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士兵守则

后来张弛才知道,这个训练基地并非一次只能训练三千余人,而是足够一次训练一万人。

按照史迪威的想法是,他是要把中国远征军给扩充至三倍也就是一支总人数为十二万人的部队。

以这个比例,那就是平均每一个老兵要带两个新兵,于是工兵团三千余人就应该扩充至九千余人,也就是一个师。

美国人对战地的后勤保障工作也让张弛和战士们大开眼界,因为陆陆续续由印度运到训练基地的,就是一车车身穿白大褂的美国医生和随军护士,这其中尤属那一个金发碧眼的随军护士,她们不停的向两侧看得口水直流的中**人绽开了笑容挥着手,有些甚至还十分大胆的抛来一个个飞吻,只让战士们一阵阵的起哄和欢呼。

这些随军护士的到来至少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战士们害怕打针的习惯霎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有些战士甚至有事没事还会装出点小毛病去让护士给检查一下。

部队的伙食也好得令人难以置信:步兵有充足的面包、牛肉罐头,各种脱水蔬菜,有时甚至还有牛奶。平均每天分配给每个班12名战士的食物,单是牛肉和蔬菜罐头就有五、六个,每个有五斤重。分下来的大米无论怎么吃也吃不完。

穷怕了的战士们一开始还将这些罐头省下来东藏西藏的……这也不是说战士们小气,而是这些玩意要在国内想要吃上一顿那基本上是奢望,但现在却能餐餐都吃。

不过战士们很快就发现这完全没必要,因为每天都发这么多,要省着藏起来的话,只怕不到半年就会把宿舍给堆满了。

有意思的是。后来蒋介石夫妇有一天来孙布拉蚌视察时看到自己的士兵这么好的伙食有些不敢相信,以为是史迪威和英国人联手做的表面文章来蒙他们的,于是亲自深入伙房检查。还派随从人员到士兵中间调查问卷,最后他是不得不相信。然后说了一句让陪同他的史迪威等美英将军百思不得其解的话:“应当让中国士兵适应艰苦的生活。不能吃得太好,中**人和外**人不同,要是让他们吃得太好,以后就不能打仗了!”

这话应该说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一个人生活在艰苦的环境里,反正都是过着苦日子的烂命一条,没什么好留恋的,拼就拼了吧!但如果在基地里过的是这样有如天堂般的生活,那么走上战场时就有可能会思前想后的不希望太早送命。

但蒋介石没有考虑到的一点:这些战士。在训练基地里的每一名中国士兵,他们都是背井离乡在异国征战。

有句话叫“金窝银窝也不如自己的狗窝”,所以远征军战士的心里都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打回自己的祖国打回家去!

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就不存在蒋介石所说的那种“吃得太好,以后就不能打仗了!”的情况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

接着战士们就拿到了一份《士兵守则》。

张弛随手翻开这《士兵守则》一看,开篇的一条便是:你不是超人,不要无谓的冒险。

接下来还有诸如:“如果一个蠢方法在作战中有效,那它就是一个最聪明的方法。”、“不要太显眼,因为那会引来对方的火力攻击”等等。

这在张弛眼里看起来很平常。因为他在现代时就见惯了这种轻松幽默的美式调侃,但战士却觉得十分新鲜。

流氓就笑道:“这美国佬咋把打仗的话说得跟开玩笑似的?”

“瞧瞧!”同乡人一边翻着那《士兵守则》一边念了一条:“在火线上尽量使自己显得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因为敌人可能弹药不够。他会先挑选最重要的人瞄准……这教的咋都是怎么保命的?”

“这是《士兵守则》吗?”就连有文化的特困生都表示质疑:“如果按这上头说的做,在战场还不几下就让鬼子给打下来了?”

“唉!要不你说英国佬在战场上怎么会是那个孬样?!”魔头一边吐着口水擦着鞋子的脏处一边说着。

“这美国佬跟英国佬不一样吧!”小牛问。

“我看差不多!”特困生回答:“他们说一样的话,虽然是不同国家的人,但模样啥的都一样,《士兵守则》只怕也一样!”

“哦!”战士们想想觉得也是,于是一个恍然大悟的点着头。

张弛不插嘴,因为他知道就算自己解释也是说不清道不明。

这跟东西方文化有关系,也与实际情况有关系。

欧美文化更重视保存士兵的生命,他们认为在无力改变战局的情况下投降是理所当然的。甚至回去还会被当作英雄,而东方人讲究的却是死战到底。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绝不能投降。

在实际情况方面,那就是欧美等工业强国的武器装备可以说是多得数不胜数。但能够走上战场参战的人却不多,这个客观条件也决定了欧美等国不重视装备而更重视士兵的生命。就像史迪威说的一样,如果把枪丢了,那么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再造出一支来,但是如果士兵牺牲了,成长期却需要几十年。

而中国却恰恰相反……于是中国士兵就更加强调“武器是士兵的第一生命”、“人在枪在”等等。

在中国的军队里,如果军人丢掉了武器活着回来的话,长官就会严厉的训斥:“武器都丢了,你的脑袋为什么还长在你脖子上?”

由此张弛也认识到了一点:美国人最终也无法控制中国远征军,或者说无法将其转化为殖民地军队,很可能也与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及军事理论有关系。

比如说现在,战士们根本就不相信美国佬那所谓的《士兵守则》,不仅不相信甚至还对其不屑一顾,认为那是贪生怕死的写照,是英**队在缅甸战场上的表现的一个明证。他们之所以还愿意呆在这里等着接受美国佬的训练,只是因为在这里吃好、喝好、住好……他们没理由要离开而已。(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二章 准备第七十四章 丸山道路第四百五十四章 训练第九十五章 坦克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攻第五百八十四章 晋升第二百九十三章 喷火坦克第一百二十八章 仰光第一百五十三章 军舰第四百五十六章 意外第三百五十五章 海战第七百三十六章 情况有变第三百五十九章 转折第四十章 情报第四百五十五章 围魏救赵第九百三十九 火力封锁第二百七十七章 反击第266章 准备 2第六十八章 装备第四百八十八章 埋伏第八百九十八章 安普顿第297章 声东击西第六百七十章 近战第五百七十五章 兴仁镇第五百六十四章 虚虚实实第三十三章 飞机第一百零一章 屠杀第306章 英雄第一章 装载第一百三十五章 渗透第二十四章 百武晴吉第一百六十二章 训练第三百二十八章 会议第八十九章 鹬蚌相争第九百五十一 机会第五百三十六章 21号仓库第四百三十九章 空战第四十章 突围 六第九百零一章 电视第五百七十六章 现实第一百四十七章 缅甸独立第一百一十五章 棠吉之战 十一第四百零六章 坦克第四十章 突围 六第五十六章 奇袭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西洋壁垒第七百八十三章 顾问第五百二十六章 要求第五百一十八章 闲事第七章 输血第二百九十九章 伏击第一百零七章 码译第六十五章 小松弥二第五百零二章 桥第四十七章 公路桥第二十三章 医疗兵第八百二十章 脏水第三百三十八章 误判第三百七十章 蓝图第一百七十四章 意外第三十六章 突围 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水塘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编第四百七十一章 软钉子第五百零三章 起义第八百三十章 矛盾第五百九十一章 莱特湾海战第四章 军法第八百八十七章 固体燃料 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政治第四百零一章 陷阱第一百一十二章 闪电战第八十六章 油田之战 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轰炸第二百五十五章 决战第一百三十一章 突袭第八百七十三章 态度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等第八百四十九章 装备第八百一十九章 穿插第九十五章 步坦协同第六百七十五章 芒刺在背第一百九十三章 责任第八百零二章 指挥权第四百零四章 夜战第八百九十八章 安普顿第五百四十二章 空降作战 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抗命第七百一十六章 埋伏第二百六十三章 创意第一百零六章 填壕第四百三十二章 补给计划第六百六十四章 进攻第四十六章 公路桥第三百一十七章 训练第一百三十八章 巴祖卡第一百五十章 寺庙第六十九章 礼物第五百六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九百五十八 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