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八节审食其的尴尬三

之所以说审食其的机会来了,是因为朱建的老娘死了。

按理说,这不应该成为俩人交往的理由。朱建死娘是他朱建的事,纵然审食其跑来参加追悼会,也不见得朱建同志会领情。

然而,这份人情,朱建却领了,并且是不得不领。

朱建做出如此举动,有些迫不得已,但也合情合理。原因其实很简单——穷。

要说“穷”和“死娘”没多大关系,但是朱建同志穷的过分,连给老娘买棺材板的钱都没有。

没钱那就去借吧。朱建就是这么搞的,停丧在地,四处筹钱。

然而,朱建忙了两天,却一无所获。

闹了一辈子革命,还当过淮南国的丞相,虽然近两年混的差一点,但毕竟是个“官”。然而这个“官”却能穷的如此彻底,纵观整个古代史,这位仁兄算是特例之一。之所以说是之一,因为后世还有个别人,在这个方面也干得也比较过火,比如海瑞。

朱建同志到目前为止,为“廉洁”两个字,做了一次生动形象的演绎。

事实上,每次看到这点史料,我都会产生一些怀疑。

纵然廉洁,担毕竟是国家公务员,吃皇粮,有工资,就算不富裕,也没道理混的如此差劲。

因此,我刻意探寻了一下西汉时俸禄体系。

汉承秦制,官职多因袭秦代,如相国、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奉常、博士、郎中令、卫尉、任尉、治粟内史等官职都是沿用秦制。

汉代的官秩,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官阶在100石以上者,这类官中如“三公”每月有俸350斛(一斛相当于14公斤),中二千石官月俸180斛,最低一百石官月俸16斛。

第二类是斗食、佐史之秩。斗食月俸11斛,或岁俸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故称斗食。佐史月俸8斛。

第三类是少吏,秩无规定。这些人俸禄甚薄,最低秩月俸仅为3.6斛,也就是100斤稻谷。

也就是说,当时公务员们的工资并不是货币,而是粮食。如果想去买些油盐酱醋,那还得背着自己的“工资”去街上当两天“小贩”,先把粮食换成钱,再用钱买日常生活用品。在很多时候,为了方便起见,会出现物物交换的场景。

在这种背景下,你要是不愿意客串一把“小贩”,通常就需要另想一些创收门路。官嘛,近水楼台,受贿无疑是最有效的办法,陈平就是此道高手。

通常情况下,无论官员大小,都会有一些创收门路,反正最终掏腰包的,都是老百姓。

当然,这也并不绝对,一些冷衙门的低级官吏,就容易是“穷人”里边的数。原因其实很简单,没人给他上货。所以,这些人的生活来源主要还是“工资”。

恰恰这些人的工资水平却比较低。并且,当时官员们的工资并不是月月发,而是一年一结算。要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稻谷一年也就成熟那么一两次。

更为夸张的是,汉朝初年还经常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本来每月要发200斤,说不定到手只有150斤。这也没办法,因为当时大家都很穷。

刘邦是在一片烂摊子上建的国,皇后妃子们的衣服还要打补丁,将相还得坐牛车,更别说下等官吏。虽然到吕雉时期,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但西汉王朝依然还是穷光蛋。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皇后、妃子们亲自上阵搞纺织,也是常有之事。

记得央视那部《汉武大帝》中,就有王美人织布的镜头,实际上,这在西汉早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并非那位姓王的在作秀。

这种社会背景下,就容易诞生穷的叮当响的官员。

虽然大家都很穷,却没有朱建穷的这么过分。

原因还在他自己的身上。

一是他的身份。前边介绍过,他一直以来都是黥布的手下,虽然免于一死,但在京城的人缘不佳。更重要的是,刘邦把他弄来后,并没重用。也就是说,他是工资水平比较低的那一种。

二是廉洁。这个人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但老传统不改——两袖清风。总的来说,他到目前为止,还没发过财。

现在老娘死了,他愁了。现在的他有一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觉。

而就在此时,一个人出现了。大家也许会认为是审食其。

不。出现的人叫陆贾。

我在“鸿沟之约”那一章中提到过他,这是一位极其能侃的人。司马迁甚至把他和郦食其放在一起做了个合传。

能与郦食其并列,绝不是个简单人,关于他的故事还有很多。为了尽量不打乱故事情节,还是等他登台唱主角时,再对这个人的经历进行详细介绍吧。

陆贾之所以出现,因为他是朱建的朋友。

对陆贾而言,他的朋友多了去了,无论是正派的,还是反派的;无论是廉洁的,还是*的,都能称之为“朋友”。他太能混了,混的大家一直认为他是个好人。而事实上,这个人却满肚子坏水。

陆贾听说朱建的老娘死了,连忙跑来慰问。进门就问:“为何不发丧?”

朱建两手一伸,痛苦地摇头道:“囊中羞涩,无力发丧。”

陆贾一愣,没想到这位仁兄穷的如此厉害。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别急,我帮你想办法。”

随后宽慰几句,拍拍屁股离开了。

也许大家可能会认为陆贾回家取钱了,事实并非如此。

的确,陆贾非常有钱。他这些年来,一连干过几件排场事,让刘邦、吕雉都大为欣赏。既有实力又有权力,还和群臣的关系都很好,来钱自然比较快。

但是,他没准备去搞独家赞助,怎么着也得拉一些冤大头进来。

也许有人会认为陆贾不地道,事实上你错了。应该说,陆贾现在不适合搞独家赞助,原因其实很简单——朱建得罪了审食其。

审食其是朝中红人。朱建不卖审食其的帐,那其他人自然就没必要去和朱建套近乎,去触这霉头。这就是朱建死了老娘,而群臣中没人跑来吊丧,更没人前来送礼的缘故了。

当然,陆贾很清楚这一点。

解铃还须系铃人,症结既然在审食其身上,那解决办法就的在这位仁兄身上做文章。这道算数题,对陆贾来说很简单。

更为巧合的是,陆贾的那份朋友名单中,刚好就列有“审食其”这三个字。。.。

第7章 烽烟再起—(八)第20章 拔刺——第二节 废太子的结局(二)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七节窦漪房的身世(二)第2章 大泽乡起义——(二)第3章 乱世纷争—(七)第6章 旭日东升—(三)第4章 军挺咸阳—(三)第3章 乱世纷争—(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九节 刘濞收场(二)第19章 争储——第八节 过招(二)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一节 冲动(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四节薄昭的结局一第8章 红霞万里—(十八)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六节 断粮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四节大婚(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一节 开始吧第19章 争储——第七节 定亲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九节 刘肥避险(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一节 国丧(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三节荒唐的谋反(四)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五节 曹参拜相(二)第4章 军挺咸阳—(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三节 串谋(二)第12章 覆灭—第三节陈平的动作(三)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三节 刘卬的结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九节 天才陨落(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三节改正朔(十)第7章 烽烟再起—(九)第7章 烽烟再起—(十四)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八节窦漪房的身世(三)第8章 红霞万里—(十九)第8章 红霞万里—(十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五节大婚(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节 暗斗(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三节 明争暗斗(三)第6章 旭日东升—(一)第8章 红霞万里—(八)第3章 乱世纷争—(八)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五)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五)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四节荒唐的谋反(五)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三节荒唐的谋反(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节 密谋(三)第12章 覆灭—第十节 吕氏败亡(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七节 传檄天下(二)第8章 红霞万里—(四)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节审食其的尴尬(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节 医之圣手(二)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六节窦漪房的身世(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六节荒唐的谋反(七)第9章 日落长河—(十三)第4章 军挺咸阳—(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节梁王进京(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一节 刘盈收场(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三节 刘卬的结局第1章 起点——(二)第12章 覆灭—第四节 陈平的动作(四)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三节天才陨落(七)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四节 匈奴叩边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一节 国丧(一)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八节窦漪房的身世(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三节 刘盈收场(三)第2章 大泽乡起义—(五)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四节 曹参拜相(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二节 刘盈收场(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节 国丧(三)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五节戏弄佞幸(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节 贾谊论政(二)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一节 冲动(二)第8章 红霞万里—(六)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五节荒唐的谋反(六)第5章 楚汉争锋—(一)第9章 日落长河—(九)第2章 大泽乡起义——(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一节 败亡(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六节审食其的尴尬一第12章 覆灭—第四节 陈平的动作(四)第8章 红霞万里—(四)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八节 刘肥避险(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八节 诸侯兴兵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二)第7章 烽烟再起—(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一节荒唐的谋反(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六节 传檄天下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一节天才陨落(五)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七节 天才陨落(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一节荒唐的谋反(二)第8章 红霞万里—(十二)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节审食其的尴尬(五)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三节 串谋(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一节萧规曹随(二)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六节窦漪房的身世(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节 国丧(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一节天才陨落(五)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五节 明争暗斗(五)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三节大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