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访客

莫阿莲两兄妹互相对望了一眼。

即使是武艺一般的莫阿莲也看出,孙延龄刚才挡开莫仲景的刀那几下很轻松,要不是他没有下狠手,莫仲景在他手里过不了几招。

兄妹俩点了点头,莫仲景索性将刀放在桌上,看着孙延龄,冷声道:“这下你放心了吧?”

孙延龄淡淡一笑:“这样最好,毕竟忻城的壮人,还是对你们莫家最信服,要不然,朝廷也不会制定‘以夷制夷’之策,莫大土司肯奉上谕最好,我也不用操心换个土司来治理了。”

听到孙延龄这番软硬兼施的话,莫家三兄妹互相交换个眼神:看样子,人家早留了后手,若是执意不从,这土司都要换人做了。

“好,我去劝说父兄,但孙将军你要保证,绝不会在此之前,动我莫家人一根头发。”

见妲秀到了这个时候,还有胆子和自个谈条件,孙延龄眼里不由闪过异色,他微一思量,问道:“你有几分把握……莫大土司可是很固执,你可别想着用此缓兵之计出去找援兵,要真是那样,我可不会象现在这般客气。”

妲秀傲然一笑,“孙将军言重了,你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今我们莫家人的身家性命都在你的手上,你还怕我们耍什么花样不成?”

听了妲秀一昔话,孙延龄重新打量眼前的少女。

----明眸皓齿、顾盼生辉,一身壮族的衣衫也难掩其丽色,遇事能够沉住气,不哀求不抱怨,直接就找出问题的核心所在,看似娇生惯养,却是个心里有成算的,难怪莫大土司最看重这个小女儿。

----美而慧,有情有义,遇到危机,不急不慌,努力争取最好的结局。

这样的女子,其实是很好的贤内助,莫家的门第也很般配,在当地俨然就是个土皇帝,他想和莫家拉近关系,如果答应妲秀,彼此成为姻亲的话,岂不是水到渠成?

如此一来,他也不用再想孔四贞是不是遵守着承诺,他是不是还有机会娶她为妻。

只是,心头掠过那道倩影,孙延龄到底还是放不下。

纵然面前的少女再好,终究不是他心上的那个人。

但不管怎么说,这一次为了大局着想,他终究是利用了妲秀,欠她一份人情。

就算她真是借这个机会去搬援兵,他也得给她这个机会。

孙延龄侧身让开,沉声道:“那孙某就静候莫二小姐佳音。”

妲秀走了出去。

她没有回头,却轻轻唱起壮族的情歌。

……哥是南山一枝梅,蜜蜂寻找滿山飞,蜜蜂落在花树上,两翅浮浮不舍回。

南山燕子飞得远,飞来飞去又飞回,路上逢花是不少,难遇难得这枝梅。

妹是高山一枝梅,冬寒雪打给风吹,妹是无双全靠哥,无双全靠哥来培。

哥你有心结个交,那怕山高路一条,結交那怕路途远,真金不怕火来烧。

今日同哥坐山边,有心无心讲一言,有心渡船渡到岸,切莫渡到半中间……

歌声优美动听,引人入胜,只是唱到后来,却有些凄婉之意。

那样甜蜜的歌,却唱得那般惆怅,听得人简直要掉下眼泪。

**

两个月后,忻城将军府,孙延龄用过晚饭,刚坐下喝了半杯茶,亲兵就匆匆来报,平西王世子来访。

“师弟,听说你这回立了大功,兵不血刃就拿下了莫土司衙署,够厉害啊。”吴应雄身着蓝色锦袍,几乎看不出他一路风尘仆仆从京城到广西的痕迹,仿佛他就在这里居住,晚上过来串个门而已。

和长相俊美,身着团花锦袍,一双狭长桃花眼充满了魅惑人心的邪气,薄唇不笑也带着三分笑意的孙延龄相比,吴应雄看上去气质谦和,沉稳笃定。

“皇上舍得放你出京了,师兄这次出来,有什么事情要办?”孙延龄冷声,不答反问道。

本来带着些邪魅之气的目光陡然间像出了鞘的剑一样,寒光四射。

正在奉茶的兵卫似是感觉到那股子寒意,连忙拿起茶盘,识相地退了出去。

“得得,就你这口气,这神情,要被外人看见,谁还敢当你是个花花大少爷,调戏妹子的蛮将军?”吴应雄虽然开玩笑,却自觉地选了张离孙延龄较远的椅子坐下,以免被他的冷风波及。

这位分明是因为京里头迟迟不放人,心里窝火嘛,朝他发气呢,他才不上当。

“师兄有何来意?请直说。”孙延龄言简意赅。

吴应雄白皙修长的手指漫不经心地放在桌上敲了敲,语气却甚是郑重,他沉声道:“十月初七,宫里头皇贵妃生下四阿哥,皇上欢喜至极,大赦天下。结果,到了十月十六日,顺天科场就案发。今年的顺天乡试科场,参加考试的生员有四千人、贡监生一千七百余人,而录取名额只有二百零六名。这场科考是由翰林侍读曹本荣、侍讲宋之绳为主考官,大理寺左右评事李振邺、张我朴和国子监博士蔡元禧等十四人为房考……”

“董鄂妃入宫后晋封为皇贵妃时,皇上就曾大赦天下,这生下四阿哥,又大赦天下,真是圣眷隆厚啊!”孙延龄冷哼了一声,“报考者多,录取名额少,那些考官的府邸,还不挤破头?”

吴应雄避而不谈董鄂妃,径自道:“师弟你真是通透。确如你所言,一些士子辇金载银,聚集京师,或直接贿赂考官,或辗转托人以行贿。而那些考官也欲借此交结权贵,为日后升迁寻找门路,接受贿赂、私许密约者已及千百人,超过了录取名额的四五倍,房考李振邺还将二十五名行贿者书写纸上,以便入围后寻对。后来,他们为了应对僧多粥少的局面,经过反复推敲、权衡利弊,竟然制定了两条以士子父辈爵位高低财产丰薄为顺序的录取标准:爵高者必录,爵高而党羽少者次之,在京三品以上官员子弟无不中;财丰者必录,财丰而名不素布者又次之……”

孙延龄连连冷笑:“他们的胆子够大的,就不怕吃下去了得连本带利吐出来?当今圣上虽然年纪轻轻,却最重人材,这些人简直是找死!”

吴应雄叹了口气:“可不是嘛,这样的榜单公布之后,众考生哗然,考生里有个叫张汉的,刻揭投科道,还有一位蒋文卓,索性刻了匿名揭遍传朝野,贡生张绣虎借二人之揭讹诈李振邺、张我朴二房考银一千二百两。当天,刑科右给事中任克溥上疏参奏说:北闱榜发之后,途谣巷议,到处都有不满怨言,此中弊窦甚多。那奏折上还说,中试举人陆其贤是用银三千多两,同科臣陆贻吉向考官李振邺、张我朴贿买得中的类似这类事不在少数……皇上接到奏疏后极为重视,命令吏部、都察院严讯……”

“待查实后,皇上又于当月的二十五日发布了一道逾旨,指出科场为取士之大典,关系最为重大,而且京师科场为各省之观瞻,官员恣意贪墨行私,目无法纪,势必影响各地的科场,下令对此案有关人员重加惩处,以戒将来。”

“在我动身之前,李振邺、张我朴、蔡元禧、陆贻吉、项绍芳及行贿有据的举人田耜、邬作霖已经都被斩首,家产籍没,父母兄弟妻子共一百零八人流徙宁古塔。同时,皇上穷追到底,株连甚广,以致‘朝署半空,囹圄几满’……”

说到这里,孙延龄已经完全明白了,他审视地看着吴应雄:“师兄的意思是,趁着朝中官吏奇缺,借机补一些咱们的人进去?”

吴应雄点了点头:“师弟你是明白人。没错,朝中有人好做官,朝中有人好办事,这样好的机会,简直是天赐良机,不用一些自己人,岂不是太可惜了?”

他瞅了瞅孙延龄的神情,笑道:“父王曾说过,你我兄弟,一文一武,虽是友朋胜似手足,你不会不帮我吧?你也知道,我们吴家兢兢业业,守边卫国,可皇上却始终都不放心,一边用着我们,一边防着我们。别说我们吴家了,就是你们定藩,何尝不是如此?你以为我那位义妹为何迟迟不能出宫,还是宫里头忌惮着呢,扣着她,一来优抚定南王旧部,二来,也当她是半个人质,防着孔廷训投了南边。”

“父王说了,既然皇上防着我们,那我们当然也要有所准备,这次的机会,就是最好的时机。师弟,你意下如何?”

孙延龄似笑非笑地说:“这么些年,平西王的准备还少吗?皇上对你们吴家虽然防着,可给的也不少啊,怎么,你父王还不知足,想更上层楼?”

“呸呸呸,这饭能乱吃,话能乱说吗?”吴应雄连声否认,“我父王也只是想做两手准备,再说了,多些倚仗,以后皇上做什么决定,就多了几分顾虑,可以多听听咱们的想法。历朝历代,功高震主,你以为定南王孔有德怎么死的?狡兔死走狗烹,我父王也不过是未雨绸缪,给我们吴家先留条后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