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献女乞和

长安城有口皆碑的纨绔混账,终归是有几分实力的,虽然性子改了,但脱口而出的混账话仍不失当年的神韵。

孙仁师带着亲卫赶到唐军大营时,已快天亮了……

很遗憾没有战死的李钦载只好和程伯献以及几名唐军部将都尉站在辕门外迎接孙仁师。

孙仁师表情复杂地看着他,沧桑的老脸有愤怒,也有快意,不知该如何表达情绪。

李钦载和程伯献心虚地站在他面前,嘿嘿干笑。

良久,孙仁师冷冷问道:“擅自改变航道,登陆倭国,谁做的决定?”

李钦载和程伯献同时抬手,各自指向对方:“他!”

随即程伯献一惊,接着大怒:“李景初,你好卑鄙!”

李钦载没理他,试探问道:“大总管,擅自登陆倭国,违令与倭国交战,但我们也占了倭国一半国土,此事……是功是过?长安那边怎么说?”

孙仁师怒道:“你还想要功劳呢?现在是杀不杀头的事了!”

瞪着李钦载,孙仁师道:“程家的娃儿干不出这般无法无天的事,老夫知道,这主意必是你出的。”

李钦载正色道:“大总管,野百合也有春天,坏孩子总也干过一两件好事的,大总管怎能如此武断说是我干的?”

孙仁师一愣:“难道不是你?”

李钦载沉默片刻,突然灿烂一笑:“看人真准!”

孙仁师气坏了,抬脚便踹过去,李钦载飞快闪过。

好歹也算灭半国的一军主帅,李钦载的身手自比昔日灵敏了许多。

气过以后,孙仁师盯着他的脸忽然道:“你好像不怎么担心自己的下场?阵前违令可是杀头的大罪,纵是你爷爷在,也断然袒护不了你。”

李钦载朝孙仁师身后旌旗飘展密密麻麻的一万将士眺望一眼,笑道:“若真要问我的罪,大总管就不会带这么多将士来增援了,既然朝廷有了增援,说明陛下已认可了我们灭倭国的举动,而且下定决心将倭国纳入囊中,对不对?”

孙仁师嘴角一扯,算是终于露出了笑容,随即表情又迅速变冷:“你也太胆大妄为了,军报传到长安,陛下龙颜大怒,差点真的下旨斩了你。”

李钦载笑道:“幸好我争气,陛下斩我之前,我已灭了半国,否则这颗脑袋真有点不踏实了。”

孙仁师笑着指了指他:“莫高兴太早,回到长安等着挨朝臣的参劾吧,事情没完。”

转身又指了指带来的一万援兵,孙仁师表情严肃地道:“奉陛下旨,着令老夫领水军步骑军计一万余,增援李钦载部,同时携来粮草三眼铳火药等辎重若干,划拨李钦载调用。”

孙仁师沉声道:“既然你已灭了半国,做事便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有了这一万援兵,你与程家的娃儿合力将倭国拿下吧,倭国拿捏在手,对朝廷有大用。”

李钦载躬身道:“下官听从大总管调遣。”

孙仁师摇头:“不,这一战老夫不统兵,陛下有旨,仍由你与程伯献二人指挥此战,老夫率水师在京都附近海域压阵,与尔等呼应。”

“一应战事,与倭国使节谈判等事宜,皆由你二人做主。陛下说了,临阵不可换将,既然你们做得不错,老夫没必要横插一手。”

说着孙仁师笑了笑,道:“陛下对你的宠信,实在是当世无二,景初不可辜负陛下的信托。”

李钦载心中感动,行礼道:“景初必不辱使命,一月之内灭倭国,为陛下贺!”

…………

有了援兵和粮草火药,李钦载和程伯献商定的原定计划自然全部推翻。

原来只打算占领了京都飞鸟城后便撤兵的,然而今日有了一万援兵,和充足的粮草火药辎重,虚惫之时李治给他送来了一剂还魂的猛药。

那还顾忌什么?干就完了。

当孙仁师的一万援兵到达飞鸟城外的唐军大营时,飞鸟城的倭国君臣们彻底慌了。

情势陡转直下,此时已不是抵不抵抗的问题,而是如何逃命的问题了。

李钦载率领的数千疲惫之师都打得倭国毫无还手之力,如今唐军又添了一万精兵悍卒,除了逃命,还能怎么办?

若换了一年以前,就算唐军登陆倭岛本土,倭国的军队还是能抵抗的。毕竟战场上真刀真枪厮杀,倭国军队纵然不如唐军战力,但伤亡差别不会弱太多,不至于闹到今日快亡国的地步。

可如今的唐军莫名多了一种新式的火器,那种能发出巨响,还能冒烟喷火的东西,一枪便放翻一大片的神奇兵器,委实令倭人难以抵抗。

有了这种兵器,双方的战力瞬间便拉远了,倭国军队在这种新兵器面前简直就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宝宝。

随着唐军增援将士的到来,飞鸟城内的倭国君臣们鸡飞狗跳,连商议都懒得商议了,各自在府邸中打包钱财细软,整备家将奴仆,连夜逃窜出城,往北面逃去。

龙朔二年三月廿四,唐军攻陷倭国京都飞鸟城。

入城当日,唐军屠城,戮倭国壮年男子三万余,国库民间财物掠者无数,唐军将士人皆背囊鼓鼓,所得甚丰。

屠城三日后,唐军继续北进,临行之前,唐军纵火焚城。城焚三日而不熄,遗民苟活者哭嚎震天,声传盈野。

三月廿九,倭国权贵纠集私兵计两万,阻截唐军北进之路,战于倭国石川城外。

当日两军相接,激战昼夜,唐军陷阵而入,倭国两万军队败退关东。

这或许已是倭国君臣能组织起来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

此战过后,唐军长驱直入,竟再未遭遇大规模的抵抗,大军一直推进至九州岛中部长野城附近。

至此,倭国四分之三的国土已落入唐军之手,举国惊惶,臣民恐慌,退避北部的倭国朝堂守旧势力再次逼宫中大兄,督促倭国皇室向唐军乞和,中大兄允。

四月初,正是春暖花开时节。

倭国长野城外,唐军大营辕门五里外彳亍行来一支倭人队伍,队伍抬着百余只大木箱,中间还有一抬垂下珠帘的软轿。

辕门外的唐军将士警惕地注视着这支队伍,并派人向大营帅帐示警。

千余人的倭国队伍行至大营辕门两里外便停下,软轿缓缓落地,一位穿着宽袖圆袍的倾城女子在宫女的搀扶下走向辕门。

离辕门还有数十丈距离时,绝色女子忽然匍匐而拜,用生硬的关中话大声道:“大和国摄政中大兄,愿献皇女鸬野赞良予大唐上国少将军,乞上国止战谈和,两国永罢刀兵!”

第九百六十九章 团圆第三百五十八章 牺牲与收益第九百四十三章 拳头也是一门外语第二百二十九章 君臣齐至第九百四十四章 讲不了又打不过锸溋瑓睫第四百八十九章 简陋版水压机第908章 怒其不争第789章 千古第一骈文第三十七章 知识产权保护第632章 姐弟来历第二章 大祸临头第九十九章 明算之道第680章 疯魔又中二的李治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合围之势第611章 深宅母子第五十二章 登门道歉第690章 学子归来第853章 天家暗助第二百一十二章 尊贵的小八嘎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意难测第四十五章 可怜白发生第836章 郡望寒门之争第二百一十一章 脚再拖点地第五百三十七章 宗亲游说第六十六章 故人往事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骤闻噩报第612章 君臣重聚第二百零二章 该惩该赏?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战第三百三十九章 我吃肉,弟子背锅,很合理吧第四百六十章 初唐四杰之最穷一杰第三百九十章 厌胜之术第三百二十五章 脱靴留官,潮来潮退第712章 忠直之臣第一百九十二章 又是一声巨响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长安少年第740章 定海神针第七十一章 出发渭南第741章 直言不讳第二百四十二章 可疑的破绽第三百九十二章 铁证如山第699章 父女第九百二十二章 东征之望第九百六十六章 父子同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卑劣民族的本性第一千零二章 起事,收网第四百零五章 结网设局第六十一章 宾至如归第二十二章 暗算仇人第672章 弟子服其劳第一百零八章 自己看,自己听第四百八十七章 修桥补路金腰带第776章 警告敲打第四百四十章 来者不善?第856章 朝会第二章 大祸临头第二百六十一章 国子监学子第二百四十六章 接地气的百骑司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路走宽了第573章 寻敌接战第五百四十章 杀机暗伏第九百六十六章 父子同心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波又起第一百六十七章 过年好第595章 胜兮危所伏第八十章 钻小林子的村姑第二百一十章 凯旋归家,孽畜受死第769章 乍嗑又塌房第676章 夜刺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小姐的另一面第一百章 拿来吧你第847章 夜色下的鬼魅第559章 会猎失鹿第一百九十三章 威力大,倒一片第三百三十三章 踩踏农田第854章 黑料第四百二十章 闺蜜重逢第十四章 初识名将第九百八十五章 登陆倭国第三百九十八章 我若动,敌必动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人心难收第一百八十章 披甲东征第872章 添丁第867章 功德不减,正义依然第二百一十七章 恩怨已久第三十六章 我当时害怕极了第591章 鏖战于尘烟第二百二十九章 君臣齐至第四百六十六章 含蓄的谈判第九十一章 不结意气之仇第九百九十三章 正统之名第622章 无人与归第561章 留个种吧第706章 宾至如归第五百三十四章 明正典刑第十四章 初识名将第五百三十四章 明正典刑第760章 义薄云天第九百九十八章 佯攻佯败第594章 东进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