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再抢施琅

多尔衮匆匆回到府邸,多铎、阿济格和霍五等人早已经在正厅等候多时。

一进门,多尔衮什么话也没说,便从腰间摸出一个金裸子丢给霍五,“这是本王给你的赏!”

多铎和阿济格则惊喜万分,“怎么,那何洛会答应投靠于咱们了?”

多尔衮嘴角显出笑意,“应该差不离了。要说这何洛会可真是个人才,所献三策,每一条都直插咱们的软肋,这样的人才要是不能为我所用,还是尽早杀了干净。可笑那豪格,守着这么一个俊杰却不知道人尽其才,只是白白的便宜了我等啊!”

多铎惊奇的回头看看身后不远处一脸谦恭的霍五,“你这奴才,虽断了一条臂膀,可这脑子却是分外灵光,要不说南人狡诈呢,果然所言非虚啊!”

霍五的脸上满是笑容和自得之色,言辞却是谦卑之极。“都是主子的洪福齐天,奴才不过是因势利导,才促成了这桩美事,万万不敢居功!“

多尔衮赞许的点点头,“先是命人和何洛会私下接触,让豪格得知产生嫌隙,接着让本王趁虚而入,安排的确是天衣无缝。之前怪不得你向本王要了那么多的何洛会和豪格的秘闻,却原来是揣度人心啊!这件差使办得不错,先到镶白旗任一个都统,你毕竟是南人,在旗中做事有些不便。等日后本王在汉军旗帮你补一个缺,到时再委任具体的官职和职司。”

“奴才谢主子的赏!”霍五适时的磕头谢恩。眼中却闪过一丝冷厉的光芒。纳古看在眼中,却是情不自禁的身子一颤,连忙低下头去,只装作什么也没看到。

聊了一会关于何洛会的事情,多尔衮却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来。眼见着大战在即,皇太极又以兵事相托,多尔衮自然是日理万机,忙的脚不沾地。

大军眼看着就要开拔到锦州一线,如今粮草依然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宁完我负责联络新近刚刚成为满清属国的朝鲜,命他们提供大军所需粮食。并抽调精锐助战。但朝鲜方面却总是一再推脱,这么多天过去,仍是未见有任何的动作,这不由得让多尔衮有些恼怒。

崇祯九年。皇太极自立为皇帝。建立大清国。命朝鲜觐见。但朝鲜方面确实态度强硬,天启七年的“丁卯之乱”积攒下来的仇恨瞬间爆发出来,朝鲜表态世代侍奉于大明。绝不肯成为满清的属国,也由此揭开了满清攻伐朝鲜之战的序幕。

崇祯十年,十万清军蜂拥涌入朝鲜,仅仅十二天便攻克了朝鲜都城,朝鲜国王李倧退守南汉城,明廷却始终未派出兵马支援,最后,李倧只得出城向皇太极请降,双方筑坛盟誓,朝鲜去大明年号,缴纳大明所赐诰命敕印奉满清正朔,每年岁贡,并奉二子为质。此后朝鲜正式成为满清的属国。史称“丙子之乱”。

但朝鲜朝野却始终涌动着浓厚的反清情绪。满清为满足攻伐所需,常常向朝鲜索取粮草、军资,朝鲜国内民不聊生,百姓负担加重,自然是哀鸿遍野。也因此,从朝鲜王室、士大夫阶层乃至庶民都对大明怀有极深的感情,暗中不断的通过各种渠道与大明联络,并向大明提供粮秣军资,希望有朝一日大明王师能驰援朝鲜,救民于水火。

这一次便是如此,朝鲜方面虽然答应了满清的要求,但却迟迟没有动作,多尔衮也为此很是愤怒。

“今日我已经入宫觐见,皇帝也知道了此事,已经责成英俄尔岱率五千精骑先期进驻义州,命朝鲜领议政、都承旨等大臣前往受审。另外还派遣了查布海为‘查勘敕使’,前往朝鲜,责问朝鲜王室,今后便常驻朝鲜,以为监督。英俄尔岱是议政大臣,更是咱们正白旗的固山额真,查布海也是咱们的人,这一次务必要令朝鲜全力配合。”

多尔衮又仔细思索了片刻,“朝鲜身处我大清之侧,与明廷更是藕断丝连。我已经向皇帝谏言,最好在朝鲜留驻一支兵马,能控制住朝鲜大局,查布海此行也是我的建议。再者说,朝鲜与大明山东隔海相望,如今听说是商贾往来不绝。咱们的劲敌朱平安便在那里屯驻,迟早是心腹之患,咱们大清欠缺水师,想要渡海讨伐山东是千难万难,但却要一定牢牢的守住朝鲜,一旦被朱平安趁虚而入,我大清便会腹背受敌,到时可就不堪设想了!”

多铎和阿济格两人连连点头。

多尔衮看了看霍五和纳古,“你们也下去休息吧,本王等还要计议些军机要事。你们都是从山东逃出来的,以后少不得要你们提供一些资情,到时本王再召你们来!”

霍五和纳古这才退了出来。除了王府没多远,迎面飞马赶来一人,正是霍五从山东带来的两名心腹之一。看到纳古在侧,欲言又止。

ωωω▪ Tтkд n▪ C O

霍五不动声色的让纳古离开,纳古却犹犹豫豫,霍五便有些不耐烦,“让你走便走,我知道你是什么意思。那东西可是贡品,你也省着点用,再过一些时日东西才能送到关外来,这一段时日老子也没有存货。总之是少不了你的便是。”

纳古这才放下心来,心满意足的告退离开。

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街巷中,心腹这才凑近了霍五,声音中透露出无比的兴奋,“大哥,家中来人了!”

……

十月底的时候,郑家的船队抵达登州,郑鸿逵、郑袭和陈鼎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郑森也被朱平安大张旗鼓的请到了都司衙门。

见到郑森的那一刻,郑鸿逵等人总算安下心来,这么长时间未见。郑森的气色还算不错,看来朱平安虽然将其软禁起来,但却没有亏待。

“大公子!”郑鸿逵等人一揖到地。

郑森点点头,身后的一众被俘的郑军水师军官也都是有些尴尬。纵横海上这么多年,今日居然被主家用银子赎了回来,这对于军官来说也意味着一种羞辱。

杨德凯大步走进官厅,禀报朱平安,港口上的银子已经点算交割完毕。朱平安这才哈哈一笑,对郑森、郑鸿逵等人说道:“事情已经办妥,本官在衙门中准备了宴席。为大公子和郑四爷等送行。预祝一帆风顺,诸位千万不要推辞啊!”

郑森冷哼了一声,自从在海滩上被朱平安的兵马生擒之后,这么多的时日便一直被软禁在都司衙门之内。与外界失去了一切的联系。每日里便是读书、饮酒。朱平安倒是登门拜访过几次,但郑森却都拒绝了见面。郑森内心的骄傲,使得他根本不允许自己面对朱平安。

面对朱平安的邀请。郑森果断的一拱手,声音却是分外的冰冷。“多谢大人美意,离家数月,家中还有慈母倚门盼归,森亦是归心似箭,便就此与大人告别吧!”

郑森此言一出,郑鸿逵等人顿时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没错,仗是打败了,但主帅的气度总还是要有的,今后的海上,登莱水师也将正式控制大明北疆海域,郑家还有很多事情都要和登州打交道,郑森此举未免太不给朱平安面子了。更何况现在还是在登州,万一朱平安动怒,再将其扣押起来,岂不是太不划算。

郑鸿逵向前跨出一步,刚打算要向朱平安解释一二。朱平安却是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本官也没有强留的意思,这……!”

话还未说完,官厅的门前便是出现了两个身影。正是问询匆匆自登莱水师军港赶回来的施琅和刘国轩。

郑森看到他们两个,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你们倒是逍遥,在这蓬莱城中如鱼得水,依我看,那干脆就不要回福建了!”说完,拂袖便走。

郑鸿逵等人顿时脸色一变,但拦又拦不住,只得眼睁睁的看着郑森大步离开官厅。

郑袭向朱平安告一声罪,匆匆追了出去,施琅和刘国轩倒是没想到郑森会大发雷霆,一时间愣在了原地。

郑鸿逵则是连连作揖,连称抱歉,朱平安丝毫不以为意,“曰渐公不必在意,大公子在登州呆了这么些天,心中难免会有怨气,这是人之常情。以后山东和福建共掌南北海疆,合作的机会还多得是,还请曰渐公回去之后代我向郑总兵赔罪,这次的确是晚辈得罪了!”

朱平安这一番话,让郑鸿逵的心里是连连叹气,他和郑森差不多的年纪,但为人处世却是天差地别。

朱平安指指施琅和刘国轩,“当日曰渐公初来登州,本官便向您讨要过施琅,这孩子为人憨厚,性格直爽,甚是对本官的脾气,如今,曰渐公就要返回福建,本官便觍颜再次开口,不知道曰渐公能不能割爱呢?”

郑鸿逵闻听此言却是一惊,不由得仔细的看了看施琅和刘国轩,“这小子究竟有何过人之处,不就是精通水战吗?这样的人在我郑军水师车载斗量,朱平安却偏偏看上了他,居然两次开口讨要,究竟是何目的?”

但郑鸿逵却是没有敢答应下来,朱平安越是讨要,他便是越发觉得其中必有蹊跷。“实在是抱歉,这施琅的父亲和兄弟如今都在福建衙门中任职,倘若我擅自做主将其留在了登州,到时也没办法向其家人交代,这……!”

朱平安没理会郑鸿逵,而是直接问施琅,“你呢,是个什么意思?愿意留在登莱水师吗?”

施琅却是为难的很,说实话,这一连数月间,在登莱水师中厮混,倒真是结交到不少的热血少年,尤其是每日里都到讲武堂去旁听。孙和鼎、张涛等人的课程让他大开眼界。而登莱水师的主官童万钧也是对他疼爱有加,平日里便是邀请了他和刘国轩住在他的家中,晚间便将自己的海战经验倾囊相授。这一切的一切,都像是一块散发着巨大吸引力的磁石,不断吸引着施琅。

“我还是要回福建去!”想了半晌,施琅咬着嘴唇回答道,虽然这个回答让朱平安不免有些失望,但他还是笑了笑,“本官绝不勉强你的意愿,日后还有机会,登莱水师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

施琅和刘国轩两个人也没了精神,无精打采的跟在郑鸿逵、陈鼎的身后出了都司衙门。

迎面却是一名老者疾驰而至,到了近前,翻身下马,赫然便是童万钧。

“施家小子,刘国轩,你们要走?”童万钧气喘吁吁的问道。

施琅和刘国轩彼此对视一眼,眼眶略有些泛红。

童万钧跺跺脚,也没说什么,而是径直从怀中摸出一本书册来,交到施琅的手中。

施琅和刘国轩仔细一看,封皮上却是四个大字。“水师纪略”。

“此册是老夫当年跟随孙元化大人时,得孙大人教授,并记录了多年来的所学所思,今后便交给你们两个,回去以后仔细研读,万万不可将其束之高阁!”

施琅和刘国轩再也忍耐不住,眼泪顺着脸庞悄然滑落,两人径直跪在了童万钧的面前,连连叩头。(未完待续。。)

第40章 登州速度第38章 惊变久山镇第129章 清军的援兵?第44章 螳臂当车第89章 盛京变故第86章 双刃剑第2章 汉奸录第103章 多尔衮的策略第46章 地方保护主义第104章 李来亨第67章 真实目的第102章 再战第15章 图穷匕见第55章 新贵第19章 翻手为云 覆手为雨第28章 初到登州第69章 张定边第6章 指点迷津第12章 心理学的实际应用第1章 入京第15章 冲冠一怒为……?第91章 名字引发的政争第53章 胜算第29章 交换条件第102章 女人的心思第81章 恍然大悟第47章 多谢第13章 天降横财第97章 面具第115章 打白条第121章 天翻地覆第25章 要你何用第86章 双刃剑第22章 不要后悔第69章 面朝大海第58章 齐聚登州第21章 囚徒第107章 祸水东移第23章 孙传庭第64章 蠢蠢欲动第54章 答案第1章 平安是福第28章 何意啊?第15章 图穷匕见第50章 火上浇油第66章 杨廷麟第34章 天启一式第27章 为何变成这样?第140章 元忠灭口第112章 彻底失望第34章 冲突第67章 真实目的第117章 归去第137章 自作多情第31章 天地同寿第113章 绿营第60章 点心作坊第9章 满清建水师第89章 嘱托第109章 动手吧!第86章 青云之贺第90章 聋相发难第62章 天赐良机第64章 蠢蠢欲动第17章 宿醉后的麻烦第76章 高 实在是高!第22章 长公主的心思第51章 月夜第47章 多谢第108章 更好的选择第28章 何意啊?第33章 李定国第100章 声东击西第61章 天军第67章 真实目的第98章 南北两睿王第60章 总有亮剑时第75章 崩溃边缘第30章 八闽之王第64章 大事之基第57章 噶里的美梦第77章 狙杀王朴第35章 世子之师第17章 兵权纷争第116章 奇怪的舆第54章 答案第19章 离别钩第42章 山右八家的威胁第13章 杨嗣昌离京第14章 忽悠二人组第91章 不密的后果第53章 柳暗花明第117章 襄阳之乱第134章 不得不战第87章 夫复何求第56章 真实目的第101章 劲敌第59章 机会来了第100章 声东击西第88章 茂山铁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