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些宫庄的管事,欺上瞒下,中饱私囊的情况,洪景来那都是老懂王了。这能有啥不懂的,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说的就是这种人。
那个小说《红楼梦》里不就是这样的嘛,替宁国府贾珍管理七八个庄子的乌进孝,一到过年就来宁国府和贾珍打擂台。贾珍以为能来五千两银子,乌进孝只给二千五百两,问就是这也遭灾那也遭灾。反正就是没得收成,交不上来钱。
至于在两府里做管家的赖家,那更是了得,贾府起了一座大观园,赖家也起了一座同样的园子。你说说这里面的油水有多少,这些管事的刮了多少银钱下来。
每年只给李王交那么八九十万的,他们自己落到肚里的指不定也能有八九十万。而且这还是最简单的贪污问题,其他的问题更是夸张。
像是仰借王庄的名义,侵占百姓的土地,侵占地方官府的公田,然后拿出其中的一部分充作宫庄田,剩下的全都进自己的口袋,这都是见怪不怪的烂事了。
在地方上,因为管理宫庄田且地方官府无法管理和钳制这些管事,使得他们愈发的无法无天起来,甚至到了曲断公事,私设刑狱的地步。那些汉阳朝廷派下来的官吏,本来就有许多是不会处理公务的混账东西,只是花钱或者走门路来地方上发财的,双方那是一拍即合。
顺带着勾结地方上的两班大户豪强,共同欺压地方上的百姓。大家一起合作,把给国家纳税服役的良民都给侵吞掉,变成自己的奴婢户,破坏国家的税基。
都是帮蛀虫,迟早都要被洪景来一个一个的送上天!
原本他们可以仰仗李王的权势,在地方上作威作福,现在哼哼,李为了每年那一百二十万两银子的现款,一脚就把他们这群蛀虫给踹了。失去了李王这样天大的政治保护伞,洪景来想要拿捏他们还不是和玩一样。
至于什么煽动土地上农奴造反?凭他们也配!
洪景来就笃定他们没有这个胆子,他们要是有这个胆子,早特么做了人上人了,还搁那乡下混日子呐。贪污了李王家几百上千万的家产,就要有被人弄死吃肉的心理准备。
结果洪景来还没有开始着手清理这些宫庄田的管事,李就先动手了。反正今年的宫庄子粒他已经拿到了手里,明年怎么生产分配又不需要他管了。废庄还民了嘛,都交给洪景来去管了,那干嘛不趁机再发一笔横财呢。
真当李王是傻子?是不知道人事的天真小朋友?李王们心里清楚着呢,以前那是要用你们管理宫庄,有所依仗,这才让这些人依附在王室上面吸血。现在用不着这些人了,那还不是立刻就给他一脚踹飞。
抄家什么的,那真是最喜闻乐见的环节!
身为左相的李尚宪亲自布置,指派官兵,以百人为一队,分出去三十多队人马,几乎将汉阳左近所有有宫庄田的郡县都安排上了。汉水流域的平原,土地肥沃,宫庄自然富庶。一抄一个准,就没有一个干净的管事。
哪一个不是家产过万的豪富,最差的也能有大几千的浮财。房屋田产什么的也就算了,都要移交给洪景来,粮食现钱啥的,那对不起了,李尚宪全都给要李搬进内需司。至于当中李尚宪多少拿了点辛苦费什么的,也就不去提了。
连金平淳的人马都给调动了,要不是李调动金平淳,洪景来还不知道李的手脚这么快。李尚宪本部人马的兵权都在他自己手里,理论上只要有李的同意他就能动。但是小老弟金平淳的三千训练兵是洪景来安置给他的,他虽然也能调动,但是作为洪景来的小弟,他习惯性的先和洪景来报备。
难怪韩家兄弟一大清早就跑来告诉洪景来,李尚宪带着大军出城去了,原来是去发财了,真是辣手啊!
既然李都动手了,洪景来可不能把这财只给老李家一家发完了啊。立刻叫来李在朝,带上他的老兄弟们,把汉阳捕盗厅的那些兵都带上,先立刻北上,去把黄海道的宫庄都给抄了。
至于平安道和咸境道,那是自己的同族兄弟洪景辅和洪右吉在担任监司,就不需要洪景来派人过去了,直接命他二人动手。只有一点,不允许侵害了宫庄田上那些佃户农民的性命和农具财产,将来还要他们继续在上面耕种呢。
果然干啥都不如抄家来钱快,难怪历史小说里那些男主角,没钱了先来抄家。明抢真是来钱最快的办法,一点儿不带假的,抄到的都是真金白银。至于值钱的财物,原地作价发卖也可以,分与当地的佃户农民也可以。
三瓜两枣的,洪景来也懒得计较,只要大头能进宣惠厅的官仓就行。另外像是耕牛、农具这类的物资,则是清点之后,造册列明,不久之后需要分发给土地上的农民使用,保证他们能继续进行明年的农业生产。
朝廷上下,对于李和洪景来去弄这些管事的到是没什么反应,但是对于那封“废庄还民,版籍纳公”上书中的释放所有佃户农奴为良民,却有相当剧烈的反响。
许多士人都突然间开始赞扬李仁而爱民,自愿放弃那么多的宫庄,将百姓放为良民的善政。至于提出这个上书的崔正基,一下子也从洪景来的小弟这个身份,陡然变成了忠心为国、为民请命的好官。
果然士人儒生虽然自己做的未必咋样好,但只要不侵害他们的权益,他们对于裱糊这个封建国家的良政还是乐于夸赞的。费两句口舌罢了,又能拍李马屁,又能示好丰山洪氏势道政治的诸位大佬,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那些被抄家,甚至丢了性命的宫庄管事,不过是个李王家的奴婢而已,死了也就死了,那又如何。根本没有人关心和在意这些人,分了钱的李和洪景来更是心想,早点弄死他们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