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让梨

bookmark

王粲一愣,旋即反应过来,张绍这小竖子,是在拐弯抹角骂自己丑陋呢!这是王粲一生的痛点,他年少时就因为短小总被人轻视,亏得老师蔡邕捧他,后来到了荆州,又因为面陋矮胖而错过了刘表的招婿,王粲视此为奇耻大辱。

王粲才高而性躁,投入曹操麾下后许多急切的表现,都让幕府同事不太喜欢他。此言一出,众人一时窃笑不已,尤其是王粲的师兄阮瑀最是开心,大家更觉得张绍聪明了。

打人打脸,骂人揭短,王粲顿时满面涨红,但要与张绍这童子对骂吧,太损名士风度,王粲也只好冷哼一声,别过脸去,假装自己雅量高,不和小孩子计较。

而另一人也对张绍颇有敌意,这便是刚获封亭侯的蔡瑁,他讨厌张绍,完全是因为畏惧张飞。

此事还得从去年讲起,蔡瑁虽然一直对刘备怀有敌意,但荆州还仰赖他守卫北境,故一直隐而未发。直到去年刘表病笃,刘备开始暗中与刘琦联手,已决定扶持刘琮、投降曹操的蔡瑁这才萌生杀心。

他与蒯越密谋,准备在刘备到襄阳赴宴时动手除掉这老革,不料计划却被刘表的同乡、山阳士人伊籍侦得,悄悄告知刘备,让刘玄德找了个借口提前离开襄阳。

事后,刘备倒是以大局为重,没立刻与蔡瑁算帐,只是自此之后再进襄阳,必有赵云护卫。而一向忠于刘备的张飞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不止一次在饮酒后公开表示,早晚有一天要弄死蔡瑁和蒯越。

张飞说到做到,之后半年,他真的以“防备曹贼间谍”为由,将蔡家往来南阳和襄阳的商队统统查抄,与蔡瑁自此结下了仇。

原本蔡瑁是不怎么怕张飞的,他毕竟已投降了曹操,而刘备则兵败如山倒,眼看就要覆灭。

可现在忽然惊闻被曹操视为家人的夏侯氏,居然和张飞结姻,而曹操话语里,对张绍这个小俘虏居然颇为喜爱。这让蔡瑁担心,曹丞相莫非是想以张绍为饵,来争取刘备身死后,张飞的投降?

若真如此,那蔡瑁便要跟那勇夫同处一室,想起张飞要杀自己的豪言,蔡瑁便有些惧怕,恨屋及乌,他盯着张绍,阴阳怪气地评价道:“诸君都以为此子日后不俗?我看不然,少时了了者,大未必佳啊。”

都不需要张绍喷他,却见曹操听闻此言,脸色顿时就垮下来了,指着蔡瑁道:“德珪失言!罚酒!张绍,给蔡侯满上!”

这句“蔡侯”令蔡瑁惶恐惊愕,差点就避席而出,给曹操跪下了,他完全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话。

宿卫在旁的夏侯霸却在心中乐不可支,这蔡瑁虽说与曹丞相是少时好友,但毕竟分开太久了,连曹操家目前正好有两位“少时了了”的孩子都不知道!

如果说曹丕、曹植少年时的表现是“奇童”,那何晏可称“圣童”,至于曹冲,则是真正的“神童”。

所以曹操才立刻护犊,一点不给蔡瑁面子。

眼下,张绍得了曹操撑腰后,就走过去给蔡瑁倒酒,满得几乎要溢出来,并看着他诚惶诚恐地喝下去。

张绍倒是不想在口舌上和蔡瑁多做纠缠,受演义影响,他总觉得,什么蔡瑁、张允迟早会在曹操中反间计后被砍掉脑袋,嗨,自己和一个死人计较什么呢?

而另一個对“张飞降曹”心怀忌惮的人,就比蔡瑁高明多了,蒯越待旁人先评价,而他直到最后,才盯着张绍道:“是儿确实聪明,且言辞犀利,让我想起了一个人。”说罢看了下首的王粲一眼。

王粲明白了蒯越的意图,立刻接话道:“蒯侯想到了谁?”

蒯越笑道:“当然是昔日名满天下的奇童,孔融,孔文举了!”

孔融?此言一出,徐庶、夏侯霸心中顿生寒意!

他们是知道,曹操有多恨孔融的。原来孔融少年聪慧、且擅长言辞机辩,家世也好,海内英俊皆信服之。孔融丢掉北海郡后,去许都投靠汉廷,曹操敬他名气大,遂授予九卿高位。

孔融最初还能与曹操相容,但自打曹操平定河北后,孔融就认定曹操有“不臣之心”,他自诩为朝廷忠良,遂屡屡与曹操为难。诸如编造“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的段子来嘲讽曹丕纳甄氏,又抨击曹操北征乌桓劳民伤财,书信里尽是侮慢之辞。

到了今年,孔融更是变本加厉,言语越发偏激,曹操深恨已久。眼看南征在即,而孔融已经成为后方反曹派的领袖,于是遂以“意图谋反、不孝父母”等罪名,将孔融杀了,并株连满门。

如今蒯越将张绍比作少时的孔融,看似夸奖,实则是在引发曹操的忌惮和杀心啊!

蒯越用心之歹毒,这哪是“狐偃”啊,都赶上他祖宗蒯彻了。

曹操听闻蒯越之言后,也不说话了,只轻捋长髯,眯着眼凝视张绍,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而厅堂中众宾客,顿时不敢言语,气氛一时凝滞住了。

蒯越这话可不好接,以夏侯霸的智慧根本想不到该如何回应,只能求助地望向徐庶。

而徐庶正思索着,要怎样帮身处险境的张绍脱困时,张绍自己倒是先反应过来了。

要是在过去,乍一听人拿他和孔融比,张绍肯定以为是好话呢。谁让后世父母总教孩子要“孔融让梨”来着,显得这个人颇为正面。

但前几天与环登同车,这小子话多,一路都在说许都、邺城的八卦,其中就有曹操数月前诛灭孔融一家的事,这可是大新闻啊!

此刻,张绍立即想起,演义里,孔融好像就是因反对南征,被曹操宰了的!这老蒯不坏好意!

他也感受到了气氛的凝滞、回头看到了徐庶和夏侯霸的担忧,于是张绍眼珠乌溜溜一转,见客人们案几上摆放着的水果中,除了南方特产的橘子外,还有几颗黄梨,遂生出急智。

却见张绍径直走到蒯越面前,朗声道:“蒯侯将绍比作孔融,实在是不够了解小子啊。”

蒯越放下筷箸看着他,想知道这孺子要发什么高明之言,却听张绍笑道:“孔融少时虽然知道家里的长幼顺序,能给兄长谦让小小的梨;但他长大后,却居然搞不清楚一国的上下尊卑,不懂要遵奉丞相之命行事。”

“绍却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这就是绍与孔融的不同之处啊。”

不顾众人诧异的目光,张绍大着胆子捏起蒯越案上的一颗黄梨,举起它,转身对着曹操作揖道:“绍至少知道,这厅堂上的每颗梨,都是拜丞相所赐,谁能吃,谁不能吃,谁的梨大,谁的梨小,也都决于丞相一言。”

张绍抬起头,看到曹操眼中一闪而过的赞许,顿时谦卑地问道:“所以丞相,这梨看着真可口,绍能食一颗么?”

妙!真是太妙了!此言一出,满堂皆讶,只不过蔡瑁、王粲是惊愕;而徐庶、夏侯霸是惊喜。尤其是徐庶,他只觉若与张绍异身而处,自己恐怕也无法答得如此精巧。

“哈哈哈,吃罢。”因为儿子和假子的缘故,曹操一直是挺喜欢聪明孩子的,眼看张绍的表现超出预期,他不由大乐,一张口允了张绍的请求,又望向面色微变的蒯越,笑道:

“异度,不知你可愿‘让梨’予这孺子啊?”

蒯越多来年一直以谋略唇舌见长,今日竟遭雁儿啄了眼,被张绍在言语上巧妙驳回,没讨到什么便宜,心中颇为恼恨。他嘴上却不敢忤逆曹操,遂道:“自无不可,正如孺子所言,厅上果品酒肉皆是丞相所赐。”

他又轻松地说:“今日虽无舞乐,但听此子妙言,颇如古之俳优侏儒,也算令丞相娱耳目乐心意了,当然值得赐梨!”

你看,蒯越嘴上不计较,心里还是不爽,非要用俳优侏儒这种小人来比拟张绍,找回点大人物的自尊嘛。

听闻此语,方才吃了张绍亏的王粲、蔡瑁连声称赞,对啊,他们是高贵的世卿大夫,可不能跟“小人”计较。

张绍可不理几人,只大声感谢曹丞相赐果,捧着黄梨回到角落里慢慢啃去了。

倒是食官属王垕看张绍的目光越发惊异,心想这孺子才来几天啊,可满口圆滑乖巧之语,倒像是已丞相府这汪深水里混了几十年的老前辈。

记室属阮瑀促狭,明知道蒯越心里有疙瘩,却还故意顺着梨的话题讨论起来:“南方之梨虽然色鲜,然而味略酸涩,要论天下梨中佳品,还得是河北真定的梨。”

阮瑀捏起拳头来比喻道:“真定梨大如拳,甘如蜜,脆如菱,可以解烦释渴。等蒯侯日后到了北方,一定要尝尝。”

蒯越敷衍地答应,目光却盯着眼前的梨,越发讨厌这种水果了。

“不错,荆州果品,确实不以梨见长,但南楚特产的橘,确实值得细品。”

一直静观其变、静默不言的大鸿胪韩嵩拄着杖,缓缓站起身来,第二次向曹操祝酒,又借梨、橘顺着往下说:“屈子《橘颂》有言,青黄杂糅,文章烂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此颂名曰橘,实则是在赞自己,赞人才。”

韩嵩朝曹操拱手:“丞相,臣袖中正好有一枚‘精色内白,纷缊宜脩’的南方佳橘,不知丞相是否愿意品尝滋味呢?”

曹操会意道:“德高的这枚橘子,莫非产自庞家的园子?”

“正是!”韩嵩道:“庞士元已被嵩唤来,如今就等在外面塾中,是否要召进来一见?”

曹操故意一拍额头:“几忘矣。”

他目光看向站在厅堂边缘的徐庶:“元直,庞统不是汝同门么?便由你出去,将他唤进来。”

“唯。”徐庶应诺而行。

而角落里认真啃梨的张绍,也听到了庞统的名字,遂停下了吮吸梨汁,心中大奇:“这时间线不对吧,蔡瑁都还没死,庞统,这么早就来献连环计啦?”

……

“士元,丞相让我唤你入厅。”

听徐庶这么说,在塾中脚都站麻了的庞统抬头道:“是唤,不是请?”

“就是唤,此丞相原话也。”曹操越是傲慢,徐庶就越开心,以庞统的脾气,受了大委屈,或许就会死了辅佐曹操的心。

庞统果然皱起眉来,但很快又深吸了两口冷气,让自己以家族为重莫要愠怒,只自嘲道:“当年范雎初入秦国时,秦昭王还让他住在下等客舍,吃了足足一年的粗劣的饭食;郦食其在陈留初见高祖时,高祖还倨于床上,而使两婢洗脚呢。”

“但他们只需与君王见上一面,三言两语,便能让对方敬执宾主之礼,延请上坐。”

庞统还是那么自信,整理自己的衣裳,抚平被风吹乱的发髻,在经过徐庶时,笑着对他道:

“元直。”

“今日,请听我一鸣惊人!”

……

然而,曹操对庞统的印象并不好,远不如与徐庶见的第一面:观其容貌姿容平平无奇,身上也没有名士的雍雅风度,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的郡吏嘛。

而且庞统拜见时也不称罪吏,打量曹操的眼神还颇为大胆,仿佛接受面试的人是曹操,而不是他。

曹丞相便也不客气,只对议曹掾辛毗一点头。

辛毗会意,立刻起身,代曹操给了个下马威:“庞统,汝弟庞林在襄阳弃职投贼,你可知罪?”

庞统收回审视曹操的目光,迎向辛毗,从容应道:“家门不幸,但统至多有为兄不教之过,也谈不上罪吧?”

辛毗冷哼道:“依汉律,汝弟身为州吏,应当助州牧守城御贼,等待王师抵达,而庞林竟弃职而去,投降刘备。此与谋反同罪,本人应当腰斩,父母妻子兄弟姐妹同产无少长皆弃市,这其中,也包括你啊。”

庞统却丝毫不慌,摇头道:“先生欺统不懂律狱之事么?汉律虽云如此,但这不过是沿循秦时故律罢了,这中间隔了数百年,岂能仍以秦法决之?”

庞统侃侃而谈道:“自从孝宣重用儒者,便引入春秋决狱,以调剂律法之苛。世祖中兴以来,更是解王莽之繁密,还汉室之轻法,《春秋》有言,亲亲相隐,而恶恶止于其身,对从贼非首恶者,早就不株连父子兄弟了。”

他甚至开始反击辛毗:“先生之言,倒是让我想起初平年间,董卓挟持天子迁都长安时,为了搜刮钱财,竟不顾光武以来慎刑旧例,重行暴秦旧法,将雒阳数千家富户冠以‘反国逆党’罪名,统统株连斩杀,并籍没其家产。”

接着庞统又望向曹操,对他作揖道:“而曹丞相忧国家之危败,愍百姓之苦毒,率义兵为天下诛残贼,迎天子而拨乱反正,想必对待刑律应当谨慎,与董贼决然不同。”

庞统道:“我听说东郡人陈宫曾为丞相故吏,后来却叛迎吕布,从兖州到徐州,屡屡与丞相作对,真可谓大逆不道!休说诛三族,九族亦可!但曹丞相在抓获陈宫后,却宽赦了他的老母、妻子。宥人之过,圣人所美也,通过此事,我便能知道曹丞相的宽仁了。”

辛毗闻言心中冷笑,心想:伱和陈宫能一样么?陈公台和曹丞相是有羁绊的,你却不过是一荆州的路人。

但连他也不得不承认,这庞统确实言辞犀利,还通过引用春秋决狱,抢占了政治正确的高地,又给曹操戴上宽仁的高帽子,从道理上的确不太好驳。

而坐上客韩嵩也适时出来为庞家求情:“丞相,庞林等荆州冠族子弟投贼而去,诚然可疾,但老朽又听说,自长坂败后,其中也有不少人后悔,甚至有偷偷跑回家的。愚以为,应宜稍加宽宥,一来以乱贼心,二来可诱使更多士人滋生北返之念,或主动为丞相内应以求赎罪。”

“反之,若是严格按照律法,一味重刑严惩,嵩唯恐如今在刘备军中的士人,绝望下都会坚固反心。而尚在州中的冠族,因害怕遭姻亲、故旧株连,会更相亡走,如此反倒不美啊。不如就用宽赦庞士元父子,来做个示例。”

韩嵩既已开口,也给了曹操一个台阶,曹丞相遂望着庞统道:“《书》称,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此王制之明典也。庞统及其父,叛逆之类,按律诚应枭首。但德高之言也有理啊,庞统,我便暂不杀你。”

“统谢过丞相!”

曹操却让他别高兴得太早:“《贼律》又有言,其坐谋反者,若能协助官府捕首恶,可除坐者罪。汝父与庞林妻女先收押狱中,等到庞林北上自首认罪,或协助王师灭刘备,方能得免,至于你……毕竟是从逆者同产兄,本该一同打入监牢。”

“但德高却盛赞你善于品评士人优劣,主持官吏进退公平无怨。我初下荆州,正值用人之际,今日便当着众人的面,试试你的本领,若的确是一位好功曹,方可戴罪留任。”

庞统知道这就是曹操最大的宽宥了,心里只觉他器量小,对曹操评分大减,也只能勉强道:“丞相想让统品评谁人?”

曹操看向韩嵩等人:“且先评一评西席的诸位宾客罢。”

岂料庞统一点不给面子,竟当场拒绝,摇头道:“丞相不知,统有‘两不评’。”

第十九章 水太凉第二章 家父张益德第二十九章 须知少时凌云志第十章 说曹操曹操到第一章 致二千年前的你第二十八章 南郡四士第十七章 虎须手曾捋第六章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第十三章 战忽第八章 好人就得让人拿枪指着?第一章 致二千年前的你第二十六章 我都不知道怎么输第三十三章 乌骓第五章 但我大受震撼第四章 被俘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第十五章 徐庶进曹营第十一章 我有一剑第二十章 建安风骨第十二章 忍死须臾待杜根第二十一章 此城中可有……第十二章 忍死须臾待杜根第一章 致二千年前的你第十六章 我打了一辈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第十二章 忍死须臾待杜根第二十五章 温酒第三十一章 让梨第三章 是的,我们是有一个孩子第八章 好人就得让人拿枪指着?第四章 被俘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第十九章 水太凉第十九章 水太凉欢迎收藏欢迎收藏第三十二章 凤鸣第三章 是的,我们是有一个孩子第十六章 我打了一辈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更新时间及几点说明第二十七章 南州士之冠冕欢迎收藏第一章 致二千年前的你第二十二章 武王未及下车欢迎收藏第十七章 虎须手曾捋第二章 家父张益德第三章 是的,我们是有一个孩子第二十三章 能有什么坏心思第六章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第三十一章 让梨第二十六章 我都不知道怎么输第三十二章 凤鸣第四章 被俘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欢迎收藏第九章 天下最叵信之人第十九章 水太凉第五章 但我大受震撼第六章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第三十章 自许人间第一流第十八章 若倒戈卸甲,以礼来降第十九章 水太凉第六章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第二章 家父张益德第三十一章 让梨第六章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第六章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第三十一章 让梨第三十一章 让梨更新时间及几点说明第二十六章 我都不知道怎么输欢迎收藏第二十九章 须知少时凌云志第二十五章 温酒第十一章 我有一剑第二十五章 温酒欢迎收藏第八章 好人就得让人拿枪指着?第二十四章 乱武更新时间及几点说明第十五章 徐庶进曹营第十九章 水太凉第二十四章 乱武第五章 但我大受震撼第十七章 虎须手曾捋第三章 是的,我们是有一个孩子第四章 被俘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第十四章 说话又好听第二十五章 温酒第九章 天下最叵信之人第十三章 战忽第二十六章 我都不知道怎么输第三十一章 让梨第十五章 徐庶进曹营第六章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第三章 是的,我们是有一个孩子第十一章 我有一剑第十八章 若倒戈卸甲,以礼来降第三十一章 让梨第二章 家父张益德第二十二章 武王未及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