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柯蒂斯的求学生涯

白君文就这样在柯蒂斯音乐学院开始了自己的学习生涯。

这里的学风很开明,作为一所艺术院校,虽然也有与其他文理工科学校类似的学分制度,但是无论学员还是老师,对于纯粹数据和分数方面的态度都是比较随性的,正所谓“艺术家都是疯子”,在这里,公开课给人的感觉就是随意进出的菜市场,许多学生在学期初期报名了某些科目,而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发生转移,往往会缺席自己应该去的课堂,而去选择那些完全不能带来学分的课程——对此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没什么大不了的。

能进柯蒂斯的都是真正热爱音乐的年轻人,绝大部分在自己的少年时期都有“天才”之名,无论他们想往哪个方向走,只要他们是在好好的走,不是在消磨时光,就没有人会去干涉,老师们也绝不会因为学生不是自己的学生而不愿意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

自由学习的殿堂,各种灵感的碰撞,或许这才是这些世界顶级音乐学府之所以一直处在教育巅峰的缘故吧!

白君文的学院生涯低调、忙碌而充实。自从入学测试上一鸣惊人之后,他就彻底把自己藏起来了,每天除了跟着两位导师学习之外,他还匆匆忙忙出入于各种教室各种课堂,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做笔记,在琴房里一曲接一曲的练习演奏,他连一丁点时间都不想浪费,如饥似渴的吸收着各种知识,原本还有些柯蒂斯学院的学生因为他入学测试上的表现而想要找他交流、请教或者说挑战一下,都被他用各种理由推脱了。

真正跟他比较亲近的算是苏黎和亨利,这两位都对他有着某种程度的不服气,眼神里总是充满了跃跃欲试的神采,然而又情不自禁的想要跟他多多接近,于是闲暇之余三人总会一起在琴房或者某人的宿舍里聊到深夜,以至于在一段时间之后,施耐德导师开玩笑的问他:“你把苏黎泡到手了没有?”

施耐德原本是以演奏系学员的身份把白君文招进来的,可是真正进来之后,因为霍华德抢学生的事件,导致白君文在演奏方面的课程几乎都被霍华德“臭不要脸”的接盘了,施耐德对此倒是毫无怨言,当他与白君文一对一独处时,他几乎都在跟白君文聊乐理方面的东西。

对于乐理,白君文当然并没有施耐德意料中那么牛逼,但是经过莫扎特的指导和自学《巴赫》中的种种领悟,也算是达到了相当高的造诣,在面对施耐德时虽然经常会被问得面红耳赤心惊胆战,但是他的乐理基础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肉眼可见的深厚起来,相比于这个世界的所有音乐人,白君文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他的脑海中有着梦境世界许许多多的经典名曲,他可以领悟分析的对象是施耐德这样的顶级宗师都难以想象的,所以在几个月后,他已经能游刃有余的对施耐德侃侃而谈,甚至是协助施耐德做一些乐理研究方面的工作——到这时起,白君文才算是正式从一个纯粹的剽窃者变成了一个能力可以相匹配的真正大师。

而在演奏方面,霍华德给白君文的压力则丝毫不下于施耐德。

霍华德始终认为白君文的演奏与柯蒂斯学院里的其他所有人都是不同的,一开始霍华德搞不清楚这种不同到底因为什么,他只能把这归结于“灵气”,他让白君文弹奏各种各样的曲子,哪怕是同一首曲子也要求白君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演绎,然后他在旁边一边听一边分析。

事实上,这位副院长大人与施耐德是同一种人:偏执狂。

对于演奏技巧的狂热和对于白君文特殊风格的痴迷,让他对白君文施加了远超过一般学员的巨大压力,而白君文也在这个过程中顶住了压力,他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从霍华德那里学到了近乎于海量的各种知识,那些极其细微却又极其高明的演奏细节,是白君文在母校学习的时候连想都很难想象的,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气球,被人强行吹气,一直吹到快要爆炸,然后就在那个无限膨胀的临界点上苦苦的支撑,直到最后把这样的体积和体量变成自己的日常……然后又是下一轮的疯狂膨胀和强行巩固。

“我大概有点眉目了,”在很久之后的某天下午,霍华德告诉白君文:“你的演奏之所以格外吸引人,是因为你打基础的时候就跟我们完全不一样!”

他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的弟子,一只手紧紧攥着白君文的胳膊,因为太用力,指尖都有些泛白,他用异常肯定的语气询问白君文:“你的启蒙练习曲……绝对不是《哈切夫斯基练习曲》,而是一套比它优秀得多的全新的练习曲目。你能不能告诉我,这套曲目……到底是什么?”

白君文对自己的导师佩服得五体投地!

事实上,他的飞跃确实是从练习《巴赫》开始的。到如今这个时候,他在梦境世界中已经经历了很多时日,他已经知道在梦境世界的历史上,小屁孩莫扎特应该是多么伟大的音乐家,他还知道,《巴赫》四十八曲,从某种意义上说,本身就可以算是打基础的启蒙音乐。这部曲集近乎是对梦境世界的音乐模式做了一个系统化的归纳,这些曲子中包罗万象,各种流派各种技巧各种情感都有所涉猎,分寸上却又恰到好处,它正是最完美的练习曲目。

哈切夫斯基确实很伟大,是并不逊色于巴赫的音乐巨匠,但是他的伟大主要集中在他生涯后半段的各种奏鸣曲和交响乐,至于这些练习曲只是他创作生涯中的常态。而在现实世界的音乐界,确实还没有人创造出《巴赫曲集》这样划时代的东西,施耐德这辈子一直想弄的就是这么个东西,如果真的搞出来大概应该叫做《施耐德十二平均律曲集》,只可惜他还没弄出来,就看见了《巴赫十二平均律曲集》,颇有些既生瑜何生亮的遗憾感。

试问,一个靠乡村打油诗入门的诗人,和一个靠《唐诗三百首》入门的诗人,他们做出来的诗,在意境上能一样吗?当你一边念着“远看泰山黑乎乎,上边细来下面粗”一边忍不住发笑时,我却在感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动人意境,这根本是在起跑线上就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而白君文佩服的地方在于,霍华德导师居然通过长达几个月的漫长研究,搞清楚了这些极其隐晦极其细微的差别,到最后,他甚至于凭空推论出自己有一套优秀的打基础练习曲目。

“您真不愧是钢琴演奏方面的大师啊!”白君文由衷的赞叹着,然后,把他的《巴赫》拿了出来。

霍华德:“fuck!fuck!fuck!fuck!fuck you!!!”

……

霍华德看到《巴赫》之后的风中凌乱自不必细说,有必要提一句的是另外一位超级大佬:克里斯蒂安。

在入学测试最后离开的时候,院长大人曾经试探着问白君文有没有兴趣感受一下歌剧创作的魅力,然后……白君文确实有一定的兴趣。

歌剧是全然不同于乐理或者钢琴的另一种形式,它更多元化复杂化,但是毫无疑问,歌剧在音乐领域的地位也很高,而真正让白君文有兴趣去感受一下的原因在于:他早在李思颖的口中得知,欧洲十八世纪最著名的歌剧巨匠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在梦境中的第一个朋友:莫扎特。

他想要对这个莫扎特做出过赫赫贡献的全新领域有所了解,于是,在两位导师的高压之余,他还抽空跟着克里斯蒂安断断续续的学习歌剧。

他的时间就像海绵,只要用力挤,总能挤出水来。

“凭你的创作才华,我想,在未来即便是写出震惊世界的歌剧名篇也是很有机会的。”克里斯蒂安很隐晦的试图挖角:“要不要考虑转个系?”

白君文哑然失笑,只能婉拒,但是在学习态度上却丝毫不亚于自己的两门主科目。

柯蒂斯学院的学习生涯因为平静而显得匆匆,在外人看来,这样的日子平淡如水,可是他们并不知道,在每天晚上入梦之后,白君文另一段精彩的人生才刚刚开场。

第七十三章 音乐圣经第一四二章 李思颖的打算(下)第二二四章 我来考考你第一六八章 搞砸了第一四九章 灵魂之声首映(下)第一三零章 被夺走的电影第二零九章 我,年轻,任性!第十章 大明星前来拜访第一二六章 乐团的困境第八十六章 知音啊!第一四八章 灵魂之声首映(上)第六十五章 善恶终有报第八十五章 征服崔唯嵩第二零二章 求助第六十六章 以直报怨,十倍奉还第一八八章 无所不能第一二三章 来自乐团的邀请第一九四章 技法革新第五十章 制作完毕第三三六章 第四期上映第一六零章 奥斯卡(四)第三零九章 分组第二一七章 致白晴雯第一八四章 音乐家组团来访第三二二章 喜刷刷第二五七章 看似是青铜,其实是王者第二三一章 后生可畏第一八四章 音乐家组团来访第一九二章 焦点人物第三七五章 陈璐的演奏第一三九章 工作狂第一四八章 灵魂之声首映(上)第二八五章 不安与期待第三六八章 压力渐增第二九一章 厉胜男第一二零章 棋逢对手(求订阅)第一二九章 再入梦境第三七三章 威廉的野望第三四二章 泡妞高手莫扎特(下)第一四二章 李思颖的打算(下)第一四零章 丽美的救世主第三三零章 灵魂演奏第二零二章 求助第九十二章 《钢琴人生》的首映式第二零一章 坚挺的内瑟斯第一三四章 征服者驾到第一八零章 忠诚的白君文第二四二章 令人激动的重逢第一三一章 莫扎特是我弟弟第六十四章 天道好轮回第三七三章 威廉的野望第十八章 权限升级第一四四章 制作完成第二五七章 看似是青铜,其实是王者第十一章 热闹的直播间第二十三章 最糟糕的顺位第二五二章 施耐德的打算第一八八章 无所不能第二一零章 完美的跳板第一六六章 挣扎的乐队第一五零章 叫好不叫座第九章 白晴雯的大危机第五章 居然是天才第一二六章 乐团的困境第三二六章 其实很公平第三零三章 抢还是不抢第一五一章 此消彼长第七十九章 月光奏鸣曲第一八零章 忠诚的白君文第二一一章 日常第三二三章 皆大欢喜第三二六章 其实很公平第八十四章 天降巨锅第十六章 我找莫扎特第七十六章 我要塞个人进来第九十一章 制作完毕第六十章 一战封神第九十一章 制作完毕第三十四章 复活赛?不稀罕!第一五零章 叫好不叫座第三七一章 出色的演奏第一七九章 群众的呼声第三六九章 失误与机会第二二五章 牵强附会第五十二章 试听会(下)第二二零章 白君文音乐研讨会第七十七章 入学面试第三二三章 皆大欢喜第一三七章 竞争开始第一零五章 无可匹敌第二零一章 坚挺的内瑟斯第四章 会弹琴的小屁孩第一二零章 棋逢对手(求订阅)第二十九章 台面之下第三六五章 特别节目开始第三四一章 泡妞高手莫扎特(上)第二八三章 莫扎特来了第三五七章 即将开场的演奏会第二五零章 无力的施耐德第八十六章 知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