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您就说要不要吧
反正感觉这一夜,才更像是给这种古音古韵的词牌名版权,在业内打足了广告。
毕竟多少歌手一辈子的夙愿,就是希望能有人给自己写首好歌。
能不能红是个玄学。
但绝大多数歌手都觉得自己唱功还可以,缺的就是这命里一首天作之合的好歌。
可好歌不便宜,好创作人的精品更是希望能给明星高手演绎,这样他们的作品能爆火的几率更大。
所以哪怕是在同家唱片公司,都经常会出现歌手之间抢歌的事情。
现在突然冒出来的这种模式忽然把事情简单化了。
随便花几十块钱,就能买本精装版的唐诗宋词,上面写满了几千年来的经典文案。
只需要翻找更适合自己的下手即可,就像在KTV里面的点唱机上选歌。
固定的曲调根本不用烧脑。
是不是简单得像是自助餐那么随意取拿。
偏生今天的词牌名演唱,就给所有想冲进场捡便宜的音乐人提醒了下,没有版权限制当然意味着谁都能唱。
但这种看似公平的谁都能唱,比拼的就是编曲、配器跟演唱能力。
抢先又如何,唱出来如果不能红,没有形成市场社会影响力,法律也不会随便认可哪只阿猫阿狗就对千古绝唱形成知识版权吧。
实际上更加残酷了。
寻常歌手,小唱片公司,哪里去找一堆才华横溢的音乐人、制作人来做编曲?
这种事情在当下流行的各种演唱综艺里面很常见了。
为了获得节目效果,歌手们唱谁都不熟悉的新歌,不如翻唱某首经典。
花点钱获得演唱版权后,依样画葫芦的照着原唱鹦鹉学舌,只是初段水平,唱得再好也只是拿来跟原唱做对比。
还容易得罪原唱。
稍有地位水准都会做二次编曲,调还是那个调,但根据歌手嗓音特点把轻重缓急的节奏感重新编排,再加上不同的乐器表现,绝对耳目一新。
优秀的编曲不亚于再创作,但又比从无到有的全新写一首要简单。
起码对熟手是这样。
燕青这边刚开始弹奏旋律,音乐人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挤到民乐团的后方,想知道唱的哪首。
老皮也卖关子的摊手:“我不知道啊,他们这些搞古诗词课题的人,一大堆拿手货。”
没错,只要在做事,燕青对女性其实蛮尊重。
专注于案件的何顺芝,忙于生意的宋思雨,踏实做助理的邱文芳,他都很少嘲讽打击。
对鸡姐鸭妹还有民乐团的女生就更当成自家小妹,蛮照料。
这首就是汉服妹子们选的《永遇乐·落日熔金》,李清照中后期的佳作,妹子们很喜欢的调调,燕青自己肯定没听过。
但对他来说肯定毫无压力。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所以说古诗词的感染力强大呢,只这么寥寥十二字,就勾勒出清晰的暮色景象。
古筝跟洞箫的交织,让金色更加辉煌,暮云愈发深沉,仿佛几道光箭从暮色中穿透出来。
画面感无比清晰。
镀满金色黄昏的微粒,仿佛伸手触摸就能纷纷扬扬的散落一地。
可这样的景色又有谁能陪着看呢?
身临其境的氛围感顿时拉满。
这种夕阳余晖总是会让人不由自主的沉静下来,回忆点什么。
燕青那种比较偏中高音的唱腔,也适合这样的空旷: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渲染柳色的烟雾渐渐浓郁,笛子还吹奏着怨曲哀声,究竟谁能知道还有多少春意。
意境更是无敌。
不由自主的把情绪都拉到那种淡淡的忧伤。
喜欢听演唱会的,还不是追星爱豆的那种歌迷,多少有点文艺青年的底子。
这么一烘托只感觉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心灵共鸣了。
好多人忍不住闭上眼,开始幸福的徜徉在歌声、乐曲带来的海洋里。
不用计较高音靓、低音沉的技术含量,就是简简单单的因为唱词带来另一个世界。
可以享受放松甚至投入进入的心灵世界。
如果只是文字,都没法这么如清泉般流进每个人心底。
这是李清照在生涯后期的作品了,元宵佳节看着夕阳,忽然想念起多年前在都城繁华悠闲的美妙时光,精心装扮、欢乐出游。
现在憔悴而风鬟霜鬓,蓬头垢面的不想出去见人,还不如躲在帘子下,听着外面的欢声笑语。
把那种飘零寓居的惆怅与人生际遇的变迁,孤苦无依的凄清都传递出来。
其实在燕青没看到的方位,一位音乐人已经不顾镜头和舞台设置,站到民乐团前方去,自作主张的指挥起所有的汉服妹子。
要求琵琶、古筝、扬琴都压下去,把自身颇具辨识性的音调沉下去,只有二胡还能陪伴。
皖师大的民乐团姑娘们,本来到平京就觉得啊啊啊,到处是高手,当面就想撤了她们,是老大执意要留下来给大家体验感受镀金的机会。
光是能在老皮的演唱会上参与露脸,这都是可能未来一辈子可以吹嘘的资本。 所以平日里在师大的那些傲娇任性、自视清高的小脾气都丢了个干净。
乖巧得很。
看见这位满头花白蓬松卷发的中年大叔,满带大佬气势的指挥,都不由自主的服从。
特别是平时牛皮哄哄的京城琵琶高手,都如臂指使,其他人还不赶紧百依百从。
那二胡更顺着最后对她好像开小灶的挥舞手臂,加倍悠长轻柔。
相比其他乐器,二胡出了名的悲情。
但这里却被处理成了模糊的背景音,铺垫在燕青自己弹奏的中阮音周围。
更让听众们仿佛看到眼前被勾勒出来的孤独身影。
对,就好像是中阮弹奏旋律的影子。
音乐实质化了。
有种小人物在大时代的无力感和无方向感。
夕阳是结束,元宵却是不知所终的未来。
这得是多么高超的技艺!
燕青自己是没想这么多的,他都摆着死鱼脸在那面无表情的弹唱。
其实这是老皮给他的建议。
这年头嬉皮笑脸的风格,声情并茂的演绎,多半不会太让观众追捧。
就得是这种禁欲风,爱理不理的自顾自,反而更容易引得观众记忆深刻。
现在都有那种超高超大的高清显示屏特写歌手。
从看台上只能看见如火柴棍大小的歌手,却能被这种超大屏幕把整张脸放大到几层楼高。
老皮的团队经历那么多演唱会,当然深谙这些技巧。
这就是要推出新人,让观众熟悉新人的重要阶段。
没少给特写,淡定、沉稳的五官,特别是那副颇有些如佐罗面具般遮挡眼部的黑框眼镜,居然又看不到什么凄苦。
这时歌曲又一遍推到副歌高潮部分:“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却好像多了层和声,若有若无的女声在缠绕。
内味儿就变了。
居然成了对爱人、对情感的思念,追忆似水年华的美好岁月。
少了沉重哀情,透着嘴角依稀的轻笑。
更显悠远,继而隽永。
最后这俩字,才是华夏所有艺术追求的至高境界。
燕青没这么深刻的艺术修养,但他知道怎么唱出来让人喜欢叫好。
他还觉得是理所当然呢。
所以表情愈发沉静,让观众都以为是他功底深厚。
这么一首词都能让我们听出品味来。
殊不知老皮他们在DJ台,连声称赞:“牛逼,老金这点补上的和音绝了,给了人生的希望,立意拔高了呀!”
其实这种玩法,通常出现在各种专业练歌房、排练室。
各路高手,玩器乐的,唱人声的,交织在一起随心所欲的按照自己对作品理解调整,不一定拘泥于原作,用技巧和情感去重现自己对歌曲的定义。
这已经是艺术追求的范畴了,一般不拿到商业化的演唱会来显摆。
因为大众听不懂这里面的处心积虑,能够飙高音、拖长音就觉得很震惊了。
现在的分量刚刚好,燕青主力传达,各种和音、配器在周围协调,大骨架还是平易近人,局部细节如画龙点睛的拔高演唱的艺术含量。
让观众们也惊讶,有种别样的神采。
如果说昨天还是对诗词歌赋改头换面回到应有的样子,感到惊艳。
今天就是能理解到里面深邃的艺术感。
自己都觉得自己高雅起来。
谁知燕青马上就来个低俗的。
当然不是十八摸,周邦彦的《青玉案》。
燕青自己最擅长这种浪子曲目。
甚至相比柳永的柳词,周词当年在各大夜场,最得乐师喜爱。
因为他强调格律严谨,字音读来抑扬变化而和谐婉转,绝无吐音不顺显得拗口的地方。
这种词本身即富有音乐美,同乐曲能够完美配合,自然是让乐工、歌女都喜爱异常。
不过这货也是个沸羊羊,居然能躲在李师师的床下听美羊羊和宋徽宗忙活,转头还写词记录感叹……
所以浪子哥怎么会去步他后尘。
然后全场看见这刚才还面无表情的诗词歌手,忽然抱着“阮吉他”转身对民乐团笑了笑……
超大屏幕上,刚才还颇有些紧张的二三十位民乐团汉服妹子,居然不顾面前还有自发的指挥,成片的东倒西歪嗔笑撒娇。
观众们都哗然了!
威力这么大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