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 回韦昙既在灵山在花神落泪雨飘伤

248回、韦昙既在灵山在,花神落泪雨飘伤

花溪谷南岸山坡上繁花似锦,虽然已是深秋,但此地缤纷四季不谢,高坡上是波若罗摩居住的竹舍,花丛如绣毯铺开,一直延伸到韦昙所居住的草庐后院,将之三面环绕,宛如一个温柔芬芳的怀抱。

与知焰一起重游此地,梅振衣心中总觉得有些不安,他不欠韦昙什么,但是面对这位仙界花神波若罗摩,还是自觉有些亏欠。

若问天上地下最天真无邪之人是谁,当然是仙童明月。但在梅振衣所遇之人中,最纯真、纯情的就是这位貌似少女的花神波若罗摩了,她与明月不同,她有欲有求,一颗芳心只为韦昙绽放,有欲但不越矩,有求但不强求。

为了寻找韦昙,她离开无忧无虑的佛国灵山脚下来到一无所知的人世间,梅振衣把她引出来得到了波若罗摩花,也帮她找到了韦昙。可是韦昙并不认识她,韦驮天殒身下界的愿心中没有她,而波若罗摩仍然守护在韦昙身边,以遍野繁花簇拥,宛若灵山脚下。

波若罗摩眼中的灵山,只是韦昙一人的灵山,韦昙在,灵山在。

韦昙离开花溪谷三天了,却没看到他回家,来的是梅振衣与知焰,波若罗摩一见到他们就花容失色,她虽纯真但毕竟是仙界花神,一念之间就能明白很多事,不安的问道:“梅公子,知焰,你们怎么来了,难道韦昙出事了?这几日我一直很不安。”

知焰尽量温和的说道:“韦昙居士斩灭梅丹佐,不幸受了伤无法返回花溪谷,现在青漪三山中疗伤,我们是来接你去看他的。”

波若罗摩当即就走,三人离开竹舍,梅振衣听见落花溪中有山歌声传来。一条渡船正驶向对岸。韦昙已不在,此地哪来的船夫?仔细一看,不是船夫而是船娘。

在落花溪这样的深谷激流中用一支竹槁撑船,绝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不仅需要神力还要有移转空间的大定力。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应了那句话——“兴风作浪成灾易,行云布雨润物难。”

有这么大本事,却几十年如一日。重复这枯燥且单调之事,那就更难了。韦驮天欲证菩萨果,不仅要宏愿圆满,这一世也要有菩萨行。现在韦昙走了,撑船地人换做了苗女廖凤。

廖凤早已不是当年的少女姿态,梅振衣在高坡上只能看见她的背影,身材依然健美,但比当年却强壮了许多。挽着袖子手臂上的肌肉棱角分明,肌肤成小麦色,所唱的山歌依然如当年一般清脆悦耳,只是多了一份成熟的沧桑感。

梅振衣问道:“廖凤怎会有这种本事,撑得了这条船?”

波若罗摩:“她原先没有。自从经常与韦昙在一起之后,渐渐就有了。……梅公子,韦昙是不是伤得很重,很难再回来?”

梅振衣:“你为何会这样想?”

波若罗摩:“韦昙临走时曾对廖凤说过。如果他不得回来,就让廖凤在此撑船,渡人十万之后自有圆满之时。”

梅振衣早就猜疑廖凤就是当初被韦驮天打落凡尘的妙音珈蓝,如今这是接引她回佛国的修行之举。那边知焰劝道:“韦昙所受损伤甚重,但振衣是神医传人,自会尽心帮他恢复无恙,你随我们去芜州守护,来日天长地久。无须太担忧。”

波若罗摩一指落花溪中地廖凤又问道:“要不要带她一起去?”

梅振衣摇了摇头道:“她只怕心中有数,当在此守韦昙之愿,你去芜州守韦昙之人吧,我们走。”

往芜州的路上,知焰忽然眉头一皱道:“廖凤迟早也要离开花溪谷,待她渡满十万人,可派胡春、龙腾、鱼跃、双全、秋水这五个精通水性的弟子,到此地修一座桥。也算一场百年功德。”

梅振衣点头道:“好。你想的很周到,他们五人出力为主。我出钱,所费材料与其他人工不会太多。”

波若罗摩一眨大眼睛:“钱?韦昙这些年积攒的船钱,共有八十四万九千六百七十三文,都放在草堂后院中,够不够在落花溪上修一座石桥?”

梅振衣:“足够了,此地修桥,最难的是于激流中立墩,这不是花钱能办到的,其次是石料采购运输,这些花钱解决更好,届时就启用韦昙留下的船资。”

早就知道韦昙地伤势很重,但波若罗摩没想到会这么重!在听松居一间开阔的静室中,有温心寒玉髓布下的法阵守护,韦昙定坐那里一动不动,无视、无听、无味、无嗅、无触,他虽然看不见光明,但两只眼睛还是怒然圆睁。

韦昙的相貌粗犷中不失英武,原是一位俊朗的男子汉。但如今已经看不出一丝俊朗,全身浮现如焦炭一般地黑光,虬结的短须与头发也全部烧没了,相貌有几分凶恶与狰狞。

波若罗摩一见到韦昙,顾不得还有其他人在场,扑上前去把他若雕塑一般的身躯搂在怀中,泪水如断了线的珍珠无声流下。

这是梅振衣第一次亲眼目睹仙人流泪,多少年来,波若罗摩也许一直想着拥在韦昙怀中,当她终于这么做地时候,只可惜韦昙已毫无感觉,其伤心确实难以形容。

众人都默然无语,提溜转不知从何处取出一块丝帕,飘上前去为她拭去泪水,劝慰道:“一年半载之内,韦昙还无法以神识感应外界,也不能与你以神念交流,但是你放心,用不了三、五年,他就可以与你说话了。……梅公子手段高超,一定能帮他早日恢复。”

这些话其实梅振衣已经说过了,但波若罗摩就是伤心,提溜转也哄不住。

见一位仙界花神哭成这个样子,连左游仙、徐妖王等人也看不下去了,暗中朝梅振衣道:“青漪三山虽好。但若说养伤,却不如昆仑仙境的某个地方,那里的仙灵地气有助复原之妙。”

梅振衣神念中暗问:“有这样的地方,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徐妖王:“不是我们发现的,是梅丹佐找到的,就是他这二十多年来地藏身处,地方倒不大,就是一片百里山谷。极难被发现。”

梅振衣:“待韦昙法力稍复之后,倒可以考虑把他也送到那里修养,我会亲自安排地。”

那边波若罗摩哭泣未止,她这一场哭,青漪三山外的整片芜州都飘起了蒙蒙细雨,雨丝带着淡淡的花香与莫名伤感之意。

梅振衣终于上前劝道:“波若罗摩姑娘,记得我曾经问过你,假如你能找到韦昙又想怎样?你当时未曾想。一念之间答道,希望能如我与知焰一般。我若助你完成此愿,你能止住悲声吗?”(详见本书182回)

听见这句话,波若罗摩止住了哭泣,脸上犹带着泪痕说道:“我是有此愿。知不可强求,也从未强求。”

梅振衣:“韦昙此世若对你有一丝感念,我自会尽力设法让你如愿,这些年。你就好好照护他,莫再悲伤。”

钟离权咳嗽一声,发来神念暗中提醒道:“振衣,这种话是随便乱说的吗?你让张果拐走翠亭庵的一位住持也就罢了,但明知韦昙的来处去处,还要帮波若罗摩拐走一位本该归天证果的菩萨吗?话又说回来,菩萨是你想拐走就能拐走地吗?”

梅振衣暗中答道:“对于证果地韦驮天而言,我这么做确实无聊。但对于波若罗摩而言,韦昙就是她地灵山,我欠她的人情,帮她一把不算过分,甚至理所当然。”

钟离权:“我可告诉你,波若罗摩是仙界花神,既非轮回众生也非金仙历世化身,不是让韦驮天菩萨斩一世化身与她了结那么简单。”

金仙、菩萨斩化身历世。或为修行、或为功德、或为了结缘法。化身要么斩灭要么斩尽,或者一世天年尽。否则无法收回。本尊下界是要与化身合一地,因为历世化身本就是人间的你,就如那位关小姐的情况。

波若罗摩欲结韦昙为情侣与道侣,不可能是与韦驮天菩萨的历世化身了结,因为她本人在轮回之外,想要地就是韦昙这个人。假如波若罗摩也有金仙或菩萨的修为,这事倒也好办了,将来都斩出化身在人间一世历尽也就堪透了,但她偏偏没有。

梅振衣答道:“我当然不会勉强,假如韦昙对波若罗摩无感念,也只能作罢,要有感念的话,我可在他归天证果之时,以大罗成就丹重塑韦昙法身,菩萨是菩萨,韦昙是韦昙。”

钟离权:“一分为二,完全成为两个人?不是阳神变换分身也不是菩萨历世化身?你想的倒轻松,大罗成就丹不是万能,没那么大用处。”

梅振衣:“仅靠大罗成就丹自然不行,要以佛斩心猿之法,又不是没有先例,无量光是无量光,心猿悟空是心猿悟空。我虽然不知其中境界,但韦驮天或许明白,实在不明白也可求教于佛心舍利,等帮他找到此物,愿心圆满证菩萨果之时。……我的大罗成就丹,仅为凝聚法身所用。”

钟离权叹息一声:“你这孩子,真是什么事都敢管,什么事都敢想,你可知这意味着什么?”神念中解释了一番——

真这么做也不是不可以,但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韦昙对波若罗摩地情意确有感念之心;二是要自觉自愿如此,他人一丝都勉强不得。

这么做还有两个后果:首先是韦驮天菩萨将失去韦昙这一世之身所有的修行法力;其次是韦驮天菩萨归天复位之后,本尊法身仍会如现在一般,不会再恢复了,是一尊狰狞焦黑的瞎眼的菩萨,只有运转大神通方可见一切。

梅振衣答道:“这其实在韦昙自己,我也勉强不得,到时候这么与他说而已,也算为波若罗摩尽力了。师父不要告诉别人。”

尽管昆仑仙境中有更好地疗伤之地,但韦昙现在需要绝对静养随时调治,还是一年半载之后再送去更好。照顾他最佳的人选当然是波若罗摩,别人都不可能比她更尽心尽力无微不至,听松居外开满了各色鲜花,尽管韦昙看不见颜色也闻不到花香,波若罗摩还是愿意如此。

这两人安顿下来,徐妖王与左游仙回昆仑仙境。刘海等行游的弟子还未回山,清风与明月在敬亭山中闭关炼器不再理会山外事,梅振衣与山中修士跟随钟离权在青漪三山潜心修行。就在这个时候,芜州来了一位特别的访客,惊动了山中地钟离权。

此人法号善无畏,是佛陀出身的净饭王家族的后裔,少年时曾为印度焉荼国王,后退位出家为僧。行游各地修习密法三味,是开创佛家密宗流派的一位大宗师。三年前,八十高龄地善无畏来到大唐长安,被当今皇上李隆基奉为新一代国师。

所谓新一代国师,是相对武则天当权时那一批宫中供奉的国师而言的。

需插叙一段前事。武则天驾崩后,先后继位的中宗与睿宗,只是废武皇之位而未废武皇之政,朝局并没有太大地改变。等到李隆基继位。诛太平公主尽逐诸武余党,扫朝堂暮气为之一新,民间太平繁荣,是自古以来空前之盛世。

李隆基与武则天不同,即位之后大肆推崇道教,道门已成为各教之首,隐然就是大唐国教。相比武则天时代,佛家的地位显见衰落。远不如十几年前兴盛。李隆基虽然推崇道教,连道家经典都是法定的科考内容,但并不贬斥其他宗教,总之当时的政治与社会风气有一种海纳百川地雍容心态。

不被贬斥是一回事,在世间受到推崇是另一回事,这时需要一位力挽狂澜地人物出现,以扭转佛家在中土传承的颓势,善无畏就是在这个时候进入长安地。

李隆基此人也有好大喜功一面。当然喜欢看到各教称颂圣明之治地场面。不远万里前来拜见的高僧。也与玄奘一样到过那烂陀寺学法,还是一位曾经的国王。正投李隆基所好,立刻隆重接见。

与中土原先流行的大乘显宗不一样,善无畏奉上《大毗卢遮那佛神变加持经》,带来的是密教之法,给了皇家以及长安士子们一种新鲜神秘地感受。

与显宗主张公开宣道弘法、教人修身近佛有所区别,密教注重传承、真言、密咒、以即身成佛。显教谈修持必强调悟道,而密教首重修持的仪式与次第,必须随师传授,遵守严格的仪轨,讲究灌顶加持,程序非常严格而明确。

以现代人、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密教有两个显著地特点,可以说是长处也可以说是恶处。

其一是通过复杂的层层修行地位分别,在外人眼中看来玄妙难解的佛法境界,仿佛变成看得见、摸得着,透着一种高高在上的神秘感,却又那么现实具体。

其二是通过严格的仪轨,强调弟子对上师的绝对服从,对信徒精神控制作用很强,通过精神控制,有可能还会演化为直接的人身控制。

若是高僧大德密传真法,这些倒无可厚非。但若淫邪之人利用其形式在世间推行已欲,并非有德之人只是窃其仪轨而用,极有可能变成世间毒瘤。佛法在世,仪轨在人,不因托佛之名而有德,淫邪还是淫邪,在于人所行自身。

这些都是题外话了,善无畏传密法于长安,因新鲜与神秘很受欢迎,李隆基奉其为国师,供养于兴福寺。三年后,也就是金乔觉来到芜州的这一年秋天,善无畏也请旨前往芜州。

这位国师有一点把握地很好,那就是尊崇李唐皇家正统地位,不似前朝高僧那样因佛事而迎武氏。在李隆基眼里,我奉的高僧,那就是拥护我李唐的佛门势力,按我的意思去办。

善无畏请旨到芜州,一是重新封赏武则天时代建立的九林禅院,以示重归李唐天下正统,二是择地为大毗卢遮那佛建寺。大毗卢遮那佛,又称大日如来,在仙界修士眼中,是指无量光的遍照法身显现之象,不生不灭光明普照,他是密教所奉之最高本尊上师,诸佛之身皆从大日如来而出。(上述有些内容只是本书中的一种设定而已,不必以现实中的说法讨论)

善无畏到芜州地消息梅振衣也听说了,据说这位高僧到达九林禅院时,乔觉住持亲自迎接,而且是提前在门槛外恭候。

乔觉是什么来历梅振衣当然清楚,能让他在门外恭迎地高僧,来历自然不会简单,就连那位关小姐,那一天也反常的将卖水果地小车推到九林禅院门外了。但梅振衣一开始却没有多理会,反正又不是来找他的,自己的修行才是正经。

善无畏宣读了对九林禅院的封赏,又亲手在空门前种下一株龙柏树为纪念,接下来在芜州为建新寺而选址。这座寺院定名为广教寺,钟离权不得不被惊动了,因为善无畏选定的建寺之处是敬亭山脚下,离玉真观不远,十里桃花道尽头,敬亭湖的路对面,几乎就在万家酒店的隔壁!

203 回九转丹成人已逝多年辛苦落空亡229 回斩双龙神君祭剑观缘法自在众仙238 回旧物新成回仙梦无欲何处论修求307 回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189 回齐云观知焰论戒方正峰振衣呕血172 回十妖王围幻法寺守望僧捧金瓶梅283 回窈兮冥兮惟恍惚恍兮惚兮中有物082 回儿时梦得白莲法漾动春心思至尊156 回身后尘埃已踏落仙家动念自寻烦228 回吕纯阳拍门叫阵龙隐姑神力提山166 回钟离立约五湖岛凌虚挂榜双峰集337 回宝山倾颓洞天毁成败青丘一长缨145 回大殿法坛留虚座来者究竟哪位僧280 回云川悬孤疑宗祖青城暗夜失仙灯003 回尊卑百行皆机妙取舍一念善与人001 回赤子漂身江湖客太叟演说八大门326 下抛却三宝三摩地斩尽心猿成悟空211 回寂寞红尘结仙侣人间慰语忒多情203 回九转丹成人已逝多年辛苦落空亡274 回神君获胜叹三声一笑顿足揽阴神145 回大殿法坛留虚座来者究竟哪位僧026 回心居不正多作怪左道充仙也吟诗042 回心头照见幡影动世事总如往来风026 回心居不正多作怪左道充仙也吟诗264 回飞扬白发三千丈描印齐眉一指禅024 回贪倚三山齐云坐杯觞欲取一湖酌第十二卷观自在215回 菩萨听评书打赏坛上半吊子福音254 回大器难成多凿炼世传三十六洞天061 回玄鹄车马自城东府台设宴望江楼219 回正行无须淫邪赞何惧千古有骂名273 回展妙手三身六对造浮屠四门八方244 回清风推演添妙数镇元假手得仙丹188 回狭道杏花衔孽怨一怒拨剑为谁颜294 回甫证如炬通明眼演印他化自在天十四卷阿罗诃249回山神不与伽蓝便国师登门化善缘199 回彼岸穿行花溪谷情歌只伴流水声295 回故年我曾为青帝丹溪明镜照银蛇222 回须知园中花有主洁身莫入牡丹丛338 回自古天刑皆无眼逃劫难料有心人091 回霞光瑞彩无多用天刑雷劫师不言085 回意马驱驰缰不住取死之道岂无辜099 回武太后临朝改制梅孝朗奉旨休妻216 回古今多少高坛上神语激引万人狂352 回一战善谋千秋计三规划定两昆仑149 回梦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入境如是观287 回停橹收帆江自流舟行山泊敬亭幽231 回行人车马三山外茶肆依稀唤重游022 下古树成精张果老山人疑是吕洞宾031 上剥取浮名留仙箓落魄遗身放凡流188 回狭道杏花衔孽怨一怒拨剑为谁颜025 回寻访人间乌梅友神烟出岫入城廓289 回入名山藏舟于壑穿瞿塘逆水游峡142 回问此生尚有何憾叹圆月一丝留缺138 回取财天下须有道遍传人间煮茗香262 回传教士捧一神论听讲堂坐众仙佛313 回三川北虏乱如麻休言谈笑静胡沙148 回逝水流觞心几曲婉言春日题秋红038 回功名无需丰碑记秦川立地石太医107 回穿越光阴追百代凝情一刻此芳华191 回指尖犹沾明月泪留情大罗成就丹314 回四季夕光谈亭晚归尘巫山枉断肠216 回古今多少高坛上神语激引万人狂101 回空门莫做留情地身在观中何远求296 回欲上玄宫寻明月拨山截路凿天阶281 回佛前明净青莲盏神用无辜逐嗅风132 回听琴置酒牡丹坊夺席谈诗占花魁091 回霞光瑞彩无多用天刑雷劫师不言136 回待到金仙化形后便是人间了断时212 回敬亭山仙童试法左游仙再战清风269 回破关精进行三昧拦情留步至山门133 回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044 回月夜轻浮王孙笑断折金鞭惩疏狂127 回般若波罗闻皆笑朝堂犹自诵心经020 回向时燕京街头乞王侯府上少年痴184 回仙身无有凡伤血超脱却怀悲悯时229 回斩双龙神君祭剑观缘法自在众仙208 回传书红尘留三戒端午约战大孤山275 回跺地脉八方不动锁灵枢江山永固196 回踏转三山神宵步引剑凭空画雷符072 回从来不闻仙人泣只缘未到落泪时002 回世间有道人自重逞术无行祸己身十六卷斩心猿285回灵应瑞霭漫仙霞云霄望径野簪花262 回传教士捧一神论听讲堂坐众仙佛074 回此山灵药是我栽天道无私论通财324 回梅楚希贪心犯祖烈长缨撒豆成兵329 回为而不恃参玄妙取次诸天论规随第十二卷观自在214回 有情无情何牵绊直言无忌问童心205 回小神君扬言芜州狄梁公外放彭泽180 回天刑催人别稚子临劫叙语托离情087 回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196 回踏转三山神宵步引剑凭空画雷符021 回静知全形神以遇游刃无厚入有间065 回郁郁离离原上草年年岁岁祝新荣183 回金光洞元圣开讲乾元山振衣解惑335 回孤木山庄拂丝柳愁云涧里闻鬼哭098 回一世尽死不瞑目谈天劫仙道无偏206 回群魔乱舞行无忌终究引火自烧身080 回熊居士凌空断喝小仙童施法移庵267 回为而不争积巧取既以与人己愈多135 回月下佳人体如酥浅酌沉醉似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