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焙礁

“前辈还是称我二郎吧,陈某不过后生晚辈比殷公早出海几年罢了。”

别管殷正茂的称呼当不当真,反正陈沐是不当真——俗话说人不求人一般高,更别说殷正茂既然被任命西洋大臣,入北洋军府重臣之职也就几天的事,他俩说白了就是平级同僚。

唯独多的只是个爵位罢了,而爵位与官职是两码事……在官员之间相处并无意义,哪怕是个公爵,要是任职总兵官,照样也得对总督俯首帖耳。

总不能说享个特殊津贴就能跟上司对抗?

不存在的。

何况海外事办好了封爵,同等功勋,殷正茂封爵比陈沐容易十倍!

“殷公来的正好,在下这没有好酒好菜招待,不过却有一副图啊,可供殷公观赏。”

陈沐把殷正茂迎进百户衙门,他说的是实话,这大沽口要塞就是个百户编制,他也没想到殷正茂会来拜访他,叫人煮上茶,又把北洋衙门的设计图拿出来,很热情地把几张桌子合并一处铺在上面供殷正茂观看。

陈沐非常自豪地准备地图,实则仔仔细细观看殷正茂的表情,他想知道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想知道这样一个风评不好的人会不会影响到他对大明海外的布置。

他原本以为,西洋大臣会是高拱的位置,即使高拱与张居正有隙,但海外事别人玩不转,即使有海军讲武堂,真想等那批人能独当一面,至少还要十年。

陈沐一直认为四洋大臣都只会从他的南洋系里出来,却没想到是殷正茂。

殷正茂看得很仔细,比陈沐想象中最认真的情况还要仔细,甚至还起身在衙门找出规矩,在设计图上草头沽入海口关闸之地的炮庙仔细比照距离……陈沐都怀疑殷正茂是故意装出这副仔细模样。

整副设计图包含棱堡、炮庙、钢砖泥结构、战壕炮防等结构,不是出自南洋够呛能看懂。

很长的时间里,殷正茂就这样仔细摸索着设置图,陈沐只能等着他观看,甚至都有些困了,才见殷正茂放下规矩抬头看向一脸无趣的陈沐,迟疑片刻才慎重问道:“还望靖海伯据实相告,海外有敌可突莱登海防,直侵我天津卫?”

不等陈沐开口,殷正茂抬手指向设计图题字,殷正茂的手指较短,指节宽大,即使因年月摧残已有皱纹,但依然显得强健有力,修理干净有些发白的指甲指向的,正是陈沐用炭笔写就:北洋衙门——津门靖海阵地。

“岸防重炮、深沟高堑、寺庙炮塔,与南洋军府岛异曲同工;这些靖海伯所称工业地块亦与广州府左近相似,唯独还留出大片屯田地块,这是过去靖海伯所在之地不曾见过的。”

殷正茂皱着眉头,似乎并不觉得他言语里透露出把陈沐所过之处都考察一遍再说出口是不好意思的事情,只是就事论事,抬起头再次问道:“海外,有六丁六甲亦不能胜者?”

这个问题陈沐该怎么回答?

大沽口被攻陷那是一八四零年以后的事儿了,可他就是想修,管得着吗?

“殷公不需多虑,海外或有可胜六丁六甲的战船,但没有攻到这里的可能。”陈沐带着笑容说道:“只是陈某来此见大沽这样临近京师的海陆重镇竟年久失修,故有意翻新,既然翻修,何不以眼下最好的防御阵地来修缮?”

殷正茂深深地看了陈沐一眼,看似感慨道:“这工钱料费,只怕朝廷不能准许北洋衙门修造如此海陆雄关啊,还是靖海伯有魄力,如此奏议,下官决不敢上——这份银两,难道是南洋军府支出?”

陈沐眨眨眼,殷正茂是明知故问。

到现在,陈沐已经明白殷正茂的述职与自己不同,自己述职是交还职务,找徐达去;殷正茂估计也要找徐达,但他已经领受了新职务。

陈沐只是抿嘴笑,实际上心里已经有些急了。

您者年过六旬的老爷子,千里迢迢到顺天来直奔大沽口,用屁股想都知道不是想在这睡一觉吃顿好的——究竟讹钱还是讹人,总得给句明白话,还得让咱上赶着问你需要啥?

哪儿知道殷正茂那叹了口气,摇头道:“这不行,西洋军府新设,尚无银粮,如这般阵地好是好,难在外洋用。”

“阵地章程下官已记下,劳烦靖海伯受累指出,出海异国,所过之处应如何营造?如这般,那些是最重要的,一切从简。”

殷正茂说着拱拱手,陈沐这心头倒是松快了,斟酌着问道:“既是西洋军府空虚,南洋军府先支银二十万两?”

“哈哈哈,靖海伯误会了!”

殷正茂仰头大笑,随后正色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夫官声不佳,却生财有道,述职先至天津,一是为拜见长官,二来,则向靖海伯讨教出海诸事。”

“实不相瞒,述职前老夫先至广州府,再登澳门与南洋卫港,乘船巡南洋军府……没看账目,若是想看,也会当面向靖海伯言明。”殷正茂说着对陈沐笑笑,道:“老夫不白请靖海伯讨教,我言两事,若有用,就请靖海伯将西洋诸事告知;若老夫觉有用,再言一事,靖海伯以为如何?”

交换人质?

“那晚辈就多谢殷公了,若两事有用,晚辈不但知无不言,还给西洋军府拨划银二十万两,供西洋军府招募士卒、购置军械、置备粮草。我知道殷公生财有道,这权当趁陈某还掌握四洋财权,给东西二洋拨下的启动资金,往后可就没这样的好日子了。”

殷正茂听见陈沐这么说,眼神轻轻动了动,随后拾起桌上炭笔,在设计图上划出几个点道:“老夫巡视卫港、军府岛及航来天津卫,便观出陈帅一贯部署,力求重炮齐轰、深沟高堑,唯独漏了烽堠,择其高阜去处环顾四周建墩台,辅以神目镜则可瞭望方圆二三十里,早先预警。”

“督两广时老夫做有烽堠号令细章,已交由海军讲武堂,靖海伯若觉有用,可命人取来——也许陈帅知道只是觉得无用,亦或是漏掉了,因老夫发现南洋军府对陈帅定制异常遵守,就算有更好的方法,无陈帅下令也不敢用,故有此一言。”

陈沐发现自己居然漏掉这个,也不露怯,笑着拱手道:“确实如殷公所言,在下一直以神目镜及船舰巡行作为预警,便漏了烽堠。”

“至于第二,也与陈帅南洋事一言而决有关。老夫巡南洋军器局,近处新会、佛山皆有煤烧焙而成礁,做铁甚为省力,军器局却因陈帅之命只使柳木——阁下可知礁入炉可五日不绝灭,煎矿煮石最为省力。”

殷正茂看着陈沐愕然的表情,拱拱手道:“老夫这两言,于靖海伯可有用?”

陈沐的愕然,和殷正茂想象中的来源有点不太一样。

他以一种非常尴尬的表情,缓缓地吐出口气,朝殷正茂拱拱手。

可能自己是唯一一个被古代人问‘你知道啥是焦炭不?’的穿越者了。

第六十八章 鼓舞第八十八章 头疼第三百四十八章 头衔第九十四章 到头第一百五十七章 烧酒第三百三十二章 腾骧第四十五章 开战第四十二章 堪舆第六十二章 人心第五十八章 援军第二十八章 革弊第九十一章 取舍第四百一十六章 开垦第五章 屯田第十三章 军器第十二章 重视第三百六十九章 塞北第一章 明朝第八十四章 看船第一百零五章 转封第六十九章 火炮第六十九章 破铳第一百零九章 人才第三十五章 汽轮第七十二章 宝刀第四百八十四章 杀鸡儆猴第四十二章 监军第四十四章 征兵第八十四章 军匠第六十七章 来袭第一百一十四章 归途第一百一十三章 得失第九十二章 残兵第一百二十一章 困兽第二百七十四章 交锋第一百三十七章 骄傲第三百三十八章 改名第四百七十章 人才济济第三百六十六章 花钱第二百九十一章 使命第二百三十六章 支持第三百二十六章 接应第四百三十二章 暴风第一百一十三章 倒爷第八十一章 抗命第三百三十六章 长岛第九十九章 七百第九十九章 百废第七十章 军心第三十四章 家宝第四百四十三章 寂寞第二百五十六章 园丁第三十二章 文盲第四百七十八章 见多识广第四十章 面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母甲第四百四十九章 余光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粮第一章 大沽第三百九十六章 日月第二百零八章 快跑第四百一十六章 开垦第九十六章 发誓第八章 山吹第一百八十六章 乱第五十八章 传信第四十章 面子第六十三章 破城第五十六章 烽火第五十一章 作价第九章 舰队第九十五章 巡抚第六十章 法理第三百九十章 墨湾第二十五章 双半第四十一章 广税第一百一十二章 本分第一百零七章 暗室第一百五十七章 信任第四百五十一章 好人第四百零九章 宝库第十四章 羔羊第七十三章 美食第一百八十七章 规劝第五十章 海难第二百七十七章 铁路第九十一章 情报第六十二章 引火第四百零七章 外科第三百一十九章 启发第二百一十八章 重整第二百五十章 护航第六十二章 琉球第六十章 数据第五十章 增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困境第四百七十四章 申明第四章 亵渎第六十九章 旅途第一百二十七章 设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