可这战役却并未如期而至。

一场大雪封锁了所有能知道消息的渠道,等冰雪消融,喀尔喀诸部如同人间蒸发,销声匿迹。

没人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并非没有消息传过来,传过来的消息很多,只不过从那些来自东方衣衫褴褛的逃难者口中很难说出让人认为值得相信的消息。

他们说俺答死了,土默特也没了,现在叫大明金国;他们还说图们汗死了,继位者叫布延彻辰汗,将王帐迁徙至喀尔喀诸部驻牧,随后他们就遭到明军进攻。

明军?

说实话瓦剌都快忘了大明是什么了。

断断续续的消息总会让人知道大明有多富贵,部落首领们以穿戴大明衣服为傲,、但他们很久都没见到任何一个来自大明的活人了。

这个故事到这儿还不算神话,可后面发生的事,着实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溃兵说他们的大汗在已知会遭遇明军追击时,既不率军直扑追兵,也不率部迁徙躲避,使用的防御手段却是建造大型弓弩、筑城设寨,让部落勇士拉开防线。

这算什么防御手段?马背上的勇士圈在城寨内,丢下自己手上的骑弓步弓不用,反而要新造什么大型弓弩?

大汗的脑子坏了?

随后发生的事,印证了瓦剌人对大汗脑子坏了这一事实的猜想,不光大汗的脑子坏了,曾经让他们畏惧的喀尔喀诸部的人脑子也坏了。

他们说开战时空中出现舞动的黑影向他们逼近,大汗下令用大弓巨弩向天空射击,而后根本没看见所谓的明军,黑夜里到处都是蒙古勇士向他们冲来,天空中落下大火砸在他们的军阵。

随后就溃败了。

人们说是布延彻辰汗惹怒了上天,所以才会降下天火,认为那些活跃于战场上的蒙古勇士是天神召唤出他们的祖先来惩罚不敬的人们。

因为最好的草场都在东边,往西的草原上已经没有成规模的具装甲骑了,可攻击他们的部队却是一支由结阵冲锋的具装甲骑与轻装使用矛弓的骑兵部队。

那是祖先的战斗方式。

又是一年春夏,艳阳高挂在透彻深邃的湛蓝天空。

碧绿的草原随着山丘起伏无边无际地伸展开来,绿色的山丘就如同起伏的波涛,仿佛在无尽的海洋中央绵绵不绝。

阳光照在远处巍峨的天山山麓,却无法融化山顶持续千年的冰雪。

这幅绝美的画面只有一处败笔,驱赶着成群牛羊的牧民望向东方,总会带着深沉的忧虑。

因为带着诅咒的布延彻辰汗已经逃到瓦剌,尽管所有人都认为应该拒绝大汗驻帐和硕部,可他们的哈尼诺汗还是接受了大汗驻牧的请求,紧跟着被封为太师。

和硕部在瓦剌诸部一直有特殊的地位,卫拉特蒙古本是最不重视血统的一批人,因为所有人都没有值得说出来的血统,哪怕是诸部牵强附会的血统,都比别的部落正常出身要第好几个级别。

直到和硕部出现,他们的首领是成吉思汗弟弟的后代,即便如此,早年卫拉特诸部依然追随实力强悍的绰罗斯部,直至万历二年,俺答的从太孙重创了绰罗斯部,实力强悍、血统高贵的和硕部终于崭露头角。

接纳布延彻辰汗驻帐于天山北麓,对和硕部首领哈尼诺汗而言是一个机会。

一个让卫拉特人登上蒙古权力中心的机会。

只不过这一天傍晚,牧民吆喝着赶着牛羊返回毡帐,天光渐暗的东方极远之处,一条条扭动的黑影升上天空。

晚上好,今天章节发的好晚啊,好像还是头一次这么晚。

第二百二十章 巴西第二百八十六章 汗国第三百四十四章 麻烦第三十八章 道远第十八章 告状第三十三章 新年第四百二十一章 战地记者第一百七十一章 蛮牛第八十一章 普吉第五十四章 火箭第六十三章 稍安第二百六十章 神兵第四十五章 爷们第五十章 如期第二百三十七章 改造第四十五章 腾冲第五十一章 袭击第七十九章 走私第九十二章 脱缰第四百一十四章 清华园第五十二章 人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沙门释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划地第三百六十九章 塞北第二章 都城第一百零三章 廷杖第八十八章 头疼第三十一章 四畏第一百九十三章 哥萨克第二十一章 计划第七章 辎重第一百四十章 射手第八十三章 构图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只鸡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气第二十五章 双半第一百一十七章 农夫第四十四章 备战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洋第四百四十六章 枯法第六十七章 来袭第三百三十七章 报复第二十六章 节制第八十三章 陈学第六十四章 黑市第四百九十二章 新敌人第六十一章 水陆第四十八章 摒弃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日第二十章 让路第八十四章 家匠第四百一十九章 刁民第二百三十八章 进取第六十六章 夹击第八章 养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硝石第八十八章 吴兑第二百零八章 天军第二十八章 革弊第三十六章 长剑第二百四十章 不惧第二百四十二章 规格第一百三十一章 比划第一百三十四章 消息第五十七章 礼毕第三十七章 王港第八十九章 爆炸第一百六十七章 军室第一百二十四章 春笋第九十七章 坍塌第三十九章 大港第六十一章 棺材第九十八章 大略第四十九章 乂安第五十七章 林炮第二百三十七章 执念第三百三十二章 腾骧第九十七章 碰撞第八十三章 构图第八十一章 死间第二十二章 扑克第一百一十一章 隐歧第二百零二章 车阵第五十二章 恼火第一百八十二章 手稿第十五章 算计第三百一十七章 山倒第三百五十五章 新世界第一百九十九章 显圣第九十五章 林凤第二百八十三章 崩第八十三章 探险者第一百七十五章 结义第三十九章 三寸第六十二章 炮鸣第四十四章 骂阵第九十八章 大略第四十五章 重铳第三百一十四章 牧野第十六章 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