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任尔纵横在世间

张牧之打开杨戬所赠法本,只随意地一翻,便明白杨戬所赠的变化之道并非单指肉身变化神通,而是多种法术应变之道。

三十六种大神通即《天罡三十六法》,七十二种小神通即《地煞七十二术》。

单以《地煞七十二术》为例就包括通幽、驱神、担山、禁水、借风、布雾、祈晴、祷雨、坐火、入水……等七十二种神通。

其所涵内容名目众多,几乎涵盖了道家修士行走坐卧,练道修行各个方面,且都是十分实用的神通。

有五行应变之术,如坐火入水,吐焰吞刀,开壁透石,土行木遁,点石成金等。

有养身炼神之法,如导引服食、符水医药,煮石辟谷,甚至是尸解神行等。

杨戬在一旁开口解说:“以贤弟如今修为,这七十二术中有许多神通已经无师自通,根本不必去看。”

“还有许多却是贤弟不曾接触过的应变之道,贤弟稍稍思索就能明悟,多施展几次也就熟稔了。”

张牧之一边观看一边思索,发现确如杨戬所言,这《地煞七十二术》名目虽多,但其中有大半法术自己已经会了的。

还有一小半虽然不会,但是明白其中玄理之后也能一点就透。

比如通幽、驱神、请仙之术本是正一道士所长,自然无需再看。

张牧之明悟五行雷法精妙之后,能出入于五行之中,什么喷火、断流、开壁、土行等自然一看就会。

还有什么尸解之道、出窍飞升等等,对于已经成就阳神,有志于天仙的张牧之来说自然是不必理会了。

“贤弟若要学变化法门,可着重看七十二术中的假形、分身、喷化、指化、移景这几门功夫。”

“另有续头、支离两门功夫,能砍头不死,断肢再生,此乃为兄得意之作,贤弟亦可习之。”

所谓假形即肉身变化神通,自家本来面目即为真身,而千变万化俱是假形。

然假形却非虚幻之体,而是实实在在的变化。

变猴能爬树,变鸟能捉虫,变猫能捉鼠,变金翅大鹏便有远胜真身的飞遁之速。

当然,若想变化雷神也行,但是不是也能像张牧之一样变化后就能施展众雷神的本事却不一定了。

分身顾名思义便是肉身分化之术,一分为二就只有一半的实力。

当然拔一根头发毫毛也能变化,分身强弱就看自家赋予其多少法力了。

喷化、指化,吹口气儿,手指一点就能变化身外之物,移景能改换所处之地的景致。

幻术一戳就破,而这些变化之术只要施术者不收回法力,所变之物就能维持不坏。

而杨戬所言续头、支离两门法术是自家得意之作,也是如今正合张牧之适用的法门。

张牧之如今以百余名雷神真形洗炼自家肉身,又炼化了天吴凶兽化作肉身法力,故而其肉身坚硬如铁,且力气大增。

但他毕竟还未能像杨戬一样将自家肉身元神混炼成一团玄妙之气,实则金刚不坏,虚则隐介藏形。

简而言之,若张牧之碰见厉害的神兵、真水、神火之类的仍会受伤,被人斩掉头颅依旧会死。

道家修士一直将肉身视为渡世宝筏,天仙需得“形神俱妙”。

当年太上老君亲自点化的弟子李玄,曾运阳神游历仙界,回转时肉身已被仆人焚化安葬,最终只能借了一个刚死不久的跛脚乞丐尸身入驻。

这就是上洞八仙之一铁拐李的来历,由此可知道家修士将肉身鼎炉是看的何等之重。

一旦肉身损毁,张牧之便等若是永远失去了成就天仙正果的希望,只能以阳神飞升上界做神仙了。

若张牧之学了这砍头不死,断肢在身之术,张牧之就算未来真遭了暗害使肉身毁伤,天仙之路也不会断绝。

“地煞七十二术除了二哥指点的这几门神通外,也就壶天之术、定身之术可以学一学,至于其他的大多只是小术,虽博而不精。”

“若被不得正法的旁门左道之人得了这《地煞七十二术》自然是视若珍宝,在凡尘俗世之中倒也能混个活神仙的名号……”

于是张牧之看完有关变化的神通之后,就直接略过其他法门,去翻看《天罡三十六法》。

在道教中八卦为六爻,用六个阴阳符号的组合,以括指天地万物,即是三三不尽,六六无穷。

三十六数即有无穷之意,天罡法者,乃是大神通也。

斡旋造化,颠倒阴阳,移星换斗,回天返日……振山撼地,翻江倒海,补天浴日……

“三十六法中有大半只是我根据自家《九转大还丹诀》中的玄理领悟而来,只是个朦胧的构想,还未真正创出修炼法门。”

“据我揣测非得成就天仙之后,形神合一,与道合真,又有大法力在身,才有可能将这些法门真个推演出来。”

“贤弟亦有天仙之望,可先观看其中玄理,待日后你我同证天仙之时再将这些法门一一完善。”

这也是杨戬愿意同张牧之拜做把兄弟的另一个原因。

张牧之越往后看,心中越是震惊:“二哥真是好大的气魄!真个是心胸能包容天地,小弟心中倾佩之意,犹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

杨戬忍不住哈哈一笑:“这几天我也曾派人探查过贤弟的底细,你日后执掌雷部,也会像现在一样耍贫嘴吗?”

张牧之闻言一愣,随即笑道:“你我兄弟之间来往,无关利益牵扯,哪里需要计较脸面!小弟在外人面前自然也是威严深重的模样。”

杨戬点了点头,接着开口指点:“三十六法中也有几门已经推演完毕,如大小如意,指地成钢、五行大遁等法门,同人斗法时也可施展,贤弟有暇可学一学。”

“多谢二哥指点,小弟理会的”张牧之继续翻看,突然疑惑地询问:“三十六法中有胎化易形之法,好似也是肉身变化的神通?”

杨戬解释道:“这胎化易形之法确实也是肉身变化的神通,不过和地煞七十二法中的假形之术却有不同。”

“假形之术虽也能随心而变,变鸟变虫,变飞禽走兽,但总脱不开一个假字,若有人修成你我这般的法眼神通便可窥得真假。”

“我早些年曾往上界游历,即便有些形神俱妙的天仙,他们的变化法门也能被我的天眼发现蛛丝马迹。”

“于是我便想创出一门变什么就真是什么,谁也无法看破的神通,这涉及到生死轮转的大道演化之规,我也只是有些朦胧的构想,尚未真个推演出来。”

“贤弟如今以化身执掌幽冥世界,正方便领悟阴阳、生死规则,这胎化易形之法能从你手中推演而出也说不定。”

张牧之点头示意明白,突然忍不住在席上坐直了:“二哥居然能游历上界?你这……那你如今和天仙还有什么区别?”

普通修行人,只要修不成天仙境界,肉身就无法打破生死之规。

纵是如何精通养生之法,服食饵药丹丸,也只是延长寿数而已,总有衰老、死去的一天。

而杨戬则以《九转大还丹诀》将自家原生肉身混炼为一团玄妙之气,凭之打破了生死铁律,驻世几千年不老不死。

而且能和天仙一样大小虚实随意变化,争斗时种种手段远胜天下九成九的修士。

若他还能像天仙一样遨游上界,那还追求证什么天仙?

所以前几日张牧之和杨戬争斗时还嘴贱嘲笑杨戬只能“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结果人家还真能往上界去。

杨戬提着酒杯微微一笑,似乎能猜到张牧之所想:“你真以为我窝在下界,不同一众仙神来往,就能做这‘川主’?”

“不过伱所想的也不算错,最近这几百年,我确实去不了上界了,这才有时间在下界经营自家名声。”

张牧之回忆了一下,“二郎神”的名号历朝历代都有传闻,但确实是明清之际其声望才达到了顶峰。

什么三界第一战神,玉帝外甥,降服齐天大圣,甚至还虚构了个三圣母和那叫沉香的外甥,更是明末清初才有的故事。

“怎地前些年还能去往上界,如今却不能了?”

以张牧之如今道行,只要以阳神出窍,一样能往上界去,故而才闹不明白二郎神的状况。

杨戬笑着回答:“我这门玄功丹成九转,其实是模仿的天地开辟的过程。”

“初入门时需得将肉身元神合练,空空蒙蒙,不分彼此,宛若天地未开时的混沌,自家只有一缕混沌之气,曰混元祖气。”

“三转之前肉身元神混同为一,虽有种种争斗的本事,却不能元神出窍神游。”

“三转之后至八转,宛若开了天地,分了阴阳清浊,彼时阳神肉身两分,肉身重浊镇守下界,元神却能脱体神游上界。”

“八转之后元神肉身再度合一,便如你等正天仙时需将形神混炼一般,再不能往上界去了。”

“只是天仙将形神修炼圆满后,最后这个混炼的过程多则数年,少则几月就能见功果,成与不成全看天意。”

“而我这最后一转的过程却十分漫长,所需法力也是多不可量,故而我已经有几百年未往上界去了,才不知三界之中出了贤弟这号人物。”

人类为求长生,从来不缺胆大包天之辈。

虚靖先生所创五雷正法,抢掠雷祖、诸天雷神权柄为己用,最后一个更是需将雷祖、雷帝法相灭杀,炼化为先天符篆。

而杨戬所修《九转大还丹诀》居然以人身效法开天辟地之事。

道家除了少数先天神圣之外,诸多法门九成九都脱不开参悟天地、星斗诸相,可以说万法都在天地之中。

难怪杨戬能在几千年里创出《天罡三十六法》和《地煞七十二术》这等包罗万象的法门。

张牧之听得心中激动,目光亮的吓人:“二哥之师所创这法门,等若是将乾坤摩弄在掌心一样,真是让人佩服,不知小弟日后是否有缘拜见这等高人?”

杨戬沉默了片刻,黯然摇了摇头:“当年我被人诓骗,行劈山救母之事,造下许多恶业,师尊命我转投李家,治水救命积累功德。”

“待我修成神通,打破胎中之迷后往山中寻找,家师却早已不见了踪影,不知是证得天仙飞升了,还是……”

上古炼气士可没有像现在的道士一样,受箓后能以元神飞升的说法,修仙之人要么成天仙,要么成劫灰。

当然也可以像奇相氏一样走神道之路,但神道掣肘太多,并不被炼气士所取。

“后世倒有一本《封神演义》中提到过杨戬之师玉鼎真人的名号,曾说他是元始天尊的弟子。”

“但元始天尊自开天辟地之后从未在昆仑山立过道场,东海也没什么金鳌岛。”

“那本书将天地诸神,甚至是三清道尊都牵强附会到武王伐纣之战的故事中,明显是凡人杜撰之说……”

张牧之沉思片刻,询问道:“二哥当年游历上界,不曾打听到尊师的消息么?”

“我毕竟未证天仙,入不得大罗天和三清胜境,其余三十二层天宫,诸天神圣上至帝君,下至各处仙宫都未听说过玉鼎真人的名号!”

杨戬说到此处就没了闲谈的兴致,坐在诸位上沉默不语。

张牧之安慰道:“二哥勿忧,你我成就天仙之后一起往大罗天和三清境中细细打探便是,玉鼎真人能创出《九转大还丹诀》这等法门,成就天仙亦非难事。”

“就算真出现什么不忍言之事,你我兄弟二人,大不了再拉上祖天师,咱们一起去求太上道祖询问此事。”

“道祖法眼能洞彻过去未来,坐看天地之生灭,我们可借道祖指点寻到尊师的转世之身,再渡他成仙就是了。”

杨戬神情缓和了些,脸上又现了笑意:“贤弟所言甚是,为兄将此事搁在心头几千年,一直不知该如何解决,贤弟三言两语就道明了路径。”

“二哥只是当局者迷而已,小弟就这点小聪明,让二哥见笑了。”

兄弟二人又把酒闲谈一阵,便各回住处安歇,不提。

从这日过后,张牧之就寻了一座空旷的宫殿,关闭了门户后开始修炼《地煞七十二术》中的法门。

杨戬已经安排好了岷江、嘉陵江两处水神赶往洞庭湖听候差遣,吴天禄也成就了应龙之身,张牧之自觉短期内无事扰心,正好在灌江口练法。

山谷中那些力士、兵将都渐渐忘记了自家真君曾认了个兄弟。

只有个把仆人路过那座偏远的宫殿,听见时而传来风雷激荡、虎啸猿啼之声,才想起这灵显宫里还有一位小爷。

三月时间恍然而过,时至十一月中旬。

这一日,一场鹅毛大雪飘飘洒洒从空中落下来,给群山装点了一层银装。

殿外廊柱下防止了圆桌和交椅,杨戬正坐在那里一边喝茶,一边赏雪。

铁嘴神鹰不知飞到那里捕猎去了,梅山六兄弟却在广场上和哮天犬一起追逐游戏。

哮天犬满身白毛在几乎要同雪的颜色混同在一起,身如一道闪电似的追着梅山六怪乱咬。

众人正嘻嘻哈哈闹成一团,突然哮天犬似乎感应到什么危险一样,将脊背弯成了一张弓,夹着尾巴朝广场外的一处树丛里大声吼叫。

然而远处的杨戬似乎听不到一般,依旧低头喝茶。

康太尉站起身来,神情凝重到:“啸天发现什么了?难道还有厉害的妖精敢来二爷的道场?”

兄弟几个都细细感应,也没发现什么精怪,正欲走上前去查看一二。

只听“呼”一声大风呼啸而起,吹得梅山六兄弟睁不开眼睛。

广场边缘处的草木朝两边一分,从中跳出一条巨大的猛虎来。

“吼!”猛虎仰天发出一声巨大的咆哮,威风赫赫真啥当场。

好神虎,通体白毛如雪,黑色斑纹,身体有三丈来长,一丈来高,头颅上一双碗口大的眼睛里燃烧着金色的火光。

血盆大口中的两颗獠牙露出唇外二尺来长,两只前脚上伸出尺余的利爪,脚掌轻轻一拍,便将脚下石头泥土抓的粉碎。

哮天犬平时也能变化出几丈高的身躯,穿山入林,搜捕妖兽无往不利。

然而近日见了这白虎就似见了克星一样,什么变化之术都忘了,只会趴在那里犬吠。

“哪来的大虫成精!?胆敢来这里撒野!?”梅山六兄弟手中现了各式兵器,呼喊着围了上去。

岂料那白色猛虎咆哮过后却不冲上前来,而是张开大口一下咬住哮天犬的颈后皮毛,探身一条往丛林中去了。

“好胆!哪里走!放下哮天犬!”梅山六兄弟大惊失色,纷纷运起飞腾之术追赶。

岂料一道银光比他们更快,“嗖”一声自远处飞来,“啪”打在白虎的屁股上。

杨戬轻飘飘从半空落下来,手里提着一个弹弓,脸上满是笑意:“贤弟既然修成了变化神通,又何必再拿我的狗玩闹?”

“原来是小爷,这位果然专门和哮天犬过不去……”梅山六怪都放松下来,嘻嘻哈哈地看热闹。

“哪个是你贤弟!你这三只眼睛的小子认错人了!”

猛虎被弹弓打中之后连忙在地上一个翻滚,然后纵身往上一跳,背后居然生出了一双两丈来长的羽翼。

“昂!”一声清亮的龙吟,一条周身麟甲如青玉的应龙煽动双翅,龙爪抓着白毛猎犬往高空飞去,瞬间就不见了踪影。

浩浩荡荡的真龙之威朝四处弥散,哮天犬被抓在龙爪中,身体筋骨酥麻,连一只爪子也动弹不得,只能哼哼唧唧地叫着向主人求助。

杨戬面容一肃:“好一条应龙!贤弟若没在南海见过应龙氏,绝难有此变化!”

这位二郎神说着心中也起了兴致,将身一晃变成了一只翼展三四丈的金翅大鹏,扇动双翅往远处追去。

金翅大鹏双翅震动几下到了那条应龙上空,先发出一声嘹亮的鹰啼,双爪如钩朝应龙脖子上抓来。

“嘭!”好似抓破了一个气球,庞大的应龙一下消失不见,只剩一只白毛猎犬从空中往下坠落。

金翅大鹏抓住啸天犬, 双目中精光闪烁,搜寻了半天都没发现张牧之的踪影,所见只有一片白雪皑皑的山林景致。

空中金光一闪,杨戬显出原身,先是将哮天犬收入腰间一个皮囊里,然后张开眉心天眼四处观看。

前方几十里外,一只大肚金蝉正扇动着翅膀在丛林中穿行。

“贤弟!你把‘假形’之术练到这个地步已经能够在世间纵横了,只可惜脑子有点不太灵光,冬天哪里有金蝉?”

杨戬摇头轻笑一声,摇身变成一只云雀,快似一道闪电一样往林中飞去。

就这样,他两个运转变化之术你追我赶,一边笑闹一边在深山密林之中疾驰,渐渐临近了鹤鸣山。

午时将近,雪渐渐停了,明亮的阳光撒下来,照的满山积雪一片莹白。

“轰隆!”山中一座矮峰突然爆开,滚滚黑气升腾而起,如同墨汁一样在空中弥散开来,在一片雪白的世界中显得分外刺眼。

第二百五十四章 你敢当二郎神的大哥?第二百四十八章 王灵官要当爹了?第二百零一章 左轮手枪终显威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十五斩邪剑第一百四十五章 小道士大闹紫禁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猴王同我佛门有缘第七十七章 阎君聚会 攻打阴司第一百六十二章 小天师嘲讽水府众神第一百章 阎君看我偃月刀锋利否第七十四章 命中克星 直面敌首第二十章 惊蛰雷音 东方雷帝第一十六章 行尸捧食 坟头念咒第九十四章 目莲救母 气运青莲第七十章 夜叉画皮 不能相救第一百一十五章 原来是这样的情劫啊第九十八章 死而复生 冒名顶替第一百一十六章 文丞相发威 扫荡妖风邪气第一百九十六章 以杀证道 一往无前第四十一章 禅心诡诈 筹借香火第一百四十一章 侄儿,咱俩较量一下雷法第一十三章 雷分阴阳 法有正邪第一百六十七章 黑山老妖做城隍第一百二十八章 道行大进,法力大增第二百二十一章 贫道拜见太乙救苦天尊第五十一章 恐吓阴差 谋算城隍第一百六十四章 哼哈雷音 秽迹金刚第七十五章 请神传法 天蓬神咒请个假,熬不住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十五斩邪剑第四十五章 软磨硬泡 灵官大哥第一百三十七章 朱元璋:你可别哄咱!第八十四章 心怀愧疚 婚期将至第八十八章 双刀斩妖 神雷诛邪(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旌旗十万斩阎罗 下第一百零三章 眉心生眼做王侯第二百六十一章 请您继任天师之位第二百六十一章 请您继任天师之位第五十章 超度军魂 黑白无常第一百九十六章 以杀证道 一往无前第九十九章 小天师告状 关二爷出马第五十七章 二军厮杀 神将降魔第六十四章 男生女相 鬼气缠身第七章 黄白二仙 穿越因由第二百一十章 跟勾陈大帝不用讲规矩第六十七章 花容月貌 羊入虎口第一百一十一章 旌旗十万斩阎罗 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吕岩!你个老不修……第一百一十二章 主掌幽冥 天蓬元帅第二百二十七章 关元帅远征东海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道士敢惹朱元璋?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条裤子引发的血案第二百五十五章 习得八十九玄中妙第一十八章 纯阴纯阳 元神出窍第三十五章 因缘造化 苦肉伎俩第一百二十三章 王灵官:小道士,你可别胡说!第一百六十七章 黑山老妖做城隍第九十五章 阴差阳错 道士驸马?第一百三十二章 抢夺天师位的对头来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给你一个风火轮儿第八十二章 虾兵蟹将 江宁龙王第六十四章 男生女相 鬼气缠身第一百零四章 钟馗VS关云长第一百零六章 业镜之前拜新王第一十一章 龙虎食气 灵官显圣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条裤子引发的血案第三十五章 因缘造化 苦肉伎俩第一百零九章 旌旗十万斩阎罗 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道行大进,法力大增第二百零八章 天蓬大法斩妖邪第一百章 阎君看我偃月刀锋利否第一百二十七章 借宝修雷法 飞剑斩天皇第一十四章 白狐向道 风水灵穴第四十九章 拜见主公 法食布施第二百三十六章 雷阵茅山压上清第一百五十二章 普渡慈航 邪佛来历孩子突然二阳了,请假一天第一十七章 黄金买寿 八字不合第九十一章 秦广王蒋 枉死城张第二百一十五章 陈传老祖:我突然觉得他说的对第二百零七章 众神锻宝惊世界第一百八十三章 佛门到底怎么回事儿第一百五十五章 什么狗屁如来佛祖第一百九十章 马王爷:神仙难做啊!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金箍的猴子才是好猴子第七十九章 清明时节 枉死城开第一百五十三章 旱魃现世斗妖僧第二百一十九章 水猿大圣无支祁第二百四十一章 吕岩!你个老不修……第一百八十六章 身兼正一、全真二家之长第四十章 报应不爽 虚肚鬼王第六十七章 花容月貌 羊入虎口第五十七章 二军厮杀 神将降魔第三十七章 土地脱困 妖孽现身第二百五十三章 二郎神:能不能先放了我的狗?第一百二十章 报应王还是太要脸第一百二十八章 道行大进,法力大增第一百五十七章 恩将仇报小道士第一百一十一章 旌旗十万斩阎罗 下第八十章 冤魂索命 善恶随行第八十五章 十里红妆 迎鬼入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