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陈兵祁县

夏天的午后,一场及时的大雨不期而至。

今年关中大旱,这场来得突然的甘霖总算缓解了旱情。

百姓们冲出屋外,冒着大雨跪在地上又哭又笑,虔诚地膜拜老天,各个村庄敲锣打鼓,如同过节般欢乐。

李钦载站在雨中,看着百姓们欢腾雀跃的样子,他也笑得很开心。

心中的压力和怨恚,随着这场大雨的到来,仿佛也松缓了许多。

相比一家人关乎生死的粮食收成,自己这点小事算什么呢?

李家各个庄子的青壮庄户依令在渭南县集结,许多庄户披戴曾经当府兵时的皮甲和兵器,全副武装地赶赴渭南县。

短短一天时间,庄户已集结两千余人。

李钦载默默叹了口气,这么多人的集结,若非李治和武后的默许,恐怕长安的守军都得紧张起来,以为有人谋反呢。

渭南县城外,两千余人自觉地列好阵队,人群鸦雀无声,虽然都是解甲归田旳老兵,然而一旦站在久违的队伍里,他们仍然是一名标准的府兵,军队森严的规矩已刻入了他们的骨子里。

刘阿四凑过来轻声道:“五少郎,匆促之下,关中能调动的就这些人马了,您看……”

李钦载嗯了一声,道:“够了,下令出发吧。”

刘阿四小心地道:“咱们去哪儿?”

李钦载望向远方,低沉地道:“去太原,王氏的祖宅。”

刘阿四眼皮一跳:“咱们去王氏祖宅干啥?”

“哦,是这样的,我听说王氏的家主过八十大寿,我带两千人马去他家给他拜寿,祝他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刘阿四小绿豆眼眨了半天,才苦笑道:“五少郎,您莫闹,这么多人马哪里是去拜寿,分明是去抄家啊……”

李钦载瞥了他一眼,道:“你这么喜欢问废话,我只好回以胡说八道了。”

大雨淅沥沥,刘阿四给李钦载披上蓑衣,李钦载抬眼望向烟雨濛濛的前方,叹道:“这场雨真好……”

“阿四,下令开拔。”

…………

太原,大唐高祖龙潜之地。

李渊在隋朝时曾任太原留守,他的势力和兵马都是在太原发展壮大,才有了推翻隋朝,改天换地的实力。

大唐立国后,太原作为高祖曾经的龙潜之邸,在原来留守府的基础上建了一座皇家行宫。

当年跟随高祖起义的不仅仅是大唐那些名将悍卒,更多是关陇和山东世家门阀。

一个王朝再无道再羸弱,也不可能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轰然倒塌。

隋朝倒塌如此之快,正是因为这些世家门阀的推波助澜,李渊登高一呼,天下门阀景从,他们不再隐藏自己的实力和锋芒,各地世家纷纷揭竿而起,隋朝江山处处烽火狼烟。

于是,隋朝轰然倒下了,不到一年,这个曾经无比辉煌强盛的王朝,就这样倒在历史的尘埃中,二世而亡,一如强秦。

而那些曾经跟随李渊起义的世家门阀,在大唐立国后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好处。

世家门阀参与战争,他们要的不是正义,而是利益和势力。

正因为隋炀帝与各大世家门阀的矛盾已尖锐到不可调和,他们才会联手推翻他。

李渊给了他们利益,朝堂上的官位,各家的地盘,代表自家底蕴的独特文化派别和各家地盘内几乎高度自治的宽容等等。

再后来,李世民当了皇帝,他与太原王氏结了儿女亲家,当时只有十几岁的李治,一生的伴侣便被定下。

至此,世家的风光到达巅峰,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巅峰之后,便是下坡路,这是无法避免的自然规律。

世家愈发得寸进尺,门生故吏遍布朝堂,影响中央集权,甚至夺嫡争储也隐隐有世家的影子若隐若现。

天家开始忌惮,开始不满。

武德贞观两代帝王的隐忍后,大唐立国已稳,李治登基,数年谋划后除去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

它是一道分界线,代表着天家与世家门阀的关系由相互依存迅速转变为亦敌亦友。

目前的关系就是,我们没有翻脸,但,我们回不去了。

李钦载率领两千余庄户来到太原,一路畅通无阻。

很神奇,按说如此大规模的青壮队伍出现,各地官府应该如临大敌,层层上报。毕竟这可是一件很犯忌讳的事,几乎与谋反无异。

但李钦载所率领的队伍所过之处皆风平浪静,官府好像眼盲耳聋了一般,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没听到。

李钦载苦笑,好吧,严格说来,自己这算是奉旨闹事,该打通的关节,李治和武后想必早就吩咐下去了。

既然如此,那就闹个痛快吧,李治和武后不方便干的事,李钦载可以干。

这本就是君臣之间的一次见不得光的合作。李钦载负责搅屎,李治和武后负责把搅出来的屎扔进世家的嘴里。

职业不分贵贱,都是为人民服务。

再说,敢派刺客刺杀本纨绔,真以为本纨绔是菩萨性子,那么慈悲宽容吗?

从渭南县行路,赶到太原时已是五日后。

李钦载过太原城而不入,他要去的是祁县。

太原王氏分两支,一为祁县王氏,一为晋阳王氏。两支皆属太原郡,故统称“太原王氏”。

李治的前妻王皇后,便出自祁县王氏。

青州老丈人续弦的新夫人也出自祁县王氏,暗中谋划刺杀李钦载的幕后主使,还是祁县王氏。

冤有头债有主,李钦载要对付的便是祁县王氏。

两千庄户浩浩荡荡直奔祁县。

一日后,祁县王氏祖宅外,两千庄户陈兵列阵,杀意森然。

风平浪静的王氏祖宅外,骤然出现一支两千人的兵马,王氏族人吓坏了。

两千兵马在祖宅外从容列阵之时,祖宅的大门猛地关上,宅内已是狼奔豕突,人人惊惶。

李钦载骑在马上,静静地注视着青山环绕下的王氏祖宅。

这里环境幽雅,青山绿水,山峦云雾缭绕,林间樵夫渔耕互歌,好一派田园雅致风光,论风景,比甘井庄更胜几分,从里到外透出一股人杰地灵的气质。

如此美妙幽雅的环境,为何住在这里的人却仍心术不正,谋策害人呢?

一炷香时辰后,紧闭的王氏祖宅大门打开,一名穿着儒衫的中年男子昂然走出,步行百丈来到李钦载马前。

中年男子首先文质彬彬地朝李钦载行了一礼,然后温和地问道:“在下太原王宁,敢问阁下高姓大名。尊驾为何陈兵于王氏祖宅之外?”

李钦载盯着王宁的脸,半晌才轻声道:“我名叫李钦载,英国公之孙,知道我为何来此吗?”

第827章 夫人出马第三百一十五章 鱼饵藏钩第764章 朋友?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当论首功第六十五章 教养良好老干部第九十章 冤家聚头第九章 免罪释归第739章 金殿对峙第二百八十章 翁婿初见第三百七十五章 文艺老头儿第859章 剩勇追穷寇第九百三十五章 不怀好意第793章 独一无二第十二章 养生保健第621章 闺中密语第892章 剪其羽翼第九百三十二章 礼数周全第二百四十七章 狼牙棒怕不怕?第二百三十五章 敌国少将军的爱恨情仇第四百零七章 禁宫魅影第一千零五十章 欲使其亡第八十章 钻小林子的村姑第761章 恩怨分明第二百三十二章 埋雷炸自己第619章 探究往事第九百三十四章 强势否决第五十二章 登门道歉第四百四十九章 人才难得第二十八章 前尘韵事第675章 纨绔进村第869章 不求上进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人心难收第四百六十一章 避开敌人的战场第一百九十章 升帆迎战第613章 爵晋县侯第二百一十六章 恶奴欺主第一百三十八章 敌踪已现第三百四十九章 牛摔伤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善后余波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要消息第三十一章 特贡皇家第581章 惊险突围第一百七十二章 她家的炕我还没上过呢第三百一十七章 浮出水面第793章 独一无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庄户老兵第二百一十一章 脚再拖点地第三百二十三章 我的规矩就是规矩第四百一十八章 欲保一生平安第五百一十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一千零五章 尘埃落定第694章 里外不是人第612章 君臣重聚第823章 不争功名第776章 警告敲打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地动山摇第九百三十八章 霸道的发明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是天涯跪舔人第五百一十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611章 深宅母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原来童年不曾被治愈第782章 践行恭送第903章 激战,伏诛第二百二十四章 麻烦不解决如何成亲?第835章 国子监生第二百六十四章 一步登天第858章 朝会之争第638章 帝后登门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兵临苍岩第四百二十七章 只见眼前人第九百四十一章 新差事第913章 格局打开了第四十一章 初见天子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敌军增调第706章 宾至如归第797章 姐妹相见第890章 先生亦未寝第九百三十一章 使臣来访第九百三十八章 霸道的发明第九百六十八章 风雨燕归来第四百八十一章 暗算第一百七十九章 临行三谏第三百八十四章 姐弟聚首第九百五十四章 半岛布局第613章 爵晋县侯第六十六章 故人往事第三百二十七章 妻儿团聚第三十三章 无妄之灾第十三章 将星荟聚第三百二十五章 脱靴留官,潮来潮退第620章 难免多情第四十六章 落难小姐第一百二十六章 晒太阳不宜听冤情第二百九十二章 视如己出第607章 名将拜谢第五百二十八章 再遣使团第一百二十一章 不搞特殊第九百六十九章 团圆第683章 赏功赐地第四十一章 初见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