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皇位交替

要建立什么样的国家,这是张恪一直思考的问题,毫无疑问,凭着他的实力,效仿唐宗宋祖,老朱同学,按部就班,抢夺皇位。凭着几百年的经验,精心设置官制,大力拓展海外利益。

几百年之后,他的名字或许能和最英明的皇帝比肩,可是这样做真的就好吗?凭着一个英明皇帝就能治理庞大国家的时代过去了,更何况没有任何办法能够保证靠血缘传承的皇帝能一直英明下去,根本就做不到!

当然张恪也不想搞什么君主立宪,把自己辛辛苦苦抢来的权力分享出去,除非脑子有病,思前想后,他决定采取立宪君治。所谓立宪君治是德国在一战之前的采用的制度,也被日本明治维新采用。

即确立法律之后,君主行使治理国家的权力,而且权力凌驾在立法机关之上。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皇帝还是拥有巨大的权力,但保留了伸缩空间,如果皇帝平庸无能,权力就会被极大的压缩,甚至蜕变成君主立宪制。

其实英国也是走了这样的道路,在最初的时候,君权还是非常强悍,之后后来渐渐蜕变,只是成为了国家的象征。

张恪这么安排,显然是给自己的后人留下了退路,最差他们也可以充当吉祥物一样的角色,而不用担心被砍脑袋。(

同样的道理,采用黄帝纪年,一改朝代更替的做法,哪怕再出现什么暴风骤雨的变革,想必也会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没法推翻纪元,也没法更改国号。从这种意义上说,中国就能彻底摆脱朝廷循环往复,走出另一片新天地。

不过张恪的设计最核心的东西,还是指向了两千多年的儒家道统。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兼容其他各家思想,逐渐变成了完全服务君王的一个特殊工具。儒家的士大夫集团更是成了一群寄生虫。他们聚集在儒家的道统之下,同皇帝分享治理国家的权力,享受种种特权。

而这些特权就成了十足十的毒药,他们让士大夫遇到问题更喜欢抱残守缺,更喜欢妥协退让,即便是异族入侵,只要能尊重儒家圣人,能承认道统地位。他们就会与之合作。甚至还会把感化蛮夷当做是他们的天大的功劳,全然不在乎累累白骨,和几千万人流成河的鲜血!

张恪把大明从末世拉了回来,他对于士人集团的无耻和腐朽有着刻骨铭心的认识。他不会有士大夫集团共治天下,他要取得的是华夏五千年传承的真正道统,他要得到的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数以亿万计的百姓的支持和承认。

他不需要君权神授,不需要编造无数的谎言,来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神。他需要的只是为这边土地上的民众做实事,踏踏实实,得到他们的认可。

从董仲舒以来,儒家吹嘘的天人感应。皇帝乃是天子,神圣无比,固然让历代皇帝受用无穷,把他们引为知己。可是儒家的这一套并没有改变一个现实。强如盛唐,也不过三百年的江山。

决定皇位归属,朝代兴亡的不是神仙。而是千千万万的蚁民!天意就是民意,从今后,历代的皇帝只需要向自己的国民负责,而不需要理会那个虚无缥缈的上天!

如此深邃的用心,不是钱谦益一时半会能够理解的,可是他也本能地感到时代要彻底改变了。

与钱谦益患得患失并不相同,张恪手下的将领倒是非常欢喜,经过张恪有意无意的熏陶,他们已经形成了民族的概念,他们不是哪个朝代的子民,而是传承五千年,拥有共同的文明,所组建的民族,世界上最悠久,最骄傲的民族!

费尽心力去记什么汉唐宋明,不如记住简单的两个字:中华!

张恪的决定得到了全体将领的一致拥护,原本的禅让仪式也被彻底推翻,繁琐的东西全都不见了,改成张恪率领大军从大明门进入,一直到承天门前。

与此同时,崇祯率领着宫中的后妃,还有部分太监和宫女,从皇城出来,面见张恪,献上传国玉玺,交出大明的地图和民册,象征将国土和人民都交给张恪。

得到一切的张恪会宣布将朱明皇族流放到棉兰老岛,并且派遣专门人员保护他们,交给他们生存技能,学会从皇室变成普通人。

到此为止,大明朝就结束了。

张恪会重新接手朝廷机器,组建新的行政体系,然后择吉日举行阅兵,宣布担任护国。

这套东西弄出来之后,不光是张恪,包括张峰,吴伯岩,岳子轩,沈岳,朱庆斌等人纷纷拍手叫好。

江山是大家伙打下来的,祭天敬地的那套把戏实在是无趣得很。尤其是大阅兵展示武力,更是合他们的胃口。

“告诉崇祯,明天就是好日子,大军就要进城,他可以选择不同意,要是他不同意,首先进城的就是炮弹!”吴伯岩毫不客气地对着使者说道。

转过天来,义州兵的所有将领天不亮就准备好了,张峰亲自率领五千骑兵打头阵,他们不光要进城,还要控制主要街区,保证张恪的安全。

跟在张峰后面的是吴伯岩,他率领着一万步兵,一水装备先进的后装枪,雄赳赳,气昂昂,在沿途经过的地方,每隔两米留下一对士兵站岗。

再之后是沈岳率领的五百名彩旗手,他们骑着高头大马,拿着五百面彩旗,在京城的主要街道经过,高声大喊,告诉所有百姓,改朝换代的时候到了,大明朝已经亡国了。

等到他们都折腾够了,大约上午九点左右的时候,张恪才在乔福,乔桂,马如峰,卢象升,朱庆斌,谢超,刘少卿,马彪等等将领的陪同之下,率领大军进城。

值得一提,张恪并没有穿着王爷的蟒袍,更没有穿龙袍,而是穿着一身戎装,披着黑色的战袍,佩刀悬剑,和手下将领最大的不同就是头盔上面镶嵌着一串九颗不同颜色的宝珠,光华夺目,分外耀眼。

张恪意气风发,骑在战马上面,只听到有人大喊:“吉时到!“

只见京城大门开放,从里面走出两队文官,一个个垂头丧气,好像斗败的鹌鹑,腰杆怎么挺也挺不直。

“罪臣周廷儒拜见东王殿下,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乔福从后面冲了上来,一挥手里的鞭子,怒斥道:“什么王爷,是护国!”

“是是是。”周廷儒连忙说道:“拜见护国千……”

到底是千岁,还是万岁,饶是周廷儒学问通天,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

“哈哈哈,人生不满百,历代皇帝之中,梁武帝算是最长寿的吧,才86岁,不要自欺欺人了。”张恪朗声说道:“仆自称护国,去护民安国之意,要给天下百姓安宁富足,诸位皆是才智之士,只要愿意为了中华出力献策,一律量才录用,还请大家戮力同心,开创一个新时代!”

寥寥几句话,把施政的理念说的一清二楚,让在场不少人都大吃一惊,相比那些冗长空洞的辞赋,张恪的话显然更打动人心,有志向的官吏都为之一振。

就连周廷儒都有些错愕,不论是猖狂跋扈,还是假装谦逊,都可以理解,唯独如此让他实在是受不了。哥们天下都是你的了,来点激动行不?

周廷儒只能在内心想想,老老实实,替张恪牵马坠蹬。

漫长的队伍缓缓进入京城,在道路两旁,无数人探头缩脑,稍微上了年岁的人还记得张恪几次进京献俘的场景,大家忍不住惊呼:“他当皇帝了,真当皇帝了!”

老百姓还分不清护国和皇帝的差别,只是黑压压跪倒一片。张恪的心情不错,骑在马上,频频向着百姓挥手致意、

一路走得非常慢,差一刻钟午时,张恪的人马才缓缓走到了承天门的前面,这时候就听有人喊道:“来了,来了!”

闪目看去,大门洞开,崇祯皇帝从正中间的宫门低着头走了出来,后面跟着一大堆的太监宫女。

“丧国之人,朱由检,拜见阁下!”崇祯深深弯下了腰。(……)

第612章 兵进京城第184章 未来皇帝的托付第599章 新兴势力第401章 进退两难第544章 奇耻大辱第17章 妙计第279章 火炮和嘴炮第118章 暴打姐夫第574章 大败萨摩藩第595章 火箭杀敌第637章 盛世第428章 杀一个血流成河第23章 赚钱并不难第229章 贤内助第628章 不可思议的胜利第320章 宰人的艺术第51章 钉子户的宣言第399章 炮打阿敏第220章 第一对第一第598章 意外之喜第316章 臣服(下)第606章 内乱第231章 不是猛龙不过江第597章 无条件投降第426章 苏州之乱第195章 京师震动第254章 苦战第77章 是非之地第626章 小鬼当家第476章 大军云集第81章 民心所向第53章 同流合污第441章 决战时刻第169章 罪恶交换第220章 第一对第一第556章 破军第317章 捅了马蜂窝第35章 烫手山芋第32章 胡汉三又回来了第444章 我是来立规矩的第370章 大乱斗(上)第459章 目标锁定第145章 我招了第68章 有思路了第356章 定辽侯第410章 大才第292章 复仇之诺第592章 剑指荷兰第265章 妖孽啊第415章 猖狂第256章 红夷大炮第256章 红夷大炮第34章 泼妇第536章 熊廷弼第490章 连诛第563章 覆灭(中)第359章 收编第446章 买下江南(下)第274章 鞭尸第176章 魏忠贤的由来第292章 复仇之诺第363章 战金州(续)第250章 联手对敌第41章 都押上了第462章 覆灭第419章 临时工?第272章 硬骨头汪文言第549章 开中法第302章 媳妇真好第35章 烫手山芋第530章 尽杀第32章 胡汉三又回来了第9章 我的烤肉我做主第197章 新君召见第339章 无懈可击第339章 无懈可击第526章 丑事第479章 万炮齐发第127章 意外发现第239章 泣血求援第255章 老奴退却第196章 破格待遇第627章 更饭桶第219章 姜是老的辣第26章 王化贞第345章 吓死人第35章 烫手山芋第407章 十大总兵第485章 建奴使者第269章 泼污水第509章 安东王驾到第233章 被出卖的东林第630章 北极熊第58章 靠山要倒了第525章 死而复生之人第542章 虎大威的觉悟第25章 蒙汉对峙第224章 烧到了内阁第188章 人海战术第32章 胡汉三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