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都掌

唐胡安的信使刚坐上大船离开,南洋卫港就迎来有残忍意味的奇景。

四川都掌蛮被彻底平定了,自明初起,太祖皇帝下诏西南夷来归者,即授予原来的官职,不过都掌蛮尚武好斗,又坐拥南宋时为抗元所修凌霄城,易守难攻,常有四处攻略的举动。

待到明代中期,四川土地兼并愈演愈烈,更多失去土地的汉人加入其中,这些人是逃脱的军犯、早年入寨流民、蜀中大盗与重罪亡命之徒,这些人的加入使都掌蛮之势更加雄厚,大多被推为谋主,叛乱因而四起。

都掌蛮所聚之地,于云、贵、川三省咽喉,每次骚乱,则三省震动,被朝廷视为心腹大患,单聚兵十万征讨者,有明以来十二次之多。

这一次,刘显破其铜鼓九十三座,彻底将之平定。

从四川到广东,沿途军兵分批向南洋卫港输送俘虏,单单初次,便高达一千一百之众。

“帅爷是想把他们送去民都洛挖矿?”

娄奇迈看着自己率播州军打败的都掌蛮俘虏,并不认为这些俘虏送到陈沐这是件好事,他嘬着嘴带起咬牙切齿的表情道:“蛮夷之辈最为可恨,祖宗不是没怀柔过,到头来还是要打。”

“你见过我让汉人工匠在民都洛做矿监,何曾见过我让汉人做矿工?”

陈沐微微摇头,他说道:“过去天下之大不过北抵长城南至大海,华夷之分不可避免,但摊开了说,也不过在茹毛饮血的时代,他们的祖先在与我们的祖先争斗中落败,被赶入渺无人烟的荒山大泽,我等愈发壮大,他们衰败颓唐。”

“我不能责怪祖先,那是时人为延续种族无奈之举,只是时过境迁,今人已有更好的选择,未必亡人种族才能求活,改土归流,也不再需要一场又一场战争作为震慑。”

“与海外庞大的土地相比,大明太小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的人们不该互相内耗,凡华之属皆从华,不到矛盾不可避免之时,这个圈里任何种族都一样,不会选择战争。”

“但只有少数人知道,这世上还有更恶毒的野蛮人,用战争来得到想要的一切。”

陈沐对天发誓他说的不是自己,但当他转过头对上娄奇迈那张丑脸上耐人寻味的表情,显然,被利贝拉神父称作军团长的大明将军对自家帅爷这样骂自己感到疑惑。

“不是我,像我这样比他们还恶毒的人,是应运而生。”陈沐蹴而笑出声来,道:“恶人自有恶人磨,见过农人面对盗贼百般无奈下提起兵器么?像东南倭乱时一样,我就是那个百般无奈的农人。”

“没人治他们,他们的后代早晚要骑到我的子孙头上屙屎屙尿,所以先下手为强。”看着都掌蛮俘虏被聚集起来,陈沐转头问道:“他们能听懂我说话?”

得到肯定答复,陈沐跃下高台,走至俘虏近前拱拱手道:“从四川到广东,一封调令让诸位行走千里,是陈某对你们不住,我是南洋大臣陈沐。”

“朝廷本欲在四川将你们这些叛军俘虏尽数杀掉,以儆效尤,现在诸位都还活着,所以,你们这条命是欠我的,所有人。”

“都掌人尚武,习俗有猎头,自入蜀以来已有千年,恩仇必报的道理,想必都知道吧?攻灭你们的仇怨,找刘显报去,欠我的命,现在要还正是时候,我要你们帮我办件事。”

“别急着吼叫,诸葛亮给你们祖先做的铜鼓,作为战利被押往京师,他说鼓失则蛮运终。”

陈沐为收拢这些都掌蛮做足了功课,在刘显的书信中详细介绍了都掌蛮,他们死后在悬崖峭壁制作悬棺,族人有猎头的习惯,崇敬蛙神,有上百具传承千年的战鼓。

他们的祖先最早是羌人的一支,参与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立下战功,被封为僰侯。

相传战鼓是诸葛亮入蜀镇蛮所造,并留下预言,鼓失则蛮运终。

在都掌蛮的部落中,一面声音洪亮的战鼓可换千牛,哪怕稍次也能换七八百头牛,得到两三面战鼓,就可僭号称王,当鼓声在山间响起,所有蛮人都会在鼓声下汇聚。

刘显此战,破其大鼓九十三面,可谓一战杀光了蛮运。

提及此事,那些披荆斩棘骁勇善战的勇士如去国之人嚎啕落泪。

“诸葛武侯可做战鼓,如今鼓失,蛮运可终。然鼓,沐亦可做!”

咚!

就在陈沐话音刚落,高台上数名旗军合端一面绘画都掌蛮图案的大铜鼓,有力士锤鼓,鼓音震彻绵延。

“都掌蛮的鼓,朝廷已尽数收去;陈某会再为你们做鼓百面,但切如武侯所言,蛮运已终,这是大明都掌人之鼓。”

陈沐身后高台,旗军拽下绳索,收拢的庞大图卷坠落而下。

陈沐没有回头,扬臂指向东面,道:“大海之东有陆名亚墨利加,那有战事,承我大明天子隆恩,都掌人愿在陈某麾下效力听从调遣,为南洋军府奋战者,可各结为部,自推首领,首领,赐鼓一面。”

接着,他扬臂向南,道:“大海之南有陆名新明,那没有战事,有田可耕地有牧可放,承我大明天子隆恩,都掌人妇孺老弱愿在陈某麾下开垦田地畜牧渔猎,为南洋军府课税者,可各结为部,自推首领,首领,赐鼓一面。”

当陈沐自比诸葛武侯,当他说要为都掌人再造战鼓,除此之外他说的一切都对都掌人并不重要了。

出海、作战、垦田,都不重要了。

甚至都掌蛮与都掌人,也不重要。

从这一刻起,上千都掌人聚集之处落针可闻,他们看向陈沐的眼神不一样了。

陈沐重新登上高台,反手以骨节轻敲鼓面,看着高台下都掌人按鼓说道:“这鼓不好拿,凡取我鼓皆为大明治下百姓,世世代代不可相攻,共掠外夷地,我要你等对蛙神许下誓言,违背者遭人侵击不得好死!”

当铜制战鼓再次响起,上前都掌人分作两部齐齐拜下,陈沐满意地笑了。

五十七个民族,五十七支花!

第三百零八章 义军第八十一章 骤雨第十八章 渡海第四百四十八章 当十第一百零七章 猛勺第五十四章 库存第九十一章 后效第一百六十四章 传承第三十二章 倭寇第一百一十三章 财权第三十六章 折冲第一百二十四章 赔偿第三百一十三章 睡衣第八十一章 普吉第三百二十章 先锋第四十章 对峙第九十二章 产业第四章 鸟铳第四十九章 书坊第二百九十二章 野性第三章 番教第一百三十七章 瓦剌第二百一十一章 卜商第三百零五章 与世长存第二章 乱象第三十章 留下第一百五十章 移民第十四章 蜈蚣第九章 控制第二十五章 双半第十七章 乘凉第七十四章 夺门第三百五十九章 草原第四百八十二章 登岛第四百二十一章 战地记者第四十八章 不情第十七章 局面第十九章 硫磺第一百四十八章 悲催第十五章 军宅第三百四十四章 麻烦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花第二百三十六章 支持第三十五章 要人第九十章 鸡肉第二百章 飞翔第五十二章 三错第三百三十三章 阴影第六十四章 练兵第十一章 四洋第八十五章 画图第二十章 趁虚第一百三十七章 瓦剌第四百七十一章 错觉第一百零八章 援军第十八章 回还第九十一章 雪酒第二十二章 首战第三十二章 礼物第六十六章 宫廷第八十八章 头疼第五十四章 快来第九十三章 发兵第五十七章 林炮第十三章 错船第九十五章 会战第六十二章 督军第二百四十一章 太坏第四百三十四章 兵力第三百一十九章 霹雳第二百四十八章 推理第一百章 封赏第三十九章 祸福第二百九十章 知府第二十四章 洒银第三百零三章 来袭第三百二十七章 骡马第二十三章 独大第二百二十一章 水门第六十八章 鼓舞第四十九章 战利第八十四章 难题第二百九十一章 使命第四十六章 手本第十二章 军装第一百零二章 火雨第五十二章 南人第五十三章 三卫第三百三十八章 改名第三百六十五章 铁马第一百五十三章 硝石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化第三百零八章 义军第二十一章 难题第一百一十八章 交涉第八十九章 饮酒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日第二十八章 鹅犬第四十一章 乱战第三百零一章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