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晴皋鹤唳赋

以“警露清野高飞唳天”为韵

钱起

钱起,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天宝十载(751)进士及第(一说天宝九载),释褐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任蓝田县尉。宝应中为司勋员外郎、司封郎中、太清宫使。钱起诗名居大历十才子之首,又与郎士元齐名,时称“前有沈宋,后又钱郎”。亦为第一个大力写作律赋的人。李调元说:“大历十才子中,自钱仲文外,罕有见其赋者,可知雕虫小技,亦自有专门名家也。”(《赋话》卷三)今存《钱考功集》十卷,皆诗。《全唐文》收其律赋十三篇,然《尺波赋》当属误收。

此赋载《文苑英华》卷一三七、《全唐文》卷三七九。《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又《周易·中孚》:“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鹤便成为高洁之士的象征。此赋即是发挥这一内涵的。

迥野远色,寒空繁声。眺莫媚于雨霁,聆何长于鹤鸣!孤飞而天宇澄旷[1],独立而霜皋砥平[2]。对明景之逾秀,溯晨风而自清[3]。炯尔体空[4],泠然响递[5],疑磬发而佩摇[6],若霜标而雪丽。林鹇之皓色难比[7],云雁之清音罕继[8],虽居下而在幽,亦高闻而远唳。或引或罢[9],以游以遨,顾尘寰而不杂[10],仰天路而飞高。懿夫秉心清迥,禀质贞素,偶影思侣,矜容举步。忘机遂性[11],岂思宠于乘轩[12];远害全躯,每劳心于警露[13]。听闲兮易感,声怨兮难度,非陆氏之无闻[14],想王生之可慕[15]。原其翔集玄圃[16],腾翠微[17],睨蓬壶而易感[18],冒江海而悬飞。情慕必止,心徂匪违[19],或群翔而反顾,或孤赏而忘归。厌仙府而举华亭[20],思鸣皋而适绿野[21],爰捧日以遐骛[22],遂凌烟而独下。晴皋曙兮邈矣静,皓鹤鸣兮杳何永!俄度曲于涧濑[23],乍迷影于云景。闻幽而音响清越[24],观丽而羽仪闲整[25]。何霁野之无人,独仙禽之虚警[26]。

(《文苑英华》卷一三七,中华书局影印本)

[1]天宇:天空。

[2]霜皋:带霜的水边高地。砥平:平坦如砥。

[3]溯(sù):迎。

[4]炯:明亮。

[5]泠然:像清脆之声。

[6]磬:古代乐器。佩:佩玉,古人随身佩带的饰物。

[7]鹇(xián):白鹇,鸟名,又名银雉,似山鸡而白色。

[8]云雁:云中的鸿雁。

[9]引:发声鸣叫。

[10]尘寰:尘世,人世。

[11]忘机:没有机诈之心。《庄子·天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

[12]乘轩:《左传·闵公二年》:“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

[13]警露:相传白鹤性警,八月白露降,流于草叶,滴滴有声,即高鸣相警,徙所宿处。见周处《风土记》。

[14]陆氏:陆机。陆机为牵秀等所谮,成都王司马颖杀之,临刑前叹曰:“华亭鹤唳,岂得复闻乎?”见《晋书·陆机传》。

[15]王生:王戎。《晋书·嵇绍传》:“绍始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如野鹤之在鸡群。’戎曰:‘君复未见其父耳。’”

[16]玄圃:在昆仑山顶,神仙所居。《水经注·河水》:“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

[17](xiān):鸟飞举。翠微:青山。

[18]蓬壶:仙山名,即蓬莱。王嘉《拾遗记》卷一:“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

[19]徂(cú):到。

[20]华亭:《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刘孝标注引《八王故事》:“华亭,吴由拳县郊外墅也,有清泉茂林,吴平后,陆机兄弟共游于此十馀年。”

[21]绿野:绿色原野。

[22]骛(wù):疾飞。

[23]度曲:制曲。此指鸣叫。

[24]清越:声调清彻激扬。

[25]闲整:安闲整洁。

[26]仙禽:相传仙人多骑鹤,因称鹤为仙禽。

这是一篇律赋。赋主要赞美了鹤“虽幽居而在下,亦高闻而远唳”;“顾尘寰而不杂,仰天路而飞高”的特点,借以寄托自己清高贞洁的节操。赋中之鹤虽清高但并不超然于人世之外,这与钱起不求遁世隐居是一致的。高仲武曾评钱起诗“体格新奇,理致清赡”;“迥然独立,莫与之群”(《中兴间气集》卷上),其律赋也具有这个特点,与此赋所描写的鹤十分相似。钱起省试以《湘灵鼓瑟》诗擅场,被誉为“有神助”;其年所试之《豹舃赋》亦存。可见其善于在严格的格律束缚之中独出意表,标雅古今,优游自如。这篇律赋清丽而雅整,是钱起律赋的代表作。

(尹占华)

第103章 霍山赋并序第96章 登吴岳赋第29章 驾幸温汤赋第69章 寒松赋第100章 后雪赋第68章 赋赋第12章 青苔赋第64章 山阳城赋并序第49章 茶赋第48章 梦远游赋并序第23章 长乐花赋并序第66章 由鹿赋并序第89章 虱赋第43章 含元殿赋并序(1)第96章 登吴岳赋第8章 感旧赋并序第50章 梦渴赋第13章 涧底寒松赋并序第85章 息夫人不言第53章 渥洼马赋第19章 登长城赋(1)第109章 水轮赋第5章 游北山赋并序(3)第64章 山阳城赋并序第73章 幽怀赋并序第1章 唐五代赋概述(1)第31章 白鹦鹉赋第22章 江上愁心赋赠赵侍郎第104章 桃花赋并序第99章 秋虫賦并序第101章 杞菊赋并序第83章 大孤山赋并序第21章 丽色赋第51章 愚公移山赋第91章 湖南观双柘枝舞赋第69章 寒松赋第56章 出门赋第83章 大孤山赋并序第20章 登长城赋(2)第17章 灵台赋(1)第71章 梦归赋第93章 渔父辞剑赋第40章 纸鸢赋第8章 感旧赋并序第94章 玄宗幸西凉府观灯赋第8章 感旧赋并序第79章 华山赋并序第76章 秋云似罗赋第68章 赋赋第8章 感旧赋并序第83章 大孤山赋并序第18章 灵台赋(2)第41章 天狗赋并序第78章 太阿如秋水赋第4章 游北山赋并序(2)第102章 蚕赋并序第65章 秋声赋并序第18章 灵台赋(2)第35章 夜闻山寺钟赋第28章 汝州薛家竹亭赋第108章 勾践进西施赋第86章 阿房宫赋第111章 七夕赋第5章 游北山赋并序(3)第66章 由鹿赋并序第105章 春愁赋第85章 息夫人不言第60章 蒙泉赋第25章 美人赋第18章 灵台赋(2)第68章 赋赋第111章 七夕赋第16章 蟾蜍赋第110章 炼石补天赋第15章 麈尾賦并序第5章 游北山赋并序(3)第26章 石赋并序第101章 杞菊赋并序第37章 温汤御毬赋第21章 丽色赋第77章 观兵部马射赋第62章 别知赋第23章 长乐花赋并序第8章 感旧赋并序第2章 唐五代赋概述(2)第64章 山阳城赋并序第25章 美人赋第100章 后雪赋第15章 麈尾賦并序第37章 温汤御毬赋第23章 长乐花赋并序第39章 裴将军剑舞赋并序(2)第57章 铸剑戟为农器赋第6章 游北山赋并序(4)第27章 荔枝赋并序第40章 纸鸢赋第78章 太阿如秋水赋第44章 含元殿赋并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