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相互制衡(第四更,戒烟失败加更2/3)

“韩郁……”崇祯似乎是在琢磨着这人。

前任礼部尚书马士英落马后,此人也是刘鸿渐所举荐,在任之上中规中矩,倒也没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韩大人曾向臣例数国朝之弊政,若论革新,臣只懂得个大概,韩大人才是行家。”刘鸿渐如实向崇祯禀告。

朝廷里知道大明弊政的一抓一大把,但主动提出革新的,唯有韩郁一人。

对于这韩郁的底细刘鸿渐是早就查了个清楚,寒门出身却能洁身自好,不与朝臣们同流合污,但也因此受尽排挤。

历任应山知县、新野知县、泌阳知县、临沂知县、兵科给事中、吏科给事中、督察院经历……

韩郁科考一甲第十八名,官场混了近三十年才混到个督察院右佥都御史。

若说缺点韩郁也有,不喜利,而喜名,身前身后之名,流芳百世之名,这爱好好呀,刘鸿渐最喜欢了。

既然推了一把,不妨再推第二把吧,有没有金刚钻,全看老韩你干不干得了这瓷器活儿了。

只不过,唉,又是一个老大爷!

内阁七辅臣加一块足足有近四百岁,刘鸿渐仅一人硬生生把全部阁老的平均年龄拉低了十岁。

好在他不用天天来坐班,否则天天跟着一群大爷上班,想来过不了多久他都担心自己也变得老气横秋。

督察院的闻风奏事职能被取消,六科给事中全部裁撤,也算得上崇祯朝的一股新风。

这一点崇祯算是看明白了,监察权一定要拿在自己手中。

督察院既然是负责纪检的,想弹劾谁就拿出确切的证据来,是为官员体系的自检。

督察院监察百官,东厂负责监察督察院,也仍有督查百官的职责,而锦衣卫就更牛逼了,负责监察东厂。

刘鸿渐身上的职称虽然多,但皆是能管能不管的,比如这武英殿大学士、内阁成员,他想去便去,没有大事不想去崇祯也不会勉强。

而这锦衣卫指挥使更是如此,二把手梁阳大多数时候都找不见刘鸿渐在哪。

但有一点,不管是不管,如果让他看的不顺眼了,职权便能压的下属部门死死地。

这就如一把悬在东厂、悬在百官头上的刀,朝臣们干啥事都得考量考量,若是被这位既懒又狠还圣眷在握的家伙盯上,是个什么后果。

督察院、东厂、锦衣卫便是崇祯的三只眼,京营边军数十万得了崇祯恩典的军队是他的臂膀、他的屠刀。

定下了调子,崇祯内心大定,接下来的几日时间,崇祯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整顿。

八月初十,京城西市,近三百犯官被崇祯一声令下皆数斩首示众。

百姓观之,无不拍手称快。

自去岁崇祯大肆抄家国库得了那许多银子,整个北方的田赋皆被免除。

如今皇帝陛下御驾亲征,屠灭为害北方数十年的女真野人,外除不臣,内惩奸佞,施民以利,这样的皇帝陛下哪里去找?

如今大明的局势是,朝臣噤若寒蝉,崇祯我行我素,只要百姓不闹腾,万事都好说。

朝臣嘛,你若肯老实办事儿,就好生待着,不听话的直接罢免,崇祯是一点都不惯着。

朝臣近半数被定王案株连,一声令下,翰林院的庶吉士全部下放,换回了大明各地的府、州、县等地方官入京。

一时间朝廷状况为之一新,特别是被从各地召集来的地方长官,他们简直做梦都想着入京,毕竟京官儿可比地方官霸气多了,不仅能天天朝见天子,听说还会有各地的富商孝敬。

可真的是这样吗?呵呵。

这些日子崇祯自顾自的忙着,倒是清闲了刘鸿渐,他每日来睡个懒觉,起来做做早操,锦衣卫衙门溜达一圈,便又跑去军械所。

有牛人宋大爷在,整个西山工坊打理的井井有条。

半年时间,只玻璃工坊和钢铁工坊便给刘鸿渐挣了八十多万两白银,另外有山西顾家父子负责的煤石生意,也有三四十万两的进项。

但这些银子大多都是左手进右手出,得了刘鸿渐的命令,宋大爷是一刻不耽搁的扩充着军械所的规模。

特别是钢铁工坊,半年时间已经扩充至拥有八百余余工人、日产钢铁四百石。

有了钢铁,火炮工坊和火枪工坊也进行了扩张,如今军械所内只加农炮便生产了一百四十余门,另有新式前装线膛枪六千余支,一点零版遂发枪更是积压了近五万余支。

刘鸿渐与宋应星商议,停掉了老式遂发枪的生产线,火枪工坊开足马力加紧生产膛线枪。

北伐大战充分证实了火器的巨大威力,崇祯对军械所赞叹有加,宋大爷也因此被晋封为武威伯,以一文人身份晋封只有战功才能得之的伯爵,实在是大明罕有。

但不论是朝臣,还是崇祯对此皆没有异议,毕竟没有军械所的火器,与建奴决战不知要多死多少士兵,这份军功不可谓不大。

宋应星感念皇恩之余,干劲儿便更是足了,以至于刘鸿渐都担心这宝贝般的大爷身体会吃不消。

军械所提供给大明军队的火器几乎都是平价出售,毕竟大部分资金是人崇祯大叔出的,材料也是人户部平价提供的,刘鸿渐也没打算挣这份银子。

也就是说除了玻璃工坊和纺纱工坊、以及山西的煤石生意外,其他所有工坊都是不挣钱,甚至往里扔钱的。

但这是没办法的事,万事开头难,好在如今摊子已经铺开,待膛线枪配发至大明全军,老式的遂发枪便可以回收。

察哈尔的孛罗赤不是早就惦记咱大明的火器吗,嗯,也许过段时间可以联络一番,好缓解缺乏资金的窘境,刘鸿渐暗自打着主意。

反正这一点零版本的老式遂发枪,射速又慢,射距还不到膛线枪一半,对大明也构不成威胁,还能换些牛羊、银子造福大明百姓,想来崇祯大叔也不会拒绝。

时间一转眼便到了中元节。

崇祯十八年的中元节注定是个载入史册的日子,因为这一日,崇祯又在宫内设下了一场鸿门巨宴……

第74章 血战山海关(四)第519章 民愤?官也会愤!(第三更,打赏加更)第500章 一穷二白(上周推荐票加更)第772章 分歧第20章 春宵情动第864章 切肤之痛(第四更)第15章 世袭罔替第478章 朝鲜国主第436章 头孢配酒,说走就走第725章 族人荣耀第295章 又被催婚(为推荐票加更)第514章 祖宗不足法(二合一)第624章 钢铁直男黄大炮第102章 发财大计(求推荐票)第221章 别开生面的演讲第79章 三个臭皮匠(二)第759章 终将载入史册第412章 还是一战吧!第161章 无奈之举(求推荐票)第298章 宋应星的大礼第144章 布局第891章 贬庶(第十更)第137章 争辩(求推荐票)第589章 大事听我的,小事听你的第435章 狡兔三窟第38章 帝都血夜(一)第826章 装逼时刻(第六更,为白银盟加更20/20)第689章 泼粪水(第三更,为盟主AsukaRan加更 1/3)第11章 卷土重来(求推荐票!)第13章 连救三门(一)第408章 便宜了你这浑人第54章 朱纯臣的胆量第119章 打土豪分田地(一)第15章 世袭罔替第443章 穿越一族,没有怂包第407章 真是勇士,便战场上拼刀子第881章 任重道远(第五更)第131章 归途(二)第232章 前屯殉难(七)第164章 欺我无人(求推荐票)第492章 郑家有难了第793章 田川家第799章 老子要搞事情第752章 拉偏架,立标签第247章 前进,还是后退!(第五更,打赏加更!)第168章 老古董?新发明(第四更)第523章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第537章 坤兴大婚第771章 厮杀第525章 居安思危,精忠报国第240章 国库之资尽可取用第42章 昭告天下第96章 感冒了就吃白加黑第231章 前屯殉难(六)第603章 咱成京城首富了?第113章 葵花宝典(求推荐票)第656章 不可忽视的问题第521章 四海皆是银矿第447章 于心不忍(第一更)第361章 物是人非第571章 颤抖吧,毛子哥第403章 神兵天降第619章 小郑的无力抗争(第三更,为盟主 骑单车载美女 加更2/3)第296章 本侯不信第253章 慌不择路第743章 南洋水师提督(为盟主李佩云加更2/3)第247章 前进,还是后退!(第五更,打赏加更!)第20章 春宵情动第516章 浑河往事(二合一)第271章 这是要打成持久战了?第687章 杀鸡儆猴第112章 你是老王吧(求推荐票)第239章 君臣垂泪第646章 与民争利(第三更,为盟主秋夜大人最喜欢看书加更2/3)第814章 为国效死,就在今日(第三更,为白银盟加更10/20)第501章 明目张胆(二合一)第773章 绝境(第三更,为盟主华雪鉴加更1/3)第360章 随朕破敌第893章 臭弟弟(第十二章)第92章 当一把劫匪第628章 朝廷不是背锅侠(第三更为盟主秋夜大人最喜欢看书加更1/3)第705章 南洋失衡第890章 秦王(第九更)第942章 别了,大明第307章 意大利炮第8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715章 出师不利第115章 毕云涛和杨天宝第461章 勋贵云集第892章 媒婆(第十一更)第275章 令行禁止第325章 还是我大明牛逼第785章 欺我无人(第二更)第150章 凄惨的匠户第66章 沙场擒贼(求推荐票)第796章 本王要送炭第120章 飞翔的米田共第666章 娘娘这是什么意思第528章 买票,登船第881章 任重道远(第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