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雨巷

从校长办公室出来,李驰象是换了一个人,他再也不是那个得过且过的李老师了。他从现在开始,就要成为一个全身充满着正能量的超级李老师。

今天的第一节课是语文课。李驰为了讲好这一节课,那也是认认真真地备了半天的课。他准备用这一节课打一场翻身仗。

这一节课的内容是要讲一首诗。这一首诗很有名,就是著名的民国诗人戴望舒的《雨巷》。

李驰对于这一首诗也是很熟悉的,毕竟,他生前就是一个高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对于这一篇课文,他也是很了解的。

可是这一次重新给学生们上课,他又看了很多关于这一首诗的资料,也看很多关于作者戴望舒的事情。

在讲课的时候,他不仅要讲这一首诗本身,还要讲一些作者的故事。其实,有时候,作者写的文章,可能还没有作者本身的故事更加感人。

戴望舒的这一首诗就是这样。虽然这一首诗写的很美,可它只是一首诗,只是表达一种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

可作者本身的经历,则都是一些真实的历史故事。教这样一篇课文,要仅仅是朗读一下这一首诗,然后,又对这一首诗稍微分析一下。仅仅就诗论诗的话,那这一篇课文,可能很快就学完了。

照本宣科的事情,是最简单的事情,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到。可要把这一堂课上的精彩了,上的吸引人。那就不是任何一个老师能够做到的。

同样是老师,同样是在上课,那效果肯定是会截然不同的。有能力的老师,总是能把枯燥的课文讲的非常的生动,非常的有趣,总是能够吸引学生去听课。

而没有能力的老师,却只是会照本宣科,还责怪学生们不好好听课。其实,所有的文课科目,都可以讲的生动有趣。

特别是象语文和历史这样的课,更应该讲的生动有趣才对。

就比如说讲语文课。语文课本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我们在讲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们了解这一篇课文的精彩之处,同时,还要了解到这一篇课文的作者的人生经历和他创作这一篇文章的生活背景。

能够入选到语文教科书中的文章一般都是名人名作。这些文章的作者一般都是名人。他们本身都是会有一些名人轶事的。

我们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是能够结合这一篇文章的作者,讲一些这些名人的故事的话,那肯定要比照本宣科强多了。

这样的话,就会让一堂枯燥的语文课,变得生动有趣。毕竟,人人都有听故事的爱好。

不管是喜欢文学或者是不喜欢文学的人,对于故事,都是有着天生的爱好的。

如果把讲课,变成了讲故事,那肯定要比只是讲课文,要好听多了。

李驰现在开始上课了,他先用声情并茂的语气,把戴望舒的这一首《雨巷》朗读了一下。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

像我一样地 ,默行着 ,寒漠、凄清,又惆怅 。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

李驰一开始在读的时候,同学们根本就没有人愿意听。

该说话的还是在说话,该睡觉的还在睡觉。

一切跟平时是没有什么两样的,没有那个同学,会把李驰放在眼里。要是在平时,李驰只是会随便把课文一读,讲一下这一篇课文的大概意思。

剩下的时间,就是要同学们去背课文。不管同学们背不背,李驰感觉自己完成任务就行了。

可今天的李驰完全象是换了一个人,他不管同学们愿意不愿意听,他都是非常认真地在朗读。并且声音是越来越大。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李驰的声音是越来越大,完全是一种忘我的状态,虽然在嘈杂的学生们的喧闹声中,可他根本不在乎,就好象这个教室里面,只有他一个人一样。

学生们虽然是在喧闹,可他们毕竟是学生,也知道有课堂纪律。他们在喧闹的时候,总是要克制一下自己的。

可李驰不一样,他是在讲课,他是光明正大的。所以,他的声音可以越来越大,也不用担心学生们会有什么想法。他们虽然不听话,还不至于敢把老师给赶跑。

这些在喧闹的学生,突然看到今天的李驰很不一样,完全象是一个演员,进入到了一种‘入戏’的状态,这就让学生们很奇怪。

他们本来是在说话呢!现在就全部让已经‘入戏’的李驰给吸引住了。

“快看,我们的李老师,今天很奇怪呀!怎么朗读的这么有劲呀!平时,可不是这样。”

“是呀!李老师今天象是换了一个人,完全无视我们的存在。”

“有意思,我们看看,他今天到底是在搞什么。”

“哈哈,这他妈的象是在演戏呢!”

同学们现在是叽叽喳喳的,不在闲聊了,而是在议论着他面前的李老师。

李驰看同学们已经在注意他了。他就更加卖力地读了起来。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终于,李驰把这一首诗给读完了。他猛然停了下来,然用炯炯有神的目光看着大家。大家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没有人再说话。

所有人都是静静地看着李驰,想要看看,他接下来还会表演什么。

李驰看大家都安静了下来,他心里一阵高兴,知道自己这样讲课方式,一定是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接下来,自己只要继续把这个故事讲完就可以了。

在大家关注的目光中,李驰又开始讲了起来。

“戴望舒一生与三位女性有着不解之缘,然而三位女性却并没有哪一位能与他相持一生,最后只留下令诗人一生难以释怀的爱情悲剧。

关于婚姻的对与错是与非,本来就是很难判断的事情。可相比较普通人的婚姻。这位大诗人的婚姻实在是有些太不幸了。

虽然身为一个大诗人,可他三次婚姻,全部被女方抛弃,这让我们不得不哀叹一声:“才子有情空悲彻,佳人如梦难捉摸。”

戴望舒的人生故事,远比他写的这一首诗更加精彩。当然,这只是对于我们旁观着来说的。对于他本人来说,他的人生,就象是《雨巷》中写的那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的雨巷。”

戴望舒的诗歌既有现代诗歌的忧郁情思,又蕴含着古典意味的生命感受。

戴望舒的爱情诗在表现爱情的隐私性,以及表现爱情时多运用女性意象的方面,明显是受到晚唐诗人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对温、李诗歌相思主题的现代诠释。

同时,爱情成为诗人人生体验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体现了戴望舒诗歌的现代性。

综而言之,戴望舒的爱情经历是现代的,爱情特质是现代的,但他所赋予的表现形式却是古典的、传统的。”

李驰看着同学们,完全一改之前的那种完成任务式的讲课方式,他用一身的激情,讲了这样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

他结合这一首《雨巷》,把戴望舒的一生都讲了出来。特别是他的爱情故事,讲的是非常的生动感人。

全班同学,第一次不再喧哗,第一次认真地听了一堂语文课。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大家还有些意犹未尽地感觉。

“啪啪!啪啪!---”不知道是那个同学,情不自禁地鼓了两下掌。之后,所有同学都开始鼓掌了。

“同学们,下课吧!明天,我会给你们讲更加生动有趣的故事。”

李驰看已经到了下课的时间了,他就对大家摆摆手,让大家下课了。

李驰从容地走出教室,他看到外面阳光明媚,这似乎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后,看到的最靓丽的风景。

虽然现在是春寒料峭的季节,可李驰内心却感觉到了一丝丝的温暖。

第五章 讲课讲的好第七章 全级第一名第一章 重生为老师第二章 激情教育法第六章 当上了班主任第四章 雨巷第三章和校长打赌第七章 全级第一名第八章 就职演讲第六章 当上了班主任第九章 定一个小目标第五章 讲课讲的好第二章 激情教育法第二章 激情教育法第二章 激情教育法第十章 直言不讳的校长第四章 雨巷第六章 当上了班主任第二章 激情教育法第七章 全级第一名第一章 重生为老师第六章 当上了班主任第五章 讲课讲的好第九章 定一个小目标第六章 当上了班主任第四章 雨巷第五章 讲课讲的好第十章 直言不讳的校长第二章 激情教育法第七章 全级第一名第四章 雨巷第七章 全级第一名第十章 直言不讳的校长第三章和校长打赌第九章 定一个小目标第三章和校长打赌第九章 定一个小目标第三章和校长打赌第七章 全级第一名第十章 直言不讳的校长第五章 讲课讲的好第五章 讲课讲的好第七章 全级第一名第六章 当上了班主任第一章 重生为老师第二章 激情教育法第五章 讲课讲的好第十章 直言不讳的校长第九章 定一个小目标第四章 雨巷第三章和校长打赌第八章 就职演讲第三章和校长打赌第三章和校长打赌第八章 就职演讲第七章 全级第一名第一章 重生为老师第一章 重生为老师第八章 就职演讲第四章 雨巷第二章 激情教育法第八章 就职演讲第六章 当上了班主任第二章 激情教育法第七章 全级第一名第三章和校长打赌第十章 直言不讳的校长第六章 当上了班主任第九章 定一个小目标第九章 定一个小目标第八章 就职演讲第十章 直言不讳的校长第十章 直言不讳的校长第一章 重生为老师第二章 激情教育法第四章 雨巷第十章 直言不讳的校长第二章 激情教育法第六章 当上了班主任第二章 激情教育法第十章 直言不讳的校长第一章 重生为老师第八章 就职演讲第六章 当上了班主任第九章 定一个小目标第五章 讲课讲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