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舆论沸腾

个人的力量是很难与时势抗衡的,权至皇后也不例外。

李钦载喜欢什么人,想娶多少婆娘,跟武后半点关系都没有,在李钦载遇到阻碍,无法心想事成时,武后只会喜闻乐见,不落井下石已经是她最大的善良了。

可是,武后为何突然提出成全李钦载和金乡?

因为时势。

皇后与帝王一样,看待任何事物都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全盘地俯瞰。

哪怕是这种男女之间的小情小爱,皇后也要一眼看穿事物的本质,将它升华到政治的高度。

大人物通常都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说不清是优点还是毛病。

武后不得不成全李钦载的心思,其实跟封禅泰山的性质差不多。

武后当初如此迫切地希望李治封禅,主要是为了给自己这个皇后的身份正名,以陪同天子封禅的形式,让天下人对她的非议闭嘴。

因为武后这个皇后位置,来得名不正言不顺。准确的说,它是皇权与世家门阀激烈斗争的结果。

当初的王皇后,她是太原王氏与皇家联姻的正宫,婚事是李世民亲自定下的,皇后之位是朝臣和天下士子百姓共同见证的,无论身份地位还是名分,王皇后都是理所当然的正配之选。

后来皇权与世家门阀的斗争渐渐激烈,后宫也卷入了其中,王皇后是失败者,也是被牺牲的一颗棋子。

然而,就算她是失败者,在名分方面,天下人至今都觉得武后不如她。

最让天下人诟病的,是武后曾经的身份。

她曾是李世民身边的才人。

从伦理上说,她算是李治的长辈,勉强也算后娘。

刺激吗?

或许李治觉得刺激,但天下人却口诛笔伐,一个女人服侍了爹,转身又服侍儿子,这算什么?礼乐崩坏啊。

这些年武后不知听了多少恶毒的流言蜚语,所以她迫切需要正名,迫切需要巩固皇后的位置。

封禅泰山被李钦载搅黄了,但李钦载和金乡县主的情事,对她来说有利无弊。

大唐需要什么?是包容万象,是无所不容,从天家到宗亲再到权贵,大家都放开点,不要那么拘束,都浪起来。

有妇之夫能娶宗亲之女为妾,天子为何不能娶后娘?我们都是真爱啊,拆散会被天打雷劈的。

在武后心中,两者已经划上了等号。

李钦载面对的现在,就是她当年的曾经。

别人乱了礼法,打破了规则,武后当然喜闻乐见,如此就显得她和李治的乱,没那么突出了。

如果再多几桩乱礼法的事,天下人越看越麻木,谁还会在乎天子娶了什么人?

天家事,宗亲事,世人无需指指点点,与尔等无关。

所以,尽管武后如今视李钦载为仇人,但这件事上,武后的利益和李钦载是一致的,她必须支持。

一码归一码,仇人归仇人,但利益一致时,暂时合作一把也不是不行。

都是成年人,私人恩怨和利益都分得清楚,利益在前,私人恩怨可以先放到一边,以后再过招便是。

李治不知武后这般玲珑的心思,以为她已跟李钦载和解了,对李治来说,当然也不算坏事。

“景初连婚书都撕了,朕如何帮他?”李治无奈地笑道。

武后眨了眨眼:“陛下是天子,天子若要成全臣子的婚事,有何难处?”

“朕总不能直接赐婚吧?此事终归不合礼法,直接赐婚,朝堂和天下将会骂声四起,对朕,对景初都非好事。”

武后想了想,道:“李景初不愿用强,滕王又不答应,能改变此事结果的,只有两个人……”

“谁?”

“一个是金乡县主本人,还有一个,是正打算与滕王结亲的于家……”

李治一怔:“于家?”

武后轻笑道:“李景初的心上人,可不能真让于家捡了便宜,陛下给于家使个眼色,想必于家会明白的。”

李治喃喃道:“使个眼色……”

随即李治仿佛明白了什么,问道:“与金乡县主成亲的,是于素的哪个儿子?”

武后似乎早已打听清楚了,立即答道:“名叫于隐,是于素的独子,官封嘉州司仓参军。”

李治若有所思:“司仓参军啊……”

武后又轻笑道:“听说于家为了提亲,人已来了长安,正在馆驿等问名之后回去准备聘礼呢,陛下可要快些决断了。”

…………

王府的一把大火过后,长安城有了许多议论。

议论的不仅是滕王府的大火,而是大火背后的内幕。

世上没有瞒得住人的秘密,滕王府究竟为何突然走了水,所谓的内幕消息很快便传了出去,然后,满城皆知。

奇怪的是,内幕消息居然还很准确。

英国公之孙欲娶滕王之女,刺激吗?

不够刺激。

wωw▪ ттκan▪ ¢ o 那么,英国公之孙本是有妇之夫,却还想娶滕王之女,刺激吗?

有点刺激了。

那么,英国公之孙为了逼滕王答应嫁女做妾,不惜纵火烧滕王府,事情还闹上了太极宫,够刺激了吧?

确实刺激了。

风平浪静的城池里,舆论被点燃往往只需要几个时辰。

议论这些八卦闲事的,通常是一些市井草民,简称“好事者”。

可在这个信息并不通畅的年代,传播消息最快的途径,就是这些好事者。

而且世人对权贵事,风流事尤为独钟,这方面的事情往往传播得更快。

很不幸,李钦载都占全了。

消息传播的速度比滕王府着火还快,快得有些不正常。

酒肆,酒楼,各种场所里,人们绘声绘色地述说滕王府走水的壮观景象,以及渭南县侯李钦载艳福无边的风流韵事。

人群里不仅有市井百姓,也有时刻隐没民间,体察民情的监察御史。

御史们比寻常百姓更八卦,因为这是他们的工作。他们的耳朵支得老高,市井坊间关于李钦载和金乡县主的每一句八卦传闻,都被他们默默记下。

同样在长安市井坊间聆听八卦传闻的,还有一位重要人物。

于隐,嘉州司仓参军,从嘉州来长安城已有半月,为的是向滕王府提亲,一切进行得很顺利,过几日便打算回嘉州了。

平地一声炸雷,渭南县侯李钦载和金乡县主的韵事,今日此刻传入了于隐的耳中。

于隐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眼里燃起熊熊怒火。

第二十三章 夸父追日第730章 宠辱不惊第三百零一章 纨绔干仗需要考虑后果吗?第九百二十八章 盛世荣光第677章 我想给他什么第571章 桃色纠纷第795章 云见天开第七十六章 秋收开镰第719章 身份暴露第一百一十九章 有才华就一定是好人吗?第五百章 急召回京第761章 恩怨分明第四百八十三章 无法无天第四百零六章 是劫是缘第九百五十九章 代理人战争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家父子第一百八十章 披甲东征第829章 态度突变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大军横扫第771章 何不另择佳婿第四百四十章 来者不善?第九百八十九章 宫宴变故第603章 功莫大焉第五十八章 万物之理第817章 梦幻泡影第一百零四章 采蘑菇的小姑娘第784章 孽缘难断第688章 尘归尘,土归土第九百九十五章 清廉如水第837章 有眼无珠第十四章 初识名将第一千零八章 赚钱门道第四百九十四章 帝后反目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长安少年第四十一章 初见天子第九百八十四章 登船东渡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五千仇人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人心难收第一百二十章 无良先生可怜弟子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乳虎食牛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情急拼命第893章 夫妻情深第三百六十七章 新人进群,先踢为敬第744章 前朝秘辛第901章 山雨欲来第545章 这不是巧了吗第675章 纨绔进村第四百三十三章 收老兵第889章 是非难辨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转守为攻第920章 晋爵县公第612章 君臣重聚第九百五十一章 各方反应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镇压除患第九百二十七章 四方朝贺第911章 一号丈人驾到第九百四十五章 熊猫外交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孙媳参见第三百二十四章 调令归京第549章 王师待发第585章 休整补给第一百三十七章 身陷囹圄第二百九十八章 劝君归去第三百五十一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692章 父子传承第九百三十二章 礼数周全第810章 恩怨全收第一千零三十章 牺牲炮灰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当论首功第747章 快意恩仇第655章 胡商伊铎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公子风流第九百三十四章 强势否决第七十五章 睿智的世家小姐第九百四十七章 两国世仇第一千零四章 请君入瓮第692章 父子传承第669章 提前被发现的新大陆第九十六章 谁都不准走第三十二章 通财之义第二章 大祸临头第三百三十三章 踩踏农田第一百零三章 更衣异宝第三百零七章 鸿门夜宴(下)第九百五十一章 各方反应第三百七十章 又长又白又细第776章 警告敲打第三十章 少郎非良人第四百零六章 是劫是缘第541章 不谋而合第五百一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泯灭沦丧第一百二十八章 亲爹与后妈第三百三十四章 口嫌体直第三百五十四章 各舔各的第一百五十一章 都别想好好过年第九百八十九章 宫宴变故第858章 朝会之争第697章 可喜可贺第四百九十七章 成了家的男人不能任性