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礼部

三个朝廷大员,宝鋆是礼部侍郎兼内务府大臣,两个职都是正二品衔,陈孚恩的兵部尚是从一品,而桂良是正一品的东阁大学士。再加上桂良是恭亲王奕?的岳父,身份尊贵。所以,今天谈判,朝廷方面,仍然是桂良这老贼做主。

“李老弟带来的洋人口信,恭王爷已经知道了。巴夏礼在刑部受了伤,朝廷赔付点医药费倒也在情理之中,这事,恭王爷已经许了。”桂良说到。

“那就最好,这笔银子付的越早,谈判也能越快进行”李明峰说到。

“李老弟从圆明园过来,那里局势到底如何?”桂良问到。

李明峰沉吟了一下,还是决定实话实话,让这些人认识到事情的严峻才好,否则他们再生出其他心思,事情又会继续恶化。

“圆明园已经被英法联军攻破,里面的太监宫女基本全被杀死,无一活口。明峰从圆明园来时,英法联军正在其中抢掠,恐怕等到和议达成,朝廷接收回来时,休想再见到一件珍宝。”李明峰沉声说到。

三人听了这话,脸上阴云密布,兵部尚陈孚恩更是冷哼到:“哼洋人性同犬羊,不知礼仪…….”

没等陈孚恩继续说下去,宝鋆在旁边连忙咳嗽了一声。

“无妨,无妨”李明峰知道,宝鋆如此做就是把自己当成洋人那面的人了,这可不是他希望看到的情形。

“在下毕竟是食的是朝廷俸禄,受的是圣上恩典,对朝廷绝对是忠心不二。至于在洋人帐下效力,也是为了朝廷着想。”李明峰说到。

看这三人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李明峰继续解释到:“诸位大人,今年初,我被下了大狱,罪名没有别的,就是说我勾结洋人,出卖大清。实际上,诸位大人也都知道,我出海长达一年,哪有时间出卖大清呢?更何况,我一个小小的副将,又哪有出卖大清的权力呢?”

看到三人都露出了一丝丝微笑,李明峰继续说到:“把我拿了,无非就是因为我与洋人关系颇为紧密罢了。但是,在下之所以交好洋人,就是因为看到朝廷中有些人极力主战,才被迫如此。”

陈孚恩也是主战派,听了李明峰这么说,反问到:“你勾结….恩….你交好洋人,与朝廷中的大人们主战有何关系?”

“当然有关系”李明峰理直气壮的说到:“桂中堂知道,我曾经做过洋人的翻译,对洋人的力量所知甚深。如今的英格兰与法兰西,国力之强,远非朝廷那些庸官可以想象。与洋人求和,尚且可以损失些许利益,换来和平无事。与洋人开战,结局吗,大家也都看到了,大清精锐之师损失过五万,京师被攻陷,天子北狩,圆明园也被劫掠。当然这只是现在的结局,如果要是再战,那…….呵呵。”

李明峰面露微笑,不再继续说了,不过,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再战下去,大清都可能灭亡了。

听了这话,陈孚恩脸色非常之不好看,桂良和宝鋆也皱眉沉思。

“在一些大人眼中,与洋人媾和是卖国,所以他们想砍了在下。可是在明峰眼中,最该被砍的,是那些主战的庸官若无他们,天子岂能蒙尘?若无他们,京师岂能被陷?若无他们,圆明园岂能遭劫?”李明峰越说声音越大,最后竟然站了起来。

老李一连三个反问,陈孚恩最开始有些怒气,后来却叹了口气,低头不语。虽然不满李明峰所说,但是事实胜于雄辩,经过北塘之战,大沽之战,通州之战,八里桥之战,圆明园之战,经过这一连串的战役,陈孚恩也不得不承认,洋人确实不可力敌。

这些战役,绿营上阵了,蒙古八旗上阵了,满洲八旗也上阵了,就连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都动用了,仍然是一败再败。此时,任何人都不能否认洋人的力量强横了。

看到成功为自己脱了‘汉奸’的罪名,李明峰继续说到:“诸位大人,如今可不能再生其他心思了,只要老老实实的与洋人谈判,京师不日就可平定,到时候,再恭迎圣驾回銮,诸位也是大功一件啊。假如再出其他差错,洋人定会一把火焚了圆明园,那时再和谈,可就晚了”

桂良叹了口气,说到:“哎今日听李老弟一番话,觉老弟仗义执言,确实是忠君爱国之臣。和谈一事,圣上也从热河下了上谕,要求抓紧办理。恭亲王也认为应该从解决,奈何洋人前些日子总是不愿与我等谈判,只是一味勒索,这可如何是好?”

前几日,恭亲王派人求和,要求联军退回通州,然后再谈判。额尔金为了尽快达成协议,所以宣称只有放联军入城才可谈判,最后,恭亲王并未应允。今天,朝廷将巴夏礼送还,联军也入了城,本以为可以开始和谈,哪料到,洋人竟然绝口不谈撤军的事,单单只要求赔付白银。桂良等人实在是摸不透洋人到底是如何想的,心中也是忐忑不安。

李明峰暗自偷笑,看来洋人着急和谈,朝廷也着急。这样,两方总算有共同点了。李明峰就可以偷偷的利用这点来从中捞点好处了。

“诸位大人,洋人重利,要想和谈尽快达成,还需要多使银子,疏通关节”李明峰说到。

桂良说到:“银子的问题不大,洋人在圆明园劫掠一场,我大清损失的银子起码是几千万两,只要洋人尽快撤军,花些银子倒是无妨。不过,我等不熟路径,恐怕还要仰仗老弟了。”

“为朝廷效力,明峰义不容辞”李明峰说到。

“那明日,我们便押送五十万两的赔银和疏通用的财物一起赴联军军营,你看如何?”宝鋆问到。

“如此甚好,只要诸位大人配合,明峰定要促成此事,好让天子早日回銮”李明峰朗声说到。

第353章 川西大战第107章 攻打庐州第266章 内部矛盾第75章 英国首相第61章 景德镇之战(三)第172章 出宫第184章 营破第149章 垂帘之争第345章 劝服载垣(下)第163章 入京第173章 大清洗(上)第296章 挑拨第286章 回王家族第210章 新的发展第233章 应对之策第72章 再会埃洛斯第246章 巷战第41章 趁机扩大第227章 提审李秀成第201章 河南战局第2章 留辫子的老头儿第62章 景德镇之战(四)第219章 炮战和壕沟战第238章 决战前夕(上)第258章 忠义军第56章 整编第338章 山上木拓第三百六十四章 第290章 近代医学鼻祖第168章 再入钟粹宫第119章 跋扈的赞镶大臣第165章 勤政殿议洋务(下)第258章 忠义军第81章 局势变化第347章 法国军事顾问第148章 钟粹宫第15章 逃命第198章 朝廷的反应第172章 出宫第259章 绩溪胡家第76章 密谈第168章 再入钟粹宫第319章 主战和主和第59章 景德镇之战(一)第275章 水师学校第9章 贪得无厌第355章 江户战乱第60章 景德镇之战(二)第202章 末路第278章 阿古柏的悲惨童年第133章 各路援军第93章 激战圆明园第20章 启程第278章 阿古柏的悲惨童年第32章 龚氏父子第89章 战前准备第6章 城破第22章 广州城第175章 容闳来投第83章 老熟人第122章 追击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8章 贫寒的广东巡抚第357章 各有打算第96章 贪财的龚半伦第187章 老李亲征第211章 剿捻重任第289章 输血第48章 赴死第47章 攻营第25章 北上第203章 铁帽子王第47章 攻营第332章 朝鲜局势进展(下)第85章 天子上谕第333章 朝法停战第177章 小村谈判(下)第44章 请缨第362章 来使第19章 家法第128章 自曝身份第38章 靠山归来第320章 密谋算计第80章 探监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343章 再见载垣第42章 淘汰品第43章 交易第266章 内部矛盾第273章 劝降洪仁玕第184章 营破第192章 意料之外第18章 再回林家第13章 再遇敲诈第149章 垂帘之争第43章 交易第81章 局势变化第154章 出乎意料第182章 初战(中)第三百六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