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 回千金娇躯何以贵红尘此遇情暗生

089回、千金娇躯何以贵,红尘此遇情暗生

自然不好让公主住进普通客房,梅振衣将自己卧室让了出来,枕被帐幔都换了新的。的卧室是套间,外间还有暖阁,那是谷儿、穗儿睡觉的地方,以便随时伺候。出了暖阁是一个小客厅,客厅的另一侧是书房。

书房有前后两进,前面被屏风隔出一个小前厅,另有门户向外,中间是放书架以及桌案的地方;后面设有睡榻,是读书累了休息的地方,有一扇门与这边的小客厅想通。

以梅振衣的身份,自然不会只有两个贴身丫鬟照顾,这是齐云观东跨院中一个独立的小院落,另有丫鬟婆子住在两侧的厢房中随时听候吩咐,专门照顾内眷。梅振衣没什么内眷,这些人平时都听谷儿、穗儿的使唤。

小院落之外是大院落,有会客的正厅、客房、仆从们住的厢房、专门的马房与厨房等。梅振衣住进了客房,将自己平时住的整个小院都腾给了玉真公主,且特意叮嘱谷儿、穗儿仍住在原处,好好照顾这位贵客。

大户人家的下人们哪有不会看眼色的,一见少爷接待的如此小心,都知道这位客人的来历不简单。虽然少爷下令不许问也不许议论客人的身份,但总可以问点别的,比如负责厨房的仆人就问了:“待以何礼?”意思就是以什么规格来招待伺候,古时豪门大多有这种讲究。

梅振衣吩咐道:“长安娇客,待以主母之礼。”意思是说这位客人从长安来,身份很娇贵,所有下人都不要怠慢,以见主母之礼对待——这已经是最高规格了。

以玉真公主的身份,这么招待自然没什么问题,但却引起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误会。玉真公主是位妙龄女子,举手投足之间一看便知出身肯定不一般。难道是她是……少爷的未婚妻?未来的梅家主母?老爷在洛阳给少爷定下的亲事?几乎所有人。包括谷儿、穗儿私下里都是这么猜测的。

还未过门,先跑到夫婿家来做客,虽然不太常见,但是大唐年间民风开放,也不是不可能。她是孤身一人上门的,来时有些狼狈,可能是路上出了什么事,或者是偷偷从家中跑出来的,来看看未来地夫婿究竟是什么样?

柳直认谷儿、穗儿为女,是按梅振衣的意思给了她们一种地位与身份。将来好作为媵妻。两个丫鬟也明白,少爷是未来的南鲁公,正妻还是要在门当户对的豪门贵族中寻找,也由不得少爷自己做主。

现在倒好,未来的家中“大妇”上门了,不仅知书达理而且温柔和顺,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两个丫头替少爷高兴自己也偷着开心。她们本就聪明伶俐人见人爱,现在“心中有数”,当然将玉真公主照顾的很好,没过几天,就已相处的似姐妹一般。

至于家中其他下人,也存了一样的心思,所有人对玉真公主都很好。不仅是态度上的恭敬。也是一种发自内心地热情。

而玉真公主本人,也有了一种特别的、无法言述的感觉。

她本是太子之女,自幼锦衣玉食,但那时她的年纪还小不太懂事。等到她刚刚成年,家中就突遭变故,父亲李贤的太子位被废,一家人流放巴州。俗话说落架的凤凰不如鸡,这些年李贤一家过的是被监视地半幽禁生活,周围很多人就像躲避瘟疫一样不敢接近他们。受够了白眼也看尽世态炎凉。

父亲死后,武后下旨追复其爵位,她也被加封公主,但是处境并未改善多少,紧接就被左游仙掳走。说实话。她虽贵为公主。但是日子过得还远不如梅振衣这位“小公爷”。李敬业以李贤的名义造反,还以玉真公主的名义假传遗诏。她本以为自己断无生理,已心如死灰,不料却绝处逢生,被素不相识的梅振衣派高人救出。

得救倒是其次,更难得的是,在梅家她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被人悉心呵护还有那种发自内心的关怀。一切都是因为梅振衣,这个俊朗地少年,总是带着很有亲和力地微笑,让人不由自主就产生好感。这几日经常在书房中与梅振衣见面,他年纪不大可谈吐见识不俗,态度也是温柔有礼——患难时的贵人,风尘中的知己啊!

世上真有一见钟情这回事吗?有,往往事出有因,譬如玉真见到了梅振衣,一颗芳心情愫暗生。可惜她没法说出来,以她的身份很多事是身不由己的,她真的希望将来能常伴郎君左右,在这里的感觉就是两个字——幸福。

然而梅振衣对玉真公主可没有其他的心思,更没想到男女之情,“派人”解救只是个误会,至于待她好,一方面因为对方毕竟是位公主,另一方面,也是怜其身世。除了曾被左游仙挟持,同病相怜之外,还有个说不出口的原因。

左道妖人明崇俨,当年是梅振衣设计杀掉地,抛尸洛阳城外也是梅振衣的主意。裴炎等人揣摩武后心思,就是以此为借口陷害太子李贤的,连当时的皇帝李治也给蒙了过去。这些虽然不是梅振衣的错,但他见到玉真公主时,总觉得有些愧疚与同情。

就在玉真公主脚伤刚好地这一天,李敬业地叛军来到了芜州城下。

正如梅孝朗与梅毅所料,李敬业起兵之后,派一支偏师来取芜州,共有六千步兵与五百轻骑,领头的是李敬业地部将王那相。

六千多人?听起来不太多,但别忘了这是正规野战军。芜州全境的地方守备军只有不到两千人,而且太平日久疏于操练。在王那相的心中,根本就没把芜州当回事,江南一带确实久疏战事了,自从李敬业起兵以来,连润州(今之镇江)那样的大镇都轻易攻占,拿下芜州自然不废吹灰之力。

王那相本以为是拣个软蛋,结果却踢到了一块铁板!

叛军开到的消息。早有探马报知芜州府,梅毅下令守城兵勇登城,伏于雉堞之后,做好准备迎战。王那相率军来到芜州城下,只见城门紧闭,城墙上空空荡荡,只有一杆大旗迎风飘扬,旌带上有一列小字“护国南鲁公”,旗幡正中有一个大大的“梅”字。

梅毅将梅孝朗的旗号亮了出来,即表明梅家的态度。也壮士气军威。这么做在平时多少有些越礼,但在平叛的战场上也是一种手段。

大旗下有一名身穿甲胄地将军,按剑而立威风凛凛,左右没有旁人,城上却冲天杀意弥漫,看见他会有一种错觉,仿佛这一个人。就能挡住城下万千兵马。

王那相以及他手下的部众,看见城上的旗号都吃了一惊,心中猜疑不定。大军没有立时逼近,在百步之外列开阵型,王那相打马上前,冲城上喝道:“城上何人?我乃匡复上将英国公麾下,羽林长史王那相。奉诏进驻芜州。还不开城迎接王师!”

城上那人大喝一声:“我乃当朝右仆射南鲁公麾下,游击将军梅毅,整兵在此,专诛尔等乱臣贼子!”

话音一落,也不多言,更不等王那相再说废话,梅毅取出一支令旗迎空一挥,城墙上传来一阵密集的梆子声,紧接着嗖、嗖、嗖、嗖的声音破空而来。从城下看不见城墙上还有其他人。三千弩手分为十五队,上好弦都伏在雉堞之后。梅毅用旗语下令,一千五百支弩箭在同一时间仰射而出,落箭点都集中在敌阵前锋阵型最密集的地方。

大军中的弩阵,弩手射击时并不瞄准一个特定的目标。而是分组按照号令以统一的方向与角度仰射。使落箭点覆盖在指定区域,形成密集的杀伤力。这是一种“傻瓜式”攻击。有点象现代地重炮单元,炮手开炮时看不见目标,只是按照指挥员提供的坐标与风力数据,调整仰角与方向射击。

梅毅给了王那相一记闷棍,因为城下的军阵前锋位置在百步之外,那只离开了普通弓手的射程,在城上弩阵仰射,最远的杀伤范围可以达到两百步。

不能怪王那相太蠢,而是他根本没想到,千弩齐射那是在大军交战时才能遇到的场面,这一路行军所过县城都是望风而降,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冷不防在芜州城下却遇到了这一出。而且梅毅很绝,根本不听他在城下讲什么,一见面毫不废话就痛下杀手。

一千五百支硬弩射出地箭,如下雨般落在叛军前锋阵中,猝不及防一片人仰马翻,叛军当场就折损二百多人。王那相也中了两箭,被厚厚的胸甲挡开人没受伤,但是胯下的马却被射翻了,他身披重铠落地行动不便,还是亲兵举盾上前把他救回了阵中。

城上三千弩手是两人一小组,一轮齐射之后,射手将空弩交给身后的同伴,接过另一把上好箭的弩,按照队长的号令再次分组轮番齐射,落箭点仍然集中在射程以内、敌人阵型最密集的地方。指挥地队长紧靠在雉堞之后,从女墙垛地孔洞中观察敌情。

叛军阵中一片锣响,骑兵拨马向后,步兵举盾掩护后退,城上三番箭后,叛军已退到硬弩射程之外重新列阵,阵前留下了数百具带箭的人马尸体。

梅毅在城上看得清楚,心中不禁有些惋惜,刚才叛军后退时一度阵型很乱,假如给他八百训练有素的铁骑开城杀出,他有把握一举冲溃敌阵。可惜啊,城中上万守军几乎都是临时集合操练的游兵散勇,开城作战不太可能。

王那相一度心惊胆战,差点起了逃跑的念头,看城上的弩阵,绝不象乌合之众。万箭齐发之时,城上连一个人头都没冒出来,偷袭得手之后,也没有听见一声欢呼,足见号令严明指挥有度。再联想到城上南鲁公的旗号,难道真的是南鲁公秘率大军已到江南了吗?如果是那样,自己这些人马还不够塞牙缝的!

等到退后重新列阵,发现城中并没有兵马趁势杀出,这才松了一口气,看来城中并无南鲁公大军。刚才城上那人自称是南鲁公部将。应该是是梅氏家将临时操演兵勇登城抵抗,取出了军械库中地重弩。他又回想起刚才的弩阵,威力虽大,但是发箭之时前后并不完全整齐,落箭点散的也很开,不似操演纯熟的大军。

想到这里,王那相惊魂安定,眼见天色已晚,下令在芜州西门外扎营,分兵扼守四门。游骑往来环城巡视。命人连夜伐木添造盾车,芜州城攻防大战就这样打响了。

盾车,就是前面竖起高盾抵挡箭矢的推车,穿重铠地弓弩手在车中仰射掩护攻击。步兵跟在后面,冲到城下之时,架起云梯,可以举盾冲上城墙占领一片桥头阵地。第二天。当叛军地盾车冒箭矢冲到城下,刚刚竖起云梯,只听刷的一声,整座芜州城突然长满了尖“刺”,就像一只巨大地刺猬。城上冒出了无数手持四丈多长竹枪的战士,每三人一组守住雉堞垛口。

他们的装备很奇特,戴着头盔只挂了上身前半部的胸甲。互相的配合也很特殊。上中下三路分刺,三支长杆交叉一绞,只一个动作就能将对手连人带盾挑落。这不是常规战术,但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却非常有效。

攻城的盾兵明显处于劣势,对方地竹枪又长又轻可以直接刺到城下,他们根本够不到对手,而且举着沉重的盾牌往上冲行动不便无法躲闪。盾牌本是防止弩箭射击的,可此时弩手根本不理会攻城的盾兵,依然向盾车后齐射形成压制。截断远方涌来的后续部队。

这一天攻城失败,接下来七天王那相加紧攻势,仍然无法攻上芜州城墙,他不知道芜州城有多少守军,又有多少支竹枪。给人的感觉几乎无穷无尽。王那相也意识到自己当初太小看这座城了。想请求李敬业增派援军,但此时朝廷的李孝逸大军已经到了高邮。与叛军主力交战,李敬业也抽不出援军来。

王那相进退两难,只有暂时止住攻势,让大军休整两天,不再用云梯,加紧建造地盾车与栈桥。攻城栈桥是一种大型器械,有点像现代飞机上下乘客的舷梯,架在盾车上直接推到城下,桥头直抵城墙,连骑兵都可以直接冲上去。

芜州的城墙三丈六尺,不算太高,王那相准备列车阵推进、架栈桥直上城墙,用骑兵去冲锋,如果这样还不行的话,那芜州城真的就无法攻下来了。

梅毅见叛军攻势稍缓,在城中高地上远望,只见敌营中不断有军卒砍伐巨木运回,就知道他们想干什么,不禁有些担心。他下令搜集全城的火油以及引火易燃之物都运到城墙上,准备用火攻反击,同时将军械库中的几架大型床弩也抬上了城墙。

床弩也是一种攻城器械,安装在床架上,以绞盘由数人上弦,特制地箭矢就像一支长矛,最远射程可达千步之外,其威力可以射穿一堵墙。但是这种东西发射一次很麻烦,准头不是很精确,箭矢也有限,对付兵阵冲锋作用不大,放在城上还挡住来往地路,所以前几天一直没用,现在为了阻止栈桥推进,也搬了出来。

梅毅心里清楚,芜州城能否守得住,就在这最后一战了,城内城外攻守双方都已疲惫,朝廷大军已经逼近江南,王那相一定会拼死一搏拿下芜州。梅毅心中也清楚,一旦叛军冲上城墙,城内军民肯定死伤惨重!而到现在,他孤守芜州,还没有得到附近有援军的消息。

唯一让梅毅感到安慰的是,城中兵勇士气正旺。很多人以前根本没打过仗,初见叛军难免害怕。但经过这几天的战斗,成功拒敌于城下,人人兴奋情绪高涨,战意是越来越浓。芜州府已发出告示,凡是参战有功者皆有重赏,假如不幸伤亡,官府也会厚加抚恤并照顾其家人。

芜州城攻守双方决战在即,远在齐云观的梅振衣也遇到了难题。玉真公主千金之躯,跪在面前含泪请求一件事,明知危险,却让他很难拒绝。

343 回无边环天诸世界孤家羽衣独登台053 回仙姑乱请四方朔过路阴神好显灵333 回天地山河拈棋指落子尽处半成局111 回丹峰忽闻云外信真人拱手拢烟霞196 回踏转三山神宵步引剑凭空画雷符098 回一世尽死不瞑目谈天劫仙道无偏256 回大天尊戏赌留果东王公借佛赐花013 上此生亦有痴于我不独伤心是小青162 回新宅碧瓦门庭换幼姑犹待故人回227 回秋水远遁冲天陨鱼跃伤心龙腾哭090 回含泪怀前公主诉忽闻身后仙师回142 回问此生尚有何憾叹圆月一丝留缺357 回当年相思如明月曾经可望不可攀023 回天与其人生有限修而知之道无涯273 回展妙手三身六对造浮屠四门八方225 回妙算诀知已知彼玉骨扇出奇致胜十六卷斩心猿285回灵应瑞霭漫仙霞云霄望径野簪花088 回布杖槁演练枪阵怜公主裸呈玉足014 回内视山中行意气觉来梦里闻啸音099 回武太后临朝改制梅孝朗奉旨休妻036 回流连万家杯中味仙踪到此也徘徊296 回欲上玄宫寻明月拨山截路凿天阶290 回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251 回何束菩提寻烦恼仙境开朗天地宽291 回谁知姑射真仙子把酒醉弹眼前人326 上抛却三宝三摩地斩尽心猿成悟空133 回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173 回奈何渊穿音波障苦海劫无前世身341 回法所见皆有所证道自然一以贯之067 回铁骑十万拥可汗怎堪上位是昏才172 回十妖王围幻法寺守望僧捧金瓶梅212 回敬亭山仙童试法左游仙再战清风十七卷东游记305回天庭仙界东海边万倾波涛水连天143 回江南女儿柔如水梅郎自小住横塘十三卷菩萨行232回成就金仙知化转再随轮回阅众生083 回阴毒切莫谈大义忠孝岂可凭诓言078 回金仙童子即道场自在菩萨出敬亭053 回仙姑乱请四方朔过路阴神好显灵036 回流连万家杯中味仙踪到此也徘徊183 回金光洞元圣开讲乾元山振衣解惑179 回灿烂生莲毒舌岭佛光寂灭龙空山113 回三家共商丹霞会笔落春秋立新约032 回真传万卷心如印虚读百年学亦休327 回叹轮回天道如何怜众生吞恨者多243 回身言点化合师道行止修证弟子规011 回博学落眼收伪器广闻不识撞真仙013 下此生亦有痴于我不独伤心是小青327 回叹轮回天道如何怜众生吞恨者多295 回故年我曾为青帝丹溪明镜照银蛇003 回尊卑百行皆机妙取舍一念善与人039 回慧眼堪识点金指钟离初试小纯阳229 回斩双龙神君祭剑观缘法自在众仙079 回梅公子半山设宴神树精当众显灵042 回心头照见幡影动世事总如往来风279 回求福地云胡不喜辞君子毕竟难惜346 回法驾终归羲皇殿镇元设祭万寿山344 回登台此宣当自斩妄拟天心为己心005 回名士风流五石散魏晋衣冠扪蚤谈231 回行人车马三山外茶肆依稀唤重游173 回奈何渊穿音波障苦海劫无前世身030 回占尽风光合有忌挑灯照夜应垂帘027 回纯阳弄徒行诡计崇俨依样画葫轮273 回展妙手三身六对造浮屠四门八方194 回慷慨投桃知报李欲取先与不多言092 回酒家幌旗题玉帝纹银十两赌江山070 回列杀阵刀锋如雪漫野川胡骑扑厥207 回仙家妙诀修行地也如名利试心神045 回弹冠振衣重揖客悔负聪明摆乌龙034 回望尽人烟传缘法拜罢苍生问鬼神108 回三山五湖始足下云端漫步莫忘形268 回善无畏龙行虎步张妖仙画地成江217 回身后随凶犹背手眼前无路笑回头031 下剥取浮名留仙箓落魄遗身放凡流273 回展妙手三身六对造浮屠四门八方212 回敬亭山仙童试法左游仙再战清风184 回仙身无有凡伤血超脱却怀悲悯时101 回空门莫做留情地身在观中何远求113 回三家共商丹霞会笔落春秋立新约319 回临行安抚身后事诛魔不必显宗名033 回百岁情怀长济世一生精诚大医心077 回盘扣金珠心何重指山相赠以还情221 回杨仙人作餐芳谱徐妖王制瑞玫蜜058 回千般机巧皆小技真人随遇而行游008 回鬼祟哪如心猿劣邪风久染医成疲十六卷斩心猿286回玉女藏针仙霞刺玄皇妙手善解缘162 回新宅碧瓦门庭换幼姑犹待故人回105 回重逢一日千秋尽梦幻真如复往来170 回寻访花神求灵药携手仙子上昆仑200 回伊人粉面含嗔意梅郎何故称吕郎015 回莲台不见观自在谁家小妹卖秋梨040 回吹落桃花又蓼花更番芳信飘天涯063 回遇事心慈是为善亦知杀伐道有端116 回风摇竹影空扫雪杯斟清泉妙成茗235 回两京沸腾迎佛指朝臣密谋复李唐252 回来生缘销前人恨再回首换百年身269 回破关精进行三昧拦情留步至山门009 回华佗落难扁鹊走无奈挥鞭耍人猴104 回昔者蝶化庄周梦孰分振衣与梅溪320 回消症百病无神药承言万诺必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