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回影壁留名皆触目云板三声再惊心

350回、影壁留名皆触目,云板三声再惊心

唐贞元七年(公元791年)夏天,青漪湖又迎来了六十涨潮,数百年前芜州太守谢远扬曾有古训,青漪江沿岸滩涂不可筑圩屯田建造庄园,否则将遭其祸。江南多水患,也不仅仅是六十年一度,数百年来芜州百姓一直遵守古训,这一番涨潮大水倒也没什么大碍。

青漪江平添浩汤,对岸不见牛马,蜿蜒奔流北入长江。形形色色的江湖客、出家人齐聚芜州,皆逆流而上往青漪湖而去。这些人在江边遇见,或拱手作揖结伴而行,或怒目而视一言不,或冷眼相对就当互相没看见。

有人坐船,江潮涌动时当地船家不敢逆流而行,于是买下船撑长槁稳稳的逆流而上。还有人沿江步行,涨潮时江畔无路,他们却穿行山野如履平地。更有人凌波微步、脚踏波涛飘然而去,隐去身形不为普通人察觉。至于云端上飞天而来,就更不为凡人所知了。

无论是何方高人,都在青漪湖中某处汇聚,身形就似消失在湖光迷雾之中。

正一三山洞天门户大开,正一门掌门大弟子蓝采和身着盛装,门下近百位小道士在两旁排开以礼相迎,于五湖山庄门前待客。在山庄正厅中,龙腾与秋水这两位前辈护法率领弟子接待往来不断的客宾,指引安置到法柱峰中听松居等处暂且歇息。

梅振衣早年所留请帖,邀请的人非常多,一律有大成真人以上修为。世间修行各派接到请帖的都来了,有人还携门下弟子来开眼界。至于昆仑仙境各派,因为有瑶池结界的阻隔,不可能携太多弟子,人数远不如世间修行各派,但到场的全是修为高超的前辈高人。

众高人以及门下弟子到达正一三山,总计近五千人之众,也就是这么大一片洞天福地才能安排地下,好在全是修行人,不必刻意招呼。

正一门总共了八百请帖,来了五千人,还有无法再来的。五湖山庄的格局与世间的道观差不多,进门迎面有一道一丈高、数丈长的影壁,影壁上本有字迹:“三山五湖,天上人间。”

现在这字迹却被挡住了,影壁上拉着一排排的细绳,挂着一张张打开的请帖。红底金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本显得庄重而喜庆,但此刻看上去却触目惊心!

现代地婚礼,一进喜堂往往都要在红色的喜帖上留名,类似的一幕在古代也不陌生。但此刻的五湖山庄,一进门看见的不是自己的签名,而是他人留在帖上的名号。这些人于修行界都曾留下响亮的名号,但如今都已经不在了,连门派传承也无。

这分明就是个灵堂。

有人在影壁前扼腕叹息。有人含泪施礼。大多数人见此情景原先地戾气都淡了不少。有望壁止息、罢去纷争之念。也有人见到故交好友地名字。咬牙切齿眼中怨恨之色更盛。却又不便在这种场合公然作找谁寻仇。

众修士种种反应不一而足。因个人地心性机缘以及际遇而异。这一幕。是正一门当代掌门应愿按师命特意安排地。

当龙腾与秋水在五湖山庄迎接各方宾客时。应愿掌门在齐云观迎来了两位贵客。都已是九旬之人。龙虎山第二十代掌门张湛、九华高僧金乔觉。恭送于结缘草庐中休息。

听松居等待客之所尽管不小。但也容纳不了近五千人。好在这里是洞天福地。来地也都是修行高人。正一三山怀抱地幽谷中时临时加盖了大片地竹棚。还设了膳堂。供各位修士驻足与用餐。有不少人就在谷中三三两两相聚。幕天席地盘膝而坐。气氛看似清闲。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形容不出地凝重。

闲话少述。第二天是夏至日。一年中阳极而阴生之时。正午时分。各派修士都在方正峰上大平台周围聚集。

有名望地高人前辈以及各派掌门在两侧回廊下有座位,身后有弟子侍立,更多的人都站到了回廊高台之下。而正中祖师殿前的汉白玉高台就似会场的主席台,上面放着两排座位,前排有三张椅子。

正中坐的是正一门掌门应愿,她是本次法会的主人,如今地应愿不到三十岁的相貌,身姿挺拔容颜秀美出尘,身穿道装,簪竟是名震天下地雷神剑,正容端坐也有一代宗师风范。她身后有阿斑与金蟾侍立,阿斑捧雪白如玉的盘古葫芦,金蟾手捧金丝拂尘。

应愿地左边坐的是九华高僧金乔觉,乔觉身后有两名年轻地僧人侍立,一捧钵一持杖,持杖正是神犬谛听所化。

应愿的右边坐的是龙虎山当代天师张湛,张湛身后也有一男一女两个小道童,一人持八卦盘,一人持朱砂笔。

会场的左边大多是佛门修士,右边大多是道家修士,但也有各家各派掺杂其中不一而足,丹霞派当代掌门一行,原悟道掌门的弟子,如今德高望重,率十余名弟子坐在右边位。

会场中当然也有来自昆仑仙境的修士,太道宗当代掌门,左游仙之子左天长坐在右手第七座,而清虚派掌门寻剑客坐在右手第三,他们都是孤身而来未携其它门人。

龙空山的段、宋、姚三位妖王都来了,应愿破例给这一脉安排了三张座位,这三位妖王也不讲究位次,自己把椅子端到左手最后呆着了。张、徐、谢三位成仙的妖王见他们未带小妖随行,也乔装打扮站在椅子后面,混在众人中充场面。

台上三位“前辈”的后面,还放着一溜十二张椅子,却“空”着的没人坐。按照这场法会的讲究,广邀天下修士相聚,那些空着的座位是留给并未到场的仙家高人,以示虚心礼数。

其实后面那些椅子上有人,只是会场中的凡人看不见而已。十二张椅子除了最中间两个座位以外,其余十张都座满了,从左到右依次是

熊居士、佛国灵山守护神将韦驮天、自在天使月之蚀、天国大天使罗含、关小妹、梅振衣、清虚真君、青牛金仙、南冥仙翁、长庚星君李太白。前面的金乔觉当然能看见他们,但他就当作没有看见,也没有回头说一句话。

午时三刻,各派修士都已到场,法会司仪蓝采和敲响云盘,偌大的方正峰平台上近五千人鸦雀无声。应愿起身走到高台最前方,向四周团团行礼道:“各派道友齐聚三山,正一门欢迎之至!五十九年前先师正一与

长约定今日盛会,实乃天下修行同道结缘之幸事,应一门与先师给各位见礼了!”

会场四周各派高人一齐起身回礼,气氛一时很热闹。但是谁心里都明白,如今地修行界已不是五十九年前那种盛况,同在方正峰上的各派修士,有许多人之间有化不开的深仇旧怨,如果换一个场合恐怕立刻就亮出法器相见了,实在谈不上同道结缘之幸事。

也有人在心中暗暗担忧,正一门在如今这种乱局下把天下各派召集到一起,用的还是正一真人飞升前留下的旧帖,究竟想怎样收场?就不怕局面一旦失控,混战中毁了正一门与正一三山吗?

应愿似乎知道众人心中所想,紧接着语气一变,叹息着问道:“先师飞升前留帖邀集天下各派高人,只可惜一番大乱未止,请帖上的高人十有六、七今日已无法到场,所遗之帖都陈列在五湖山庄门前,想必大家都看到了吧?”

“我看见了,看的很清楚,仇家就在今日地方正峰上,正一门广邀各派相见,我无意得罪诸位道友,若想在此做个了断,请问应愿掌门能否点头?若嫌我扰了这场法会,那就在离山之后了断。”此时忽有一人开口,正是孤云川太上掌门屡归尘,这位冷面道姑一向脾气很冲。

台上的金乔觉起身答道:“此番法会依前约召开,然世事时局已不同,各派仇怨纠缠不休,大多已难究其因果缘法,甚至都不是在场众人之间的结怨,而是牵连卷入难以自止。今天这场法会,就是希望诸位道友能够止息杀业纷争,寻归修行正途。”

“大师的话虽不错,但有些恩怨是不能放下的,也并非全然难究因果缘法。”屡归尘仍然昂挺胸而言,目光穿过广场死死的盯住对面廊下独坐的某人。

台上的张湛也哼了一声,起身断然道:“今日劝诸位止息纷争,若实在放下,那就在此了断完毕,往后莫再牵扯不清,各派道友共为见证。”

此言一出,台下有点乱了,众人议论纷纷,原来真的可以在这里打架,正一门想干什么,不怕把这处洞天福地毁了吗?还有不少人像屡归尘一样开口喝问,有的已经亮出法器盯住了仇家。

此时应愿出一声长啸震动三山,把众人地嘈杂声都压了下去,随着啸声有二十八名青衣道士鱼贯入场,每人背一柄长剑,手捧一盏青玉莲花灯,列成阵势把整个大平台的演法场中央给围住了。众人不解其意,纷纷住口看向台上。

应愿面有愠色,呵斥道:“诸位都是求超脱的修行高人,非市井寻殴之徒,岂能不知修于行止?若了结恩怨,便出场交待清楚,断缘了结,莫要无端自乱心境,若有人趁机扰乱法会滋事,正一门与在场众前辈绝不会客气!”

完这句话应愿转身走回坐下,金乔觉与张湛也回归本座。又听云盘一声响,蓝采和走上台前抱拳道:“五十九年前洗剑池法会,各宗门弟子出场斗法印证高下,为各派交流切磋之福缘幸事。本次法会亦从斗法始,各位修士若欲了断恩怨,便出场代待清楚,到场中自寻了断,可演法论高下也可放手一斗。

如此可谓愿心直指,若能断缘则请出场,莫起混乱纠缠,事后莫再纠缠不休。本场法会连开七日,谁也必着急,云盘响后请下场愿,依次了断。”

有不少人倒吸了一口凉气,心中暗道正一门今日手段真狠,把大家都聚到一起,众目睽睽之下一家一家了断,既不起混战又给一个放手相斗的机会,如此一来,这方正峰上七日之间不知要死伤多少人!

在高台地后排,南冥仙翁以仙家妙语问道:“方正峰上这一场杀伐,真能了断世间修行各派的恩怨吗?”

梅振衣答道:“人间仙界自有恩怨,千古以来谁能尽然了断?但如今不同,此法会只是斩断一番乱象死结而已。方正峰上宗门法会之后,各派修士当然还有恩怨纠缠,但那只是彼此地私怨余波,自古难免,不再是今日天下揪扯不清的大乱。”

关小妹叹了一口气道:“众人自在乱局死结中纠缠不得脱,这一番杀业了断,也是在场众生愿心直指自取,梅真人手段了得,只叹冷眼悲悯啊!”

梅振衣的语气有些不善:“若轮回皆得脱,若悲悯非冷眼,观自在菩萨向何处普渡众生?”

关小妹仍叹息道:“地藏菩萨,也愿地狱皆空。”然后再也没说话。

此时云盘响了第三声,蓝采和向场中拱手道:“斗法已可开始,请问何人下场,要与何人了断?先将因果缘法解说清楚,然后动手,在场众高人共鉴。……”他的面容甚为白净,平时待人接物一片祥和,涵养自是极好的,现在说出这番话仍然面色如常,只是眼神中流露一丝不忍。

蓝采和的话还未说完,屡归尘就出场了,她走入演法场中央向两旁行礼毕,面对高台说道:“贫道与青城剑派前掌门四季书地关系,就不必多言了。当年大军平永王之乱,四季书也在军中,见事不可为战败而走,混战中曾斩世间妙法门掌门。

此事牵连甚广,后来世间连云派被灭、昆仑仙境碧山潭被灭、妙法群山遭围,都与此有牵连,因果缘法已难解。

但就四季书而言,回山途中遭遇伏击,我检验过他的致命伤势,是王屋派掌门行芸生地铁藜杖独门法术所留。自古修士战阵不计私仇、私斗不牵师门,青城与王屋素无恩怨,四季书与行芸生也向无私仇。此番伏击害命之举,此生我不能忘,执念不能放也不该放。

四季书临终之时,曾求我莫要打听是仇家是谁,我答应了,所以虽心知肚明也未去寻找。但我若遇见了行芸生,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他,除非是我死了,否则就算法会上不能动手,离开正一门之后,我也不能让他走出青漪湖。

请诸位同道共鉴,此时此地,我要与王屋派掌门行芸生斗法了断前缘,生死不论!”

050 回妙法因人而用器截取飞云好裁衣175 回法愿闻灵山有路道不合此去无门311 回梅效跨江挑罗比樱宁毒计烧骑军056 回法身不登神坛上人间香火谢如常228 回吕纯阳拍门叫阵龙隐姑神力提山156 回身后尘埃已踏落仙家动念自寻烦002 回世间有道人自重逞术无行祸己身246 回天堂无路悄避走地狱有门自来投152 回贪嗔缘因人身果一朝打断烦恼根027 回纯阳弄徒行诡计崇俨依样画葫轮092 回酒家幌旗题玉帝纹银十两赌江山327 回叹轮回天道如何怜众生吞恨者多186 回相对已到无言处花雨纷纷送叮咛289 回入名山藏舟于壑穿瞿塘逆水游峡176 回箫声起百鸟朝凤七弦动散羽归林287 回停橹收帆江自流舟行山泊敬亭幽291 回谁知姑射真仙子把酒醉弹眼前人064 回慧根缘起菩提树映照往来明镜台350 回影壁留名皆触目云板三声再惊心347 回结善缘魔王送女谢慈悲护法离山246 回天堂无路悄避走地狱有门自来投332 回乱治机缘皆善用推演谋局若观棋174 回精诚心证四念处回头路忆奈何桥318 回身为剑将军死战劝自斩天魔不从070 回列杀阵刀锋如雪漫野川胡骑扑厥131 回寒玉异心称祥瑞获罪天下他山石004 回偏崇奇巧轻真诣可叹沐猴赏神针035 回一阴一阳之谓道莅临天下神不伤252 回来生缘销前人恨再回首换百年身十四卷阿罗诃249回山神不与伽蓝便国师登门化善缘336 回炼仙家各派神器做天人普照之观023 回天与其人生有限修而知之道无涯203 回九转丹成人已逝多年辛苦落空亡260 回基督随俗入中土天主座前厝香炉120 回妆成菩萨戏春水洒落明珠奉娥眉067 回铁骑十万拥可汗怎堪上位是昏才160 回牡丹园中叙私语洛阳城外问小青326 上抛却三宝三摩地斩尽心猿成悟空016 回当年尚无风公子只道神君梅振衣087 回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130 回携与千金访灵境慕岁终南太牢峰075 回将军跪地先卸剑金仙开口莫乱求085 回意马驱驰缰不住取死之道岂无辜210 回兴风作浪成灾易行云布雨润物难247 回火焰成山八百里天使陨落一箭仇282 回忘却风流真化润矫意无情枉修仙044 回月夜轻浮王孙笑断折金鞭惩疏狂308 回山河如旧人间乱烽烟望尽无长安160 回牡丹园中叙私语洛阳城外问小青168 回人间沧海千年路秀色江山万里游182 回芳心落寞花无色身若风清追月明084 回一诺千金还三命小人得意逃生天124 回每日虚席长期盼咽语父子相见时055 回红尘迷乱提溜转脚下无根几时安269 回破关精进行三昧拦情留步至山门132 回听琴置酒牡丹坊夺席谈诗占花魁015 回莲台不见观自在谁家小妹卖秋梨328 回无量灵光似悲悯太上忘情终无言200 回伊人粉面含嗔意梅郎何故称吕郎277 回落剑裁惆云缥缈芳心抱憾水无痕282 回忘却风流真化润矫意无情枉修仙128 回拦路只为求清静逼使菩萨绕道行十八卷天人乱321回佛即非佛何如佛唯我无我自问我208 回传书红尘留三戒端午约战大孤山006 回五气朝元真境界出神入化只闻说092 回酒家幌旗题玉帝纹银十两赌江山330 回默然观压袖金线几不知颠倒衣裳209 回金剑斩空飞血雾银鞭舒卷尽杀劫297 回张果奉诏入京师武妃毒计再陷王056 回法身不登神坛上人间香火谢如常026 回心居不正多作怪左道充仙也吟诗252 回来生缘销前人恨再回首换百年身304 回人间辞别铁拐李仙班添箓何贤姑218 回仙府门前谈异教请入洞天论神灵十二卷观自在213回泠泠习习来何处飘落云行自谁家204 回玄鉴重圆知有日燕钗再合已无缘294 回甫证如炬通明眼演印他化自在天152 回贪嗔缘因人身果一朝打断烦恼根058 回千般机巧皆小技真人随遇而行游265 回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275 回跺地脉八方不动锁灵枢江山永固010 回自古命算九惊首往来皆好问绸缪328 回无量灵光似悲悯太上忘情终无言十四卷阿罗诃250回品佳茗须知雅趣各着相话难投机127 回般若波罗闻皆笑朝堂犹自诵心经227 回秋水远遁冲天陨鱼跃伤心龙腾哭145 回大殿法坛留虚座来者究竟哪位僧206 回群魔乱舞行无忌终究引火自烧身005 回名士风流五石散魏晋衣冠扪蚤谈334 回多少枯荣相倚盼何日回山又清风296 回欲上玄宫寻明月拨山截路凿天阶269 回破关精进行三昧拦情留步至山门127 回般若波罗闻皆笑朝堂犹自诵心经115 回智诜奉诏燃金旨绿雪未期受山神171 回故人重逢藏神谷婉劝仙子再回山十三卷菩萨行233回哪吒传信访三山灵珠施法抽龙筋关于新书的预告031 上剥取浮名留仙箓落魄遗身放凡流170 回寻访花神求灵药携手仙子上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