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我们将“自律”当做生存在群体中一个基本,甚至关键要素,那么就请先暂时忘了一切所谓的“群体标准”。
自律其实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很重要!但必然还需要一定的基本支撑,以及评判的基点,还要做好承担一切代价的准备。
再假设,如果我们将所谓“人性”当做是否可以称为一个“人”的要素,那么“人性”的设定,以及其涵盖的内容,到底又该如何,或者依靠什么根据去判定?
而“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个组成……,或者说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要考虑上述,以及更多无法忽略的问题时,自身的基点又该设定在什么位置?
这里并不负责去解答以上的问题,因为得出的结果无论是什么,评价或对或错,或实或虚,或自私自利,或大义凛然,无论其中整体或个体的真伪认识,乃至每种认识的数量多寡,必然不会有一个可以涵盖所有群体成员态度的终极答案!
而所以这里提出问题却不做任何回答,原因是暂时还很难确定究竟是人们认识的矛盾性造成了表里的悖论,以致人们在群体生活和独处之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情形?还是仅仅因为语言的丰富和可操作性给了人们这种方便条件。
就像人们无论处于哪个位置,何种环境,或多或少总会面对,至少是思考“忠孝”两件事。
暂且不谈愚忠和愚孝,事实上由于二者是人与生俱来就被强制履行的责任,因此也就存在一系列,即成,迫使人们不得不至少在表面上心甘情愿认可,而且可操作性极低到几乎不存在的概念!
“忠”这个概念太广泛,也太大了,并不是一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所以在这里,简单思考一下“孝”就得了。
还有多少人知道“不孝有三”这个题目的真正内容?不用太深究,因为除了专门的学术领域,大环境下给予考虑这个问题的条件的确少之又少。但设想如果在一个“非强制”条件下,“慈”应该是可以至少等价换回“孝”的,这不为过,即使前者存在某种程度的奢望也并非不可以体谅!
但如果前者本身不存在呢?这或许可以算是个问题吧……
皇帝经过一阵子休养情况算是好了些,不过还不难看出他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因为他所装出的威严中,可以看到的多半是对习惯性观念勉强维持,丝毫与之相符的气场都感受不到。
“孤身为人间君王,即使神明相见也当存三分敬意!况你如今已非仙道,身为孤子,岂可如此枉顾人伦,大逆不道,难道就不怕天怒人怨?”
莲无芯的人生至此还真从来没牵扯过什么忠、孝的烂事,即便往日对母亲不无一份期待,但说到自己身为人子应该如何对待父母,还真不是他能完全了解的深奥道理。
不过眼下看着皇帝那副嘴脸,莲无芯对于他居然以道德上完全无可指摘的规则责备自己实在感到很滑稽、可笑!
“几十年过去了,从来没我这个儿子皇上不也一直过得挺好?所以不要太当回事了……”
他的嘲笑在皇帝,甚至在卿怜公主眼中都无疑是充满讽刺,让人忍不住脸红的。然而天地良心,在莲无芯心里,实实在在真的只是觉得这场景太可笑而已!
经验告诉我们,别人眼中的笑话,对当事人本身往往都是非常郑重的。所以因感到自己并未得到希望的尊重而发怒,这也丝毫不奇怪!
“你既已非仙道,居然还敢对孤如此无礼,不忠不孝之徒,难道孤这皇宫就真奈何不得你?”
是威胁?是自怨自艾?还是无奈?
不重要,因为对莲无芯来说,越是现实的底牌,也越说明他确实已经别无可取之处了。那么接下来,只要撕掉他这最后一张底牌,告诉他最现实,也最真实的状况,就等于撤掉了他最后一块遮羞布。
当然,同样还要让他知道自己不怕受到什么“不忠不孝”之类的狗屁千古骂名,甚至不在乎什么一文不值的天怒人怨。而且自己一根手指就可以成就自己“弑君弑父”的盖世英名,或者一只手也足够把“叛国灭世”骂名揽上身。这些对现在的莲无芯都是如此简单,而且他显然也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不在乎为此将会遭到什么样的悲惨结果!
皇帝苍白到毫无血色的脸上,双眼中因恐惧不断收缩的瞳孔,被因为强装威严和愤怒而扩张的眼眶凸显的更加滑稽可笑!
说来也是莲无芯不免有点大意了,虽然他现在的法力远胜曾经,但却无法再向以前仙道时一样随便经过人间所过之处不留丝毫痕迹。所以只是区区半个脚印,就让宫中的内侍发现有人曾偷偷从窗户进入了公主寝宫。
其实无论皇帝,还是皇甫勋,父兄对卿怜公主原本都是非常了解的,所以从一开始所有人都已经准备好她有可能会因为不愿成为“牺牲品”而搞出什么幺蛾子,那么久都没发生什么他们还都忍不住感觉奇怪呢!
后来经过一阵子她突然提出那些测试的条件,所有人都看得出是明显故意刁难,自然也立刻引起了很多怀疑!如今宫中又突然出现了那么明显的痕迹,可从始至终两万多人的皇宫里居然没有一个人感觉到了丝毫的异常,普天之下有这本事和城府,还有理由这么做的,也实在没有第二个人了!
莲无芯倒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完全醒悟这些,但此时此刻此地看到皇帝,也不难猜到必定是自己前日来时不经意留下了什么痕迹!
一番大义凛然,底气也有个六七分的指责却只换回了嘲讽,皇帝身为人父人君的优越感几乎被心里的畏怯尽数盖过了。
而莲无芯对他,也不用奢望能产生百姓对君王的敬畏,更绝不会有人子对父亲的亲睦,甚至都不需要奢望面前这个人能让他感到轻蔑或不屑!
“我从来不在乎这人世间谁做帝王,因为无论是谁,如果他说我是在他的土地上生活,吃喝,我就随时可以把所有土地交给别人,毕竟我只不过是自己没兴趣当这个帝王而已!所以你最好放聪明点,即便是我不要的东西,我也可以决定给谁,不给谁。”
儿子对老子,被统治者对统治者,人世间好像从未有这一种道理可以支持这种对话!
但如果结果现实的话就可以明白,这种道理的缺失并不是因为道理不够完善,而是因为无能为力只能选择逃避!
没人喜欢听让自己感到受伤的话,但如果“话”真能伤人,且不论真假,必然具有很多客观条件和环境因素。所以千万别傻啦吧唧的相信人嘴除了两排牙齿之外还有什么其他杀伤性,否则根本不用奢望面对任何人时能在心理上占据上风!
“口才”需要足够的心智支撑,而心智又必须很多客观条件支持。很显然,这一切皇帝都不具备,所以也不用奢求他能表现出什么好口才!
“三百多年的苦心经营到今天,我实在有负列祖列宗。你们兄弟姐妹生在皇家本该荣华富贵,可如今却要为江山辛苦牺牲,我更加愧为人父!无芯你怪我,怨我,不认我,这都是应该的,是我自作自受,是我没有资格有你这样的好儿子,一切都是我罪有应得……”
从道德,以及懦弱的幻象来衡量,即便一个孩子从出生就与父母形同陌路,而因为老来无依父母老不要脸的为了寻找一个可以养老的寄生品,不惜虚伪的做出万般忏悔,自责,在外人看来都一定应该得到同情,而且那个孩子也必须产生一定的心理触动,否则就是没人性!
而这一刻,对莲无芯,从人性道德上,他的心理防线或许出现了一丝裂隙。但也只是一瞬间,因为现实环境让他清醒,冷静,对皇帝的了解足以说明其那份虚伪,从而修复并加固自己的防线壁垒!
起码来说,道理比道德简单易懂多了,事实比人性也更浅显明白!如果他会当皇帝,真的需要臣民在这个时候去浴血奋战?
如果他会当老子,又有必要在这个时候期望已经成了凡人的儿子能帮自己成仙?
忠、孝不是要求别人给予的,因为其实这些基于特定位置原本是“唾手可得”,甚至再怎么嫌弃都推不掉的。可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不懂得珍惜,才会让自己不经意间失去了这一切!无论付出多少努力,都不可能失而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