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制艺手册

这天傍晚,忽然淅淅沥沥落起盐粒大小的雪籽,砸在瓦楞屋檐上,噼里啪啦响成一片。到了晚上,天边搓绵扯絮,雪籽变成鹅毛大的雪花,纷纷扬扬倾洒而下。

次日清早,雪仍未停,庭间树干上、青砖地、院墙、水池、山石上覆了一层厚厚的积雪,腊梅花凌雪盛开,清香满院。

风摇树动,枝头雪花簌簌飘落,似梨花残尽,满地银砌。

傅云英穿夹袄、交领道袍,外面罩了件御寒的蒲涛青对襟丝绒鹤氅,步出丁堂。

她如今兼任助教,可以出入北斋,仆妇给她开门,搓搓冻得发僵的双手,将她带到山长姜伯春的住所前。

天还没亮,姜伯春还在睡。姜师母领着丫头在灶房里烫鸡、拔鸡毛,预备炖阴米红枣鸡汤吃,听说她来了,洗干净手迎出来,细细打量她好几眼,笑眯眯问:“好俊的后生,可说了人家没有?定的谁家小娘子?”

傅云英愣了一下。

姜师母只是随口一问,见她发愣,抿嘴一笑,进房拿了本册子出来,“官人昨晚说你今天一早一定要来拿这个,呶,拿去,少年人贪觉,这么冷,难为你起得来。”

傅云英接过册子,拜谢姜师母。

她拿着册子回东斋,点了根蜡烛,坐在窗前读书。

一刻钟后,叫起的钟鼓声响起,学生们抱着文具书本披头散发冲进东斋,看到她,面面相觑。

她朝他们微微一笑。

几个学生吓得一个机灵,慌忙找到各自的位子,翻开书,大声诵读。

……

傅云英只是制艺助教,经、策、论的主讲老师才是负责教授知识的人,她不想喧宾夺主,没有像对傅云启那样严格要求学生们,但她每天早上第一个到东斋,天天如此,从不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渐渐的,早起的学生越来越多。

她按着名册将学生们分成几组,由他们自己选出组长,她平时有什么要求直接告诉组长,再由组长告知自己的组员,层层往下,力求每个人都能迅速跟上进度。

大部分人老老实实按照她的建议训练八股文写作,但也有人强烈反对由她出任助教,更有甚者,在斋堂用饭时大骂山长和赵师爷荒唐糊涂,竟叫一个小儿给他们当老师。

正是散学吃饭最热闹的时候,斋堂人来人往,听见学生们讽刺傅云英,他们互望一眼,在一旁观望。

不服气的人多着呢。

袁三和傅云启是傅云英的忠实拥护者,当场反唇相讥,和那几个年长的学生吵了起来。

钟天禄胆小谨慎,生怕两边人打起来,撇下碗筷,找到在东斋抄写文章的傅云英,“云哥,你快去看看,袁三他们要动手了!”

傅云英眉头一皱,起身收拾书本。

一旁的苏桐轻笑一声,“其实你何必多事,这些人能不能写好八股文,与你何干?与其浪费自己的时间,不如辞了助教。”

钟天禄低头嗫嚅,没敢应声。

傅云英瞥一眼苏桐,示意钟天禄去外边等,小声说:“表兄来日登科中举,金榜有名,前途无量,我和表兄不一样,得走点弯路。”

苏桐道:“既知是弯路,为什么还要走?”

傅云英笑了笑,反问他:“我还有其他选择吗?”

苏桐沉默不语,目送她转身走远。

……

斋堂闹哄哄的。

袁三、傅云启被人围在当中,和另一伙人争吵,两边吵得脸红脖子粗,其他学生饭也不吃了,都站在后面看热闹。

听到高兴处,纷纷敲敲手中的碗,给双方加油鼓劲。

傅云英踏进斋堂,还没来得及问什么,冷不防一只粗瓷碗直直朝她脸上飞了过来。

斋堂的瓷碗按实惠的买,样子不好看,就是扛摔,砸到脸上绝对头破血流。

旁边的人惊呼出声,傅云英眼角余光扫到扑面而来的瓷碗,来不及躲闪,抬手要挡,一双手忽然从斜刺里钻出来,稳稳当当接住瓷碗,倒扣在桌面上,扫视一圈,眼神冰冷。

丢碗的人吓得面如土色,忙钻进人群想蒙混过去。

乔嘉上前几步,周围的人赶紧让开,他大手一张,揪住一个学生的衣领,拽回傅云英面前。

“我、我不是故意的,我就是一时失手……”

丢碗的学生面色紫涨,辩解道。

傅云英冷冷看他一眼,“袁三,按住他。”

袁三看到傅云英差点被瓷碗砸中,怒火中烧,撸起衣袖就要和对方动手,听见她叫自己,忙跑过来,二话不说,抓着那学生按在桌旁。

学生吓得语无伦次,使劲挣扎:“你们想干什么?以多欺少!仗势欺人!公报私仇!”

周围的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是该上前劝架,还是先去找山长过来。

傅云英一言不发,拿起刚才那只粗瓷碗,走到丢碗学生面前。居高临下,俯视着他,右手高高抬起,对着他的脸,猛地往下一砸!

“傅云,停手!”

学生们心里一个咯噔,眼看要闹出人命,忙大叫出声,上前阻止。

胆子小的捂着眼睛不敢看。

“咔嚓”一声,瓷碗砸在桌沿上,应声碎裂成几瓣。

瓷碗就在自己旁边碎裂,如果傅云英砸下来时没收手,自己的脑袋准得开花,丢碗学生魂飞魄散,顾不得羞耻,眼泪汹涌而出。

周围的人已经扑上前,见状一愣。

傅云英下手的力道控制得很准,瓷碗虽然碎了,但没有炸开,她挥开碎片,拍拍丢碗学生的脸,“冯承,对不住,我只是一时失手。”

学生们对望一眼,摇摇头,哄堂大笑。

冯承脸上火辣辣的,双腿发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趁袁三捂着肚子大笑,挣开束缚,一溜烟跑远。

傅云英懒得再理会他,接过乔嘉递到手边的帕子,擦干净手,走到和袁三、傅云启争吵的人面前。

旁边的人纷纷往后退,让出地方。

几个丁堂学生大声吆喝,搬来一张大圈椅,往地上一放,“来,云哥,坐。”

傅云英轻甩宽袖,大马金刀的坐于圈椅上,旁边递来一盏热茶,支持她的学生都站在她这一侧,帮着递东拿西,众星拱月似的,围着她献殷勤。

对面的人面色铁青,“傅云,你比我们小,凭什么当我们的助教?”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傅云英轻启朱唇,缓缓背出韩愈的《师说》,眉峰微挑。

“不管高低尊卑,无论年长年幼,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圣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只要别人掌握我不懂的知识,能对我有所启发,就足够当我的老师。不是人人都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必耻于向别人求教问题。”

傅云英停顿了一下,环视一圈,道:“我平时遇到不解的问题,也会向别人请教,在场诸君都是我的老师。”

旁边几个和她对视的学生面露激动之色,挠挠脑袋,嘿嘿一笑。

那几个为难傅云启的学生眯了眯眼睛,冷哼一声,“你拿圣人自比,是不是太狂妄了点?”

傅云英微微一笑,“写八股文,便是要入口气代圣贤立言,学圣人说话,从而体悟圣人心思,学会做人的道理,不拿圣贤自比,如何写得好八股文?”

她望着对方,含笑道:“圣人贤德博学,尚且虚心求教,你们却拘泥于身份年纪,想必学问品德一定比古往今来的圣贤更出众。”

人群里响起刻意拔高的哄笑声。

几人面色一沉。

傅云英接着道:“从我第一天兼任助教开始,凡是要求大家作的文章,我必定先写一篇供众人传阅,从不推诿。我懂的问题,大家来问,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不明白的文题,会向诸位主讲求教,绝不会不懂装懂。助教之责,本就是协助主讲、副讲辅导同窗们的功课,监督同窗刻苦勤学,引导书院学风,我有哪个地方做得不足,你们尽可以提出来,或是去找山长建议更改人选,不必在这里指桑骂槐。”

“对!傅云这么好的助教,你们还挑三拣四,有本事你们来做啊!”

“傅云每天以身作则,起得比所有人都早,睡得比谁有人都晚,不仅要忙自己的功课,还辅导我们的学业,任劳任怨,从不叫苦,你们倒还埋怨上了!”

“有本事以后遇到难题不要问傅云啊,昨天我还看到你们在看傅云总结的那篇《八股结体写法》……”

……

周围的议论声都在为傅云英说话,几个讽刺姜伯春偏心的学生张了张嘴,想反驳几句,却无言以对。

当中一人眼珠一转,愤然站起身,怒目道:“山长曾说,书院育人,是为了培育品德,教导学问,而不是只为科举考试,可山长却让傅云担任制艺助教,为了制艺八股,忽略经籍学问,丢了西瓜捡芝麻,本末倒置!”

学生们呆了一下,都笑了。

“不考科举,书院要怎么办下去?”

“傅云八股文写得好,才让她当制艺助教的,术业有专攻嘛,你不想考科举,我们想啊!”

杂七杂八的反对声,但没人说到点子上。

傅云英挥挥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学生们忙闭上嘴巴,等她开口。

“山长的良苦用心,你到现在也没看明白。”傅云英道,“山长并不反对科举,他只是反对仅仅为了科举。”

山长本人便是科举出身,怎么会轻视科举?科举考试固定在四书五经之中,固然限制思维,导致许多学子读死书、死读书,但它是目前最公平、最公正、最有效的选拔官吏制度,打破贵族世袭体系,让天下百姓无论贫富贵贱都能通过读书改变自身命运。

学生们都沉默了。

傅云英站起身,笑了笑,朝对方拱手,“虽然我每次考课皆名列前茅,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敢妄自尊大,不过辅导你们几个的八股文,还是绰绰有余的。”

说完,抬脚便走。

……

后来,斋堂争吵的事传到姜伯春耳朵里,他惩罚几个学生抄写《师说》,一人抄五十遍。

托他们的福,傅云英在书院的威望又上了一个台阶。没人再嘀咕她不配为助教了。

……

雪后天气晴朗,但积雪却多日不化。

韩氏打发下人送口信到书院,问傅云英什么时候回去过年。贡院街那边东西都收拾好了,随时可以启程。

她最近忙着编纂一本专门讲制艺的书,需要参考大量书籍,估摸着没时间回黄州县,让铺子里的掌柜带口信回去征求傅四老爷的意见。

傅四老爷得知傅云英成了书院助教,觉得她现在应该就和孙先生一样是个夫子了,生怕扰了她的事业,对掌柜说:“告诉少爷,回不来就不回了,免得赶来赶去过不好年,家里都好着呢,用不着惦记,等暖和了我去那边看她。”

让掌柜装了满满一船的年货送到武昌府。

傅云英不回去,傅云启也不想回去,韩氏什么都听女儿的,于是三人加上蹭饭吃的袁三留在武昌府过年。

书院过年有一个半月的假期,学生们基本都是湖广本地人,临近过年时,陆陆续续收拾行囊,几个同乡凑钱雇骡车一起回家。

主讲们大多也归乡和家人团聚,剩下的要么是拖儿带女受不了旅途波折,要么是孤身一人毫无牵挂,干脆留在武昌府过年,顺便为科举考试做准备。副讲中有好几位屡次乡试落第,到现在仍然不放弃,一旦考中举人,就有了做官的资格,虽然考不上进士一辈子也当不了大官,但并不是人人都盯着会试那几百个名额,能当个芝麻小官光耀门楣,大部分读书人就心满意足了。

即使有赵师爷和书院其他教授从旁指导,傅云英一个人仍然忙不过来,需要助手,袁三、傅云启、钟天禄自然都愿意出力,除此之外,她还找赵琪、杜嘉贞帮忙。

那天书院学生在东斋前列队等候山长训话,她顶着众人异样的眼光走到杜嘉贞面前,请他协助自己。

周围叽叽喳喳的学生顿时安静下来,彼此交换眼神,等他们俩闹翻。

杜嘉贞面色古怪,带着点防备和讥讽,冷冷道:“为什么要我帮你?”

傅云英微笑着说:“我要为院中学生编写指导时文写作的册子,但我一个人能力有限。你是书院最出色的学生之一,有你相助,我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

杜嘉贞嘴唇轻抿,没说话。

……

编写册子这个差事听起来繁琐,但每个人都求之不得,按书院历来的规矩,编好书册后,经教授们修改,将副本送交朝廷相看,获得许可,书院便可自行刊印,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留下自己的名字。

从前只有藏经阁的管干有资格编书,傅云英在藏经阁帮忙期间,跟随管干学了很多编纂书目的知识。

她自入院以来,每写一篇八股文,还要写心得体会,学生们向她请教问题,她每一个都记录下来,将大家的探讨和见解也全部写在纸上。通过分析每个学子写八股文时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她积累了大量素材。

素材总结好,翻遍藏经阁的藏书后,她决定编写一本辅导八股文写作的《制艺手册》,内容用不着艰深,只求通俗易懂,因为这份手册面向天下所有学子,主要是启蒙所用。

这可是一项大工程,傅云英事先没有告诉任何人,等先完成了《破题》这个章节后,才把这事透露给赵师爷和姜伯春知道,然后将草稿送交两位长辈点评。

时下关于八股文写作的书不是没有,但大多数是教学子们投机取巧的猜题文章,或者是艰涩的长篇大论,还没有人用简单的语言系统地分析四书五经、朱熹集注和八股文写作。

如果之前有人说书院的学生要编一本制艺手册,姜伯春和赵师爷可能要笑掉大牙,但傅云英却直接把草稿给他们两看,两人目瞪口呆,牙齿是没掉,下巴合不上了。

这本启蒙读物一旦刊印,很可能和《声律启蒙》、《训蒙骈句》、《唐诗》一样,传遍大江南北,傅云之名,虽不能名震九州,也必将名噪一时。

姜伯春收起轻视之心,对傅云英的态度越发郑重。他和书院教授愿意全力配合傅云英编纂书目,还帮她出了很多主意。

赵师爷有些心惊肉跳,从跟随孙先生读书,到进入江城书院,进入藏经阁,再到无私帮助同窗学子,担任助教……傅云英的每一步似乎都在为这本册子打基础,又好像只是水到渠成,并不是她刻意为之。

若她是个男子,能像其他人一样参加科举考试,不知道她能走得多远……

他问傅云英:“等手册写成,署傅云这个名字,你心里觉得委屈么?”

她回道:“老师,有个现成的名字,为什么不用呢?”

赵师爷眼前一亮,“丹映公子?”

丹映公子神龙见首不见尾,每个月和自己的老师在纸上争辩,名声已经传遍湖广,但本人从不参加任何文会、诗会,湖广文人都在猜测他到底是何方神圣,何以如此淡泊名利。

对啊,丹映公子这个名字比傅云更有影响力!

……

这事没有瞒着书院的人,现在除了赵家人,其他人也知道傅云就是丹映公子了。

大家只短短惊诧了一天,第二天就乐呵呵四处显摆,“丹映公子晓得不?我同窗。”

杜嘉贞得知此事后,把自己关在房里,郁卒了好几天。

他常常当众拿出丹映公子的文章和同窗们讨论,还说过若能得见本人,欣喜若狂……

哪里晓得本人天天在他眼前晃来晃去,夺去所有人的注意力,夺走他的风光,夺走师长们的喜爱,他很得牙痒痒的傅云,竟然就是丹映公子!

……

傅云过来找他,杜嘉贞很意外。

编书的事从小的来说能造福那些家境普通、没有师长引导、摸不着八股文窍门的学子,从大的来说,如果她的手册编得好,不止能惠及一方,甚至可以流芳百世。

内阁费时几年为皇帝编书,首辅沈介溪将功劳全部揽到自己身上,天下文人尽皆愤愤不平,但那几本书署名写了沈介溪,已经无法更改,后世的人只记得沈介溪的大名。

这种能无形给作者带来人脉关系和政治资本的好事,傅云竟然会找上自己?

杜嘉贞直觉傅云是想羞辱他。

毕竟他从来没给傅云好脸色看,一直和他针锋相对,当初还想过利用周大郎、苏桐欺负他。

杜嘉贞沉默了很久。

周围的人大气不敢出一声,一眨不眨地盯着他们看。

傅云英面色不改,问道:“杜兄,教授们和我都觉得你是最佳的人选,你觉得呢?”

杜嘉贞依旧不说话。

她笑了笑,“还是杜兄觉得有比你更好的人选?”

听了这话,旁边的人眼珠一转,似乎跃跃欲试。

杜嘉贞咬咬牙,“好,我应承你!”

这一刻,他明白,自己输了,输得彻彻底底。

第106章 初案第164章 结局(三)第155章 (六)捉虫第140章 暴脾气第62章 公布第22章 惊闻第156章 (七)第24章 端午(修改)第44章 自救第55章 云哥第164章 结局(三)第83章 高中第39章 图志第22章 惊闻第33章 兄妹第82章 制艺手册第131章 剿袭第20章 借书第86章 对峙第35章 高人第119章 肉麻第4章 芝麻团第135章 心结第23章 长更第109章 受伤第144章 佛郎机第63章 打击第65章 藏书第45章 获救第82章 制艺手册第106章 初案第1章 素馅馒头第84章 喜讯第28章 粽子枇杷第27章 善后第97章 选秀第35章 高人第11章 蜜汁炖肘子第46章 回家第70章 搬家第52章 灯会第16章 金银蛋饺第145章 银荒第92章 承诺第47章 起哄第39章 图志第71章 考课第11章 蜜汁炖肘子第100章 回京第96章 钟声第157章 (八)第47章 起哄第89章 得救第123章 说开第47章 起哄第32章 说定第45章 获救第18章 买书第164章 结局(三)第161章 (十二)第166章 结局(五)第149章 赔偿第2章 酱菜第108章 试探第27章 善后第90章 驿站第109章 受伤第118章 蜡头第56章 双陆第49章 离别第76章 学长第29章 建议第37章 冤枉第111章 下狱第105章 任命第15章 汤圆第123章 说开第153章 (四)第19章 激动的四叔第121章 驾崩第66章 杀鸡第12章 烤红苕第20章 借书第25章 贵人第64章 心机第25章 贵人第94章 考试第20章 借书第132章 第 132 章第46章 回家第60章 再见第91章 错过第29章 建议第106章 初案第81章 新学长第57章 江城书院第104章 杀良第84章 喜讯第33章 兄妹第91章 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