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德妃娘娘请安。”
德妃欠了欠身,“戴公公,快请起,可是陛下有旨意?”
来的人竟然是戴胜,萧青蕤坐直了身子。
“陛下今儿不来这边了,让老奴带了赏赐过来。”戴胜使了个眼色,身后小太监便跪在德妃面前,把手里捧着的东西高高举过头顶。
“这是赏给德妃娘娘的。”
德妃谢了恩,樱桃接了过来,打开一看,是一匹纱,“这是益州进上的芙蓉纱,木芙蓉的皮捣烂沤制,由手巧的绣女手工编织而成,未上色的芙蓉纱特点洁白、轻柔、细腻、看去犹如薄雾,且有清香。只是这纱极难上色,越是娇艳的颜色越难,大都是秋香色和松绿色。”
谢安嫔性好雅致,对这用木芙蓉织成的纱情有独钟,此时便娓娓道来,“德妃娘娘得的这匹便是秋香色。”
戴胜笑着恭维,“安嫔娘娘说得极是。”
德妃后,戴胜到了韦丽嫔面前,如同意料的,赏赐的也是芙蓉纱,颜色是松绿色,而后谢安嫔、胡顺嫔、王恭嫔等嫔妃,得的也是,颜色或是秋香色或是松绿色。
得的东西一样,显不出谁特别,不甚得宠的嫔妃们心中窃喜,谢安嫔便不高兴了,她精心准备的礼物陛下怎么会不另眼相看,给她的东西竟和这些蠢笨的女人一样,她生气的睃了众人一眼,突然注意到萧青蕤身边空空荡荡的。
“怎么......没有和嫔的吗?”
瞬时众人的视线便落在了萧青蕤身上,幸灾乐祸的看着笑话,陛下赏了众人,独独没有和嫔,这可真是打脸。
“和嫔妹妹莫生气,姐姐这份送给妹妹。”韦丽嫔一扫之前的阴霾,慢条斯理的调笑着。
“万岁爷特意吩咐了老奴,将给和嫔娘娘的这份留到最后。”戴胜急忙接着韦丽嫔的话说,带着小太监到了萧青蕤面前。
“和嫔娘娘,这是您的。”
“有劳戴公公。”
萧青蕤盈盈一笑,半夏接过来,打开一看,惊呼出声,“好鲜润的颜色,太漂亮了。”
原来这匹芙蓉纱竟是桃红色。
桃红是一种粉红,特点是鲜润,有一种水灵灵的生机感,看着是最好调
配的颜色,却是最难调得精确鲜妍的颜色,大略的颜色很容易配出来,那种鲜润水灵却很难调出来。
咸福宫西角种着五六棵桃树,春天开花的时候,远远望去,云蒸霞蔚,到了近前,那花瓣却鲜润的几乎要掐出水来,她当时还和杨衍说了句可惜调不出这种色。
而这匹桃红色的芙蓉纱,真调出了那种水灵鲜润的桃花“色”了。
“万岁爷还说和嫔娘娘送的礼物他极满意,织染坊调了无数次,终于调出了这种色儿,特意赏赐娘娘。”
原来不是没有和嫔的,而是将最好的留给了和嫔。
不止韦丽嫔脸色灰败,其他人脸色都不好看,和萧和嫔一比,她们简直都像笑话。
“德妃娘娘,时辰不早了,万岁爷的意思是各位娘娘回各自寝宫吧。”
......
长安宫。
“娘娘,这匹纱要放在库房了么?”
樱桃忐忑不安的问道,若不是德妃一直看着,她绝对不问,将它压在箱底,永远不翻出来。
“不。”德妃没有暴怒的处置这匹打脸的芙蓉纱,“裁了,做条裙子。”
娘娘的声音好冷,樱桃打了个冷颤,连忙应下来。
“寿康宫那边怎么样了?”
德妃很快冷静下来,萧青蕤用一匹桃红纱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她便送她份大礼,让这稍稍得志便不知天高地厚的婢子认清自己的身份。
“娘娘,都妥了。”
......
夜,还很长。
乾清宫寝宫里酒味浓郁,杨衍刚刚沐浴过,长发散着,披着件简单的寝衣,露出坚实的胸膛,倚在门框上,曲着大长腿,深眸亮的惊人。
“朕等了这么久,就煮了这碗面。”
杨衍一开口,萧青蕤便知道他真的醉了,虽然外表看着正常,可这说话的语气他没醉时绝不会这么说,这么带着烟火气的幼稚抱怨。
将面碗放在桌案上,萧青蕤牵着杨衍的手坐下,她蹲在他身后,轻柔的给他擦着湿漉漉的发,“这是长寿面。”热腾腾的面碗,雪白的面条,香浓的汤汁,洒着碧绿的葱花,卧着金黄的煎蛋,“我以前过生日的
时候,每次都要吃碗长寿面,妈......母亲亲手煮的,很温暖。”
杨衍端起碗啜了口面汤,鲜香酸浓,不由胃口大开,姿态优雅,修长手指捏着筷子,好看极了,没有发出声音,也没有溅出汤汁,碗里的面却飞快的见了底。
胃里舒服多了,杨衍眉心也舒展开来,头发上的小手力度轻重适度的按摩着头皮,有魔力似的缓解了他这些日子的暴躁,满足的喟叹出声,配合的转动脑袋,方便她按摩到每一个地方。
“六郎,六郎。”
听着均匀的呼吸,萧青蕤轻轻唤了两声,得不到回应,“睡着了吗?”
她抽回手,看着杨衍窝在椅子上,高大的身子委屈的缩着,长腿曲着,这个姿势睡着了不舒服,萧青蕤轻手轻脚的走向门边,想唤人进来将他抬到寝床上。
腰上突然一紧,双脚离地,萧青蕤回过神才发现她被人扛在了肩上,杨衍进了寝房,没走到床边,却是一个造型古怪的椅子上。
“朕命匠作监做的春椅,爱妃来陪朕玩玩。”杨衍呼吸炽热,还带着酒味儿。
这椅子极怪,前后有两对扶手,人在上面一动,就晃动起来。
很快,杨衍用实际行动演示了这椅子怎么用的,他一动,这椅子也动,萧青蕤受到两重折磨,扶着把手,面色潮红,连身子都泛出淡淡的粉色。
“爱妃才是最美的桃花色。”他掌心的薄茧抚摸在肌肤上,带起一阵阵颤栗的快感。
......
翌日,萧青蕤醒来时,天光已大亮,屋子里只有她一个人,揉了揉酸疼的腰,穿上衣裳,外面的宫女听到动静,轻轻唤了声,得到她的吩咐进来侍候。
杨衍上早朝去了,萧青蕤用过早膳,坐着软轿回宫的时候,在长巷上遇到了一队穿着番邦衣裳的人,看发型和装扮像是出家人。
“那些是什么人?”
半夏连忙去打听,回来了说:“主儿,在前面领路的是寿康宫的嬷嬷,那些人是乌斯藏的高僧,奉太后娘娘的令,到明光阁给太后娘娘祈福。”
明光阁是宫里的佛堂,太后一向信奉佛法,萧青蕤没放在心上,眼皮酥软,“回宫我再补补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