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念头

白氏和秀婶在里屋谈论了将近两个时辰,白氏又让春桃给秀婶装了十只鸭蛋,又说了好大一篇好话,等秀婶走的时候,这才和白氏道:“项大姐放心,你交代的事我都记着呢。还等着你们家的谢媒酒。”

白氏想这谢媒酒不是该男方请么,不过也没怎么在意。又亲自送了秀婶一段路。

青竹才醒,正站在窗边梳头,瞧见白氏这一脸讨好的样子,心想这要嫁个女儿出去怎么这么多事。

换了外出的衣裳,带上了永柱给的那张药方。青竹展开看了一眼,只见上面写的是什么“细辛、荜拨、甘松……”之类的药。她对于这些药方也没什么研究。走出房门,见春桃正坐在草垫子上发呆。

“傻子,和我走一趟吧。”

春桃倒欢欢喜喜的答应了:“好呀,二嫂等我换件衣裳。”

两个年轻女孩子一道向那镇上的医馆而去。一路上春桃天性不改,这里瞧瞧,那里看看,又嘻嘻哈哈一阵,活脱脱的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

“干嘛那么高兴呀?”

春桃笑说:“我最喜欢赶集了。”

青竹却说:“这有什么好值得高兴的,今天不逢场,再说都这时候了,街上肯定也没什么行人,铺子也都要快关门了。我看你就是贪玩。”

当两人来到街上时,果然不出青竹的意料,大多数的铺面都已经关门了,人迹罕至,有些冷清。她径直去了常有交道来往的郝大夫那里,只见虚掩着门,好在还没关门。

青竹推门进去,只见年迈的郝大夫正站在柜台后面拨着算盘理账。听见门响,这才抬头看了这边一眼。光线不大好,隔着这么一段距离,再加上郝大夫年迈眼花,觑了半天才说:“诊脉请稍等。”

青竹径直走去,含笑道:“郝大夫,您不认识我了么?”

当青竹走近时,郝大夫才看清原来是项家人,便笑说:“我还当是谁。请坐。”

青竹顺势拉了拉旁边的一张方凳就坐了,耐心的等着郝大夫算完账。

郝大夫一面算账,一面和青竹道:“你家婆母好些没有?”

青竹忙道:“就是因为还没好全。所以再来抓副药回去。”

郝大夫头也不抬的说:“到底不是年轻人了,好得没有那么快。如今静心养身才是第一位,别的叫她别多想。”

青竹答应着。过了一会儿见郝大夫已经清理好了账本。正要写药方给青竹拿药时,青竹却突然起身,从怀里拿出那张田家人给抄的药方对郝大夫说:“大夫,我爹说要按着这个方子开药。”

郝大夫接过来,对着亮光的地方仔细看了。好一阵才说:“果然是个好方子,配伍很好。只是怕配不齐全,有几味药我这里都没有。”

“配不齐全?”青竹有些疑惑,这是平昌最大的医馆了,难道一个药方也凑不齐?

郝大夫点头说:“只怕你们还得去城里找大药房问问看。我这里都是些小本经营,好些草药要不是自己上山采的。要不就是收来的,那稀有的东西却少。比如这荜拨、甘松二味,我这里就没有。”

青竹有些失望。心想是白跑一趟了。

郝大夫又说:“这些草药常常短缺是很常见的事,山上的药有限,挖了再长的话又得过一年半载的,我儿子经常帮忙送些药过来,要不然只怕难以支撑。”

青竹听着郝大夫絮絮叨叨的说了好一阵子。心想看来今天是买不了了。可白氏的身体还没好利索,要去县城的话也不知哪天才有工夫。思虑再三只好说:“既然如此的话,不如还请大夫给开一张以前的方子吧,回去我也好交差。总不能白跑一趟。”

郝大夫微笑道:“这样也好,以前的方子应该能配齐全,请稍等。”

郝大夫迅速的提笔写下了方子,接着便去开药屉找药秤药。又一面和青竹说着散话:“前两天招了个伙计,没干两天我就将他给撵了。”

青竹笑问:“为何呀?”

“人笨就不说了,竟然还手脚不干净,你说这样的人留着不是祸害吗。想想我开了医馆几十年了,要说起伙计来,头一个拔尖的就是以前姓贺的那个小子。要是他肯跟着我学,不出三五年也能出师了。现在他是一心赴在应举上面,罢了,当个医匠是没什么出息,在那些权贵人的眼里看来终不过是不入流的,下三滥行当。”

“怎么能这么说呢,大夫不好吗?要是没有大夫,生了病就没人医治,只有等死的份。”青竹知道医生这个行业可不比在二十一世纪那么的吃香,那么的受欢迎,特别是那些专家教授级别的主刀大夫,多少人艳羡,收入也很可观,不像在这个时代,是被人瞧不起的行当。

很快,郝大夫已经包好了药,青竹付了钱便就告辞了。

等到家时,青竹和白氏说了,白氏倒没怎么在意,说道:“我已经差不多都好了,还买药做什么。还要专程为了这个去城里一趟,我看不用了。”

“可是爹说的,病了就得治好,要断根。”

白氏如今心急的可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关于明春的亲事。下午听秀婶的口气,好像是不大愿意再做这门媒。即使秀婶不说,白氏心里也明白,这都怪明春好端端的还要闹出离家出走这一套,外面的传言什么都没有,可没什么有利的话。白氏可没打算一直将明春留在家里,有合适的人家就嫁过去,她也省点心。

白氏又和永柱谈论起明春的事来,颇有些愤懑:“那秀大姐是诚心想气我,今天她那态度颇有些瞧不上我们家明春的意思。明春又不是傻子又不是瞎子,好胳膊好手的,哪里差了不成?原本快要谈妥的熊家,我才不想再有什么变故,再说难得明春自己想通了。”

永柱缓缓的说道:“这也怪不得别人,是明春自己糊涂闹出来的事。”

“罢了,只要她平平安安的,以前的事就不提了吧。这事我看得好好的计议一番,也得抽空去见见熊家的人,虽说秀大姐从中牵线,可我毕竟不敢太相信她。”

“以前不都打听过了么,什么时候你变得这样谨慎起来?”

“我不谨慎点能行吗?明春她已经错了一次,第二次不能再错了。”这是白氏心里的一个结,要是明春不得安稳,只怕到死她也不瞑目。

永柱虽然也担心女儿的大事,可听得多了,总觉得心烦,不想多管,只让白氏做主。又和她商议起要卖鹅的事来:“这里少南要去应举了,总得筹点钱给他,想着卖了这一轮再养些小的,到年下也就差不多了。”

白氏听后说道:“是呢,等着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幸好已经卖了一轮蚕茧。家里还有点营生。不过少南考试是头等大事,明天正好赶集,我上街去看看行情再决定。”

这厢讨论的是些儿女家常。明春和明霞还在院子里纳凉,明霞摸黑正编着草帽辫,明春则盘腿坐在蒲团上嗑瓜子,屋子里正用艾草熏蚊子,还得等一会儿才能进去睡觉。

少南书房里的火光还亮着,看来还在埋头苦读。青竹和春桃在灶间烧洗澡水。

等到忙碌完后,青竹痛快的洗了个澡,出来时见少南还在用功,心想他不睡么?便走到门口,一手扶着门框,背倚着门板和少南道:“我看你也该睡了,明天再用功也一样。”

“哎我是越到这紧要关头,越感到时间不够用。”

青竹却道:“不过就考那么几本书,再说你不是早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么。心态放平和些,快来睡觉吧,我还有事要和你商量。”

少南听见青竹这样说,便收拾了书本,整理了一下书架,准备回房去了。

等到这边的屋子,见青竹正拿着梳子对着镜子梳头,少南过去,从身后抱住了她的肩膀,温柔的说道:“你有什么事要和我说?”

青竹回头微微一笑:“你安静的坐着吧。”她望着镜子里那个有些模糊的影像缓缓的和少南道:“今天去了医馆一趟,倒是激发了我一个念头。所以想找你来问问,看可不可行。”

“到底什么事,你快说,不用兜圈子了。”

“我才没兜圈子。”说着又扭头去看少南,和他道:“现在家里养鱼种藕养虾,按理说还是不错的,不过这两年跟风的人也多,价格却拉下来了。本来说要好好的搞养殖的,可去年的事让二老觉得有些挫败,所以我一直再想要不要寻个别的路子。正好今天郝大夫的一席话提醒了我。心想过完了秋天,等到收了藕,再去买两块好一点的地,我们种药材,怎样?”

“要种药?”好像他没见谁弄过这个。

“是呀,以后可以卖到各大药房里去,当然平昌的这两家我是没看上眼,要卖就卖到城里去。”

少南心想青竹的主意的确不少,倒也算是条路子,轻笑着说:“只怕你和我说没用,我又不当家,你该去和老爹、大哥他们商量。”

青竹道:“现在还只是个念头而已,想到要是以后做成器了,没准还是条好路子。你书读得多,想的自然也多,算是个妥当的人,所以我想来问问你的意见。”

少南忙道:“我没什么意见,这些事你拿主意就成。反正不管怎样我都支持你。”

第226章 桂花盛第14章 陌生第106章 卖地第76章 分家第81章 诬陷第2章 姐妹第235章 新家第208章 致谢第80章 远游第188章 秣厉第218章 孙子第214章 年酒第96章 缘浅第179章 不满第57章 丰收第4章 集 市第143章 和离第176章 种药第152章 归途第172章 消停第115章 伤势第128章 阵雨第229章 育儿第204章 卫氏第142章 送福第145章 大寿第123章 人约黄昏后第114章 打核桃第36章 农事第88章 穷酸第99章 团聚第47章 分礼第1章 异世第89章 清明第185章 欢庆第56章 志气第10章 说项第76章 分家第99章 团聚第33章 见红第118章 回家第116章 收获第144章 蜚语第46章 买卖第43章 维护第127章 添丁第232章 申饬第53章 草帽辫第130章 离情第208章 致谢第180章 梦想第62章 损失第77章 训女第134章 采菱第77章 训女第104章 不和第57章 丰收第195章 英勇第106章 卖地第163章 新妇第149章 愿不愿意第73章 采蘑菇第223章 插秧第16章 项少南第208章 致谢第95章 周岁第149章 愿不愿意第24章 劝慰第181章 折桂第199章 送终第99章 团聚第192章 预感第70章 说媒第43章 维护第65章 看护第121章 年酒第89章 清明第213章 饺子第206章 冬郎第136章 宴请第189章 填房第18章 风波第77章 训女第61章 道歉第73章 采蘑菇第220章 巴结第34章 不安第179章 不满第25章 豆腐第16章 项少南第127章 添丁第190章 劝说第11章 膈应第27章 正月第44章 端午第18章 风波第209章 拉拢第145章 大寿第117章 消息第78章 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