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发(上)

第98章九一八爆发

此时关内的东北军在中央军的配合下,已经击败歼灭了石友三的十万大军。

石友三所部大部分被歼灭收编,少数撤到了山东被韩复渠等山东军阀收编,石友三本人也逃到了济南,托庇于韩复渠麾下。

从而躲过一劫,这时张学良才终于能腾出手来,想起徐国仁这支叛军。

北平,少帅官邸。

平定了石友三叛乱之后,张学良现在,终于想起了,徐国仁和他的独立师。

“李副官,徐国仁和他那支队伍现在怎么样了?”张少帅点了一根烟,靠在办公椅上,好整以暇地问他的副官李英毅。

“回禀少帅,据卑职所知,徐国仁所部现在已流窜到了热河境内,汤玉麟将军正率部围剿!”李英毅连忙挺直身板回答。

“汤玉麟?这个徐国仁还真能跑啊!”张学良有些意外:“汤二虎他能收拾的了徐国仁?”

“是啊,据说在察哈尔他和他的部队差点被傅作义所部包了饺子!后来这家伙硬是带着部队杀出了重围!还在赤城一战打败了傅作义亲率的封锁部队,连傅作义将军都落荒而逃啊!

所以,以卑职来看,汤玉麟他肯定也留不住徐国仁的部队!”李英毅道。

因为和热河那边联络不是那么方便,汤玉麟也没有及时向张学良这个他眼中的后背长官通报最新战况。

所以,李英毅所掌握的情报,还仅限于徐国仁率部刚摆脱傅作义的围追堵截,进入热河的地步。

“给沈阳留守部队发电,命令王以哲传令给我东北军驻热河北部部队,要求他们严加防范,以防徐国仁所部叛军窜入辽宁境内,必要时,可以联合汤玉麟之三十六师,予以歼灭!”已经到了这个时候,张学良对徐国仁也不再抱有幻想,毕竟这时候他还跟他的拜把子兄弟蒋委员长亲着呢。

对已经公开投靠共产党,当了红军的徐国仁,总有些许爱才之心。

相比之下,也就微不足道了。

“是!”李英毅连忙挺身敬礼,转身领命而去。

远在沈阳的王以哲得到张学良的命令后,迅速发电给驻扎在大凌河的东北军独立第18步兵旅旅长杜继武发电,传达了少帅的命令,让他派人通知热河北部境内的东北军,执行少帅命令。

杜继武给驻扎在通辽的所部一个团团长打电话,让他派骑兵联络兵前往赤峰等地传令。

恰好,由通辽派出的联络兵,在半路上碰巧遇到了正朝通辽进军的独立师。

也是这批联络兵幸运,他们率先发现了独立师的开路骑兵,早早躲开。

随后火速返回了通辽,向其团长汇报。

通辽驻军团长大吃一惊,连忙向旅长杜继武打电话汇报。

杜继武也是大吃一惊,与王以哲联络后,二人判断,八成是徐国仁这支叛军,不能做主,立即联名向远在北平的少帅张学良发去了急电,请求指示。

张学良也没有想到,徐国仁所部竟然这么快就摆脱了汤玉麟的追击,兵锋逼近通辽,直指自己的大本营奉天。

吃了一惊之下,徐国仁火速命令驻扎在山海关的何柱国第九旅立即出关北上,会同部署在辽西走廊铁路沿线的两个炮兵团,回援关外,准备配合王以哲,杜继武等人围剿徐国仁所部,以保证自己东北大本营不受攻击。

山海关的防务由陈贯群的独立第14旅负责。

因为山海关,北平都有日军屯驻军各一部驻扎,所以张学良也不敢将山海关一带的驻军全部调走。

毕竟,山海关是东北军关内外联络的重要通道和回家的路。

至于其他东北军,因为刚刚灭了石友三,幽燕之地局势不稳,还需要留下更多的兵力维持华北安定。

所以,不可能抽调更多的兵力回关内。

当然,以张学良来看,纵然徐国仁有些能耐,但是,以留守在辽宁的数万精锐部队和各地省防军,民团,加上何柱国这一路三万援兵,也足够剿灭徐国仁了。

因此,没必要再派更多不会返回关外。

此时,东北军主力入关的大概有十六七万左右,加上收编石友三残部,也不会超过十八万人。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十六七万都是东北军最精锐的部队,张学良的绝对嫡系。

除此之外,东北军在关外东三省各地大概还留有不到三十万部队,这其中包括少数剩余的边防军(也就是国防正规军),大量省防军(二线部队)和保安开垦部队,民团等。

其中,最为精锐的几个独立步兵旅,也大多都驻扎在沈阳,锦州,大凌河等辽宁境内。

黑龙江和吉林二省主要都是张作霖当年的一些旧部,杂牌。

精锐已经被张学良先后两次抽调一空了。

不过,辽宁境内的边防军独立旅,除了驻扎在沈阳北大营的王以哲所部,由张学良的卫队改编而来,是东北军头等王牌样板部队。

其余如驻扎在大凌河一带的独立第18旅,锦州的独立第12步兵旅,装备水平都要略次于入关的那十六万精锐。

除了调派援兵回援外,张学良还委任王以哲为东北剿匪总指挥官,代自己统一指挥辽宁境内所有部队,全力围剿徐国仁所部。

此时,在东北军内部,也潜伏着大量****地下党情报员。

所以,东北军大举调动的消息自然瞒不过徐国仁。

得到确切情报支持后,徐国仁就如同长了千里眼,顺风耳。

几乎在何柱国所部还没走完辽西走廊,王以哲,杜继武等人也正在调兵遣将,准备迎击自己之时。

徐国仁便得到了上述情报,他计算了下时间,此时,已经进入九月,距离九一八事变已经不足二十天,日本关东军肯定已经开始筹划。

如果这个时候,王以哲和杜继武等部为了围剿自己,而全部调动动员起来,可能会导致沈阳地区兵力更加空虚。

但是,转念一想,就算没有要围剿自己这档子事儿,王以哲所部独立第七旅上万名官兵,也会因为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而刀枪入库,任人宰割,最后依旧还要丢失北大营和沈阳。

与其这样,还不如将他们调动起来,只要支撑到九一八事变爆发,自己就可以以民族大义,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劝说王以哲,杜继武等人停战,转而抗日。

他们都是历史上的爱国将领,想必谁也不肯坐视自己的家乡落入敌手。

就算,他们受命于张学良,不能参战,也比武器装备大多落入日军之手,伤亡惨重,便宜了鬼子的好。经过这么一番考虑后。

徐国仁决定不跑,而是要继续打着进军通辽的旗号,彻底把王以哲和杜继武等东北军精锐部队吸引过来。

说不定,等独立第七旅开出沈阳后,日本关东军见东北军守备空虚,会提前发动袭击也说不定。

那样独立师来说就更有利了,他们不用和东北军周旋那么久了。

第93章 热河第58章 县长之选第44章 大开杀戒第141章 猎杀工兵第28章 全歼土匪第143章 伪军炮灰第14章 分文不取第86章 进攻张家口第24章 防备第72章 全歼敌军第47章 医馆谈话第110章 收揽人才第132章 杨靖宇第75章 正面遭遇第56章 独立第88旅第22章 买枪第67章 一触即发第130章 重建兵工厂第108章 名震天下(下)第72章 全歼敌军第62章 包围青狐帮第30章 中原大战第32章 招兵买马第76章 再次全歼第33章 大肆剿匪第21章 训练第30章 中原大战第41章 应对第141章 猎杀工兵第124章 骑兵来袭第66章 艰难抉择(下)第113章 空战首胜第116章 全歼日军第31章 狮子大开口第118章 日军行动第21章 训练第50章 打爆西北军第41章 应对第97章 进军东北第62章 包围青狐帮第59章 潜在敌人第118章 日军行动第136章 空殇第12章 二小姐的初吻第66章 艰难抉择(下)第45章 全歼敌军第110章 收揽人才第64章 艰难抉择(上)第66章 艰难抉择(下)第82章 算账第56章 独立第88旅第129章 梅河口第62章 包围青狐帮第104章 解围奉天(一)第34章 大获全胜第136章 空殇第80章 包围省防军第99章 九一八事变爆发(中)第6章 活路第83章 离开第37章 匪患已清第49章 第一个麻烦第86章 进攻张家口第9章 打鬼子第101章 抄鬼子后路第83章 离开第96章 攻打赤峰第26章 交易第135章 战前第135章 战前第118章 日军行动第34章 大获全胜第23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第103章 全歼北大营之敌第140章 雷场的威力第108章 名震天下(下)第42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118章 日军行动第18章 解围第22章 买枪第134章 招兵第118章 日军行动第97章 发(上)第113章 空战首胜第33章 大肆剿匪第55章 谈判第13章 搞枪计划第71章 又上当了第128章 撤中设伏第142章 早有防备第106章 解围奉天(三)第112章 清理内患第77章 东北军南下第135章 战前第94章 敲山震虎第92章 打跑第106章 解围奉天(三)第135章 战前第133章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