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知府

俩礼拜的时间,陈沐坐在宗室大学里几乎把公羊学派、公羊春秋学了一遍,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个学派挺可怕的。

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恐怕是儒派诸多学说里唯一一个极度与教相似的学派。

或者说它是董仲舒的读后感,而且还是文笔不太好的一本读后感,但它建立了一个与孔子时代不同的宗教体系。

不像孔子单单对人类社会感兴趣,它包容万物,试图在宇宙天地、人体发肤、社会政治中寻找普遍的真理。

并用这个真理来约束信徒,强迫信徒生活在营造出的幸福里。

这不是宗教是什么?

尤其这个宗教战斗力极强,它将皇帝与天画上等号,反对皇帝就是逆天;它对集权大一统带来的力量有近乎疯狂的迷恋,并鼓励这种力量向外释放,推崇公仇的大复仇理论。

《公羊传》里的大一统,说的并非地理单元上的一统,而是王者受命于天,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

“复九世之仇,大华夷之辨。”曾作为逻辑基础主导了汉匈战争,而在如今的东洋宗室大学,又再一次被朱睦樒提了起来,他要复谁的仇?

陈沐以为,这个大明宗亲试图复兴公羊,把这份理论强加在东洋亚州的土民身上,以收人心,并推动进一步的战争。

但实际上朱睦樒只是在单纯地讲课,只是他先前讲宋明理学时陈沐没有听罢了。

决定离开宗室大学时,陈沐心里带着许多迷茫。

他知道公羊学派的攻击力强,但同样也知道这个纵贯整个西汉的学派最后又因何消失。

这世上一切学派、哲学、逻辑模型都因人而存在。

公羊之兴,兴于统治者需要;公羊之衰,衰于不再被统治者需要。

这带给他很多思考,比方说,此时此刻大明需要的是什么。

大明需要的,孔子做不到、公羊学派做不到、掺杂释道的宋明理学同样做不到。

因为世界在变化,旧有的学术思想已不能满足今时需要,他们急需一套全新的思想理论应运而生,以指导上至国家、下到百姓的生活、经济、战争、政治。

但这个问题单靠陈沐解决不了,他对传统学术认识有限,让他去推进这件事的难度比攻灭哪个国家难多了。

朱睦樒也不行,尽管这是个学问很好的人,还对历史上的学派有足够认识,但他也不知道世界究竟变化有多大,这个宗室将军连今日大明的疆域地图都认不全。

不过很快,陈沐就见到了能办成这事的人。

起初是军府衙门的赵士桢,拆捡了这个月本土送到东洋的书信,见了几个海上来客,前来向陈沐告假,说要去常胜一趟,估摸着六七天才能回墨县。

陈沐也没多想,让他尽量早点回来。

这个月大西港刚收到西班牙大明港李旦的书信,说是陈矩的船队在地中海转了一圈,来自南方的诸苏丹国使者已集结摩洛哥,北方诸国也正在向西班牙集结,只是最近一直有新的王国派遣使者的消息,因此慢上一些。

诸多事项需要李旦、付元等人处理,难免会有拿不定主意的事,比方说两支人马是合一路船队来、还是分两路船队西航。

这样类似的事,商讨中很费人心神。

同样大西港这边也在准备,先前陈沐本想着天下诸国大会于哈瓦那举办,但哈瓦那名义上并不属东洋军府治下,何况很担心会发生预料之外的事情,便打算将之搬进墨县举办。

可如此一来需要担心的事就更多了。

陈沐这离不开人,但也不在这七八天,便轻松放了人,不过在放人之前他还是问了一句:“去常胜有什么事?”

“是工部蒸汽局的周主事,写信介绍其一好友至东洋,托付学生多加照顾,前日刚乘商船到港常胜,学生去接一下。”

工部蒸汽局……这名字对陈沐来说恍如隔世,一瞬间把他拉回多年前北京南边那个车走一半锅炉炸开,遍地泥泞的地方。

在朝廷写来的书信里,万历常常会提到蒸汽局这个当年不为人知的小部门,听起来是发展的不错,还给蒸汽机起了诸如火德星君、青龙玄武之类的型号。

机器是能改变生产力的大东西,朝廷也足够重视,这些年进步神速,就连数万斤的大机器都能做出来。

他一直很想回去看看,看看那个地方如今的变化……不知道周思敬还有没有继续研究它那台用火药爆炸提供动力的战车。

“周主事这些年做事辛苦,既然他有托付,你去好生招待他的友人也是应该。”

陈沐身边两个最重要的幕僚,赵士桢与徐渭。

后面的疯老头是得罪人颇多,前头的赵士桢则是交友甚广,到底是在京城混过一段日子,陈沐对他朋友多也并不感到奇怪。

倒是赵士桢自己犯了难,嘀咕道:“其实也不光是让学生招待,他这位友人曾是我东洋军府参将袁自章的故人,似乎这次过来是想投奔袁将军,可眼下袁将军人在白山帐下,到这却扑了个空。”

赵士桢说的袁将军是东洋军府的袁自章,早前跟着付元去了西班牙,又作为付元东征军的先锋官挺进法兰西,为陈九经侧翼。

如今那边的仗是打完了,却又为第一次天下诸国大会的召开而率军驻在那,以震慑群小。

如今他的朋友过来,自然寻不见,陈沐也不愿意再放人去法兰西,那边的情况跟东洋军府到底差着几个月的消息面,万一战事再起,人有个三长两短反倒不美。

“要不大帅先把那人招进军府,此人在本土也做过知府,虽然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但官声还是极好的,我听说他离任时百姓都希望他别离开呢。”

陈沐的眉头皱起来了,不是厌恶或不高兴,而是他已经察觉到,这个世界一定是哪儿出了问题。

为什么到海外,到他身边的都是这种问题人物?

一听就有不祥的预感。

“这个人,叫什么,过去是在哪当的知府?”

赵士桢一脸的无所谓:“李贽,在云南姚安府当的知府。”

第七十二章 亚念第一百二十八章 禁军第二百九十六章 生产力第三百六十五章 铁马第八十九章 狱霸第二十四章 洒银第一章 播州第四十三章 分田第一百一十四章 改土第三百零七章 明白第一百八十八章 来临第五十四章 辎重第七十九章 不必第一百二十八章 禁军第三十九章 利马第三百五十六章 兄弟第九十六章 珠宝第一百三十四章 驱使第三百一十六章 贩子第九十五章 代价第四百四十四章 有毒第一百七十六章 沧桑第四百二十六章 税卡第三百一十九章 霹雳第二百二十六章 觉悟第三百四十一章 回家第二百一十八章 重整第二百零七章 快活第一百零五章 预言第二十二章 租借第九十九章 百废第一百零七章 入侵第二百零七章 快活第九十四章 放假第二十三章 倒戈第三百零三章 来袭第四十八章 吓唬第七十八章 转舵第四百零七章 外科第四十章 对峙第五十六章 管辖第二百二十七章 引弓第三百五十三章 医师第二百六十一章 要害第七十章 跃阵第一百五十五章 旧伤第九十八章 大略第十七章 局面第四百六十章 雄心第三十七章 王港第四百七十三章 开明第四百二十九章 查账第二百五十四章 将军第八十六章 蒸汽衙门第二百四十七章 试探第二百二十七章 引弓第四十三章 刘綎第八十章 商队第一百零三章 肠衣第二百三十章 度量第一百零三章 肠衣第一百一十一章 兴奋第一百零三章 肠衣第一章 悬赏第一百二十三章 关窍第二百六十五章 东洋第三百六十七章 威信第一百零四章 异状第一百四十六章 代铸第二百三十二章 折返第一百六十五章 白虎第三十三章 贵族第四十五章 调度第二百六十九章 褒奖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吝第五十六章 困扰第八十二章 必征第十三章 军器第三十五章 彻查第一章 三司第五十章 海难第五十六章 管辖第一百五十章 服务第二十五章 互利第四百零六章 流放谷第七十五章 大王第三百一十七章 山倒第二百五十一章 法办第二百四十四章 挣扎第六十八章 过分第二百九十四章 新三角贸易第四百八十五章 威胁第三十五章 要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迷茫第二百七十五章 急报第十六章 眼镜第三十六章 监工第二百三十二章 折返第三百三十七章 报复第二百二十九章 英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