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对日条约

这次王汉章先开口道:“怎么样,贵国政府考虑好了吗。”来王汉章靠口是想说出自己的考虑,不过最终还是打算先听听日本人的。

田中角三郎道:“我国政府作出了最后的让步,马来半岛归贵国所有,大家划海而治,但是朝鲜必须由我国控制,还有台湾也是一样,另外也不需要贵方支付钱了,如果皇帝陛下同意,我们明天就可以签署和平协议了。”

王汉章道:“朝鲜问题我可以作出让步,把朝鲜留给贵国,马来半岛的处理我也没有意见,不过台湾历来是中国的直辖地,我们无法放弃,何况道上还有千万同胞,华夏人民也不会放弃他们。”

田中角三郎道:“台湾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的。”

王汉章道:“你们不肯将台湾还给我们,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但是对于我们也是一样,台湾在你们手中,那么我们进出太平洋的道路就可能随时被贵国中断。而你们认为台湾在我们手中,担心我们会随时切断你们本土和菲律宾等地的联系。我们这样,台湾你们还是要归还给我们,但是可以延后十年,但是你们得把印度洋上靠近秦国的安达曼群岛给我们,我认为这场战争不可能打十年,那个时候你们也不会担心我们在台湾切断你们跟东南亚和太平洋诸岛的联系,而我们也可以拿回属于我们的东西,要是你们同意,那么我们就签署和平协议,从此一笑泯恩仇。”

“这个……”田中角三郎陷入沉思当中。

王汉章继续道:“虽然日本目前陆军的实力并未受到太大的损失,不过在我们和英美的联合打击下,日本战败是无疑的,到时候虽然我们一样可以控制马来半岛甚至包括印尼的大部,也能收回台湾、琉球群岛,还有朝鲜,日本都可以纳入华夏民族的大怀抱中,但是我们很可能就失去了收回被苏俄占据领土的时机,所以我才愿意跟你们谈,要是你们接受上面的意见,那么明天咱们就把协议签了,要是不能接受,你们就可以回去了,我们已经无路可退了,那我们只好把不能收回外兴安岭以南领土和外蒙古的怒火发泄到日本人身上了。”

田中角三郎看了一眼王汉章,然后思考了一下道:“这样,我们下午三点见,到时候给你答复。”

王汉章道:“可以。”然后田中角三郎带着部下离开了。

田中角三郎很快就把谈判的情况上报了日本东京,日本天皇裕仁很快召集了一干倚重的军政要员。

所有人听完田中角三郎的电报陈述后,裕仁道:“现在帝国和支那人就只有在台湾问题上有分歧,诸位爱卿,你们觉得我们能不能答应王汉章的十年之约呢?”

作为计划的策划人,山本五十六道:“陛下,战场战争无论结果如何都不可能打十年之久,确实打赢了,台湾对我们虽然有意义,但是已经不大了,我们之所以不肯现在把台湾给支那,就是为现在的战争考虑的。如果战争输了,台湾也不可能保得住。要是平局,其意义跟打赢了差不多。如果我们赢了或者平局,到时候我们就把日本的百姓迁往澳大利亚和菲律宾、印尼等地,在打造强大的海军,那是是无人可以威胁到大日本帝国的。所以我认为可以答应支那人的要求,质押台湾现在在我们手中就可以了。”

一边的南次郎也道:“陛下,我支持山本君,从田中君发来的电报看,王汉章无意中提到了他想出兵进攻苏俄夺取被俄国割走的领土,这不正是我们最开始的期望吗,只要支那和强大额苏俄起了战火,那么我们就可以静观其变,坐收渔人之利了。”

“其他人呢?”过了一会儿见其他人没有异议,裕仁道:“那好,立即回复田中卿,同意支那王汉章的要求,诸卿,帝国再一次改变命运的时刻到了,大家务必努力、谨慎、小心,要是在走错一部帝国就毁了,那时帝国或许连崛起的机会都没有了。”

下面一众人齐声道:“哈伊!”

田中角三郎一点多就收到了日本大本营发来的电报,得到大本营的允诺,他立即约见了王汉章,告诉王汉章日本政府同意了。

双方很快就一起拟定条约款项,主要内容既已敲定,双方也就没有在细节上纠缠,不过很多细节还是谈了比较久,一直到第二天条约才敲定。

因为华盟现在分为两个国家,因此日本必须跟两国同时签约,因此有了《秦日重庆条约》和《中日重庆条约》。

《秦日重庆条约》主要内容:1、日本将马来半岛交给秦国;2日本将安达曼群岛交给秦国;3日本承认东南半岛包括马来半岛以及邻近岛屿为秦国之合法领土,日方不得窥视;4、秦国承认菲律宾与印度尼西亚诸岛为日本合法领土,秦国不得窥视;5秦国承认日本在印度之权益,秦国不得以任何借口干预印度之事,但日本也不得支持、怂恿印度侵略秦国,否则秦国有全力反击;6、字条约签订日起,在秦国领土范围内之日本人必须在三个月内变卖财产离开秦国,否则秦国将有全没收其财产,驱逐其离境;7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之华人在条约签订日起,三个月内变卖财产离开该地,否则日本将有全没收其财产,驱逐其离境。

《中日重庆条约》的主要内容是:1、中日双方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2、自条约签订日起,日本必须在三个月内退出在中国的一切人员,此条不适用于台湾极其附属岛屿;3、台湾极其附属岛屿,包括澎湖列岛和南琉球群岛暂由日本管辖,为期十年,到期后全部交还给中国;4、中国承认朝鲜、被琉球为日本固有之领土,不得窥视;5、中国不得向日本索要文物和任何战争赔款。

华夏和日本出于各自的原因并没有公开条约的内容,因此该条约比历史称之为密约,而条约的签订彻底改变了历史。

另外双方在敲定条约的速度之快让人汗颜,巴黎和会可是开了几年,还搞得大家不满意,成为了二战的诱因。

而华盟因为王汉章想收复外蒙、江东十六屯等所以在很多地方让步了,日本则因为急于抽出兵力用于太平洋战场,因此也不是很在乎那些细节的东西,要是谈个两三年,就算王汉章愿意,日本在太平洋上也无法承受。

另外就是双方都觉得条约就是用来撕毁的,只要有机会王汉章是不会放过日本这条喂不饱的狼,而只要日本有机会同样会再一次向华夏伸出他罪恶的爪子。

日本人急于签合约从他们呆了裕仁印章的空白合同就看的出来,否则条约签订后还要拿到日本去盖章,但是事先已经改好了章,只要打上文字就可以,非常的便利。

中国代表看到居然就这样把和约签订了,中国原来的领土全部拿回来了,他们感觉跟做梦一样,他们觉得他们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最辉煌的一天,这一天中国拿回了自甲午战争中失去的领土和主权,至于赔款他们无视了,文物他们也无视了。

王汉章开始谈判的时候,日本开除的条件他们就想立即答应,但是他们是插不上话的,所有的东西都是王汉章全权做主,谈判,每每看到王汉章要这样、要那样,他们都心惊胆战的,生怕王汉章把日本人气走了,要不然就什么也没有了,又得重新打了。

尽管自缅甸战争开始后打了几个胜仗,在广西也打了一个打胜仗,几天歼灭了鬼子十多万人,但是他们并不会就此认为中国就要胜利了。

现在国内的民众包括政府很多人其实对打赢战争并没有多少信心,哪怕有缅甸的几个胜仗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也是这样认为的,他们觉得日本实在太强大了,想要战胜日本是何其的难。

而王汉章是知道这些的,中国之所以没有投降有两个俩个原因,一是还有一部分人坚信中国必胜,然后就是绝大多数人并不甘愿成为亡国奴,所以能坚持下去就坚持,何况有美国人支援,大家的信心也足了很多。

无论怎么说条约签订了,华夏在这次战争中虽然死伤了两千多万军民,更有无数的财富被摧毁或者被掠夺,但是现在能兵不血刃的拿回失地,不需要在这些地方再进行一场大战,无疑使得中国的损失,人员死伤会减少一半,这一点还是值得欣慰的,而以后王汉章想报仇的话就是在境外作战了到时候今天积累下来的弹药会全部倾泻到日本人和他们的附庸们身上。

第48章 御前诉苦会第36章 迎头追击第46章 进攻西西伯利亚第33章 四大核心技术第18章 夺岛第54章 时间最短的百万人战争第51章 洗脑第68章 苏联败退第49章 白人联合第47章 占领咽喉第39章 中东战争(三)第9章 摩托鱼雷艇的悲情第1章 高卢鸡的恐惧症第32章 欧洲烂局第6章 潜艇绞杀(中)第50章 御前决议第9章 为了德意志,杀第45章 得民心得天下第40章 法兰西复国第8章 确立合作第40章 万颗导弹大轰炸第49章 日本换人第32章 德国的实力第6章 领土谈判第1 4章 策略第48章 御前诉苦会第55章 远征军抗命第67章 中东内乱第30章 英、日的灭印计划第37章 说客第45章 戴高乐的梦想第54章 时间最短的百万人战争第23章 先发制人第56章 守溪待鹿第55章 远征军抗命第39章 第一波攻击第12章 海上大战(下)第30章 英、日的灭印计划第49章 伊尔库茨克之战(上)第57章 你坑我、我坑你第63章 龙式步枪生产第19章 中途岛海战第49章 御前讨论第15章 日苏勾结第45章 戴高乐的梦想第21章 胜利的曙光第16章 一泼冷水灌顶第4章 空中绞杀(下)第57章 终极武器第23章 石油大发现第60章 海战第20章 夜间作战第16章 美苏关系第1章 游说尼赫鲁第53章 黄种人应该和解第5章 小镇枪声第40章 万颗导弹大轰炸第33章 斯普鲁恩斯的阴谋第3章 战争终结者第51章 进攻第49章 白人联合第67章 如何处理第47章 大德尔塔会战第31章 仰光大屠杀(中)第30章 印尼人的恶梦第62章 惊诧小日本第43章 顾氏外交第37章 各方的反应第6章 深入会谈第52章 高尔察克投降(上)第23章 先发制人第58章 和社会党谈判第31章 瘟疫蔓延第45章 文人第28章 犹太建国谈判(一)第47章 戈培尔的反击第15章 进军唐努乌梁海第40章 重重一击第14章 库伦大会战第61章 笼络军心第3章 被坑的总是我们第32章 欧洲烂局第38章 中东战争(二)第7章 武力解决外蒙问题第34章 犹太真的要建国了第72章 攻占中途岛第56章 拯救墨索里尼第13章 败退前夕第20章 抢滩登陆第1章 北太平洋的风声第17章 日本人的烦恼第8章 裕仁的最终目的第20章 夜间作战第58章 逃出生天第3章 战争终结者第13章 败退前夕第46章 进攻西西伯利亚第43章 进攻巴尔干第11章 再拉德国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