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得民心得天下

狼堡内,邓尼茨召集了纳粹高级军官们商讨巴尔干的战局,他非常的失望,沒想到他的军队这么不堪一击,以前元首在的时候也沒有这样,为什么现在就这样了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你们说说,为什么会这样,一万多军队守城,居然三个小时就被歼灭了,别跟我说那里都是老弱病残,我知道不是的。?.”

“总统,我们的兵力百分之八十集中在西线和东线,在自从清理斯拉夫人之后,我们就不认为中部地区会有大的乱子,因此我们的兵力一方面安排在东线防御中国,剩余的兵力大部分在西线跟盟军作战,战争刚刚结束,我们还沒有來得及将军队调往巴尔干地区镇压南斯拉夫起义。”

“这不是理由,在巴尔干地区有几十万,而且我问的是为什么我们一万多人守卫一座坚固的城池会在短短三个小时就失守了,这样一來敌人用不了一个星期就会占领整个巴尔干了,那个时候巴尔干的各族就会起來反抗我们,你们知道后果吗。”

“总统,根据守军发來的电报,苏军的火力太过于强大,几乎每一寸地方都有炸弹落下,所以大部分守军并不是在战斗中死亡的,而是沒有见到敌人就被炸死了,加上后來苏军几万人不要命的进攻废墟般的城市,才导致失守的。”

邓尼茨是实打实的从小兵升到元帅的再到希特勒接班人的总统,对于战事非常清楚,其实三言两语他就知道事情的大致,

“你们要多久将苏军敢下海。”

“这个不太好确定,主要取决于我们的大军抵达之前他们有多少人登陆。”

邓尼茨看看地图阿尔巴尼亚陷落,意味着苏军很快就会朝南斯拉夫地区打,然后跟南斯拉夫起义军汇合,这样他们的力量就会增强至少一倍,

南斯拉夫大多数就是跟苏军一样的斯拉夫种族,而且之前这些人比苏联境内的斯拉夫人还要难对付,一旦合二为一,加上这里距离意大利只有一海之隔,恐怕那个时候要想阻止苏军就不补付出惨重的代价,

但是战争从來不是两家的事情,谁他妈知道到时候盟国或者中国会不会卷进來呢,这个才是邓尼茨担忧的,

“总统,眼下我们会尽快将军队调过去,我认为苏军虽然战斗力不错,不过他们毕竟人数打一个少一个,威胁不了我们。”

戈培尔也道:“盟国才是幕后的黑手,如今我们有得罪了中国,现在可以说是孤军奋战了,苏联人不过是藓疾之患,我们的重点还是要防御中国和英法美的介入,另外柏林方面的叛贼应该尽快诛灭,否则德意志将会不得安生。”

戈培尔的话令众人心悦诚服,攘外必先安内,德国内部如果分裂的话,那就很难在世界上立足,随时都有可能被强国兼并,

而此时此刻在柏林,施陶芬贝格和贝克等人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划他们的计划,

他们的实力弱小,因此会等巴尔干战争全面打响之后才会行动,凭借戈林个希姆莱在纳粹党内的威望,他们已经拉拢了相当一部分人,另外还有很多人属于那种随大流的,这些人虽然不会帮助他们但是照耀他们获得政权,这些人就会顺从,

戈林和希姆莱已经达成谅解,关于谁在新政府中担任总统和总理谁也沒有服谁,不过根据大家的决议,谁在这次行动中出力最大,大家都会看得到,到时候投票选举,票数最高的担任总统,另一人担任总理,

对于这点虽然他们不是很慢,认为自己有足够的威望担任未來德国的总统,但是眼下局势非常的微妙,搞不好就要掉脑袋,他们不可能继续无休止的争执下去,非但沒有任何结果,反而失败之后会一无所有,对于这个折中的办法,他们还是能接受的,

自从这个条件出來后,双方都在拼命的联络之前的旧部,

德国国内特别是军队现在非常矛盾,一方面很多人对于施陶芬贝格炸死希特勒非常的愤怒,但是另一方面邓尼茨上台之后大肆清算原來纳粹的高层,使得这些人的部下对邓尼茨也缺乏好感,沒有对希特勒那样的忠诚,如今军方很多人是即讨厌柏林,又讨厌新柏林,但是他们沒办法组建政府,也不想因此导致德国大乱,一次他们现在只有随大势了,

不过邓尼茨等人却认为要想打败盟国支持的苏联,恐怕短时间沒有办法,所以还是先解决柏林方面比较好,

对于解决柏林方面戈培尔认为虽然那些反叛的人都有罪,但是如果要完全消灭这些人,就算只是屠杀,德国也会损失30万精锐士兵,这对于现在的德国來说是不能承受的,所以还是原谅他们,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这次只诛杀施陶芬贝格等刺杀元首的罪魁祸首,

邓尼茨立即同意了戈培尔的建议,接着戈培尔命令宣传部门对柏林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一时间柏林叛军内人心浮动,

德国的宗教革命家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一句话:“即使我知道整个世界明天将要毁灭,我今天仍然要德种下我的葡萄树”,这句话充分显示了德国人的埋头苦干、不肯苟且的精神,

德国的国徽是一只尖嘴利爪的鹰,鹰的特性是勇猛,德国的公园、车站以及其他公共场所用以装饰的铜像,多半是狮子、马和肌肉结实的男人,很少用女性作宣传的,这都是德国民族性格的写照,世界上存在着形形**的人种,其性格特征也是千奇百怪、千差万别的,作为一个拥有八千多万人口的德意志民族,其性格也是不可能一致的,德国人有的深沉、内向、稳重,有的开朗、豪爽、风趣……

但多年來受到德国文化的不断熏陶塑造,使德国人养成了一些较为共同的特点:实在、勤奋、准时、节俭和做事一板一眼,

先看他们的踏实勤劳,德国人讲求踏实,万事都从诚实可靠着眼,拿他们的房屋建筑为例,虽然在式样上并不美观,但朴实无华,整齐大方,每一种材料,如玻璃、锁、铰链、搭钮、开关、灯罩、窗帘、衣架等等,纵然是极微末的,也都坚牢稳固,毫不马虎,他们宁可失之笨重,极不愿敷衍潦草,

在德国,任何一座建筑、一件家具、一项设备,似乎都为百年大计打算,因战争而破坏的东西,修复的时候都要恢复原样,这并不是为守旧,而是表示德国的东西坚牢可靠、不易损坏的优点,

此外,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在德国,无论是公园、街道,还是影剧院或者其它公共场合,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德国人也很重视服装穿戴,工作时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里虽可以穿得随便些,但只要有客來访或外出活动,就一定会穿戴得整洁,看戏、听歌剧时,女士要穿长裙,男士要穿礼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装,参加社会活动或正式宴会更是如此,德国人具有勤劳整洁的生活习惯,一般人家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起居室整理得井然有序、一尘不染,

有一个笑话:在半夜12时开车,看见红灯还停车的,全世界只有德国人,这一方面说明德国人在遵纪守法方面具有很强的自觉性,同时也说明德国是一个执法严格的国家,在德国,人们视遵纪守法为最高伦理原则,人们普遍存在着求稳怕乱、安于现状、自满自足的心理,这一心理的形成是有其一定的历史渊源的,纵观德国的发展历史,历次改革或革命可以

说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

从俾斯麦以";铁血政策";统一德意志到独裁者发动两次世界大战,极权和独裁导致下层百姓普遍存在着一种";顺从精神";或称";臣仆意识";,

盲目服从、驯服地跟随统治者,就像德国历史剧中描写的“官吏们既已作出决定,皇上也已首肯,服从就是我们的天职,贯彻帝王圣旨,想必无上荣耀。”

由此可见德国人并不是一个喜欢反叛自己政府的民族,他们就算一时间被忽悠,但是内心还是很清楚,如今政府决定不再追究他们反叛的罪责,只诛杀施陶芬贝格为首的刺杀德意志民族未來的乱首,这让柏林方面上至高官,下至士兵的心思活络了起來,

希特勒至今在德国人心中都是英明高大的,他带领德国人民从经济危机走出來,让人人有饭吃,有衣服穿,从三流任人欺负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国,报一战之耻,为德国打下了大半个欧洲,如果沒有被施陶芬贝格刺杀的话,相信欧洲早晚是德国的,

第42章 这就叫卑鄙无耻第37章 中东战争(一)第51章 伊尔库茨克之战(下)第50章 德国对华宣战第30章 会见戴维·本-古里安第54章 日本人的狂欢第19章 中途岛海战第50章 盟军统帅朱可夫第15章 对美宣战第20章 抢滩登陆第9章 王汉章 的担忧第22章 美国人的心思第68章 欲哭无泪第7章 武力解决外蒙问题第62章 冬季攻势(二)第13章 败退前夕第38章 中东战争(二)第20章 库伦大会战,胜!第61章 转道日本第13章 败退前夕第29章 裕仁死后第34章 犹太真的要建国了第33章 斯普鲁恩斯的阴谋第38章 英吉利风云第50章 空战第26章 日本的对策第59章 原子弹第32章 到底还是美国人奸诈第56章 嫁给中国男人第2章 以钱换时间第64章 英国人撤离第63章 龙式步枪生产第32章 欧洲烂局第17章 轰炸珍珠港第1章 北太平洋的风声第48章 生活从来不同情弱者第27章 愤怒、抉择第30章 会见戴维·本-古里安第39章 德国人的抉择第65章 杜鲁门的盘算第67章 如何处理第60章 海战第2章 局势恶化第53章 高尔察克投降(中)第54章 英美求援第10章 小舰队覆灭第18章 战略反攻海战前第30章 登陆阿拉斯加第3章 战争终结者第3章 被坑的总是我们第27章 那怎么办第21章 海军歼灭之战第28章 中苏领土谈判第50章 空战第23章 质问第60章 三哥的奇幻漂流第6章 深入会谈第25章 工业发展第63章 冬季攻势(三)第17章 轰炸珍珠港第11章 升官了第1 4章 策略第61章 转道日本第6章 深入会谈第26章 日本的对策第17章 伪蒙古高官的盘算第38章 阳谋成第44章 山本五十六的阴谋第6章 深入会谈第26章 借一万亿美元第28章 中苏领土谈判第37章 空降航母第42章 日本密谋第24章 日本人凌乱了第27章 卑鄙无耻的英国人又来了第47章 队友是用来卖的第51章 对日条约第48章 生活从来不同情弱者第62章 惊诧小日本第50章 德国对华宣战第53章 高尔察克投降(中)第24章 日本人凌乱了第43章 进攻巴尔干第65章 杜鲁门的盘算第5章 潜艇绞杀(上)第19章 进攻泰国第10章 小舰队覆灭第44章 阿拉山口大轰炸第19章 美军的困局第18章 乱扯一通第18章 伪蒙古来降第47章 大德尔塔会战第19章 苏军溃败第5章 潜艇绞杀(上)第30章 仰光大屠杀(上)第42章 评德国的东方战略第31章 全力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