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煤矸石的用途

尽管资金缺口很大,不过公司能动用的资金为1500多万,系统倒是给予了1500点的名望值。

名望值的问题解决了,可是资金还是差一大截。

李河川还是决定先购买滚筒采煤机的研发,毕竟这台大型设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采煤效率更是远超直齿摇臂采煤机。

只是需要试验一下,能不能直接让自己变得有钱,从而提高名望值。

于是,他就给霍青玉打了个电话。

结果过了一会儿,霍青玉堵到他办公室门口问道:“李总,为什么要转账你私人账户1000万,转账到矿海装备1500万?”

李河川说道:“研发装备可不是在电脑上研制呀,需要用实物不断检验的。”

“不是,我问你要1000万干什么?”霍青玉作为公司的大管家,对每一分钱的去向都要了解清楚的。

“这个嘛,你也不是外人,实话告诉你把,我认识一个国外的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他手头上有大型采矿设备的资料,我想可以用在我们的设备研发上,就决定买下来。”李河川睁着眼睛说瞎话,而且决定了,以后的那个“同学”的关系不能用了,就用这个“海外的高级研究员”当幌子。

不过他随即发现,矿海APP不是傻子,他这种来回洗,并不能增加名望值。

“不会有麻烦吧?”霍青玉小声说道,“知识产权在国外保护的很严密,到时候别惹上官司。”

李河川呵呵一笑,说道:“不会的,那家研究所已经破产了,他要价1000万也是为了破产清算。”

霍青玉点点头,关切地说道:“那还好一些,我们公司刚布上正轨,你千万不能出事。”

李河川见范一明过来了,便说道:“我心里有数,你放心吧。”

霍青玉和范一明打了一声招呼,出去忙了。

范一明则是走到李河川的对面,扶了一下眼镜,说道:“现在两个小组暂时全力以赴公关滚筒采煤机了,因为不知为何,大家突然有了一丝顿悟,好像找到了突破口。我还说是不是金钱刺激的呢。”

李河川心中一跳,早上霍青玉转账过来之后,他就下单购买了采煤机的研发。

他不知道这种研发是用什么形式来体现系统的功能来,没想到范一明告诉了他答案。

原来这是刺激研究人员的大脑,激发他们的潜能。

想到这里,他便微笑着说道:“或许是在长林的时候压制的太厉害,现在一下子迸发出来了。咦,你怎么戴上了眼镜?”

范一明呵呵一笑,说道:“不管怎么样,采煤机可能很快就能研制出来,我想到时候可以用在我们自己的矿井中。眼镜嘛,这几天看东西看多了,有点不得劲。”

“不对呀,咱们的矿井煤层才4.5米高,用这么大的采煤机不是浪费了吗?”李河川的并不是煤炭专业毕业的,因此恶补了不少煤炭行业的知识。

范一明微微一笑,说道:“这是刘娟的化验报告,当然了她归刘矿长管,我是无意当中发现的。”

他递过来一沓厚厚的化验单,给了李河川。

李河川接过来一看,上面是煤层工作面采点化验记录。

“微量元素测定表,铁和铝的含量这么高?这是……煤矸石?”李河川迅速翻阅着化验单,忍不住问道,“咦,这上面还有字‘哎呀,好可惜,能够造硫酸铵化肥的’、‘这是三氯化铝,可以照新型净化剂的’、‘水泥材料’……这是刘娟的字?”

范一明有点小感冒,他用嘴捂着口鼻,咳嗽了一声,说道:“李总,你可算捡到宝了,千万不能让它跑了。”

“范总开玩笑吧,刘娟不到20岁,还是个小女孩,还没长开好不好?”李河川眼前忽然闪现出刘娟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格外明亮。

这如果放到古代,肯定就是陪床丫鬟的命。

可惜自己这个地主老财没那个命,还是老实巴交开矿吧。

“一看就是李总太闲了,我说的宝,是煤矿,不是刘娟。”范一明打趣道,“要不然我和刘矿长,不,刘总监透漏一下你的意思?我相信他肯定愿意让侄女跟你的。”

刘娟的父母很早的时候就死于矿难,刘泉来是她唯一的亲人,如果去说,刘娟绝对不会反对。

虽然他有钱又长得帅,但刘娟绝对不是因为这个而喜欢他。

李河川老脸一红,连忙说道:“扯远了呀,还是说一下煤矸石的事情吧。”

范一明也恢复了严肃,说道:“矿海的煤层很特殊,4.5-5米的优质煤炭,但其外层还有2米多厚的煤矸石层,如果把这个考虑进去,那么采高8米内,有一半的煤炭,一半的煤矸石。”

“煤矸石在历来都是被当做废弃物扔掉的,因此以前矿海只开采4米的煤层,其实也没什么错,毕竟这样不用筛选,出土就是煤炭。不过咱们不同之前,综合采煤机效率很高,完全能弥补筛选煤炭和煤矸石所抬高的成本。”

李河川沉吟了一下,说道:“你的意思是,咱们可以换上滚筒采煤机,然后分拣出煤矸石,不再当废物处理,而是再利用?”

“我们可以制造化肥、净化剂,甚至是建材或者三氧化二铝,这都是钱的。”范一明说道,“不管怎样,总比直接扔了强。要不刘娟也不会在上面写那些可惜的话。只是咱们自己生产,成本有点太高了,据我了解,煤基化工厂投资至少十亿起步,而且国家管控着,不让上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

李河川也是点点头,说道:“你说的没错,冠城情况更加特殊,整个四面环山,如果污染了,那么这个地方就成死城了。不过既然煤矸石有用,咱们也不能简单处理了,以前的时候没多少,直接低价卖给了电厂,他们也是烧成渣,制作建筑材料的。这样吧,等综合采煤机投入运行,咱们的煤矸石全部留下,找化工厂谈一谈,看看能不能多卖点钱。”

“我也是这么想的,近期我们没有实力建造化工厂,只能先处理了,要不然太占地方。”范一明说道,“还有一个事,需要向你汇报一下。”

“你说。”李河川不知不觉间透出了老板的威严。

“关于滚筒采煤机的外购部件,碰到了一些问题。”范一明说道,“之前的时候我联系过南边的几家钢铁厂,提出订购4.5米的滚筒,可是他们以煤炭行业不景气,要求付全款。”范一明说道,“采煤机最大的构件就是滚筒和切削刀。切削刀之前已经和原太市特钢公司达成了协议,只是没实施而已,即便我们重新谈,问题应该也不大。现在的问题是几家钢铁厂以防污染投入太大为由,一个滚筒要价2500万,比之前的高出了一倍。”

“涨价了?这些钢铁厂还真敢狮子大开口啊。”李河川眉毛一拧,说道,“还真是捏住我们的七寸了!这样吧,咱们两个再去一趟。如果真谈不下来,就动用大招!”

“大招?不会是打架吧?”范一明推了一下眼镜,开玩笑地说道。

“怎么可能?我可是以德服人的。”李河川眼睛看向窗外,远处的钢铁厂的烟囱在办公室里就能看到。他淡淡地说,“至于大招是什么,现在保密!”

第109章 凤凰山小区第102章 拢共分三步第239章 专题报道第219章 资源交易网测试版发布第87章 救人附带播放广告第64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第30章 大招生效了第62章 环保临检第106章 采矿与环境治理一体化项目第2章 采高4米的直齿摇臂采煤机第82章 增发股份第186章?换梁第221章 招聘第134章?我有一辆基地车第31章 你们两个搞上了?第147章?给你个总经理干不干?第229章 王瑾的办法第20章 收购长林装备第120章 是谁在算计我?(求订阅,加更)第228章 五千万投后估值第18章 研发狂人范一明第273章 截胡第191章?新能源的正确打开方式第159章?驻段验收的问题第70章 请叫我法律顾问第270章 百万富婆第143章?悬挂式检修线第117章 榆铁公司的改制(求订阅,5更之3)第268章 B轮融资计划第90章 组建矿海集团第244章 这里是华夏的硅谷第202章?你使劲往大猜第249章 企业吧的计划第190章?能源领域的降维打击第260章 送卡第165章?特高压的使命第244章 这里是华夏的硅谷第51章 全面接手第233章 这是要超双十一啊第7章 我们要开工了第211章?给你3个亿第267章 未来的规划第201章?马赛克打错地方了第30章 大招生效了第89章 李河川当选长林煤业董事长第71章 不谈竞争,谈合作第223章 正式上线第201章?马赛克打错地方了第123章?成立矿海铁路运输公司第242章 煤炭产业基金第61章 建材厂设备组装第155章?B计划第99章 小岚钢铁厂的失策第38章 研发煤基建材制造设备第4章 新老板的新方法第188章?矿海要上天了第113章 人工运河奇迹第7章 我们要开工了第127章?开创铁路研发的奇迹第129章?钓鱼第63章 宣布投产第93章?归程第236章 李河川的川付宝第236章 李河川的川付宝第59章 建材设备研发完毕第132章?以假乱真的骗子第134章?我有一辆基地车第115章 煤基化肥设备(求订阅,5更之1)第122章 运煤通道主导权之争第105章 资本的力量第235章 387亿!第31章 你们两个搞上了?第85章 矿难第232章 煤炭竞拍第78章 张所长的请求第230章 项目地推第183章?矿海产业园区第26章 吴曦月的谈判策略第260章 送卡第144章?刘娟的发明第194章?能量因子力学应用第86章 李河川的救援装备第174章?机械师冯飞第160章?深入合作第28章 合则两利第86章 李河川的救援装备第264章 川付宝银行接口谈妥了第269章 三种方案第104章 原太特钢的邀请函第119章 打破铁路垄断(求订阅,5更之5)第41章 自建工厂的打算第122章 运煤通道主导权之争第46章 签订托管协议第65章 防治污染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第164章?抢人大战第272章 发展势头良好第19章 谈判第29章 采煤机滚筒订单第242章 煤炭产业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