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二次伐辽 (3)

这时候,雄州城里,童贯与众将已经商量好了攻打燕京的方略。

童贯确定的方略与第一次攻打燕京大同小异,还是怀着轻敌厌战的心态,还是寄托于围困燕京,迫使耶律大石献城投降上。

故此,童贯令刘延庆为正先锋使、高药师为副先锋使统兵十万,进逼白沟、良乡,迫使辽军献城投降。

燕京城里,主政的是太后萧普贤女。

耶律淳死后,原定将由天祚帝第五子耶律定承继皇位,然耶律定随天祚帝耶律延禧以打猎为名,逃避在外,遂由皇后萧普贤女暂时主政,待将来找到天祚帝耶律延禧或耶律延禧第五子耶律定后,还权于他们。

这萧普贤女也是个不一般的女人,具有非常坚定的意志,在宋军咄咄逼人的态势下,既不慌张,也不示弱,反倒是要与宋军决一死战。

根据宋军进攻的方向及情况,萧普贤女派大将、燕京防卫副使韩斡,统兵五万,于燕京城南良乡布阵,由宰相萧干监军,等待宋军来攻打燕京,要与宋军在良乡决一死战。

燕京城中,则由萧普贤女亲自坐镇,令大将、燕京防卫使耶律大石,统兵两万,守卫燕京。

宰相萧干、燕京防卫副使韩斡受令,统兵五万,来到良乡,摆下阵势,等待着宋军前来。

宋朝方面,刘延庆、高药师受令后,则统率十万大军,一路上声张作势,向北进发,准备来攻打燕京。

这一次,刘延庆吸取了前次北伐失败的教训,统率着十万大军,走走停停,畏缩不前。

刘延庆的想法是,能吓唬着辽军投降最好,即使是辽军不投降,也不轻易开战,就这样跟辽军僵持着,耗着,看谁能耗过谁!

刘延庆还有个想法。刘延庆认为,种师道乃朝廷名将,名气大得很,都知道他能打仗,在西北也多有战绩,但他北伐燕京失败了,被调回西北去了。我这次作为先锋使征剿辽军,攻取幽州,宁可不胜,也不能失败,仅此一点,就显得我比老钟更有能力,更能打仗。

正因为刘延庆有这个想法,所以进军不主动,走走停停,磨磨蹭蹭,就是不主动去进攻辽军。

宋军走走停停,来到白沟,未见辽军,遂驻扎下来。

副先锋高药师因献涿州、宜州,率常胜军来降之缘故,深受徽宗皇帝器重,徽宗皇帝颁下圣旨,改燕京为燕山府,还口头承诺,待将来收复燕京后,将由高药师担任燕山府守备,负责北方军务。

因为这个原因,高药师对攻伐燕京,特别积极,一路上催着刘延庆加速进军,主动寻战,以收复燕京。

对高药师的催促,刘延庆皆已敌方军情不明,不可冒进为由,予以拒绝。

宋军在白沟驻扎了一天后,未见辽军有所动静。

刘延庆派出探子,刺探辽军情况。

探子首领前往,刺探清楚情况后,返回宋军先锋使大帐,向刘延庆回报道:“报!禀报先锋使,辽军大将韩斡统兵五万,集结于良乡。瑾此特报!”

刘延庆闻报,高声令道:“再探再报!”

探子应声而去。

探子走后,刘延庆和高药师商量起军事大事来。

刘延庆对高药师说道:“副先锋使数次催促进军,前番因军情不明,不便冒进;此番既是探明辽军集结于良乡,列阵等待,欲与我军大战以燕京城外,我军当慎重对待。”

高药师道:“我军有十万之众,只管整体推进,碾压过去,辽军必乱,我军乘胜追击,一举攻破燕京城,成就不朽之功业。”

“副先锋使,以本使之见,还是不直接开战的好。副先锋使且想,我军有十万之众,可多打锣鼓,尽摇旌旗,造成浩大声势,持强进逼,令辽军胆寒,迫其投降,方是上策。”

“指挥使所言不错,只是那辽军,岂是不打一下便缴械投降的?药师以为,还是做好打的准备,只有打败了辽军,才会使其缴械投降。”

刘延庆摇了摇头,道:“能不打就不打。副先锋使,依我之见,先派军使,进入燕京城中,劝降梁军主帅,待对方不允时,再打不迟。”

高药师乃契丹人,他知道契丹人的秉性,前往燕京招降萧干、耶律大石或萧普贤女,显然是不可能的,故此,高药师说道:“主帅,这个恐怕不可能,辽国君臣怎么可能献城投降呢。”

刘延庆闻言笑了笑,没说话。

其实,刘延庆在想,你不也是契丹人嘛,你怎么就献了涿州、易州两城,率常胜军缴械投降了?

为了照顾高药师的面子,这话刘延庆自然不会说将出来。

高药师见刘延庆执意要先派军使前往燕京招降,遂不再说什么了。

高药师离开刘延庆大帐后,刘延庆招来了先锋使帐下裨将邵立宝,令其出使燕京,面见萧普贤女和萧干、耶律大石,令他们献城投降,朝廷将保证他们后半辈子的荣华富贵。

邵立宝受令,打着写有“使”字的旗子,去了良乡辽军阵前。

良乡,辽军严阵以待,军容甚是整齐。

邵立宝一手抖着马缰绳,一手高举着写有“使”字的旗子,一边策马驰着,一边高声叫道:“辽军听着,宋军先锋使帐下军使邵立宝,奉命宋军先锋使之令,前来出使你军,速速通告你军元帅!”

阵前,一辽将见远处飞驰而来一员宋将,遂策马迎来,来至邵立宝马前,举起手中长枪,高声断喝道:“来人!驻马!”

邵立宝“吁”地一声,勒停了马,高声吼道:“俺乃宋军军使,奉俺家元帅先锋官之令,出使你军,速速带俺去见你家元帅。”

辽将闻听来人乃是宋军军使,遂高声说道:“既是宋军军使,且跟我来!”

辽将拉转马头,往阵中奔去。

邵立宝紧随其后,策马驰进辽军军阵。

辽将策马来到中军大帐前,跳下马来,高声喊道:“宋军军使前来,速速禀报进去!”

中军大帐外,执勤裨将将此情况禀报了进去。

中军大帐内,端坐着宰相、监军萧干,辽军大将、燕京防卫副使韩斡。

萧干、韩斡闻报,互相一视。随即,韩斡高声喝道:“带将进来!”

邵立宝被带进辽军的中军大帐。

邵立宝进到大帐中,望上一报,高声说道:“宋军大将、先锋使帐下亲卫邵立宝,奉俺家先锋使之令,拜见贵军元帅!”

韩斡见说,又与萧干相视一下,转首说道:“来使!且免礼。你既是奉命出使我军,那我来问你,你来我军做甚?!”

“俺来通报俺家刘先锋使命令。俺家先锋使统兵二十万,现驻扎白沟,不日将挺进良乡。俺家先锋使明令你军,速速献阵投降,俺军将予以优待,保证元帅及大将另有任用,所有兵士性命无忧;若执迷不悟,顽抗到底,无疑于以卵击石,不自量力,大军所到之日,卷土破阵,寸草不留。”

“拙!”韩斡闻言大怒,忽地站起身来,断喝道:“你这南蛮!口出狂言!猖狂至极!甚是可恶!来人!拉出去斩首!”

辽军燕京防卫副使韩斡被邵立宝一通言语气得浑身发抖,语气甚是严厉,要将邵立宝斩首。

两边军士闻令,冲将上来,欲擒邵立宝。

“慢!”邵立宝怒睁着两眼,望着冲上来的辽军兵士高声吼道:“退后!”

辽军军士一愣,立住。

邵立宝又望上一拜,高声说道:“辽军元帅且听,俺此番出使,并非要出使你处,俺是要出使燕京,面见你国皇太后、萧宰相及耶律大石将军;我来此处,乃是借道而已,速速安排本使通过良乡,进入燕京,本使负有重要使命。”

韩斡闻言,转头望向坐在旁边的萧干。

邵立宝的强硬做派,早已惹得萧干心里不悦,故此在刚才韩斡要杀了邵立宝时,未予阻拦。现在,听到邵立宝乃是借道良乡,去南京城中,面见皇太后及自己,遂对邵立宝说道:“来使!俺便是大辽宰相萧干。你负有甚的重要使命?你要见本相做甚?”

邵立宝闻听说话的人便是辽国宰相萧干,遂望萧干一揖,高声说道:“你既是辽国宰相,缘何在良乡前线?难不成你过就没有能打仗的大将了吗?需要你宰相亲自前来督战不成?”

萧干笑笑,说道:“此乃俺国之事,与你过无关。你只管说,你出使本相,将欲何为?”

邵立宝答道:“无他,就是通报你国,速速献城投降,若不然……”

萧干追问道:“若不然怎的?”

邵立宝答道:“若不然大军所到之处,格杀勿论,片甲不留!”

“放肆!”萧干也怒了,大吼了一声。

邵立宝吃了一惊,随即镇静了下来。

原本,萧干也想像韩斡一样,令军士们将邵立宝推出去斩首,但里考虑到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惯例,遂将怒气压了下来,对邵立宝说道:“你奉命前来,就是传达你家先锋使之令,让俺们投降而已。现在,本相明确告诉你,速速回去,告诉你家先锋使,要战便来,不战就退回去,我们两军之间,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好了,现在你可以走了。”

第二百二十三章 晋阳城下(1)第二十一章 徽宗偷情第三十七章 完颜崛起第一百九十七章 冤仇难解 (4)第一百二十七章 双林幽谷第二百五十九章 宫前情愿 (1)第七十三章 杨志卖刀第六十九章 反攻上京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禅位 (6)第七十二章 马植投宋第一百三十七章 比武招亲 (3)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复燕京 (11)第八十五章 初次使金第一百八十三章 鸩杀宋江 (1)第一百九十四章 冤仇难解 (1)第二百六十一章 坚守并州第二百三十七章 杀鸡儆猴第一百二十七章 双林幽谷第八十章 啸聚梁山第二百三十八章 劝阻钦宗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楼中第一百〇七章 江南民变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第一百四十八章 借宿庄院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双林幽谷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见马植 (1)第二十章 一代名妓第四十五章 监视女真 (1)第一百七十五章 首次伐辽 (2)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夺关(2)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辽 (5)第五十九章 起兵反辽第九十章 辽臣使金第一百四十章 宋江释疑第二百三十三章 临危受命第一百五十二章 挽留银芝第一百九十五章 冤仇难解 (2)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辽 (7)第五十八章 密谋反辽第二百二十四章 晋阳城下(2)第十七章 二次任相第一章 引子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四十七章 马植探营 (1)第一百四十六章 避入山中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七十五章 逼上梁山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复燕京 (11)第十一章 算命先生 (1)第十七章 二次任相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战清溪第二百〇三章 二次伐辽 (6)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复燕京 (6)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遇卦师第二百一十六章 药师叛宋 (6)第二百〇九章 收复燕京 (3)第五十章 结识世忠 (2)第七十一章 返朝途中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杀王黼第六章 赵氏诸君第一百二十八章 聚仙楼上 (1)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仇难解 (3)第二十六章 大兴土木第十章 元祐党碑第九章 奸贼蔡京 (3)第一百九十五章 冤仇难解 (2)第二百〇四章 二次伐辽 (7)第二十八章 童贯得势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一百一十八章 帮源峒中第九十八章 海上之盟 (4)第二百二〇章 收复燕京 (14)第二百二十四章 晋阳城下(2)第二百〇七章 收复燕京 (1)第九十章 辽臣使金第一百七十五章 首次伐辽 (2)第七十六章 宋江通匪第七十一章 返朝途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聚仙楼上 (2)第四十一章 讨伐阿疏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郊之战第二百二十九章 徽宗禅位 (5)第八十章 啸聚梁山第二百一十章 收复燕京 (4)第六十章 首战宁边 (1)第九十七章 海上之盟 (3)第二百一十二章 药师叛宋 (2)第一百九十一章 药师投宋(5)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地重游第二百二〇一章 收复燕京 (15)第三十六章 调停族争 (2)第三十二章:两族拼杀 (2)第四十二章 出尔反尔第一百四十九章 堂上寒暄第一百三十章 醉仙楼上 (3)第一百九十五章 冤仇难解 (2)第九十五章 海上之盟 (1)第七章 奸贼蔡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