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泊雨到了燕王府,先是碰见几个月没见的张诚。两人简单聊了几句,然后一起去见燕王。
进屋看了一圈儿,除了该在的都在,还多了一个引人注目占了不少空间的身影──世子朱高炽。
梁泊雨和张诚拜见燕王和世子后又听命各自坐了。燕王环顾四周,继续他们进来之前的话题:如何应对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
朱能说得唾沫横飞,坚称收拾李景隆的五十万兵马不在话下,给他一万骑兵就能统统搞定。张玉几次想拦住他的话茬儿,都被他无视了。不过其实朱能敢说这话也不是毫无根据。
一个多月前,耿炳文在被燕王带人两面夹击、不得不退往真定的时候,曾带领数万南军经过滹沱河东。这时燕王见两军人数相差悬殊,而且他不敢在后续兵马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贸然让自己的先锋部队跟着耿炳文进入真定,于是下令停止追击。可当时朱能打得很欢,正跟在耿炳文屁 股后头穷追不舍,没能及时接到命令。一个不小心,仅带了三十几个人就冲进了敌阵。
等他知道自己跟大部队失去了联系已经来不及了。耿炳文发现紧追着自己几万大军的竟然是一支只有几十个人的一小队骑兵时,气得差点没昏厥过去。大骂“朱能竖子欺人太甚”,并立刻下令停止撤退,调转了军队的方向重新列队。他当时想:这样的对阵,一帮人冲上去,就是把朱能剁了肉馅包饺子吃也绰绰有余了。
可是他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现实真的永远比小说更精彩,战场上是什么都有可能发生的。朱能在这场闪电般的战役中担纲主演了一部明朝历史真人版的《我是传奇》,只是主角的结局大相径庭。
如果说朱棣是为当皇帝而生的,那么朱能就是为了让朱棣当皇帝而生的。
当天的情况是:朱能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之后,不但没有惊慌失措,反而HIGH了。他没有勒住缰绳,而是精神抖擞地在马肚子上又来了两脚,带着他的三十几人直奔了敌阵的更深处。
耿炳文的军队刚刚在朱棣那儿吃了败仗,本来就是在撤退,气势颓废,心情抑郁。大家都想着赶紧进了真定城把伤员处理处理,然后稍事休养重新整编再出城迎战。可没成想眼看真定的城门就在眼前了,上头又突然下令让他们往回冲。
往回冲就往回冲吧,听说来的只有几十人,领头的是燕军大将,抓住了肯定大功一件。所以北军的人很快就把朱能包围了。要是换成别人,这种情况下十有八九也就降了,可他们围住的是朱能,是武艺超群打仗不要命的朱能。
朱能轮着大刀往人群里冲,他的人一看老大已然义无反顾了,一个个又都年轻气盛、血气方刚,谁也不愿意投降做孬种。于是把马一夹、心一横,也跟着冲了过去。
天壤之别的两方人马就这么昏天黑地混战了一阵,南军的一众步兵很快就发觉战况并不乐观,靠后一些的南军远远地就看见一队杀人已经杀红了眼睛的敢死骑兵横冲直撞地踏着一路的尸体就那么直直朝自己扑了过来。所到之处,马下的人跟马吊牌一样纷纷倒地,这哪是被超过自己近千倍敌军包围的案上鱼肉?分明是阎王爷派来的招魂使者!
围在前面的南军相继溃退,一时众人四下逃散。结果朱能最后杀出重围不算,还俘虏了三千余人。等他带着弃甲投降的南军在“将军威武”的喊声中回到军营的时候,不仅梁泊雨等众多大小将领傻了眼,燕王也被他折服,搭着他的肩膀直说:“士弘乃本王军中第一猛将,无人能敌,无人能敌……”
滹沱河一战给耿炳文并不幼小的心灵蒙上了浓重的阴影,并且也成了他后来坚守不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此梁泊雨在心里着实对朱能崇拜了好一阵子。回北平的路上他把这事说给夏天解闷儿,开始夏天不信,直到从乌力吉那儿得到了证实,夏天才张嘴掉了下巴,感慨了一句,“这哥们儿才真是传说啊!”
朱能说得慷慨激昂,潭渊、丘福等随声附和。张玉插不上话。梁泊雨、张诚和朱高炽只是听。道衍盘腿半闭着眼睛跟入了定一般。燕王的眼风一阵阵往梁泊雨这儿飞,弄得梁泊雨心里发毛:殿下,不好好儿听你的第一猛将说话,一直对我暗送秋波是啥意思?难不成看上老子了?!我不恋 兄,对肌肉男也没兴趣,您省省吧。
梁泊雨正暗自调侃,朱能那边喷完了。张玉出了口长气,张开嘴巴刚要说话。
“未平,你有什么想法?”燕王突然来了一句。
可怜张玉又一口气憋了回去。
“呃……”梁泊雨翻了翻眼睛,这跟着燕王出去打了几个月的仗,燕王的脾气他已经摸得差不多了:通常每次要开战之前燕王都会把手下的人聚到一起开会商量对策,看似想要听取大家的意见,相当民主。可实际上呢?该怎么打、布哪个阵、使什么手段,其实他心里早就想好了,而且根本就不打算改变。梁泊雨觉得他之所以还要问问其他人,是为了更好地说服他们,好让所有的人都觉得他的办法才是最好最有效的,好都能死心塌地地跟着他去拼命。他要是知道那句话,一定会拿来用作燕军上阵之前的口号──信燕王,得永生。
所以如果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燕王一定是任由大伙随便讨论,等没人吭声了,他再把自己的想法一说,会议结束,绝不会单独点名发言。
梁泊雨在短暂的瞬间几番思量,最后终于明白:该来的,还是来了。
“殿下,微臣是时候该回一趟大宁了。”
从燕王极具戏剧性的表情变化中,梁泊雨明白:聪明绝顶的自己再次一语中的。
啪!燕王一拍桌子,“九江小儿,豢养之子,寡谋骄矜,色厉中馁,所长不过纸上谈兵,本无可惧。不过本王在此,他必不敢犯。前日永平来报:江阴侯吴高已经帅兵前去。永平临近山海关,是北平通大宁的要道。如果永平失守,辽东兵马必然直扑北平,到时再跟李九江两面夹击,北平恐将不保。所以本王决定要先救下永平,再前往大宁。知道我离开,九江定来攻城。只要在我回来之前,留下的人能守住北平,届时我再率援军回师,前后夹击,定能将他生擒。”
“九江”是李景隆的小字。虽然李景隆没打过仗,但他因为自幼熟知兵法,又生得眉清目秀、顾盼伟然,所以不论是是当年的朱元璋还是现在的建文帝还都是很看重他的。而燕王之所以这么直呼他的小字,除了因为两人是表叔侄关系,还因为实际上两人年龄相仿,曾经是儿时的玩伴,另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燕王的同母弟弟周王就是在不久之前被这小子受命逮治的。
李景隆早早袭爵,年纪轻轻就官至太子太傅,现在又奉命平燕,是皇上眼中的红人,也是家喻户晓的名人。梁泊雨想了解他的情况很容易,所以早知道了他跟燕王之间的恩怨,也完全理解燕王对这个五十万大军统帅的不屑与轻视。不禁有点儿为李景隆感到可惜:好歹也是个帅哥不是?不过他也很清楚:五十万人不都是李景隆。盛庸、宁忠等耿炳文留下的副将并不是省油的灯。那天拍着胸脯给沈宪打保票不过是为了留住夏天。现在大军逼近,梁泊雨不能再全指着对燕王的信任。
“可是殿下,”不等梁泊雨提出自己的疑虑,坐在旁边一直没说话的张诚先问了,“去宁王殿下那儿找援兵是早晚的事儿,要是现在就能把人借来对付李将军固然会胜券在握,只是您走了的话,准备让谁来负责守城呢?”
“嗯……”燕王眯细了本就细长的眼睛,佯装沉吟,“也差不多该让世子锻炼一下了。”
众人齐齐将目光移向朱高炽。
朱高炽白白胖胖的脸上挂着谦和的微笑。梁泊雨觉得他要是举起一只手来就是活脱脱一只招财猫。只不过是行动不便的招财猫。
一阵冷风飘过,大家无语了。显然是觉得燕王把坚守北平的重任交给一个身有残疾、还动不动就气喘吁吁的世子太过草率,但又都不好多说什么。
不难看出,燕王要去大宁和留下朱高炽守城是早就跟道衍商量好了的,大家的反应也早在他的意料之中。所以这会儿他趁着大家伙儿正搜肠刮肚地想找些什么合适的理由反驳了他而又能给世子保全面子的时候,燕王瞅准时机站了起来。
“行了,既然你们都没什么意见,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世子切记:只须固守,切莫轻易出战。其他的人回去准备一下,等明天殿后的人马抵达,让他们稍作休整,然后本王亲点人马率军北上,先保永平,再取大宁。”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亲们的关心,俺没啥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